新时代政策下的偶像养成模式研究
——以节目《创造101》为例

2019-03-15 20:33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制播追星偶像

吴 迪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

中国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社会政策息息相关,近年来地方台的节目《燃烧吧,少年》和《加油美少女》等发挥中国的人口数量、网络普及程度等优势,剑指成立“中国第一偶像团体”却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2018年,由腾讯视频网站制作播出的团体选秀节目《创造101》,在节目形式上与前者相似则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粉丝群体追星的火热甚至让网络上出现了一群专门制作、贩卖套牌登机牌和套牌火车票,满足粉丝“送机”、“送高铁”的心愿组织。本文将以节目《创造101》为例,对新时代政策下的偶像养成模式展开研究。

一、链状运营下的“一条龙”计划

2018年之前这些选秀节目依托的播出平台是各地方卫视,而2018年的《创造101》依托的是在线综合视频内容平台巨头——腾讯视频。其以流行内容和媒体运营能力为优势,集影视、综艺、体育、新闻为一体的特点让《创造101》从一开始便与传统的电视台制播节目有所不同。

在追求“流水线”工厂操作和“生态圈”整体循环的现代,链状结构已经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重大改变。在把握链态系统,实现节目曝光度最大化的制作方面,在线综合视频内容平台显然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腾讯视频依赖自身优势进行节目推广的同时,又依附腾讯公司的短视频、直播、游戏等各种性质的软件,实现了节目的多点式集合推广。以推广带动推广,实现了公司多项分产业的收益加成。与“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将每次知识刺激的时间变短,但在一个周期内反复接受相同知识的刺激的道理类似,在线综合视频内容平台将这种学习理论运用到极致——《创造101》通过各种长则一分钟短则十几秒的特色视频进行多平台同时推广,为节目本身和所推广平台一起扩大了知名度。

传统的电视制播中也存在“领头羊”,湖南卫视的链态系统一直领跑全国各地方台。数据显示,在2017年各地方台争先播出真人秀的大环境下,湖南卫视的《快乐男声》仍然以6627600的指数荣登最热暑期选秀类综艺节目排行榜第二名,而前后夹击它的两档节目《中国有嘻哈》和《明日之子》均是由在线综合视频内容平台制作,湖南卫视可谓传统电视制播的“一枝独秀”。从该台的节目形式和节目构成可以看出,湖南卫视确是电视产业中最早形成的一个链态体系,多元化与创新性一直是其得以称霸的左膀右臂。在一个新星从选秀节目中“诞生”后,该台综艺节目如 “快乐大本营”会第一时间邀请其成为嘉宾,与该新星“专业对口”的各种节目也会给予他们出镜的机会。“曝光度”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保证,热度也随之而来。

倘若说“霸主”的做法是“商标带动产品”,在王牌节目的影响力下推动新星“冉冉升起”已经颇有成效。在线综合视频内容平台选择的“产品带动产品”策略显然拥有更大优势。据微博数据显示,截止九月下旬,话题“创造101”的阅读量突破157亿,讨论量超过1亿,101相关微博热搜值累计超过6亿,多次雄踞综艺类超级话题榜首①数据来源于新浪微博超级话题《创造101》和腾讯视频101的官方微博。在节目播出的一百多天时间内,《创造101》的选手们以节目参赛者身份参与的商业广告宣传、时尚杂志拍摄等行程更是达到上百人次,选手参与代言与推广的产品涵盖牙膏、饮料、化妆品等各方面。大多数本不关注此节目的人通过这些宣传认识了其中某一位或多位选手,而后开始成为节目的忠实粉丝。

在这样以节目提高选手人气,以人气选手提高节目本身人气而后再带动其他选手的链状运营 “一条龙”计划下,节目收视率和收益自然以几何倍数上涨,“一条龙”计划的各个环节也都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达到偶像养成的曝光度硬性要求。

二、自由权力下的“养成系”满足

在线综合视频内容平台的另一个巨大优势是档期。传统的电视制播节目一般只在每个星期的固定时间段播出,换言之,观众与节目中选手的“交流”每周只有一次机会。但平台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给予了每位观众 “女团创始人”的自由选择权力和参与“养成”的满足感。

在《创造101》节目公布的《观看指南》中,一个星期的五天节目都会以片段的方式推出不同形式的节目,如“宿舍日记”、“导师课堂”等。节目组更是从一开始就将“无死角摄像头”、“24小时记录”等词汇作为真人秀“真”的特点进行重点宣传,旨在对选手训练到日常生活进行揭秘。这样的“养成系”体验无疑拉近了观众与选手之间的距离,选手们以可见的速度在节目中“成长”。虽然其中的部分选手不免有按照节目剧本,扮演人为设定形象的嫌疑,但观众仍对收看偶像的生活日常抱有巨大好感。他们乐忠于通过屏幕,实现与选手们的“零距离”沟通,见证偶像们的每一次蜕变与成长。

在“我们由你们创造”的口号下,节目组明确提出把定义偶像的权力交给观众的概念,节目中的每一次分组、选曲甚至最后的出道名单都完全由观众决定。这个权力的赋予虽然在节目进程中只做到了“口号上的定义”,但仍然是吸引观众、留住观众的核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于与自己有着相同生活习惯的人往往更没有距离感,这是播放生活日常能增加收视率的理论依据。真人秀节目一直以来以“出道”、“成为明星”为终极意义,其实与“草根明星”、“大众偶像”的普适性相违背,人们认识到了偶像从自己身边脱颖而出,透过节目被激发出自己的潜能,会更心甘情愿成为节目的忠实观众。上个世纪,人们大多称呼自己喜欢的人为“明星”,且根据其擅长的范围不同细分为“影星”、“歌星”等,如今偶像概念开始普及。以前,明星们被视为“公众人物”,虽然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但仍然拥有一些自由生活的权力。而现如今,这种“注意”让他们小心翼翼,偶像们的生日需要举办“生日粉丝会”,私人行程安排会被作为网络上争相拍卖的商品,金钱利益的趋势和人们无止尽的好奇心让偶像们不得不将私人化的行为合盘拖出给粉丝群体。

当代人追逐偶像,最初是单纯的喜欢,但由于模仿和学习的本性,人们逐渐开始对偶像的行为进行模仿,倘若一个偶像的能力还暂时不足以被模仿和学习,那么就聚集一群人,每一个拥有不同的特质,这个群体被称为偶像团体。其实,偶像并非一个扁平化的无限优秀人物,其本质是一个圆型的形象,有凡人所有的缺点。但在极度优秀的定义下,社会的容错率越来越小,偶像的生命周期急速衰减,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导致偶像们生涯的彻底毁灭。这种自由定义给予观众的不是权力,而是想象空间,很大程度上,这种“零距离”也是“最远的距离”,荧幕给偶像们蒙上了一层 “滤镜”让观众们只看见偶像美好的样子,甚至是想象的样子。此外,超高的曝光率和自由定义给偶像事业带来了“创造”这个词,像节目的名字一样,偶像成为一种被创造的产业。

自由权力下的“养成系”满足感其实源自粉丝群体的自身价值观与滤镜下的结合,这样高度过度解读下的偶像形象崩塌危机指数也随即上涨。但从短期来看,《创造101》无疑是偶像们把握好零距离的亲切感和优势放大化的荧幕感,通过自由权力选择的成功“养成系”案例。

三、时代精神下的“正能量”旗帜

团体选秀节目归根结底是真人秀节目,选手置身于高竞争强度、高心理压力的封闭环境中,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只与固定的人相处交流,过程既遵循现实发展又有着部分节目设计的叙事策略。“真正好看的真人秀节目绝不是一种松散的生活流的记录”,好的节目离不开“冲突”。面对各类选秀节目中“争执”、“怒怼”等片段在播放量上居高不下的可观数据和具有爱看热闹爱听故事属性的庞大观众群体,《创造101》另辟蹊径,选择了紧随“正能量”旗帜,着眼“良性冲突”巧做文章。

相较于一般节目以人与人之间的理念冲突、性格冲突等为博眼球热点的做法,《创造101》主要选择了人与新环境的冲突和人与人性弱点的内心冲突两个方面作为自己的叙事策略亮点。前者中选手的出现一般都呈现给观众“质疑”、“不服气”甚至仇视他人的态度,选手之间带有强烈的火药味,甚至一个无意之中的眼珠转动小动作都能经过剪辑的深度加工和过度标题党的文案被解释为“翻白眼”、“不和”。而后者剪辑的选手个人采访片段,大多以对其他选手的褒奖为主,还一度出现了选手之间的相互崇拜,良性竞争下的气氛非常融洽。同时,《创造101》对选手们的想家情结和竞争恐惧这两种心理刻画的极其到位,把人骤然变化环境后对新环境产生的不适应和在优秀的群体中对自身能力的质疑不自信两种良性冲突表现出来。该节目不以激烈、反目成仇等恶性冲突为噱头提升短期内播放量,而选择“放长线,钓大鱼”,紧随“正能量”旗帜与观众进行情感共鸣。在真人秀中较为罕见的“相亲相爱”,出现在以竞争为目的选手聚集地中,给人带来相互扶持、共同进步的观感,让观众好感倍增。

反观那些饱含着选手相互质疑的节目,最终需要面对的是观众对节目的质疑。不可置否,节目需要热点,热点决定讨论量,讨论量影响知名度。但在强行制造恶性冲突,片面追求消极热点中迷失是不正确的,也是不符合当下时代精神的。《创造101》对于正能量的把握可圈可点,从其贯穿始末的口号“逆风翻盘,向阳而生”到为奖励训练刻苦选手而设置的“勤奋C位”,从最初每位选手写信给一百天后的自己到最后所有人参与毕业典礼共同升旗宣誓等,都很好的突出了正能量的立场和青春的仪式感。选手们接受采访时传递出来的亲密无间也恰好符合人际危机社会中的大众对于陪伴的向往。“拼搏”也在潜移默化中给予了节目青春该有的样子,轰轰烈烈,做想做的事情,体验每一份未知的美好。节目中的选手们说出的 “努力到无能为力了,努力到没心思害怕了”等励志型金句一度成为当代面临巨大考试压力下人群们的座右铭。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节目紧随“正能量”旗帜,既把握了竞争的核心,又抓住了“竞争”一词前面的属性特质“良性”,既给予竞争压力巨大的当下人心灵慰藉,也强调了努力就有收获的观念。这种敢于走出恶性博眼球冲突,强调适应环境和超越自我重要性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四、结语

节目《创造101》单从制播角度看,是成功的,但对于它的分析不该局限于本身,而应该更多关注该节目的受众群体。作为一个观众们狂热追逐而对其中选手进行模仿和学习的节目,它在价值观指向上,仍存在一定的偏离。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学生逐渐成为追星群体的主力军,这与学生群体本身的特点有极大关系。学生群体人数众多,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他们以学习为主的生活单一,时间和精力充足,且极为讲究“群体意识”,需要共同话题,有追星的必然。节目《创造101》也确实印证了这个道理,学生群体在该节目中以人数为主要优势,以时间和精力为主要战斗力,广泛活跃于各大平台。其拥有的暑假和寒假被充分利用,在特定的时间段凭借自身拥有的活跃数量成为偶像文化发展到现在极其重要的 “打投”、“控评”领域重要战斗力。

学生群体的弱点也非常明显,其中无收入导致资金紧张的重度着迷者甚至透支自己的正常生活开销来支持偶像,严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学生对于“偶像”的理解是最为真挚而彻底的,他们甚至将其等同于自己以后想成为的人。与欣赏者默默汲取偶像们身上美好的品质及正能量不同,“想要成为”直接导致学生们对学习失去兴趣,人人怀揣偶像梦。这虽与学生时期想要被关注的心态,追求“存在感”的想法脱不开干系,但该类型节目宣扬的偶像大众化思想无疑是导火索。学生群体自动过滤了“成为”路上的艰辛,只看到开花结果的闪耀,产生了过于美好的幻想。

我国的“偶像”其实是一个朝阳产业,因为“偶像”的重新定义,所有经纪公司都在努力赶上浪潮,试图分到一杯羹。各种“小童星”、“小明星”培训要价不菲却还是有家长挤破头带着孩子参与。与此同时,“术业有专攻”的明星失去了竞争力,“多栖艺人”的数量却在近年达到了顶峰。参与近年艺考的新生代偶像无论自己曾经成名的专业,在参加艺考时都无一例外选择了表演专业,甚至没有参与过艺考直接出道的偶像们在有所名气之后也一定会走上演艺道路。演员的门槛之低和收益之高让偶像即演员的现象普遍上演,影视作品的质量令人担忧。此外,各大专业表演院校每年的报考难度也水涨船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受“偶像文化”的影响,义无反顾选择自己根本不具有竞争力的表演等类似专业,甘愿为偶像梦“撞南墙”。

新时代的追星,在现阶段仍停留在“复制奇迹”的不理性层面。我们在客观角度上分析《创造101》的节目制播成功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正处在世界观养成期的追星者学生粉丝群体们。毕竟,娱乐圈的风生水起只是万千文化形态的一个方面,而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才是国家富强的保证。“偶像”绝不应该局限于娱乐圈,每一位活出生命光彩的人都应该成为我们的偶像。近年来国家日渐重视对学术科研领域的奖励,通过合理控制娱乐圈艺人们的收入、给予数十年如一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努力的人更多的精神、物质奖励,试图扭转“偶像至上”的社会态度,我们有理由和信心对健康的新时代追星方式怀揣期待。

透过对《创造101》节目的成名原因分析,能了解到当下人的心态和思想动向。究其根本,该档节目本身的成功不是终极目的,这档由高端平台制播、正确观念指引、积极精神指导的节目还是存在问题。只有在新时代政策下,解决好节目制播与观众价值观正确树立之间的平衡,让节目正确引导新时代追星群体,树立新时代的健康追星观念,才能制作出更多的优秀节目。

猜你喜欢
制播追星偶像
超级富翁帮你追星
简简单单的追星时光
偶像报
我们班的追星风
编辑部追星日常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的制播模式新变化研究
美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及借鉴意义
电视制播网网络安全防范方式探讨
我的偶像
广播电台应急广播制播业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