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云,洪 頵
关于学习,这是一个永久的旧话题,同时也是一个永远崭新的话题,因为学习永远在路上。实践证明,学习一直是影响“国运”的隐性杠杆,也是党员干部成长的秘密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1]学习对于高校党员干部来说尤为重要。高校党员干部在校园里成长,同时为师生服务,是师生的公仆。高校要搞好学风建设,党员干部理应发挥表率和带头作用。
最早提出“学习力”的是美国人,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佛睿斯特教授,他在1965年撰写的《企业的新设计》一文中指出:学习力是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和学习创新力的总和,是人们获取知识、与人分享知识、在实践中使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是动态衡量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竞争力强弱和综合素质高低的真正尺度[2]。从这个角度来看,学习力是影响一所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校党员干部“双肩挑”的情况比较多,教学、科研、管理样样都要兼顾,有的干部甚至把大部分时间用于行政管理了,能够留出点用来学习的时间很少,哪怕有一两个小时的休闲时间,那也只是用来休闲的,学习从来不在计划之列,因为繁忙的行政工作已经让人筋疲力尽,学习本身也是很辛苦的事,没人愿意苦上加苦。这样,便导致大部分党员干部把工作当“挡箭牌”,忽视学习。有部分高校党员干部同时也是二级院系的兼课教师,但是,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对教材已经滚瓜烂熟,教育理念、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育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并没有那么重要,“发黄”的教案可以用一辈子。其实,除了备课需要学习,工作上遇到的问题、困难,也需要通过学习,通过深入思考才能去解决。倘若不学习,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导致工作上的问题只会越来越多,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也无从谈起,工作起来会越来越累,累的结果让人负不起责任,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正所谓,学习上不欠账,工作上才会不一样。
高校党员干部其实是有很多学习机会的,学校每年都有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然而,在培训过程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现在工作很忙,还被逼着去听党课”“培训学习是应付任务,领导叫学就学”“领导,我今天工作实在特别忙,走不开,培训学习不能去了,需要请假”。甚至有的党员干部,由于工作忙,培训学习又不能请假,有时找人代学课程,有时找人代抄笔记,有时找人代写心得体会。总之,能应付了事就应付了事。有的党员干部形成了“应付思维”,应付材料、应付检查、应付工作,当然,也应付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付式的被动学习与兴趣无缘,学习效果也就一般了。
对于碎片化的肤浅学习,有人是经历过的。对于一篇好文章、一本好书,不经过仔细品味、反复研读,也不把相关的背景资料和书籍找来比较读、对照读,结果,做不到彻底琢磨清楚,从而形成碎片化的肤浅学习。可见,肤浅学习是碎片化的学习,不深刻、不系统。
世界上最为成功的三个人比尔·盖茨、巴菲特和乔布斯告诉我们,他们共同的成功秘诀就是:专注。美国作家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一书中指出,深度工作是一种难以复制的努力,是一种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的职业活动,在这过程中提升技能、创造新价值,并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3]。其实,深度学习也是如此。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党员干部来说,学习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没有深度学习,就没有深度工作。因此,深度工作需要专注,深度学习也强调专注度。专注意味着深度思考,意味着极致。然而,部分党员干部一般停留在肤浅学习层次,领导让学什么就学什么,培训安排学什么就学什么。学习也只是点到为止,从不延伸思考、探索,甚至部分党员干部在培训、学习时心不在焉,玩玩手机、打打电话,时间就过去了。这样的学习,认知能力是达不到极限的,也难以通过学习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哪怕能用个人方法解决个别问题,也很难做到举一反三,更谈不上创造新价值。
党员干部一贯的思维是:知识浩瀚如海,而人的精力有限,只能选择性学习。选择性学习意味着对不同的知识投入的时间、精力、情感等不一样。选择性学习有两个层面,即感性的选择性学习和理性的选择性学习。大多数往往倾向于感性的选择性学习,靠一种习惯来选择,这好像无可厚非,于是选择喜欢的知识领域学习,而不是必需的领域;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知识领域学习,而不是对他人或对群众有利的知识领域。这种选择性学习在党员干部中普遍存在,久而久之,甚至会出现选择性思维。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感兴趣就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去深入学习,而对另一个领域的知识不感兴趣就不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去深入学习。例如,部分党员干部对政治理论知识不感兴趣,但由于组织安排或领导要求,只能被迫应付,从而走向假学习。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解释,通过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逐步建构新知识,从而认识外部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人自身认知结构也得到发展。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同化”与“顺应”两个基本过程。同化是个体认知结构的量变,是知识量的积累;顺应是个体认知结构的质变,这时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被打破,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认知结构很难发生改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般对自己的认知都比较自信,很难同化不同的观点,更难顺应新环境、新情况。
自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全国各地、各行业、各单位掀起了学习十九大报告的热潮,很多专家学者还对十九大报告进行了解读,可以说收获颇丰。说到如何学习十九大报告,很多人也许会嗤之以鼻,谁不会学习?大到省部级领导,小到村支书,甚至连菜场上卖菜的阿姨都会说几句十九大报告里面的话。特别是高校党员干部,在接受培训时,领导讲话稿中常常会提及学习要求、学习方法,例如,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因此,他们自会认为对学习十九大报告的方法已经耳熟能详了。
过去讲学习,一般要求能够抓重点、关键、精髓、要义,例如,学习十九大报告要能够准确领会和把握新理念、新论断、新任务、新举措。如果讲结合实际学、带着问题学,对于高校党员干部来说,就必须特别关注报告中第八部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这一段。而对于高校党务工作者来说,还必须关注与组织工作相关的论述。有干部专门归纳了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组织人事工作论述部分就有17000多字。有的高校党员干部对十九大报告归纳、总结出“八个新”“九个新”。可见,只有对十九大报告达到滚瓜烂熟的程度,才能进行归纳和概括。但是,仅仅熟悉学习内容还远远不够,要真正通过学习增强学习本领。
1.学习本领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学习本领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第一位本领,同时要善于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4]。这一重要论断告诉我们: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其根本目的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工作本领。从这个角度来看,学习不是“软指标”“软任务”,而是“硬指标”“硬任务”。大多数领导干部在每年的述德述职述廉报告中剖析存在的问题时总是有一条“学习不够”,说到底还是因为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2.增强学习本领的必要性
全面增强执政本领,首先必须提高学习本领。这也是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观点。十九大报告把增强学习本领放在八大本领之首,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只有学习本领增强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七大本领才能增强。实践不断证明,学习力就是竞争力、学习力就是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日新者必日退。古今中外无数实践证明: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5]。
3.提高学习本领的方法
首先,带着问题学。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即要树立问题导向理念,把解决问题贯穿于学习全过程,带着问题学、钻进去学,搞清怎么看、找到怎么办[6]。当前,高等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面临的挑战很多,存在的瓶颈也亟待解决。高校党员干部只有重视学习、加强学习,特别是要加强对高等教育前瞻性、规律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才能使高等教育发展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从而抢占高等教育发展制高点,赢得竞争主动权。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无一事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成功之路也。”只有带着“增强学习本领乃至增强政治领导本领”这一使命来学习,高校党员干部才能做到随时随地学习,全面学习、深入学习、高效学习 。
其次,要善于在实践中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媒介就是实践。”[5]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可见,学习总是与实践联系在一起的,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实践也证明,共产党人就是在实践中学习才打败了黄埔军校科班生的。高校党员干部必须善于学习,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努力把学习力转化为推动高校事业发展的思路、决策、本领。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同志曾号召全党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7]。
再次,养成学习品质。一是要掌握读书方法。周恩来同志45岁生日时,在《我的修养要则》中分享了读书方法:“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同年11月,周恩来回到延安参加整风运动,对《要则》做出深化和补充,再次强调“必须从专而精入手”[8]。二是学习还应该做到坚持不懈。著名政治家丘吉尔成功的秘诀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学习也一样,锲而不舍很重要。荀子在《劝学》一文中提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三是要注意广泛学习。高校党员干部跟其他领域的领导干部是一样的,其领导活动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需要掌握的知识也是广泛的。除了学习党的政治理论知识,遵循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知识“短板”或经验盲区或能力空白,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等工作岗位所必备的各方面知识,努力吸收高等教育领域的新经验、新思想、新知识,切实扩大知识总量、提高知识质量,不断提高认识新情况、解决新矛盾、处理新问题的能力与水平,按照高素质、专业化的要求,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高等教育管理行家里手、内行领导。四是要勤奋学习。曾经有人问牛顿:“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牛顿回答说:“唯有勤奋而已。”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
党员干部的习惯往往是被动地遵循学习要求,很少有内生学习动力。那么,学习动力从哪里来?首先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是反馈学习情况。实践证明,做一件事,如果有反馈,我们就兴味盎然,能不停地做下去;如果没有反馈,很快就会失去热情,放弃是自然的了。学习如果能体验到趣味,看到自己的进步,对自己的工作、生活产生了有益的影响,那么,学习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如果学习很久却没有反馈,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不明白它有什么意义,这就很难坚持下去了。这从玩游戏中可以非常明显地得到验证。游戏之所以好玩,玩游戏之所以有动力,就是因为游戏给我们的反馈非常及时、有趣。写一篇读书笔记对你能否评上职称,很难说有什么影响;读一页书对你过上幸福的生活,也很难说有什么帮助。因此,你可以给自己设定目标,主动地赋予意义,努力地“找”反馈,想办法体验到趣味。
其次,用学习榜样激励自己。深入发掘政治理论学习的典范,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例如,毛泽东同志的读书精神,“人书相伴,人到哪里,书读到哪里”,甚至提出“饭可以少吃,觉可以少睡,但书不能少读”;又例如,刘少奇同志在参加滨海、太岳区、沙区三次大的反“扫荡”战斗的极其危险的敌后环境下,能够做到攻坚克难,系统地学习了一遍中国历史和中国哲学史。这样的典型事例可以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内生学习动力,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大兴学习之风的生动实践。
再次,提升党员干部的自我价值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文顿指出,人类最高的需求是自我接受的需要,只有个体感觉到自己有价值,他才能接受自我。个体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就是自我价值感。在信息化时代,一般很容易出现“知识焦虑”,“知识焦虑”的存在使我们更有耐心发现学习的本质,积极调动注意力,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上来,专注于更大效度地实现资源能量的最优部署,充分利用焦虑体验提高知识利用率,就能把焦虑变为动力,从而也能提升自我价值感[9]。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选择那些与所从事的工作关系密切、自己爱好和有兴趣的书来读,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这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当学习效果达到预期目标时,学习动力就会产生[1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讲到:“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11]读书就像每天都要吃饭、睡觉一样平常,像每天都要喝水一样必不可少。只有这样,党员干部才不会因为工作忙而忘记读书,才不会因为工作累而放弃读书。
高校党员干部,同时也是在教书育人,因此,必须在学习上给学生做出示范表率。调查显示,通过了高考的历练,那些不负努力的年轻学生们如愿进入高校继续求学,然而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学习状态。大部分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学习倦怠,除了应付课业的要求,几乎不会主动地学习;少部分学生则延续了高中的学习习惯,兢兢业业完成课业要求,努力在每一次考试名列前茅。高校党员干部,只有注重学习、善于学习,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只有永葆“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精神,一刻不停地学习,才能履好职、尽好责,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而实现人生价值。当然,只有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通过学习不断地得到进步和提高,才能把终生学习过成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校学习的主要任务》中,用到了《学记》中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来勉励大家,希望学员能在培训学习中交流工作经验、畅谈学习心得、切磋研修成果,从而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辅助者(包括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彼此之间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并经常进行沟通、交流,学员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学习共同体”强调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众所周知,王勃所著的《滕王阁序》就是在与学友不断地切磋交流中横空出世的。
如何形成“学习共同体”?这既是理念问题,也是技巧问题。如果把学习型大国比作人体结构,每一个学习成员都是“细胞”,一个个学习共同体便是“组织”,而这些组织的形成可以说是一个自组织过程。自组织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的过程, 从而使学习共同体发生有益突变。高校党员干部学习共同体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自组织过程,通过不断接纳外界信息和影响,以及通过内外部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而达成内部结构重组。学习共同体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成员间的积极互动,也就是说成员之间要相互鼓励、分享、关心、欣赏、支持和帮助。Piaget通过研究发现,个体内在的思维活动与外在的合作是一体两面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发展高层次的认知[12]。
有的单位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十九大报告时,就根据工作相近或部门工作性质相似组合了若干个研讨组,每个成员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研讨。学习共同体的形式有很多,中心组学习、学习研讨小组是学习共同体的体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制度、调研制度也是学习共同体的体现。
述而不作,指的是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大概是受孔子“述而不作”思想的影响,许多党员干部重视培训学习、热爱培训学习,但很少有创作,很少有论文、著作发表,甚至在组织部门强调要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心得体会的要求下,也只是应付了事,东摘西抄拼凑一篇交差。部分党员干部以工作忙为理由为借口,没时间打磨所谓的心得体会。
高校党员干部述而且作很有必要。述而且作,既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同时自己也创作,也就是自己也要动笔写。能写文章、会写文章、写好文章直接体现的是文字水平,其实质是一个人能力素质的综合反映[13]。高校党员干部因为某些观念的影响,例如,有的高校党员干部认为,写作是教学科研人员的事,跟行政管理干部无关,又因为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难以静下心来对工作进行深入思考,更不愿埋头伏案进行写作。其实,思考,是对工作的认知和改进,写作,则是对本职工作的检验和积累。文字修养是高校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反映,高校党员干部只有勤思考、多动笔,才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从创新角度看,也要求党员干部要“述而且作”,写文章、写论文,必然要创新。十九大报告提出:“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多次强调要改革创新。因此,改革创新对高校党员干部来说至关重要。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功能都要求改革创新。创新,是推动高校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高校党员干部如何述而且作?一方面,要做到述而且作,读书必不可少。不仅要求读书的数量多,更要求读书的质量高,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罗斯福说:“没有书籍,就不能打赢思想之战。正如没有舰只不能打赢海战一样。”高校党员干部要读书,要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一契机,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相关著作。高校党员干部要求学生学习时做到触类旁通,那么,自己更应该率先行动,这既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需要,也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及时把成功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写作是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的。而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写作可以说是苦上加苦,这种苦功夫不是仅仅靠研读一堆书籍就能达到目标的,它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极高。对于高校党员干部而言,当面临高等教育管理新情况、新问题时,要通过研究问题,创造性、科学地开展工作,并及时总结有效经验,从而把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善于腾出时间静下心来写好文章,这就需要高校党员干部具备政治家的气魄、教育家的素养、科学家的敏锐、作家的身手。对工作经验进行提炼的过程,就是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干部的眼界在提高、理论水平在提升,思维也越来越深刻。愿不愿、能不能做到“善于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是考验一个干部是否成熟的标志。
历史已经证明,我们党根据时代变化,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然后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从而再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策略、方法或方针、政策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实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这就是一个述而且作的过程。如果仅仅停留在学习、总结经验的层面上,没有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没有形成制度,那就不能指导实践,也就谈不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同样,在高校,如果党员干部的学习没有深入骨髓,就不会形成自己的思想和理念,随波逐流就成必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