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妮,曾美婷
(海南医学院 外语部,海南 海口 571199)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1]提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对象是广大青少年,其中,针对大学生的爱国教育更是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亦强调[2],面对新形势,以爱国教育为主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但面对暗涌波动的国内形势和变化莫测的国际形势,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思想发展和需求。因此,爱国教育课程的创新势在必行[3-4]。许多学者建议以学科交叉即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知识融合[5]为切入点,以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创新[6-7]。
英语学科的特殊性使其适合在学科交叉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英语学科的重要任务。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程的任务是“寓思想教育与语言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其次,英语学科蕴含大量西方文化,适合顺势引入中华文化,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而文化认同是加强国人爱国意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8]。以往研究大多从理论层面或者个人实践提出建议,实证研究却寥寥无几。
本研究以某学院的2个班(实验班30名学生,对照班31名学生)为实验对象,以“中国梦”背景下,当今大学生的爱国意识现状如何和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中西文化比较对学生的爱国意识是否有积极作用为主要内容,进行为期两个学期的实证研究。
本研究的研究工具为调查问卷(分别用于实验前和实验后),该问卷根据杨红昌[9]的调查问卷做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前测问卷主要内容为:(1)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爱国教育现状;(2)影响学生爱国意识和教育的因素;(3)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看法和态度。后测问卷主要内容则以考查学生在实验后对中华文化看法和态度是否改变。实验结束后,采用访谈法对随机挑选的10名实验班的学生进行访谈,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中华文化和学生爱国意识的变化。
在教师授课时,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学习的侧重点不同。在实验班中,在读写课时,教师选择文章中的文化点对中西文化进行深入比较,有意突出中华文化;口语演示时,学生介绍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影响;听力课中,教师针对新闻隐含的文化点进行拓展,帮助学生客观认识中西文化。在对照班,在读写听力课堂上,教师主要教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并解释蕴含于语言中的西方文化;口语演示时,学生自由选择和中华文化有关的话题。
在实验后,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3.1.1 部分学生爱国情感令人堪忧
大部分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爱国情感,但小部分学生的爱国情感却令人堪忧。在被问到“你是否注意最近发生的与国家声誉利益相关的国际、国内事件”,“目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并享有较高的国际声望,你是否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你如何看待国外媒体辱华行为”时,分别有6.5%的学生选择“不太关注”,8.2%的学生选择“没有自豪感”和3.3%的学生认为是“中国人有很多劣根,确实该被骂”。从以上结果可看出,这部分学生不关注关乎国家声誉利益的事件,或对国家没有产生自豪感,甚至偏激认为国外媒体辱华行为是因为中国人的劣根。尽管持有这些消极偏激看法的人数不多,但倘若依照比例放大,那带有这类消极思想的学生将会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大数字。
3.1.2 部分学生不认可思想政治理论课
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可知,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并不是很高。当学生被问到“你对当前学校进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看法”时,有45.9%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仅限于理论,与当前社会情况脱节,这说明仍有很大部分的学生不认同当前学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的爱国教育的途径。当被问到“你所在学校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你会怎么做”时,分别有19.7%和8.2%的学生选择“被迫参加,应付了事”和“设法逃避,尽量不参加”,这部分学生消极地应对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可能是由于学生思想散漫和集体观念薄弱导致的,但从中也可以反映出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脱离实际,内容缺乏与现实结合,未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3.1.3 网络媒体极大影响学生爱国热情的培养
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可知,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社会舆论对学生影响最大。当被问到“哪种教育对你的爱国热情培养影响最大”时,有52.5%的学生选择社会舆论。其中,网络媒体更是在所有引导社会舆论的媒介中占据主导地位。当被问到“你对重大事件的原因分析会取决于那些因素”时,高达88.5%的学生认为“网络媒体”决定他们对重大事件或时事的态度。可见,网络媒体影响大学生对重大新闻或者重大事件的看法,更影响着大学生爱国热情的培养。
问卷调查表明中西文化比较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进而促进学生的爱国意识。当被问及“你如何看待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时,实验前,对照班和实验班分别有6.4%和10%的学生认为西方文化比中国文化更优秀。虽然比例较小,但可看出有部分学生推崇西方文化,贬低中华文化;实验后,对照班持此看法的比例没有变化,而实验班选择这个选择项的学生人数为0。在回答“你是否为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感到自豪”时,实验后的实验班有66.7%学生选择“非常自豪”,比实验前增加30%,而对照班只增加了3.2%。由此可见,实验后,相比对照班,实验班的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态度变得更积极。学生的访谈结果显示出学生对文化态度变化的原因为:(1)在读写课堂和听力课堂上,教师进行的中西文化比较分析,降低学生对西方文化的预期心理,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2)在口语展示部分,学生搜集和整理关于中华文化的文章,帮助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3.3.1 加强网络干预和约束
十八大报告已然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但国家的很多法律法规却未能跟上网络的迅速发展。由于法律对互联网监管力度不强,某些人把谈论重大事件或时事作为情绪宣泄的窗口,不负责任地发表消极评论,容易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影响三观正在形成阶段的大学生,进而导致大学生爱国意识日益模糊、爱国情感变得薄弱。因此,国家应对网络的造谣犯罪行为予以坚决打击,以纠正网络不正之风。同时,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高校教师应密切关注网络舆论的发展导向,利用专业课堂的灌输或隐形渗透,及时进行方向性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爱国情感。
3.3.2 加强爱国教育途径建设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选择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引用鲜活事例引起学生共鸣,利用有趣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使得学生觉得爱国主义教育不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事情。其次,利用学科交叉渗透爱国教育。事实上,利用学科交叉进行爱国教育具有多个优点,具体为:(1)隐蔽性。学科教师以教材内容为依托,渗透爱国教育,可以避免学生的防备心理,使爱国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果。(2)多样性。学科不同,爱国教育着眼点亦不一样。多样性爱国教育方式更能帮助增强爱国教育效果。
对大学生展开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过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思考如何教书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如何育人,帮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个体,以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思想合格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