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容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马克思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处置的自由时间,……不过是一架为别人生产财富的机器,身体垮了,心智也狂野了[2]”。充裕的休闲时间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而充满生命关怀的休闲教育能有效指导人们科学健康地休闲。
此调研基于广东省高职文化素质教育教指委教改项目《高职生休闲教育中的生命关怀理论与实践研究》,从高职生休闲教育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力求有针对性地对高职生开展有生命关怀的休闲教育。本调研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收到有效问卷600多份,有兰州、广州、汕头、东莞、佛山、许昌等几个城市的高职生填写了问卷。对高职生休闲时间、休闲内容、休闲目标、休闲心理、休闲文化、休闲教育、休闲教育中的生命感知与生命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当代高职生休闲多以打发时间、摆脱寂寞无聊居多,存在消极休闲现象,如虚荣攀比消费、盲目追求享受甚至沉迷网络等,休闲层次相对较低。几乎100%的高职生都承认自己利用手机、电脑等作为休闲载体,85%以上的学生承认自己偶尔利用手机、电脑搜集资料,但用手机、电脑休闲娱乐的时间超过使用手机与电脑总时间的85%。可见,高职生的休闲追求层次较低,缺乏发展性,忽视休闲与提升生命质量的关联。
调研显示,近70%的高职生对自我休闲生活的满意度较低,休闲的质量未尽人意。高职生休闲活动内容缺乏多元性,往往重复几个相对固定的活动形式。他们对丰富多元的休闲活动充满渴望,但由于缺乏休闲教育,生命关怀不够,休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不足等导致他们目前还处于盲目从众的休闲状态。周末的休闲时光他们用于低层休闲的放松消遣,对寒暑假这样大段的时光会有无所事事的“休闲迷惘”感。90%的高职生表示他们的休闲时间主要用来看电视、玩手机、看电影等,缺乏丰富生命的多元休闲及高质量休闲。
休闲的本质在于人的解放,休闲状态应呈现开放性。而调查数据显示近70%的学生认为自己与父母交流少,50%的学生感觉集体活动单调乏味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受时间、金钱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选择的活动相对单一,对思维创造性和行动挑战性要求不高,休闲活动对提升生命张力关注不足。
匈牙利心理学家奇克森特米哈伊曾说:“只有那些学会了既享受工作又不浪费自由时间的人,才会感到他们的生活是一个整体,才会感到生活的价值。因为未来不仅属于受过教育的人,更属于那些学过怎样聪明地利用休闲的人[3]”。人们在社会必要劳动之后通过休闲来获得愉悦与满足,然而我们的调查显示80%以上的高职生表示在休闲中无法全身心体验到自由、放松与愉悦,处于内心需求与外力束缚的纠结中。一是经济条件制约,无法选择自己向往的休闲活动;二是家长休闲意识淡薄且干涉过多,学生自主权受限制;三是很多学生并不懂得休闲与生命的关联。超过68%的学生在休闲中有顾虑,担心影响学业、花费太多等产生愧疚感,无法充分体会健康休闲的自由与放松,降低了休闲品质。调研显示有近79.9%的学生认为学校很有必要提供休闲活动的辅导与服务,不足47%的学生表示上大学前接受过休闲教育。目前高职休闲教育呈现的是僧多粥少。
缺乏科学的休闲意识与能力是影响休闲质量的重要原因,导致缺失的原因是综合复杂的。从宏观角度看,目前整个国家的休闲教育处于初始阶段,我国高职生接受正规系统的休闲教育机会很少(调研数据显示,不到5%的学生选择了学校很重视休闲教育和生命教育,认为学校没有或很少休闲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占38%,还有近57%的学生不清楚学校是否有休闲教育和生命教育)、休闲氛围不够、休闲意识缺乏、休闲习惯不良、休闲技能不足。事实上“如果被正确的引导,有组织的休闲娱乐活动可以防止社会动荡与个人堕落的发生。休闲娱乐活动提供了公平竞争,尊重法律与秩序以及培养合作精神的机会[4]”。从微观角度看,学业负担和就业压力使得高职生较少有闲暇时间体验休闲,同时高职生经济依赖(调研数据显示71.85%的学生休闲消费来源是父母)、加上大多数学生自身创造力和想象力有限,造成自主休闲能力不足。
一些高职生辨别力不强,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及朋辈影响。有些活动虽然自身不太喜好,但身边朋辈都如此为了不脱群而盲目跟风,把时间和金钱滥用在不良的休闲方式上,如此十分不利于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所以学校有必要开设相关休闲教育与生命关怀课程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休闲意识。同时,一些高职生存在虚荣心和攀比心理,盲目追求高消费、高享受,超出自身可承受范围,甚至有些学生还误入校园贷陷阱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学业与前途。
教育相关部门应转变观念,重视休闲教育并将其纳入到教育框架体系中,充分宣传休闲教育,如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广播电视、户外广告等媒体手段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家长和教师正确认识“休闲”的理念,树立科学健康的休闲意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充满生命关怀的休闲教育氛围。
为进一步普及休闲教育,休闲理论的研究很有必要。例如通过已有的各种社会科学研究院所或者成立休闲研究院所,开展与休闲相关的各项研究工作,鼓励教师从各自学科领域出发,有意识地将休闲教育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在课堂内外校园内外收集积累古今中外有益的休闲教育素材,尤其整理出有本土特色的体现生命关怀的高职生休闲教育理论,甚至编写休闲校本教材。
为了更好地开设休闲相关课程,可以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途径为高职教师提供休闲教育培训,使教师自身提升休闲教育及生命关怀的素养。开设“休闲学”“休闲心理学”“生命与休闲”“人生与休闲”“休闲美学”“休闲哲学”“休闲伦理学”“休闲教育学”等多元选修课程,充分发挥课程所蕴涵的人文因子,使高职生能够有科学的休闲意识、正确的休闲价值观、健康的休闲习惯、娴熟的休闲技能。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高职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充分发展的时期,若能自主选择有益的休闲活动,并在休闲中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定会得以自我反思和成长。若休闲教育能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活动融为一体,育人效果倍增。例如通过学校各种社团如益智类社团如围棋社、象棋社等,提高语言表达类的协会如《演讲与口才》协会、《诗歌与朗诵》协会等,还有各种体育俱乐部比如羽毛球、篮球、足球、游泳等俱乐部,以增加高职生多元休闲、开放休闲、平等休闲的机会。
习近平主席强调过,“要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基础上,积极引导群众对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文体服务、休闲服务等方面的社会需求,支持相关服务行业加快发展,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相得益彰。[5]”国家政策上凸显了休闲服务不可或缺,作为学校的休闲教育服务也应充分做好。“实施高职生休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决不是由学校孤军奋战所能奏效的。只有实施开放性教育,……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两翼,以自我教育为立足点的‘四位一体’教育网络,打组合拳以发挥育人合力从而提高育人质量。[6]”织起家庭、学校、各类社会团体及休闲服务组织的休闲网络,突破“学校抓得紧,家庭放得松,社会一片空,个人无行动”的休闲教育困境。
休闲教育可以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内外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交往能力,同时也得到休闲教育与生命关怀。科学健康的休闲对高职生的身心发展、成长成才意义重大。加强高职生休闲教育中的生命关怀,已成为高职校园管理及提升高职生人文素质迫切需要重视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