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劲松
宋代以前擅长楷书的书法家很多,他们给后世留下了很多楷书精品,但只有少数几种楷书字体进入宋代书籍刊刻体系中,说明宋代书籍刊刻对楷书字体有一定的选择性。同时,宋代书籍刊刻对楷书字形进行了一些改造,这种改造属于工艺改造,不是艺术创新,最终使书籍刊刻字体脱离楷书,形成更适合刊刻和阅读的新字体。
宋代书籍刊刻选用的字体很丰富,包括仿颜体、仿欧体、仿柳体、仿瘦金体及其他字体,这些字体进入书籍刊刻以后,刻工通过刻刀对这些字体进行了改造,或者说对这些楷书笔画比较复杂的细节进行省略,出现了一些单一的、具有普遍性的笔画特征。这些笔画特征主要表现在刀刻痕迹上,刻工的前期雕刻过程对书籍字体的最终面貌有决定作用。当然,书籍刊刻的最后步骤是刷印和装订,但相对而言只是油墨效果和装帧形式的美感,没有涉及字体笔画本身的构造。这种对楷书笔画进行改造后进行刊刻的字体称为“匠体”。
“匠体”与书法家的字体应属于不同的层面,在宋代书籍刊刻中已经有固定格式的“匠体”存在,这种用“匠体”刊刻出来的字形与所取法的书家字体距离较远,脱离了原有字体的笔画和构造,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笔画和结构系统的专门字体。在宋代书籍刊刻中,使用“匠体”刊刻的情况比较少,《周书》《艺文类聚》等书中有这种“匠体”风格。
《周书》(图1),共50卷,唐代令狐德棻等撰,宋刻宋元明递修本,本书在北宋时期有官刻本,之后井宪孟于绍兴十四年(1144)在四川眉山刊刻。文字刀刻痕迹明显,出锋锐利,棱角分明,结体宽博,没有脱离颜体的结构。
《艺文类聚》(图2),共100卷,唐代欧阳询辑,宋代绍兴年间(1131-1162)严州(今属浙江)刻本。欧阳询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本书先引事类,再引诗文,为后人作为文献和泛读的材料。本书的刻工较多,有王荣、丁正、王华、叶明、王机等人,均为浙江地区的刻工。其文字的风格属于“匠体”,笔画刚硬,提按少,结构中规中矩,留存了一点欧体的痕迹。
“匠体”中的直线比较多,笔画比较生硬平铺,结构几乎呈正方形,不注重字内笔画的呼应关系,字字独立,整行字之间缺少楷书应有的行气。
图1 《周书》局部
图2 《艺文类聚》局部
图3 蔡襄《万安桥记》局部
图4 韩琦《题观鱼轩诗刻》局部
图5 杨南仲《翰林学士冯京妻王氏墓志》局部
图6 庞籍《书翰箚子》局部
图7 裴袗《京兆府小学规碑》局部
图8 柳平《柳拱辰祷雨题名》局部
尽管宋代书籍刊刻在刊刻过程中对字体有所加工,但还是能看出这些字体的来源,或者说这些刊刻字体的取法对象,总体上没有脱离书法家字体的范畴。从魏晋到宋朝,擅长写楷书的书法家很多,那么,为何选择上述几位书法家的字体,而没有将其他书法家的字体纳入书籍刊刻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社会对书法家书法的认可
进入宋代书籍刊刻所选字体的书法家都是知名度非常高的,从朝廷到民间,都具有广泛的美誉。下面分别讲述宋代对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等几位书法家书法的推崇。
①对颜真卿书法的推崇
在宋代书籍刊刻中,对颜真卿楷书是全方位地学习和模仿,从《多宝塔碑》到《麻姑仙坛记》,他的每一种碑帖都有很多书籍采纳为刊刻字体,这种现象值得关注。
米芾在《书史》中讲到了颜体被北宋文人学习的情况:
本朝太宗,挺生五代文物已尽之间,天纵好古之性,真造八法,草入三昧,行书无对,飞白入神,一时公卿以上之所好,遂悉学钟王。至李宗谔主文既久,士子始皆学其书,肥褊朴拙,是时不誊录,以投其好,用取科第,自此惟趣时贵书矣。宋宣献公绶作参政,倾朝学之,号曰“朝体”。韩忠献公琦好颜书,士俗皆学颜书。及蔡襄贵,士庶又皆学之。王荆公安石作相,士俗亦皆学其体,自此古法不讲。〔1〕
宋朝的科举考试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学子们就是通过科举入仕,目的性很强。因而,民间学子对书法学习的要求也很明确,考官的书法喜好成了他们的风向标。宋绶参政时,他的书法成为“朝体”,朝野上下将其作为模仿对象也理所当然。
宋太宗时期(976-997),太宗喜好锺繇、王羲之书法,公卿以上的官员都喜欢钟、王,大家都去跟风学。后来到了李宗谔主持科举考试时,参与科举考试的学子们便学李宗谔的字体。由于当时还没有制订科举试卷的誊录制度,考生答题时在试卷写成什么样,阅卷时考官看到的就是什么样。直接学考官,迎合考官的喜好,所谓“趋时贵书”。
到了韩琦主考时,他本人喜欢颜真卿的书法,学子们又改学颜体。等到蔡襄显贵了,大家又改学他的书法。蔡襄的《万安桥记》(图3)字体宽博厚重,就有颜真卿《大唐中兴颂》的特点。蔡襄的行草书中也有明显的颜体痕迹,比如他写给彦猷的信就有不少颜体特征,可见其对颜体是全方位接受的。
到王安石做了宰相,学子们又改学他的字体。下层读书人对字体的追求是应时而变,没有定规。作为书坊卖书的商贩,他们能及时抓住商机,会找一些写手学主考官喜好的字体印刷书籍。主考官韩琦、蔡襄都是学颜体的,包括宋绶的儿子宋敏求也学颜体。韩琦写的《大宋重修北岳庙碑》《题观鱼轩诗刻》(图4),字体方正,深受颜真卿《麻姑仙坛记》的影响。
从书籍刊刻的角度来说,国子监是书籍刊刻的重要部门,他们选用的刊刻字体影响很大。国子监书学杨南仲,在周越之后接替其工作。他在宋仁宗(1023-1063)时期主要讲授字学和颜真卿书法。他对于颜真卿书法的推广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他写的《翰林学士冯京妻王氏墓志》(图5)中可以看出他的楷书受《多宝塔碑》和《勤礼碑》的影响。
当时的书法界也是很推崇颜体的。苏轼这样评价颜真卿的书法:“故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至于韩退之(韩愈),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2〕苏轼觉得书法到颜真卿的高度已经属于绝顶了,当然这话说得过于偏激,但能从苏轼口中说出来,在当时的影响已非同一般。清代陈奕禧在《隐绿轩题识》讲出了“北宋四家”都学习颜真卿书法的情况:“临颜遂及四家,寻源而得其流也。四家皆学颜,而各成其一家。”〔3〕可见,除了苏轼、蔡襄两人之外,米芾、黄庭坚也是很崇拜颜体的。南宋陆游也有“学书当学颜”的观点,他的《焦山题名》就有颜真卿书法的痕迹。
宋朝还有很多人学习颜真卿的楷书,仁宗皇祐时期的宰相庞籍也是写颜体的高手,他写的《书翰箚子》(图6)很像《多宝塔碑》。陕西西安府学的《京兆府小学规碑》(图7),为一名进士裴袗所写,写于仁宗至和元年(1054),按照《麻姑仙坛记》的风格书写。还有刊刻于湖南零陵澹山岩的《柳拱辰祷雨题名》(图8),为柳平于至和二年(1055)所写,取法《麻姑仙坛记》,在原帖的基础上更加扁平。
可见,宋代科举考试的推动,朝廷重要官员的宣传,加上当时书法圈以及民间的广泛传播,在书籍刊刻中将颜体风格的字体刊刻书籍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图9 《周髀算经》中字体笔画的刊刻刀法
图10 《周髀算经》由刊刻字体对楷书折角的改造
图11 《周髀算经》由刊刻字体对楷书钩画的改造
图12 《周髀算经》刊刻字体中交叉笔画的刀法
图13 《大易粹言》中多刻和刻断的笔画
图14 唐代楷书提按字形举例
②对欧阳询、柳公权书法的推崇
宋初欧阳修评价欧阳询:“隋之晚年,书学尤盛。吾家率更与虞世南,皆当时人也。后显于唐遂为绝笔。”〔4〕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欧阳修对前辈欧阳询书法的敬重。黄庭坚在《山谷论书》中说:“唐彦猷得欧阳率更书数行,精思学之,彦酞遂以书名天下。”黄庭坚认为只要得到欧阳询的几行字去学习,就能以书闻名,足见黄庭坚对欧阳询书法的膜拜。南宋姜夔说:“欧阳率更结体太拘,而用笔特备众长。虽小楷而翰墨洒落,追踪钟王,来者不能及也。”〔5〕欧阳询的用笔特点被姜夔所推重,能与锺繇和王羲之相媲美。这些人是当时的名人,他们的评价也为时人所重。
苏轼对柳公权的评价为书法从颜体出,而又有自己的新意。米芾评价柳公权就像深山道人,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没有一点尘俗之气。柳公权的书法是在颜真卿书法的基础上强化了起笔和收笔的提按,将中宫收紧而形成的。他的楷书刚劲有力,遒劲丰润,有如辕门列兵,爽爽有神。柳公权一直在朝廷“侍书”,曾得到唐穆宗李恒的赏识,皇帝的推动对当朝以及宋代的影响很大。
“颜筋柳骨”是人们常说的一个词,人们将两位书法家的书法并排在一起,实际上也是说两位书法家的楷书有相似之处。清代梁巘对欧体、颜体、柳体进行了全面的评价:
欧(阳询)字健劲,其势紧,柳(公权)字健劲,其势松。欧字横处略轻,颜(真卿)字横处全轻,至柳字只求健劲,笔笔用力,虽横处亦与竖同重,此世所谓“颜筋柳骨”也。〔6〕
欧体和柳体的“健劲”,一个“紧”,一个“松”;颜真卿的横画普遍“轻”,而柳公权的笔画“笔笔用力”,这恰恰说明颜体的笔画有粗细变化,而柳体的粗细变化不大。
(2)字体方正适合书籍刊刻
宋朝以前的碑刻和书籍刊刻已经很成熟,从法度和艺术效果来说,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宋代书籍的写版,写手们沿用之前的书写传统,可以说,尽管宋代书法提倡“尚意”,但作为更重实用的书籍刊刻,唐代“尚法”的书法风尚依然深入人心,写书们都按照唐代的方正楷书规范书写。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都被刊刻入石,上文分析的这些碑刻拓本在宋朝已为人们熟知。同时,唐代朝廷为了纠正人们的用字混乱和抄写的笔误,特意组织刊刻《开成石经》,将12部经书用楷书刊刻,由陈介、艾居晦等人花费7年多时间于开成二年(837)完成,共书写了57块石头,其字体就有模仿欧阳询和颜真卿的字体。北宋刊刻了《嘉祐二体石经》,刊刻开始时间为庆历元年(1041),于嘉祐六年(1061)完成,历时20年,其字体为篆书和楷书,楷书字体为仿颜体。这些石经字体的选择对书籍刊刻字体的选择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从宋版书中的字体看出,所模仿的字体以平正为主。这些字体大都成方块,结构匀称,笔画变化少,模仿时容易掌握书写规律,易写易刻,阅读方便。唐代和宋代有很多有名的书法家,有些书法家的字体没有进入书籍刊刻的原因,就是其字体不适合刊刻,也就是说艺术性很强,但规范性不够。比如“北宋四家”的书法,只有《陶渊明集》正文采用了苏轼的楷书,其他几位的书法在正文刊刻中没有发现。主要原因是黄庭坚、米芾、蔡襄等人的书法以行草书为主,楷书字体少。同时,米、蔡等人的楷书写意程度过高,不适合实用性的书籍刊刻。这些书法家的行草书字体影响很大,在宋代书籍中的序、跋有很多是模仿他们的字体写的。
宋代书籍在刊刻的过程中,刻工对写手所写的字形进行了一些加工改造,属于二度创作。下面从刊刻书籍的刀法角度,探讨宋代书籍刊刻过程中楷书字形的一些变化。现从宋版书《周髀算经》中抽出一些字形进行分析(图9)。
(1)点、横、竖、撇、捺的刀法
从以上几个字形中,可以看到刀刻的基本特征,楷书的圆转笔画基本上被三角形所取代。比如“六”上边的点和下边的点都没有保留原有的圆润状态,圆形的笔画被直接用刀切成了带有棱角的笔画。
横画和竖画在起笔处斜切呈尖角状,如“中”的中间竖画在起笔处有锋利的尖角。而在收笔处出现了三角形的凸起,如“六”的横画收笔处,三角很明显。撇画在起笔处向左上角凸起一个锋利的尖角,捺的起笔处有的笔画有方条形的附属笔画,在收笔处有锐利的出锋。
(2)折角和钩画的刀法
折角是指横折的拐角,由横和竖两种笔画组合而成,书法家在写这种笔画时,折角有圆有方,也有横与竖两个分开笔画的搭接。在颜体、柳体和欧体的折角笔画中,欧体的折角圆润的笔画相对要多一些。事实上,由于我们看到的字帖也是刊刻的拓本,这样的比较也只能从大体上推测其笔画形态。在宋代书籍刊刻的字体中,折角的处理相对简化一些,不管写手是否完全依照原帖书写,刻工往往都进行了一些加工(图10)。
从以上的“為”“自”“西”的方折笔画中,可以看出折角处都是用刀斜切而成的,其基本形态有两种:斜切缺角和外凸三角(包括上凸和右凸)。在外凸的角中,“自”的右边角与竖画为一个整体,是一刀刻成的,这个动作是一次性完成的,在笔画中间有一个弧形;而“西”的右边角与竖画之间不是相连的整体,是由两个刀刻动作完成的。
钩的内和外两部分刊刻完成,产生有内角和外角之分,通过分析内角和外角的形状,将上面四个字的钩分为三种:外尖内尖型,如“為”的竖钩;外圆内尖型,如“自”的竖钩,“西”的外角也偏圆;外圆内圆型,如“此”的竖弯钩。在宋代书籍中,钩的刊刻采用内外都是尖角的多一些。
在宋代实际刊刻的书籍中,很难见到模仿原碑而原样刊刻的钩,都经过了一些改造。颜体、柳体中带鹅头的钩,有可能写手们没有模仿鹅头的写法而直接将圆转的部分去掉,形成直来直去的内外角都很尖锐的钩。比如《周髀算经》中的“寸”的竖钩,这种钩跟欧体竖钩有点相类似,但内角的角度比欧体的要小。欧体的竖钩向左边出锋,而“開”向左上角出锋,并且出锋比较长。“開”这种钩法在宋代书籍刊刻中比较普遍(图11)。
(3)交叉笔画的刀法
交叉笔画的刊刻,由于字形中的笔画没法一次性刊刻完成,刻工如果刊刻不仔细的话,完整的笔画每穿过一个其他的笔画就会变一次形,穿过几次后就会使这个笔画失去了原有的形态。比如“天”的“丿”、“半”的“丨”、“東”中间的“丨”、“萬”中间的“丨”(图12)。
从以上几个字中的相交叉笔画来看,一个笔画很难顺到底,也就是说,当一个笔画穿插到另外一些笔画时,它的后半段与前半段难以连贯。通过比较后发现,横线与竖线相接,横竖相接呈90度角,竖画每穿过横画都缺了一块,如“半”的两横与竖形成的左边框,“東”的上半段“田”字格以及“萬”的“田”字格中笔画相接的部分,都是带圆弧的“⌒”形,没有正方的“□”形;而斜接的笔画之间,斜画相接处形成的角为锐角“∧”,在笔画相接的地方,没有出现穿过后缺块的现象,如“天”的撇捺相接,“東”的竖、撇、捺相接。而“天”的撇画,“半”的竖画,“東”的竖画,“萬”的竖画,都有变形,特别是“東”,上半段比下半段明显要细一些。
很明显,在比较狭小的空间内,刊刻直角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往往只能雕刻弧线“〇”来解决方正笔画“□”的问题。用圆形代替方形,这样就容易导致字体中应该上下贯通的笔画变形,上半段和下半段之间无法衔接。由于一个笔画不是一次性刻完,又加之在刻的时候是反字,有时不知道所刻的字是什么字形而多刻一些笔画,有时会忘记别的笔画的连接而出现将笔画刻断的现象。比如《大易粹言》有一个“方”字就在笔画中多出一部分,而“發”字中的笔画被刻断两处(图13)。
从所看到的反字可以看出,刻工将反字“方”的下半部分当作“力”来刻了。当把一块版中的所有横画刻完,再刻竖画,然后再刻斜画的时候,没法按照每个字的完整笔画进行刊刻,误判笔画就很容易出现。而将笔画刻断的情况有可能是刻工粗心,没有顾及相邻笔画造成的。
由此可以看出,在宋代书籍刊刻过程中,容易将字形外部带弧形的笔画刻成方角的笔画,而字形内部带方角的转折处容易刻成弧形的;字形外部笔画的起笔和收笔处会在刊刻时容易变形,而字形内部的笔画是在笔画交叉时容易导致变形,也就是笔画的行笔过程中变形。在刊刻时还有可能出现增笔画或者刻断笔画的现象。
“宋体字”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对楷书进行改造,使其更能适应刻工快速雕刻,同时保证文字简洁大方,使印出来的书线条清晰,易于阅读,具有工艺的性质。宋体字从宋朝开始发端,到明代中期基本定型,所以又称为“明体字”。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说:“前明中叶以后,于是专有写匡廓宋字之人,相沿至今,各图简易。”〔7〕清代卢文弨在《抱经堂文集》中提到“宋体字”:“今足下校正此书,于马本所补亦不肯轻徇,宁阙所疑,慎之至矣。然绣梓时一以委之剞劂氏,彼俗工但知世俗所行之宋体字耳。”〔8〕很明显,卢氏将“宋体字”鄙夷为俗工所为。
宋代的书籍刊刻所采用的字体基本上是模仿书法家的字体,大多能直接看出所取法的对象,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书籍刊刻字体往宋体字发展的主要原因。
(1)宋体字取法颜体、欧体、柳体
图15 书籍刊刻字体与宋体字比较
图16 不同时期的刊刻字体对斜线的处理
图17 图形的张力和重量分布
晋代的楷书以锺繇和王羲之为代表,他们的楷书笔画清秀,提按动作少,结字宽博,到唐代以后,楷书的提按动作变多,包括起笔和收笔有提按、顿挫,在笔画的运行过程中也有提按。颜真卿的楷书字帖中,《多宝塔碑》与《勤礼碑》的提按笔画多,而其他几种楷书笔画的提按动作少,这些提按主要在起笔、收笔和拐角处。柳公权楷书笔画的提按除了起笔、收笔和拐角之外,还有行笔过程中有明显的提按动作,线条有明显的波浪起伏〔9〕。比如柳公权《玄秘塔碑》中的“之”的捺,“也”的竖弯钩,在行笔的过程中有提按起伏。而欧阳询的楷书类似于晋朝楷书,提按动作比较少(图14)。
在实际刊刻过程中,写手或者刻工将起笔、收笔的提按都保留,行笔过程中的提按都去掉。也就是说,在宋代书籍刊刻的楷书字体中,没有像柳公权那样的行笔过程中的提按笔画。现选取《大易粹言》宋代淳熙三年(1176)刻本、《戍楼闲话》明代天启刻本、《日知录》清代康熙九年(1670)刻本和现代电脑宋体字库考察宋体字的主要特征(图15)。
从上图可以看出,宋代刊刻的书籍比明、清时期所刊刻的书籍手写的意味要浓,尽管有刊刻的痕迹,其笔画、结字依然没有脱离楷书的基本特征。《大易粹言》的字体呈现的是多边形,之后的字体都将横线和竖线都趋向于水平和垂直,在字形内部,由之前的紧凑连接逐渐打开,中宫越来越宽松,内部的笔画排布也越来越整齐,同时,字体的方形特征更加凸显。横画的上凸三角和折笔的上凸棱角都保留,捺笔保持颜体的出锋形状。颜体的鹅头竖钩经历了由初期的保留,之后省却,到后来再改造恢复的过程,到现代字库中的宋体字依然保留有类似的竖钩。在刊刻字体中,直线刊刻不需要转动书版,木板具有直条形木纹,直线比曲线容易刊刻。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只要能刻成直线的都刻成直线,导致字体笔画棱角分明。
(2)“模件”组合可以提高刊刻效率
在汉字的方块字中,由一些简单的笔画通过一定的规则组合,成为可以组合成不同文字的部件。雷德侯在《万物》中对“模件”〔10〕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汉字模件就是可互换的偏旁部首,它们由笔画组成,组合成模件后就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部件。比如“立”“口”“刂”组合成“剖”,这三个部件就是“模件”,这些模件不能翻转、颠倒,组合后“模件”内部笔画不能随意拆开。通过“模件”可以组合上万个汉字,人们在学习新字时,只要记住模件的组合方式就可以,所以不需要特别费劲就能掌握字形。同理,对于写手和刻工来说,也只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模件”,就能复制出大量的书籍刊刻字形。
汉字“模件”是刊刻字体“模件”的基础,写手们通过“模件”组合成刊刻的文字。书法家们书写的笔画不同,严格来说,真正的书法不存在“模件”,因为书法艺术作品具有不可重复性。但宽泛一点说,书法家都有书写习惯,在其偏旁部首的组合方式基本固定的情况下,会出现隐性的“模件”,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隐性的“模件”去辨别各自的书法风格。不同书法家的书写习惯不同,用笔画组合而成的“模件”形状就会不同,同一位书法家在不同的时间段书写的文字,也会将同样笔画组合的模件写得不一样。比如颜真卿的书法,《多宝塔碑》与《勤礼碑》《麻姑仙坛记》三个字帖中,互相之间同样汉字结构的“模件”书写的形状都不一样,颜真卿与欧阳询、柳公权书写的“书法模件”就更不一样了。
通过长期摸索,刊刻书籍的写手和刻工们从书法的笔画中逐渐找出其共性,去掉个性,将笔画进行加工,做成可以放在不同模件中的形状。比如模件“女”,可以组合成“好”“安”“姐”“弩”等字形,不管“女”在哪个层级的组合,其笔画的起笔和收笔形状尽量做成一样,只是将线条进行长短、宽窄的伸缩。这些笔画就是将书写线条程式化,每个模件的笔画和结构都能进行固定设置,写手们只要掌握数量不多的模件,就可以完成很多汉字的复制和组合。这样就可以让很多人同时书写,很多人同时刊刻,合作刊刻出来的字体也可以实现风格统一。但这样做就将书法的艺术性磨灭,这些写手写出来的字不是“书法”创作,而是用笔和刀在操作“做字”工艺。
宋代刊刻的书籍还没有这种模件化的制作方式,都是写手按照书法的笔画和结构原理进行书写,尽管刻工在雕刻过程中有时会使有些笔画变形,但其字体还是可以纳入书法范畴的。
宋代以后,随着书籍刊刻的数量增大,需要提高刊刻速度才能满足需要,利用书写模件制作的原理,就可以实现工场的流水化生产。没有写手的个性书写,只要掌握好笔画的造型规律,写手和刻工的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18世纪的清代内府就规定了刊刻三种不同字体的报酬,从报酬的多少可以看出这些刊刻字体的难易程度(表1)。
表1 清内府规定刊刻不同字体的工价表〔1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欧体字书写和刊刻的费用,是宋体(或匠体)的2倍,刊刻“标准体”楷书的费用居于二者之间。
人们阅读书籍不是欣赏书法,只要字体整齐大方,刷印清楚就行,因而用行草书、篆隶书刊刻正文的很少,只是在序、跋中直接将作者的手稿进行刊刻,人们在阅读文字的同时,也能欣赏作者的书法,这些序、跋兼有实用和艺术的功能。
(3)宋体字的造型结构易于阅读
宋体字的结构也是从在刊刻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形成的,其结构平稳,大方,清晰,方便阅读。宋代书籍刊刻的字体在选择时也注意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写手们模仿的字体大都是横平竖直的楷书字体。在书籍刊刻中,文字的笔画只有直线、折线、斜线、弧线等区别,直线的规律容易掌握,其他几种线条都将楷书的笔画进行了改造。
除了改造笔画,宋体字对楷书的结构进行了一些改造。楷书字形中完全为正方形或者矩形的情况比较少,但在书籍刊刻的字体中,就需要将字形改造成尽量规整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这样改造的目的就是达到视觉上的平衡。美国的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对平衡的结构有比较精辟的论述:“向平衡结局发展的趋势,也可以被看作是向简化发展的趋势。因为平衡能够消除构图的模糊性和不一致性,从而也就顺便增加了构图的简化性。”〔12〕阿恩海姆认为,平衡的构图可以消除模糊和不一致性,还能使人称心和愉快。书法结构的平衡与刊刻字体的平衡是有区别的,前者基于动态平衡,即使是楷书,需要用静态的线条表现出一种潜在的动力;而刊刻字体的平衡,需要静穆和构图简化,是帮助阅读更清晰、情绪更稳定的一种静态平衡。
为了达到平衡,需要将内部笔画进行合理排列,主要是将笔画排布均匀,横线、竖线比较容易处理,将空间尽量匀称分割即可。斜线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在汉字楷书中,斜线有撇、捺,并且形态各异、长短各异,处理相对复杂一些。先要将斜线归于所在的“模件”中,在其所在的最小“模件”中尽量处于平衡的位置,那么,斜线在“模件”中处于什么位置属于平衡结构就很关键。
我们再来看上文所举的几个“之”字,斜线在前后的位置变化比较明显(图16)。
从宋代的字形到现代的电脑字体,“之”字的中间斜线,主要是倾斜角度的变化,可以发现,斜线与下边线组成的角度慢慢地变大,最终定型为接近45度的角。从最后的电脑字体“之”可以看出,这根斜线在这个字所在的方框中,几乎处于对角线的位置。从几个字形中,可以感觉到《大易粹言》中的“之”字最有活力,越往后越“死板”,到最后感觉现代电脑字库的宋体字没有一点生气,但从静态平衡的角度来说,这个“之”字更“稳定”,而明代、清代的“宋体字”朝这一静态平衡的趋势演变。
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分析了方形结构的抗张力,他画了一个正方形,将其平均分为四个小块,将两条对角线贯穿四个小正方形,用数字1、2、3、4表示边线的抗张力,a、b、c、d表示四个小方块。在四个小方块中,方块a向1、2的张力为“最松散的组合”,方块d向3、4的张力为“最大的扩张力”,小方块a和d处于最大的对比之中。而小方块b和c分别向1、3和2、4的张力处于和缓的向上、向下的抗张力,这样的扩张力所产生的重量为d方块最重,a方块最轻(图17)。
在这样的一个正方形中,方块d从视觉上来说是最重的一块,如果用两条对角线将正方形进行分割,可以得出不同的视觉感受,即图形和谐与不和谐的问题(图18)。
图18 对角线平衡示意图
康定斯基认为,上图中左边的对角线是和谐的、平衡的,原因是左图中的△abc比右图中的△abd更轻地压在下面的三角形上,而右边的对角线是有一种向上偏离a点的趋势,△abd沉重地压在下面的三角形上,导致重量都压到d点上,引起重量失衡〔13〕。通过分析得出,左边的斜线是平衡的,右边的斜线是不平衡的。如果将宋体字归入类似的图形分析中,可以得出,撇画尽量走对角线是平稳的、和谐的,捺画不能走对角线,需要将捺脚上扬,打破类似这种斜线向上偏离a点,而导致视觉上产生右下方过重的情况。
启功先生分析楷书时也有类似的结论。启功先生认为楷书的结构有“先紧后松”的结字规律,比如“三”,在实际书写中,上面两横距离比下面两横的距离要近一些才能平衡,感觉好看,否则不好看,其他的部件如“川”“氵”“彡”等,也是这样的规律。对于一个字向外延伸的笔画,与中心点所组成的角度有大小之分,右边的捺与竖组成的角度最大,也就是说,捺的角度没有与对角线重合,而是上扬。启先生在分析“米”字时(图19),将其置于一个方格中,他认为∠8比∠6和∠7的角度都要大,说明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在处理楷书中的斜线时,捺不能与所对应的对角线重合,否则会感觉到这个字的结构不平衡〔14〕。
图19 启功分析楷书笔画处理
由此得知,人们在改造“之”字中这样的斜线时,就是按照康定斯基所说的这种原理进行的,撇画的倾斜限度,可以与相应的对角线重叠,不会影响整体的平衡结构。当然,不是说都要将撇画与对角线重叠才是最平衡的,在不同的“模件”中会有不同的情况,只是说可以与对角线重叠。那么,捺画的斜线是如何安排角度的,以下举例说明(图20)。
图20 宋体字捺画的布局
以上三个字的捺画向右下角延伸,都没有与所在字框的对角线重叠,在结尾处都有向右上方上扬的趋势,以免右下角从视觉上感觉过重而导致“不平衡”的情况。
明代和清代的写手与刻工们在书籍刊刻中,对楷书不断地改造,最终将书籍刊刻字体脱离了楷书艺术发展的轨道,成为只有在书籍刊刻中使用的“匠体”,走上了一条与书法发展截然不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