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升国,徐 伟,段冰冰,樊庆军,焦 鹏
(1山东省菏泽市果树技术站 山东菏泽 274000;2菏泽市林木保护站 山东菏泽 274000)
受价格优势推动菏泽市葡萄产业发展迅速,栽培面积逐年扩展。目前菏泽市葡萄种植面积超3万亩,有巨峰、巨玫瑰、夏黑、藤稔、玫瑰香、金手指、赤霞珠、无核白、阳光玫瑰、红宝石无核等众多品种。栽培面积扩大、引种范围扩散、繁育体系不健全等使葡萄病害的防控越来越重要(图1)。白粉病是严重危害菏泽市葡萄种植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给当地葡萄产量和品质提升带来严重威胁,给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白粉病的发病规律、症状甄别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当地果农科学有效防治葡萄白粉病提供农艺技术指导。
图1 感染病害的葡萄园
白粉病主要危害葡萄绿色器官,如新梢、穗轴、叶片、幼果、嫩枝等幼嫩组织,老叶及成熟果实受害较轻。
穗轴、果梗染病时,初期表面产生不规则的褪绿色灰白色小斑,后期病斑扩展为黄褐色病斑,病部覆盖白色粉状物,穗轴、果梗易折断,生长受阻(图2)。枝蔓受害时,出现覆盖白粉的星状病斑,木质化后病斑变成褐色至黑色。叶片染病,初期叶片正面产生大小不等、不规则褪绿色或淡黄色斑点,叶片背面的叶脉变黑,病斑正反面覆盖一层灰白色粉质霉层(图3),用手可擦掉,后期粉斑逐渐蔓延至整个叶片,病叶卷缩枯萎,严重时会枯焦而脱落。幼果受侵染,果面产生褐绿色星芒状花纹,并覆盖一层白色粉状物(图4),表皮细胞坏死,幼果停止生长,畸形、味酸,后期易产生裂果、腐烂。
白粉病与霜霉病叶片染病时主要区别:霜霉病染病时初期叶片正面产生不规则淡黄色斑点,呈半透明、水渍状,后期色泽加深、病斑扩大,连结形成不规则状红褐色大病斑,呈火烧焦枯状,易枯死早落,病斑背面常常形成白色霜状霉菌层。葡萄叶片颜色变化情况、病斑部正反面覆盖白色粉状物及其白粉物的性质是鉴别葡萄白粉病与霜霉病的主要特征(图5、图6)。
图2 葡萄穗轴感染白粉病
图3 葡萄叶片感染白粉病
图4 葡萄幼果覆盖一层白色粉状物
图5 葡萄霜霉病叶片正面呈失绿的不规则淡黄色斑点
图6 葡萄霜霉病病叶背面形成白色霜状霉菌层
白粉病喜高温耐干旱,又被称为干旱病。闷热潮湿的天气,干旱、干湿交替频繁,温室栽培、避雨栽培等均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
葡萄钩丝壳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6~35℃,最适温度23~30℃,分生孢子萌发温度4~35℃,最适宜25~28℃。白粉病怕水,水对病原菌生长不利,会造成分生孢子吸收破裂而不能萌发。虽怕水,却喜欢高湿度,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40%~60%。果园地势低、土壤质地黏重、空气湿度大,葡萄过度密植、修剪不合理、田间郁闭、通风不良,施肥偏氮少磷钾,田间管理措施粗放,造成葡萄植株抵抗力低下,均易导致白粉病大范围的流行。
预防植物病虫害的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方法是阻止病原菌进入未曾发生该病虫害的区域。植物检疫可有效防治许多危险性病虫害扩散、传播和流行。葡萄作为多年生植物,葡萄种苗检疫制度的健全和检疫措施的严格执行对葡萄病虫害的防治起着重要作用。
3.2.1 选用抗病品种不同葡萄品种/株系对白粉病的抗性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对白粉病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有巨峰、夏黑、赤霞珠、早紫、凤凰51号、摩尔多瓦等。
3.2.2 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抗病性多施有机肥、生物菌肥搭配化学肥料,补充微肥,以保证葡萄所需养分的充分供应,降低生理性缺素症的发生;根据葡萄不同生育期养分需求差异,科学复配氮磷钾元素,如新梢生长期选用高氮配方以促新梢生长发育,开花期选用高磷配方以促进花芽分化,硬核期选用高钾配方以促进果实着色;根据当地土壤理化性质选择适宜的肥料类型,实现施肥的适时、适肥、适量、适法。雨后及时排水防涝、干旱及时灌水,保持院内适当干湿度,避免旱涝交替频繁,降低白粉病发病机率。
3.2.3 整形修剪、合理负载,确保树势健壮生长季科学整形修枝、及时绑蔓、疏副梢、摘心、疏叶、整果穗,控制留枝量,提高结果部位,调节枝蔓密度,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白粉病病菌传播机会。科学疏花疏果,调节负载量,留果量一般控制在1000~1500千克/亩为宜,尽量不要超过2000千克/亩,营养枝与结果枝比例控制在1∶1或1∶1.5,以生产高质量果品,保证树势健壮,连年丰产。
3.2.4 保持果园清洁,降低菌源基数葡萄生长期和秋冬修剪时,及时清除枯枝、落叶、落花、落果等,修剪病梢、病枝、病果,带离果园集中深埋或焚烧,降低病原菌基数,降低侵染机会。
3.3.1 防治时期3月中上旬,葡萄芽膨大而未萌芽前及时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40~50倍液,全园喷洒,包括植株和地面,消灭或减少园内植株表面的越冬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发芽后绒球期喷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质量分数,后同)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可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初期侵染,减轻后期发病机率。
葡萄白粉病的其他防控适期:开花前、落花后至套袋前、膨大期至转色期、果实采收后。
3.3.2 化学药剂目前常用防治葡萄白粉病化学药剂有:50%硫悬浮剂200~300倍液、50%保倍福美双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2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8000倍液、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己唑醇微乳剂1500~2500倍液、30%氟环唑悬浮剂1500~2500倍液、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4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25%吡唑嘧菌酯1500~2500倍液、42%苯锈.丙环唑乳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9%氟菌.肟菌脂悬浮剂、22%嘧菌.戊唑醇悬浮剂等。其中,硫制剂是作为葡萄白粉病的基础性防治药剂,对葡萄白粉病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效果。
3.3.3 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喷雾,喷药过程要仔细、周到,叶面、花穗、幼果等易感的幼嫩组织务必均匀喷雾,避免出现遗漏,防止葡萄白粉病病菌再次侵染。药液喷雾时要调节到最好的雾化效果,实现均匀喷药,达到最好的保护效果。对发病中心要重点防治,喷透淋透。
连续或超量单一用药的不规范性往往导致白粉病防治效果的不稳定。为避免白粉病病菌产生抗药性,提高葡萄抗逆性,提高防治效果,关键时期使用化学药剂预防时,应注意不同品性药剂的交替使用。
葡萄白粉病一旦发病,病菌传播性强,病情蔓延快,危害严重,为防止疫情扩散,要及时启动救灾措施。葡萄白粉病爆发时,可复配多种药剂进行有效防治,连续用药3次,达到治疗—治疗—保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