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3-15 08:43张国耀
医师在线 2019年1期
关键词:阻滞剂心肌梗死受体

张国耀

江门市新会区新会人民医院 广东江门 529100

急性心梗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危重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受到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发病率逐渐上升。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的病理是冠状动脉血栓的形成造成了管腔狭窄或堵塞,进而导致心肌缺血坏死[1]。临床上治疗的方式有很多,本院将2016年12月-2018年4月收治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采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4月收治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44例),患者年龄44-71岁,平均(57.5±4.8)岁;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对照组(n=43例),患者年龄42-68岁,平均(55±5.1)岁;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4例。对比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得出,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之间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贝那普利片:国药准字H20030514,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每次使用量为5mg/d;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缬沙坦片:国药准字H20080820;桂林华信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用量为40mg/d,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使用量的增减,两组患者治疗时长均为5周[2]。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死亡四个指标,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好转;有效:在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心功能没有好转或发生恶化;死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进行研究的数据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表示,采用卡方进行检验,P<0.05。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4.42%,P<0.05。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在我国,心肌梗死患者数量在逐渐上升,这使得我国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社会的发展变化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使人受到心理等方面不同的影响,这也是导致发病率逐渐上升的原因之一。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病理是人体的冠状动脉形成血栓,进而造成了管腔狭窄或堵塞,进而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危重疾病。尽管通过溶栓、介入治疗等方式可以尽量降低死亡率,但是急性心梗死的治疗、预防再发以及预后依旧是临床上研究的重点。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早期的治疗中应用ACEI和ARB的治疗效果显著,但是,由于大部分患者认识方面的不足,导致ACEI和ARB的应用还不普遍[3]。

通过本文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4.42%,P<0.05。主要是因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室舒张末压,减少舒张末容积,使静脉容量增加,进而达到治疗的效果[4]。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预后,减少疾病复发,治疗效果相比更好,因此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阻滞剂心肌梗死受体
CMR single shot true-fisp-PSIR序列在心律失常伴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有些高血压患者不适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