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摄影_苏群
圣彼得堡是艺术之都,是政治旧都,茶叶从中国传播到这个万里之地,大船也从世界每个角落奔向这里停泊,童话是它的现在,史诗是它的过去。
那里,在辽阔的海波之旁
他站着,充满了伟大的思想,
向远方凝视。在他面前
河水广阔地奔流;独木船在
波涛上摇荡,凄凉而孤单。
这是普希金的长诗《青铜骑士》里面的句子,描绘的是彼得大帝。100多年后,我和10岁的女儿坐在青铜骑士旁边,打开这首诗,我朗诵给她听,跟她说普希金、彼得大帝,指给她看不远处涅瓦河上游弋的军舰。
眼前这座雕像的历史有二百三十多年,铜像的基座是俄罗斯农民用一年时间从芬兰湾拖拽而来的花岗岩,在夕阳下闪闪发亮,看上去像刚刚斧凿而成,女皇叶卡捷琳娜的名字,镌刻上去的日子仿佛才是昨天。
这是圣彼得堡,是普希金写诗的地方,在“青铜骑士”立起50年后,普希金围绕着雕像不知徘徊了多少圈,才写下这不朽的诗篇,又过了15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里写下了《白夜》,年轻而孤独的心灵在涅瓦河畔遇上了他的娜丝金卡。
现在年轻人很少读经典,更不用说一二百年前俄罗斯的经典。但如果你是一个北漂,一个城市的孤独游荡者,不妨回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年代,去想象一下涅瓦河的凉风,如何像昆明湖或者黄浦江的凉风一样拂过你的脸。
小时候看过《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都是黑白片。那时为了看打仗,学列宁叉腰扬手说“同志们”,其实对影片中的列宁格勒毫无印象。这个地方,由彼得大帝从瑞典人手中抢来,300多年前在沼泽地上建出一座城市,因此叫圣彼得堡,列宁在这里终结了沙皇,改叫列宁格勒。后来苏联解体了,如今又叫圣彼得堡。
因为有太多的关键词如帝国、沙皇、大帝、冬宫、十月革命、列宁格勒保卫战,都与这座城市有关,圣彼得堡在我想象中显得高大、冷漠而不可亲近。如果拿起相机,不知道怎样去记录她的面目——每座城市都像一个人,有自己的脸、眼睛、鼻子和嘴巴,甚至还会笑,或者哭。
到圣彼得堡第一晚,一定要先在涅瓦河边走一走,等太阳落下去。就像你去见一位姑娘,一定要在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间、在她最美的时候。这是一座没有高楼的城市,并不是说圣彼得堡古建保护得多好,当年德军的炮弹曾毁掉了不少房屋,不能建高楼,原因是整座城市建在海边的沼泽地上,彼得大帝看上这块土地,为沙皇俄国打通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而彼得大帝是如此迷恋荷兰纵横的水道,他下令整座城市的风格设计成荷兰那样,甚至开凿了三条运河,上面架起各种小桥,于是圣彼得堡又变得像威尼斯。
走在涅瓦河的余晖里,圣彼得堡展现出另一面,恋人们在河边弹唱,小伙儿在桥上画画,闺蜜分享着手机里的照片,远处的兔子岛上,彼得保罗大教堂的尖顶,在夕阳里闪着金光。兔子岛是涅瓦河里的沙洲,岛上高耸入云的是彼得保罗大教堂钟楼上的天使像。
我不知道冬天的圣彼得堡是什么样,一定非常寒冷,但在夏天,不管白天是晴朗还是下雨,涅瓦河每一个傍晚都会上演漂亮的落日,非常壮观。波罗的海送来大量的水汽,聚集在圣彼得堡上空,太阳在云层中时隐时现。
圣三一大桥(又名特罗茨基桥)是观看落日的最佳地点。从这里往右看,是彼得保罗大教堂,尖顶刺破天空;往左看,是壮丽的冬宫和远处的圣以撒大教堂,在夕阳的照射下金光闪闪。这时候我有点恍惚,以为自己又置身巴黎。涅瓦河像极了塞纳河,那一座座桥梁带着帝王或将军的名字,小桥的名字又是那样优雅。随处可见教堂和宫殿,那样高大和庄严,却在河边弥漫着浪漫的空气,到处都是恋爱的味道。
我一直以为巴黎是自己最喜爱的城市,那里因为有我喜爱的凡·高而与众不同;而圣彼得堡,好像巴黎的孪生兄弟。在这里,你同样可以感受帝王的野心,彼得大帝比拿破仑还早将近100年。巴黎是艺术之都,但圣彼得堡有柴可夫斯基和肖斯塔科维奇,有普希金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陈列在运河旁。
兔子岛是圣彼得堡的大门,彼得大帝先在这里建立了军事要塞,然后才有了城市。原本准备用来和瑞典人打仗,怕瑞典人把这里抢回去,但一次都没有打过。沙皇把这里变成了监狱,关押政治犯。曾经被关在这里的政治犯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尔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都是文学和思想界的巨人。
来圣彼得堡旅游的人,如果不怕困,会想办法半夜到涅瓦河边去看“开桥”。从入海口进入内河,那些大桥都可以开合,方便大船进出,通常都在午夜,次第打开。但你看过白天开桥的吗?
在圣彼得堡最后一天,整条涅瓦河的所有大桥全都戒严,原来这天是俄罗斯的“海军节”。本来我带着老婆孩子要去河对岸的中餐馆吃饭,发现戒严以为要饿肚子了,因为周边饭馆全都关门。没想到“报喜桥”缓缓打开,一艘军舰驶来。可惜我不是军事迷,对舰船武器一窍不通,要不然这天可过瘾了。
俄国人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一次炫耀武力的机会。想当年德军兵临城下,距离克里姆林宫只有25公里,苏军还在红场阅兵,检阅完毕军队直接拉到前线,跟德军开战。从涅瓦河边恋爱的味道,到涅瓦河上的坚船利炮,这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
俄罗斯历史不长,不到500年,大部分时间是罗曼诺夫王朝的300多年加上苏联的70多年,直至现在。而在历史上,圣彼得堡作为首都超过200年。这个国家的历史基本在紧张不安中度过。沙皇俄国不断扩张,由彼得大帝抢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从此西欧感到莫大的威胁。可以这样说,自从彼得大帝在兔子岛宣布圣彼得堡建城,俄国与西方的战斗,迄今未止。从普希金到柴可夫斯基,我们可以感受到俄罗斯的艺术家骨子里对帝国的膜拜。他们时而优雅,时而愤怒,艺术气质里面夹杂着忧患,这种复杂的情绪酝酿出了无数不朽的作品。很少有哪个国家像俄罗斯那样,不同类别的艺术家具有如此共通的气质,他们不管是作曲、写诗还是绘画,浑然是一个整体。
我从莫斯科看了世界杯决赛后,来到圣彼得堡,在这里获得的震撼不是莫斯科能比的。俄罗斯沙皇的历史,几乎就由圣彼得堡各大教堂串起来。到这里的游客,最多不过三天,通常两天,整日在各种教堂里转悠,也只能走马观花。所以我建议把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分开,跟各种北欧游分开,你专注地留在这里,好好地住一个星期。
青铜骑士的正南,就是圣以撒大教堂。从这里可以登旋梯上去,俯瞰这座城市的全貌。这座教堂从亚历山大一世下令建造到现在,整整301年,建成用了40年。教堂的历史几乎就是这301年圣彼得堡的历史。“十月革命”后,这座教堂被禁止礼拜,后来变成博物馆,然后迎来了二战。我们知道著名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德军围城将近900天,军队和平民死亡150万,饥荒爆发时,每天死亡人数近万。为了防止空袭,圣以撒大教堂的金色穹顶被刷成了灰色。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教堂恢复原样。每一个教堂都有一个故事,比如“滴血教堂”,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30多年前遇刺的地方,还有喀山大教堂,建筑风格与其他教堂迥异。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那一炮是从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打出的一颗空弹。布尔什维克在彼得保罗要塞挂出信号灯,巡洋舰打一炮,哗变的军人翻越冬宫的大门,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下台,签署退位诏书——他就是“俄罗斯溥仪”。
“俄罗斯溥仪”的登基大典上,民众踩踏死伤2000人;他退位时,全家在地下室被机关枪扫射处死。这就是革命,当时报纸上说:“这个带着皇冠的刽子手利用革命的仁慈,活得太久了。”圣彼得堡,永远摆脱不了战争和革命。不是你流血,就是他流血。
这些古老的建筑还在夕阳下闪着金光,涅瓦河还在流淌,这个战斗的民族一直没有停止战斗,仿佛彼得大帝在背后不停地催促,战斗的故事口口相传,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