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宁 陶玉流
(1.无锡开放大学基础部,江苏 无锡 214011;2.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资源共享是人类互惠交换行为的一种,是指组织在其组成、功能、机制上对共有、共存、共同的主动追求,组织成员之间相互协调行动,并运用控制、规范等手段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1]1978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提出“共享经济”的概念,近年来,国内出现了诸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等新兴概念,掀起了一波共享高潮。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健康生活已经是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城市中基本形成了全民健身、全民体育的社会风气。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对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更大的需求,而将已有体育资源共享是节约资金,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学校体育资源是广义的学校体育资源,是指与学校体育教学场地场馆、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即学校所有的物、人、财等资源。[2]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校体育资源也获得不断的补充和扩展,特别是在全面健身视角下,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是指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学习和锻炼为目的,对学校的体育设施设备、信息资源、体育教学课程、体育场地场馆、体育师资和体育图书视频资源的合理使用,学校不仅在物质资源上,还有人力资源与社会共享。
1.2.1 学校体育场地资源与社会共享的意义
我国是人口大国,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对于公共体育设施的人均投入和建设仍然不够,公共体育场地活动空间和时间不足,场地维护的费用匮乏,社区体育资源与社会需求还存在差距,仍有较多的人在非体育场地上进行体育锻炼,人民群众对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要求和体育锻炼场地匮乏的矛盾日益凸显。如图1、图2所示,以无锡市梁溪区为例,社会体育场馆不仅少,且多为健身房,商业性质浓重,体育锻炼项目单一。而学校大多分布在居民小区附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完备,各类体育场地相对集中充足,各具特色,并且校园环境优美。目前满足本校学生的正常教学外,体育资源空置率较高。学校体育场地是按国家标准建设的体育设施。在规范、舒适、安全的体育场地上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增进健康,并通过体育参与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完善人际关系。学校有优质体育设施资源和优雅的环境,学校体育场馆却在课余时间和放假时间被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把亟需体育参与的群众引导至有优质场地资源的学校,将学校的体育设施与社会共享,将完全封闭的学校转变为开放的学校,对体现学校的公益性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图1 梁溪区学校分布图 图2 梁溪区社会体育场馆分布图
1.2.2 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与社会共享的意义
实现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与社会共享是解决目前群众体育锻炼质量不高的重要途径。而在学校中有常年从事体育教学和训练的体育教师,他们基本都是从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有扎实的体育教育基本功,并且具备专业的体育知识技能,有个别老师甚至是某些项目的专家和权威。调查表明,无锡市属学校体育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占到了59.8%,硕士研究生学历为36.9%,并且超过90%以上的体育教师都具备了中级以上职称。这些优质的体育人力资源如能与社会共享,高效发挥学校体育人力资源的作用,群众在参与体育锻炼时得到专业的指导、准确的技术学习、科学的规划、安全的保护帮助、文明的规范管理,势必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为丰富居民日常生活,提高居民的体育文化素质,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构建全民健身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3 学校体育资源的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碎片化”、“移动化”的学习方式渐趋流行。学校体育资源在今天也有了新的发展。“体育微课”就是信息技术与学校体育结合的典范。这些课程经过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断锤炼,对每个技术动作进行反复地推敲、练习,并根据教学的反馈,制定教学重点、难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等。将这样“接地气”的优质资源与社会共享,广大的人民群众必然能受益匪浅,同时也实现了体育教师的价值。
校园中的体育社团有完善的组织、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固定的活动时间。学生社团种类众多,基本由学生自主管理,学生的体育素质、知识、文化素养较高,但迫切需要获得社会认可。而社区体育团体组织方式比较自由,活动场地和时间得不到保障,且项目单一,运动量和技战术含量较低,但社会层次丰富,人际关系较广,有强烈的体育热情。学校体育社团与社会共享,一方面改进了社区群众体育锻炼的方式,为社区群众提供了优秀的体育参与氛围和体验;另一方面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给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机会,二者取长补短,互相融合,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除此之外,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图书馆、网络图书馆、田径运动会及各类比赛都是社会体育进行体育指导员、裁判员培训的重要资源。有很多学校是某些运动项目的传统特色学校,对该项目有丰富的教学和人际资源。学校体育资源在新时代有了新的变化和新的发展,将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与时俱进,是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传统学校管理排斥学校体育资源对社会开放,由于资源开放后影响正常教学,出入学校的人员趋于复杂增加了学校的管理难度,同时增加了学校的工作量,特别是师生的安全问题等,使得管理者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群众体育发展所需的体育场地设施、人力财力不足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广大群众选择体育锻炼的方式往往是在居住地附近散步,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学校体育资源多在居民区附近,但学校相对封闭,造成资源的闲置浪费。学校应该认识到学校体育资源对社会开放的意义,学校体育场馆等资源受政府财政的支持,是政府投入的一种社会公共资源,属于公共财政的范畴,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学校应从宏观上给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积极贯彻执行政府关于学校体育资源对外开放的政策文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民众更好地享受经济红利。
目前,学校体育资源投入资金不平衡。以无锡市区为例,部分学校因坐落在居民区中,自身面积较小,虽有体育场地,但也被改造成为停车场等,占用了体育场地。一些学校在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器材等易耗品上投入较少,仅能基本满足本校学生的体育教学使用;部分学校没有对教学区、生活区、体育活动区进行分割,体育场地布局不够合理,相互影响比较严重,致使体育场地的利用率低下;学校体育场地的电子监控、门禁系统等安装不到位,对社会开放后,由于人员复杂混乱,不利于集中管理,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对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是构建全民健身体系的客观需要,是推进和谐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部分学校已经实现了学校体育资源对社会开放,不仅为群众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便利,还提供了科学的健身指导。如能对学校进行较为详细客观地评价和激励,那么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实际意义,共享后的满意度,学校在和社区居民共享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也就可以得到解决,在共享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也会得到科学判定和推广。否则,有可能会造成已经与社会共享的学校的积极性被削弱,甚至关上“开放之门”。未与社会共享的学校由于得不到有效的经验而顾虑重重,也就不会参与其中。同时,对于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数据也缺乏监测,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效果等。缺少监测,就无法了解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实际成效,无法激励社区管理者的热情和创新意识,工作就更难以和谐、健康、可持续开展。
部分对外开放的学校体育资源为减轻群众锻炼成本,免费或仅收取小部分费用,从表面看体现了学校的公益性,但这种缺乏市场化的经营模式。一方面造成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等资源因缺少资金而管理维护不到位,此外也无法充分调动体育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等优质资源的发挥,造成群众在体育锻炼中缺少准确的技术学习、科学健康的规划、安全的保护帮助、文明的规范管理。《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规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提供服务可以适当的收取费用”,在学校体育资源融入完善的市场化管理,对提升群众在学校体育资源利用中的终端体验,对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发展有长远意义。
应明确学校的责任,在制定政策的同时还需积极与社区沟通。针对社区,要宣传学校体育资源开放的时间、项目、义务、责任等;针对学校,要积极协调,宣传学校体育资源对外开放的意义,争取更多的开放时间及开发更多的群众体育课程等。
一方面对已经全部向社会开放的学校做好评价和奖励工作,扩大宣传,树立典型。对这些学校与社会共享中取得的经验和问题要及时推广和总结,积极引进市场化管理体系,引导学校为居民群众营造更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不断提高学校体育资源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对于尚未开放或部分开放的学校要积极鼓励,明确学校的义务和学校体育资源的属性,资助学校进行基础体育设施的改建和扩建。“应大力宣传体育资源共享的意义和必要性,通过对实施效果较好的学校的宣传来转变持消极和反对意见者的态度,营造学校与社区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开放氛围。”[3]
为落实责任,体现公益性,学校体育资源首先对本校师生开放,为本校学生办理“家庭卡”,逐步可以过渡到对固定企事业单位开放,为企业提供体育咨询,比赛等,再逐步过渡到全面开放,为学校周围社区居民提供优质体育资源。学校体育资源对社区群众开放是加快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资源有义务对社会开放。把学校和社区的责任明确,并架起沟通的桥梁,保持协调顺畅,为学校和社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3.2.1 合理规划校园布局
在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中,只有学校公共设施、教学设备、师生财产、人身安全等得到保障,减少教学与开放的冲突,才能解除学校的顾虑。合理规划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将校园的功能划分为“教学区”、“生活区”、“体育活动区”等,特别是新建或者改扩建的学校,在建设之初就应该统筹规划。一方面校园将体育活动区相对独立,从根本上解决体育活动对学校正常的教学带来的干扰,另一方面体育活动区分离,使得进入校园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员更加集中,降低了管理的难度。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已基本完成校园功能的划分,学校明确开放区域和开放时间,合理布局学校场地,并进行分割管理,解除了学校的后顾之忧,为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打好物质基础。
3.2.2 加强资源监管
首先,在学校官网、学校公众号或者APP中,发布学校体育资源对外开放的信息,明确居民进入校园进行体育参与的责任和义务;其次,凡是需要进入学校的人员必须在学校公众号等进行实名制注册,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只有通过了学校验证才可以进入学校锻炼,居民在注册后即同意服从学校体育资源对外开放的制度和管理;再次,居民在开放时间段如需进校体育锻炼,必须通过公众号或网站提出申请,学校通过验证后发送二维码至用户手机;最后,居民进出学校均需要通过该二维码扫描,并验证身份。通过网络,有利于学校加强宣传,有利于更多的群众了解学校体育资源对外开放的信息。同时,居民在进行注册后,学校将居民集中在网络中管理,形成社区体育健身网,方便居民与学校沟通。学校也为每个进校锻炼的居民建立“信用记录”和“锻炼档案”,从源头上减少因入校人员杂乱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3.2.3 提供双向安全保障
首先,学校要有“主动安全措施”:第一,通过APP等向居民推送安全锻炼的知识,引导居民合理选择项目锻炼,锻炼前进行必要的热身活动等;第二,积极维护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保证体育器材的安全性;第三,积极开发体育课程资源,通过教学有组织地帮助居民学习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如正确跑姿等,以此预防运动中意外伤害的发生。其次,学校还要有“被动安全措施”:第一,对学校体育资源对外开放时值班教师进行医疗救护的培训,当意外发生时受伤者第一时间能够得到正确处理;第二,也是尤为重要的一点,学校、社区应与保险公司合作,为学校及进校锻炼人员购买商业保险。据调查,目前有多家保险公司提供该方面业务,诸如“体育场地险”、“体育运动意外险”、“体育赛事险”等,在发生体育运动意外伤害时,保险公司为学校和居民负担了一部分风险,运用合理的成本转嫁高额的责任赔偿,为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只有通过学习科学的健身知识和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才能更加安全有效地锻炼身体。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面对的主要群体是学校周边的居民和学生,而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居民进入学校参与锻炼的目的还是想“出一身汗”,而且相互间文化层次差异较大,很难进行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学习。通过学校体育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只需登录学校网站即可满足居民随时进行体育知识学习的需求,以此达到“线上学习,线下练习”的目的,不耽误居民“出汗”的时间。在网站上开通答疑功能,居民可以提出体育锻炼中的一些问题,由专业的体育老师解答。体育教师将制作好的课程上传至网络,即减轻了自身工作量,也为居民更好地学习体育知识创造了条件。
通过网络技术还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大的便捷,比如课程预约:学校将对外开放体育课程公布在网站上,居民自行登录预约报名,特别是有氧操、太极拳等热门体育运动项目。考虑到学校体育资源的有限性,当课程预约人数达到上限,为避免安全和杂乱则不再接受报名。通过预约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学校体育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提高居民体育锻炼的舒适度,避免混乱。同时,针对一些“高端用户”,学校亦可以为其进行“私人订制”,比如老年、残疾人群体等,通过网上申请,学校也可为其在特定时间段开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学校将大大提升体育资源在社会共享中的服务质量,让居民有更佳的运动体验,信息技术的融入将对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增添新的活力。
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提高了体育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加快了体育资源的损耗率。为维护场地设备、器材、人员的正常运转,需要大笔经费的投入。尽管政府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分配到每个学校,远远不能填补场地日常养护、器材更新、管理人员报酬等费用。学校体育资源对社区居民开放时可适当收取费用,亦可以采用有偿和无偿组合的方式,但须牢记学校公益性的本质,应避免以营利为目的,并负责做好解释工作,对居民收取的“门票”主要用于购买保险和体育场地的维护,尽量降低居民体育参与的成本。
同时,学校应该拓宽思路,增加资金收入渠道,以此来增强“自我造血”的能力。学校为企事业单位提供赛事服务,承办各类社会比赛,提供体育培训课程,通过这些收费项目缓解学校用于维护体育资源的资金压力。学校还应积极探索对体育资源进行市场化管理,特别是维护成本较高的体育资源,如游泳馆、网球馆等。目前,上海、宁波等城市已开始试点,初步形成了“桃浦模式”和“慈溪模式”。其实质为委托企业管理,企业通过物业管理的方式对学校的体育资源运营、维护、开发等,学校体育资源的所有权和运营权分离,政府学校有监管的责任,服务效果显著提升。[4]通过市场化管理一方面解决场馆日常维护所需费用等问题,另外也提高了体育资源的服务质量和能力,使得群众体育锻炼的终端体验更加人性化,吸引更多的群众来参与。“要想取得更快的发展,一定要引入市场机制和手段,确立市场在高校体育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增强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的造血机制和自我发展能力,鼓励和扶持各所有制企业为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从而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市场化的投融资体制。”[5]引入市场化的管理还可以充分调动体育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等优质资源的积极性。群众在体育锻炼中可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让居民在校园里更加高效地参与体育锻炼,对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有长远意义。
资源配置理论是指“根据组织目标和产出物内在结构要求,在量、质等方面进行不同的配比,并使之在产出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应的比例从而使产出物成功产出”。[6]正是由于人们需求的无限性和满足人们需求各类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使得经济学的研究才显得有必要。而资源配置理论下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是指学校体育有形资源(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等)和无形资源(师资队伍、信息资源、课程等)通过政府部门的主导,多部门的联动,从而面向社会机构和社区居民,既满足社会机构和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和体育学习,又能合理利用学校各种体育资源。资源配置理论下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不仅能解决体育人口日益增长与体育场地严重缺乏的矛盾,而且随着体育无形资源与社会共享,也能满足人们科学锻炼的需求,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因此,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首先应由政府部门主导,给予政策和经费保障。其次政府部门应率先摆脱由单一部门承担,倡导由多部门、多领域的合作方式,积极联合体育局、教育局、社区、学校等部门搭建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平台。各部门各尽其责,定期检查体育场地安全,以及场地的正常维护,从而确保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硬件条件。从学校层面上来说,主要解决安全问题,为师生和体育锻炼者提供安全保障,降低风险。另外也要积极提高服务质量,包括开发体育课程,开展体育健身授课,青少年运动培训,老年体育,各类体育比赛支持等。同时积极引进市场化管理体制,探索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的管理方法,确保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的软件条件。
作为解决当下社会体育资源匮乏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资源共享有着独到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对提升群众身体素质、提高全民健身运动的有效性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学校体育资源共享的理念下,相关部门必须用战略的眼光看待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在具体的实际操作层面,需要做到架起学校和社区沟通的桥梁,做好已开放资源学校的评价和宣传工作,不断提升政府与学校服务能力,创新管理机制,并付诸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改革,才能真正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资源发展过程中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