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锻炼在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策略

2019-11-25 05:31许惠芳王亚萍赵晓川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个体心理健康身体

许惠芳 王亚萍 赵晓川 孙 崇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1 引言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从障碍性心理健康教育到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转向,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成为趋势。学校相关部门通过不断探索不同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构建“学校心理中心——学院心理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管理员、宿舍长”全覆盖的四级心理健康网络,多角度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社团,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结合“3.20”(咱爱您),“5.25”(我爱我),“12.5”(要爱我)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月、教育周,分主题、全覆盖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设针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必修课,系统普及基础性的心理健康知识等。

但是,一项针对江苏省某高校3245名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态度的调查发现,相当部分的学生仍将心理与心理变态、神经病、精神病等联系在一起。在基本心理健康观念普及不到位的情况下,带有“心理”相关字样的心理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社团等,可能引起部分学生的误解,甚至是抵触。研究者在其实践中也常发现踊跃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要是心理健康的学生,而有心理支持需求的学生则很少。有没有可能在心理范畴之外寻求有效途径,通过多种手段与方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全面地服务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呢?本文尝试探讨如何借助身体锻炼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2 身体锻炼与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2.1 身体锻炼

身体锻炼是指个体有目的、有计划、有规律的身体活动[1]。身体锻炼首先是有意识的、主动的行为;其次,必须有一定的频率、强度要求,不是随意动一动,偶尔动一动;再次,从结果上,对身心产生有益效果。

关于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对比的研究一般将运动群体界定为除体育课外, 每周参加运动 2 次以上体育锻炼,每次锻炼 30分钟以上的大学生。[2]而在身体锻炼的干预研究中则要求更为严格,如殷恒婵等(2012)的研究提出运动的要求频率为每周3~5次,运动强度控制在(220-年龄)*(40%~80%)范围,平均心率应大于120次/分,每次持续时间为30分钟。[3]

2.2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不仅是指个体没有心理疾病,而是个体具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一状态下个体自我意识明确、情绪乐观自控、意志健全、反应适度、人际关系和谐,同时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与障碍性心理健康教育相对应的概念,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很容易想到心理咨询、心理障碍、危机干预,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之初,主要是针对心理困难或者需要心理支持的学生开展干预,面向的群体较小。随着心理健康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到全体大学生中,以普及心理知识、维护心理健康,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心理发展为任务的发展性心理健康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3 身体锻炼的心理健康效益

3.1 身体锻炼与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有研究者曾对1979年至1989年发表的81篇论文进行分析,70%左右的研究都显示长期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虽然,随着实验设计的控制水平的提高,锻炼的积极效应随之下降,但总体上支撑了长期身体锻炼可以促进心理健康的假设。[4]国内也有众多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UPI)等工具对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发现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5-6]大学生运动群体和非运动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7]

3.2 身体锻炼与抑郁、焦虑情绪水平

许多研究表明长期、慢性、有氧类运动对于缓解抑郁和焦虑情绪的作用。而其对个体的情绪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运动与个体的心理自我良好感呈正相关,即运动过程中个体会获得与积极参加身体锻炼有关的某种兴奋、自信、自尊的情绪和态度体验。[8]一项关于身体锻炼对抑郁干预作用的80项研究的元分析表明,身体锻炼即可降低较为长期的、稳定的特质性抑郁,也可降低短期的、波动性的状态性抑郁;即可降低正常人的抑郁,也可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抑郁;锻炼的持续时间和频率与抑郁的降低程度有关;身体锻炼比渐进性放松和其他愉快活动更能有效降低抑郁;身体锻炼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比单纯进行体育锻炼能更有效的降低抑郁。[9]另有关于身体锻炼对焦虑控制作用的元分析认为,渐进性放松练习同锻炼一样能够有效降低状态焦虑,而身体锻炼比渐进性放松能更有效地降低特质焦;活动量必须长于20分钟,才能有效降低焦虑;无氧练习不能降低焦虑;锻炼必须坚持10周以上,才可能有效降低特质焦虑。[10]

近年,有研究探索使用ERP指标对身体锻炼与焦虑等情绪进行实验研究,也证明中等强度的运动比高强度的运动更能有效缓解低特质焦虑者焦虑水平。[11]

3.3 身体锻炼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身能够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的自信程度,决定人们的活动选择和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和情绪,与个体自尊水平密切相关。此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提高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效率;以自我效能感为中介,研究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锻炼对个体自我效能感的直接促进作用。

3.4 身体锻炼与心理应激水平

心理应激是指个体面对外界有害、威胁、挑战,经认识评价,预知其将危害个人的生存和地位时,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反应。当下,社会发展迅速,变化巨大,紧张与应激频发,良好的应激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可能导致的身心伤害。

研究者曾对34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元分析,结果表明有氧运动锻炼由于提高了心血管系统机能,有助于减缓受到应激刺激时的机体生理反应,并加快恢复过程的速度。[12]

范影影等(2017)对90名中学生进行为期16周的干预研究,结果显示轻中度心理应激中学生的心理应激水平与干预前差异显著,重度心理应激中学生的心理应激水平则与干预前差异不显著。[13]

3.5 身体锻炼与身体自尊

身体自尊或称身体自我知觉,是指个体躯体意向的情感性评定或对自己的躯体特征、外表的自我评价。[14]要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可采用某种干预手段改善其具体领域的自尊,其中身体自尊就是个体具体自尊的一个方面。研究表明,身体自尊是影响我国大学生整体自尊水平的重要因素,与焦虑、抑郁、饮食紊乱等存在显著相关。[15]

孙延林等(2004)对296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描述有积极的影响,每周参加三次以上和累计达到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就能够提高大学生对自己身体描述的认识。[16]

4 实施建议

4.1 提供整体性运动建议与指导方案

在学校层面发布整体性身体锻炼方案建议。首先,强化身体锻炼对于大脑发育、身体、心理发展的重要价值,提高学生对于运动、锻炼的科学认识,而不仅仅停留在“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浅显认识。

其次,结合学校和地域实际情况发布具体的、多样化的运动指导方案。目前大学生的运动方式相对单一,主要为跑步,基本球类如篮球、足球、羽毛球,健身房运动,具体到个人,锻炼方式则更为单一、有限。为强化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可以建议学生多从事以下类型的活动:有氧运动或者有节奏的腹式呼吸运动,较少人际竞争的非竞技类活动,封闭性、可自定节奏类的活动,如慢跑、游泳等。

再次,运动不同于随意活动,需要提供相应的运动频率、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等方面的专业指导,配备相应的心率设备或专业医护人员。

4.2 发挥运动类社团的作用

相比其他类型的社团,高校运动类的社团数量并不多,除运动服务类、竞技类,还有少量学生自发组织的、专门类兴趣社团,如滑板、花样跳绳、跆拳道、飞盘、双截棍、自行车等等。个体所从事的活动若与其兴趣相一致,个体就会自觉发挥最大的积极性,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为发挥身体锻炼在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尤其需要繁荣学校的兴趣类运动社团,结合区域和学校教师特色,开发建设新社团,注重团队建设、加强日常训练,重视成员在团队和热爱的运动中收获积极体验,开展有效训练,以社团为平台,提供机参与各种文娱活动表演,参与或组织各类竞赛,在社团发展过程中提高个体的身体锻炼兴趣、频率和水平。

4.3 挖掘个体锻炼兴趣

学校开设的常规体育课程主要在于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但是从小学到大学,体育课程内容没有太大变化,基本为走跑跳投、短跑、长跑、球类、跳高、跳远,过于单调,缺少创意,难以吸引大学生。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大背景下,体育课程开展的频率、强度本就不足,学生重视程度、参与度不够,甚至在体育课程中或是放低要求或为吸引学生而使课程娱乐化的现象也不少见。在教学效果的评估中除了重视教学指标和效果,更应该重视个体的参与性和成长性,引导学生在锻炼中体验自我激励、自我管理、自我超越的成就感,提高自我效能感,获取积极情绪体验,在意志锻炼、自我认识、身体控制能力等方面获得体育课程的切己性乐趣。

4.4 利用第二课堂营造运动氛围

高校的教学给学生充分自我安排的时间,学生在学校的自主安排时间里所从事的有益活动可以统称为“第二课堂”。第二课堂种类丰富,可涵盖素质养成、校园文化、创新创业、社会实践、能力拓展等围绕学校教育目标和宗旨开展的各方面活动。同时,选择自由、重视参与者的过程性体验而不重视或无需考试,鼓励学生开阔视野,过一种自己喜欢的、有益的,常规课程之外的学习生活。

第二课堂是学生在限定范围内的自主选择,相较于学生自发身体锻炼,提供更多的方向引导和要求,相较于常规的体育课多了灵活性和自主性。建议可在第二课堂中增加身体锻炼类选择,如体育项目体验、身体锻炼类讲座、朋辈身体锻炼体验、主题研究报告等,营造氛围,提高学生对身体锻炼的科学认识,尽可能为个体创造机会体验个体与身体锻炼的独特联结点。

4.5 在素质拓展训练中融入团体心理辅导

素质拓展训练以身体活动为基础,强调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一系列挑战与考验,是一种以提高心理素质、团队精神和管理能力为主要目的,以活动项目为依托,以感悟为目的。它与传统的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相比,少了一些说教和灌输,多了一些运动中的领悟与体验。虽然以身体活动为依托,但不以技能水平提升和竞技为核心目的,不强调身体能力的储备。

在高校中可尝试开展由心理健康教师和运动专业人士共同组织的素质拓展训练,将团体心理辅导技术融入到素质拓展类的活动中。在保证活动设计、活动过程的专业性、安全性的同时,由心理教师按照团体心理辅导的原则与技术,组织分享个人体悟,体验团体对于个人的接纳、认可和爱护,获得归属感,提高自尊水平。在与他人互动合作的过程中获得对自己、他人有更理性的认识,增强合作共赢能力和判断力,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升华所得。

4.6 加大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类培训

在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的背景下,体育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敏感性也应有所增强。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是否低落、萎靡不振,是否看起来疲惫、劳累,是否反映迟钝,步履沉重,是否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够很好地执行指令,面对任务失败和挫折时的反应,以及是否与他人合作良好等信号来判断学生近期的基本心理健康状态,如果多次在体育课上发现同一学生均出现以上某些状态,可以与心理辅导员、班主任等联系共商,共同致力于早发现、早预防。

4.7 注重团体类运动和技巧类运动

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身体机能,锻炼意志,培养团体协作意识。在目标一致的团体中,人际沟通壁垒减少,难度降低,更易建立亲密关系,在团体中个体更容易坚持,更容易承担可能的失败或者不够理想的结果,减少自我设置障碍的习惯,充分了解自身优势与不足,在分工协作中获得更加理性的自我认识。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团体类运动项目主要以竞赛得奖为目标,有一些“运动天赋没那么高”的人群很容易被排除在外。若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应尽可能开展面向广大学生、大范围内的团体项目,除传统的足球、篮球、排球等运动外,还可以开发更多的团体类运动项目,如赛艇、龙舟、舞龙、花样跳绳等。

自信本质上是个体发挥自身潜能,在实践中获得一次次的成功体验而逐渐形成的。意志品质磨练也是在一次次做的还不够好的情况下,发现改进办法,找到提升方向,继而不断坚持,不断尝试,最终成功的过程中获得的。所以除了鼓劲加油,更应该创造机会为广大学生提供频率更高的磨练意志和增强自信的机会。当前高校开展的评奖评优、比赛竞技,还是较少数人的囊中物,覆盖的学生数量还是太少。

相比于文化课程,运动技能的学习是最容易给学生以意志体验和自信的。运动技能可通过相对较短时间内的练习从不会到基本掌握,从基本掌握到更为熟练的掌握,这种即时反馈对于增强意志,提高自信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相比于跑步、跳高、跳远、球类运动等对身体素质有一定要求的项目,可以适当开发一些技巧类运动项目,如独轮车、轮滑、滑板、花式跳绳、武术、踢毽等,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参与,并通过练习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感受到进步和变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永远在路上,当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已经出现从障碍性、危机性干预到发展性干预的转变趋势。探索如何在做好有明确、主动心理支持需要人群的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的同时,提升更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我调适能力。因此,将心理健康元素融入到日常身体锻炼中,挖掘身体锻炼对于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养成、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价值,将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覆盖面、提高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一种有益探索。

猜你喜欢
个体心理健康身体
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