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渝华
摘 要:在互联网高度发达、各大媒体极度活跃的今天,青少年对明星的过度关注与崇拜早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鉴于追星行为显著影响青少年个人成长的现实,本文将从阐释当今青少年的种种追星行为开始,通过资料研究,进一步剖析其原因、总结其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果为青少年适度合理的追星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青少年;追星;偶像崇拜
一、引言
1989年小虎队开始巡回演出,当他们从台北巡演到高雄时,疯狂的粉丝们成群结队的骑着自行车一路追踪,大呼其名,这种跟在明星后面追明星的现象被当时的报纸称为“追星”也正是从那时起人们开始用追星一词来形容粉丝对明星的崇拜行为。
“追星”指的是狂热地、喜欢明星;追求明星;有时会以亲昵方式称呼明星。此处的明星在本文中将被狭义的解释为活跃在公众视野里、从事或参与娱乐活动的公众人物。事实上,近年来“追星”现象普遍存在,大众一般也持批判性态度,无论是对其激励作用的肯定还是对其浪费精力的批评,一直争论不休。
本文试图探寻追星背后的本质,以寻求对青少年追星行为获得更全面的了解。
二、“追星”身后的偶像崇拜
明星一词是现代人类创造的现代词汇,其最贴切的近义词是偶像。而追星一词中的追字则被认为理解为追求,其背后的含义更接近崇拜,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但人类所追求的“明星”是从远古时代的自然、鬼神、祖先、英雄发展而来的,经历了由物及人、由抽像群体到具体个人的演变。与此相适应的追求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转变。在其背后的偶像崇拜,则是产生于人类远古、为人类所独有并延及至今的一种社会一文化一心理现象。
就人类成长的历史而言,盲目的偶像崇拜虽然反映了原始时代人们的蒙昧,透露文明时代人们的狂热,但是不论是处于人类文明史哪一个发展阶段的人,不論是生存在地球哪一块土地上的人,却始终有崇拜现象——包括自然物崇拜、动植物崇拜、鬼神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等等。
追星则是在信息时代的新偶像崇拜,即以各类明星人物(媒体“明星”、杰出人物、著名人士等)为主要对象的新型崇拜。他是偶像崇拜中名人崇拜的衍生,但它对象的转换,导致了整个社会崇拜式样改变。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后,随着电视、电脑的逐渐普及,青少年对明星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在综艺节目泛滥后,曾经的明星即公众人物得以在节目中卸下包袱、摘下标签,展现”真实的“自我,使明星形象立体化,大大拉近其余粉丝的距离。而近年间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出现,其作用一是为明星提供了向粉丝分享个人生活的渠道,给青少年一种”偶像也是普通人“的亲近感,加深其对偶像的依赖;二是为拥有共同偶像的粉丝提供了一起追星的平台,能够便捷地相互交换信息和交流心得体会,获得认同感,形成应援团队共同组织集体活动,聚集成一股支持偶像的固定力量,从而加固与明星之间的联系。此外,由互联网中的各大媒体也举行人气投票、幸运抽奖等活动,使粉丝有权利左右明星的工作计划乃至前途未来,提升粉丝在”反哺“关系中的地位(如选秀节目创造101)。事实上,追星本身并没有过错,但是对于处于青春期的是非观念与世界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来说,追星的优点并不能得到体现,但缺点却被成倍放大了。
三、青少年的追星思考
进入青春期后,大多青少年都会经历一系列心理与生理上的转变。首先,青少年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会促使他们会产生对传统权威(如家长老师)的叛逆心理,而追求在舞台上活跃、引人注目的各类明星则体现了青少年渴望受人关注的愿望和强烈的表达欲的实现,因而使明星成为青少年心中新的榜样。其次,青少年到了对同龄人产生朦胧好感的年纪,但或因在日常生活中羞于表达,或因暂未碰到心仪的对象,他们往往会对将这种与他人产生情感联系的需求寄托于一个遥不可及却不会被其拒绝的对象,从而单方面体验和幻想“稳固“的情感联系的发生,感受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温情。最后,青少年正处于脱离童稚,逐渐成熟的过渡时期,对童年所玩的游戏和成年人的其他乐趣都兴趣索然,便将追星作为一种解压和放松的娱乐方式。
青少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尤其是住宿生,在学校的生活基本为受教育。但在追求知识和考试技术的大背景下,大多数教育追求理性、价值,但是对伦理、人文的探索却浅尝辄止。初高中教育更像是一种单纯的技术训练,对付考试、应付升学成为教育生活的全部意义。这种教育生活成为一种片面、单调的生活过程充满了初中高中的六年时间。在这种教育生活中,伴随着青少年的常常会有单调沉闷、空虚压抑,孤独烦恼、挫折失望乃至痛苦煎熬。对于初高中学生来讲,偶像崇拜就是一种暂解饥渴的希望。因此,青少年偶像崇拜与学校教育也有密切的关系。在解决过度偶像崇拜问题上,学校应当承担主要的责任。而与此同时、家长、社会、学生本人也应当承担具体的责任。
具体来看。作为主要的责任方,学校应举办专题讲座,与家长共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追星观,促使他们适度、理性地追星;青少年个人也应清楚认识自己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好好学习,辩证地看待偶像的行为。社会应积极塑造优质偶像,整顿影视界乱象,让明星为青少年粉丝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
四、总结
追星文化是一把“双刃剑”,部分青少年盲目追星的行为给自身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青少年盲目追星群体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但本文认为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追星现象随着社会的关注和各学科学者的研究,虽然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但一定会不断得到改善。我们也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追星将变得越发合理、越发科学。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追星[EL/OL][2018-11-18], http://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F%BD%E6%98%9F/3200666.
[2]何小忠. 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D].苏州大学,2005.
[3]王淑清,叶松庆.当代青少年盲目追星群体的价值观现状与引导[J].黄山学院学报,2016,18(02):13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