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质教育的追求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尤其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学习使教育的民主化和全民化更加深入。本文通过对移动学习与初中英语教学的研究,一起来探讨移动学习如何使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更加完善,满足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移动学习;英语教学;促进
【作者简介】余帆,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教育的全民化使教育普及率越来越高,但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当一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高质教育的需求。而教育信息化使教育面向全体大众,面向不同的生命个体实现了可能。
依托于中国科技网络的发展,中国5G网络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频频出现为中国教育的全民化提供了坚实的土壤。教育形式从i-learning,到e-learning,再到现在的m-learning的发展。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足够的补充,也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学校传统教育带来的不足,使其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m-learning即移动学习的简称,移动学习是指利用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资源和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是远程学习和网络学习发展的新阶段,具有移动性、高效性、广泛性、共享性和个性化等学习特征。因此移动学习的出现,在许多方面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的不足。
我国的初中英语学校教学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是伴随着发展,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满足不同的受教育个体。
在传统的教学中,实行大班授课制,很多老师习惯性的运用一种教学方式,以实现教学的高效。教学中经常以带读、领读的方式带学生熟悉本单元的新词发音,从词到短语,短语再到句型的操练。这一教学过程固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但是在教授过程中,传统的英语教学把英语当做知识学科来讲,而不是教学生如何利用语言。传统教学方式过多注重单词、语法。要求学生通过读、背、默来记更多单词,通过讲练的反复训练来记忆更多的语法。通过老师讲、学生记的方法,使学生更广泛、更高效的吸收语言知识点。而忽视了语言的最基本功能,是交流。如果英语课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传统教学过多的注重读与写。而听、说在教学方式上鲜少涉及。
其次,传统英语教学目标忽视语言的交际功能以及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阶段英语课程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素养,发展基本的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发展跨文化意识。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过多的集中于词汇、语法、词义的层面上。用《新概念英语》作者亚历山大的说法,教师是在教学生how a language works,而不是帮助学生learn how to use it.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只有交流、语言才会活起来。由于中考的压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兼顾不同考生以及家长的需求,学生语言表达的参与度以及自由度都会受限于现实情况,这也使很多学生开口用英语表达的机会受到限制。但是正处于15、16岁的青少年,恰是思维最活跃,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之时,对外界的许多事情充满好奇、热情,渴望展示自己。而英语口语训练的不足以及用英语大声表达自己的想法欲望得到抑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最后,传统英语教学教材内容更新较慢,内容的实时性欠佳。
传统英语教学教材教科书的审编工作历时5、6年,使用期限一般是十年左右。内容的更新上与现代瞬息万化的社会生活难以快速衔接,所以难以提供真实、鲜活能够引起共鸣的教学材料。此外,英语教科书在学科融合以及跨文化交流的内容上仍需加强。有些教材的信息量与活动量大,拘泥于一种方法,教材更新慢,难以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基础的学生。
第一,移動学习对中学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首先,移动学习使教学目标的实现面向更多的学生,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移动学习通过互联网的便捷高效打造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的集体授课形成互补,使课堂更加趣味、生动。随着移动学习资源的丰富,越来越多的教育APP如雨后春笋涌入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小学生们耳熟能详的“一起作业网”还是“易加口语”甚至“网易公开课”、“作业帮”、“扇贝英语”、“考拉优教”等,这些教育APP无不被学生追捧。许多针对英语口语发音难的软件,都具有丰富的词汇信息、以及掌上学习标准口语发音等多种功能,对于英语口语发音难、发音准确度有很大的帮助。这一类型的软件恰好弥补了传统课堂口语练习时间上的不足,帮助广大英语爱好者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还有一些类似于“公开课”网络课程,对于一些学习基础弱,课堂上难以掌握教师课堂上所授知识点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后的网络课程,进行弥补和强化,使其功课不至于落后。这些教育类的APP最吸引大众的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特点以及英语学习水平来合理安排课外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不同的移动学习APP有不同的特点,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学习特点来选择不同的APP平台,实现课外的“充电”弥补自身学习科目的短板,实现“一对一”的因材施教。
第二,移动学习充实了课程资源,丰富了英语学习的渠道。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于课程资源。互联网时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快速获取各种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传统的课程资源,主要来源于教科书以及教材,教师个人的知识面或者经验,学生个人的生活经历等。单一渠道的课程资源难以满足不断提升的教育教学水平。而APP移动学习平台将“学习、社交、智能教育与云技术”智慧融合,满足学习者多种需求。不同的APP平台,侧重不同的课程开发,整合不同领域的优质资源,不断充实更新学习内容,建立在线教育的“课程超市”。其内容涵盖广泛,专业和针对性更强。以某品牌的英语APP为例,该APP主要以英语学习为主,拥有包括单词、听力、阅读、口语、炼句共五大英语学习产品,涵盖“听、说、读、写”四大功能,为满足不同的英语学习需求提供平台,丰富了英语学习的渠道。
第三,移动学习与英语课堂的结合,提升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移动学习的移动性、及时性、交互性可以实现信息及时的双向流通,激发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使课堂上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通过移动互联网与移动智能手机或者教学设备的连接,可以随时随地与学生对接,打破课堂教学的区域限制,把有限的课堂内容与无限的课外生活紧密连接起来,极大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在讲授牛津英语8A《School life》时,可以通过互联网现场连接英国、美国的朋友,分享他们的校园生活。通过希沃无线投频技术,实现更多设备与教学设备显示屏的连接,使孩子们获得丰富的一手资料。相信这样的课程比单纯的文字或者图片讲解更具有冲击力。移动学习对翻转课堂的影响体现在教师提前发布学习的微课视频或者相关文档信息,学生通过移动学习提前进行基础问题的测试,使课堂的被动变为课前的主动。使课前学习与课堂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对问题的研究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课堂上小组合作、交流反思、协作讨论来完成作业。课堂上,教师通过移动学习设备进行课堂管理,使学生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乃至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移动学习对实现信息化互动课堂,以及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具有极大的帮助。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依托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APP平台提供情景化教学、自我评测、交互分享、社交情境学习、教学数据分析等学习云服务等功能,极大程度的提升人们的学习能力以及學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苏智.移动学习资源建设初探[J].科教导刊,2015(2):42-43.
[2]刘鹰.原来英语可以这么教[OL].书摘.http://www.cclycs.com/f118614.html.
[3]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Dr.Harold Palmer 新概念第二册,致教师的前言[M].As long as 1921,Dr.
[5]包天仁.引用自关于英语教材建设中的问题[OL].刘道义老师专访录新浪博客.
[6]张廷凯,丰力.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
[7]崔志军,吴娟.中国知网.移动学习的内容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11-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