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永兵
摘 要: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我们倡导核心素养理念。核心素养的培养直接关系着学生终身发展及未来在社会中的就业问题,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个人立足社会所必需具备的品格和能力。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摒弃“唯分数”的教育理念,将对学生的关注更多地放在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上,发展综合实践性人才。小学是人一生中重要的教育阶段,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小学科学课的核心素养培养出发,探讨小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能力;小学科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1B-0106-02
小学科学是一门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国家课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国家育人目标的具体化表现。“核心素养”的整体性和融通性决定了课程实施的综合性。唯有把“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紧密相联,才能找准学科创新发展的路径,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推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的改革,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
一、小学阶段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核心素养和小学科学
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教育界经常出现的一个热词,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呢?简而言之,核心素养是一个人促进自身发展、适应社会的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素养,是对核心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是核心能力、核心品质等方面完美融合的综合素质。
小学课程中设置科学课,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能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小学阶段的科学课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学习探究科学知识的方法和方式,提高其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并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为他们日后进一步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小学阶段注重科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当今时代,毫无疑问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科技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人才,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在不断提升,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要想成为真正的创新型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小学阶段作为个人学习生涯的重要启蒙阶段,需要教师注重科学这门学科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其对科学的探究能力,为将来学生更深层次的科学学习和研究打好基础,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掌握扎实的科学探究技能,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并灵活应用科学原理,进而成长为一名具有高素养、综合能力强的科技人才。
二、小学阶段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一)从学生兴趣入手,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只有对某个事物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去了解它、接触它、学习它的欲望,才有可能投入精力和时间。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奇心强,他们对新鲜事物容易产生兴趣,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例如,在教授学生《果实和种子》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学会分辨果实,初步了解果实与种子的关系,教师可以引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果实,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请学生进行辨认。首先,通过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各种水果和蔬菜,例如,西红柿、苹果、花生、猕猴桃、土豆、萝卜、菜椒、柠檬、香蕉、茄子、莲藕、黄瓜等,教师进而进行提问:“同学们,这节课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研究果实和种子,请看大屏幕,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些水果和蔬菜,你能分辨出哪些不是果实吗,为什么?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一下”。学生看见这些生活中的“果实”,跃跃欲试,竞相举手进行回答。教师可以引入成语“开花结果”,引导学生认识“果”——就是果实。教师只有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能让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和探究科学知识,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二)合理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学生在进教室前,他们的大脑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这些都是教师开展新的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要帮助学生健全其知识结构。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激趣、矛盾导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进行探究。例如,教师教授《今天天气怎么样》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引入天气预报的视频、天气符号等,进而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时天气怎样?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通过思考问题让学生感悟天气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多元化培养科学能力
小学时期的科学知识尽管比较简单,但对于思维和智力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仍旧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去理解知识,常用的手段有多媒体展示法、实验验证法、知识辩论法、观察法等,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多元化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例如,《认识液体》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液体在颜色、形状、味道、气味、透明度、轻重、表面张力等方面的差异。为了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认识得更为深刻和具体,笔者用食用油、天平、烧杯、量筒、滴管、水、洗涤剂等创设了具体实物情景,让学生可以切身地去观察液体的性质。首先,笔者出示了一杯水和一杯洗涤剂(看起来差不多一样多),问学生谁轻谁重?让学生猜测。随后将水和油比、油和洗涤剂比,请学生猜测谁轻谁重。另外,笔者还同时在斜坡上倒同样多的液体:水、洗涤剂、食用油等,利用斜坡请学生观察不同液体流动的快慢(粘稠度)。通过展示实物和观察,让学生认识了不同液体的不同性质。
(四)坚持生活化理念,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
小学阶段的科学课教学内容简单,大多源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生活化理念,引导学生将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与现实的密切关系。同时,学生只有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现象联系起来,才能强化对知识的掌握,使其內化为学生的科学能力。
例如,在《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实验探究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提出问题情景:“老师有一块橡皮泥,现在我将它放进水槽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橡皮泥沉在了水槽下,学生目睹了橡皮泥沉下的过程后,进而教师追问:“有什么办法使它浮起来吗?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办法!”在实验探究中,学生想到了将橡皮泥做成小船以及借助泡漠板两种方式,都能够使橡皮泥浮起来,教师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行为进行肯定,并得出结论: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借助漂浮物都可以使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起来,深化了学生的认知。
实践证明,多做实验可以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实验教学,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动手、观察、分析、思考,强化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
三、核心素养理念下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反思
进入21世纪,我国小学科学学科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课程目标等方面都所有改变,尤其是在核心素养理念提出后,小学科学更加重视对学生科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小学教育的质量也直接关系着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此,教师应该革新自身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坚持核心素养理念,在传授学生基本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探究和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科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施伟芬.浅谈培养小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5).
[2]黄海旺.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思维及其培养策略[J].湖北教育(科学课),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