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程 刘琼 周梦渝
内容摘要: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创新平台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了要素组合的双层技术创新中介平台结构,并把该结构的模式划分为公益性模式、半商业化模式与全商业化模式三种模式。本文最后对两个国外技术创新中介平台进行了对比研究,以对其商业化模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中介网络平台 技术创新 商业模式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开放式创新正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新模式,在创新的过程中,企业不仅引入外部的创意、研发资源推动其创新活动,而且也可以把企业内部的技术专利等创新资源转移到其他企业,实现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在这个知识、技术、信息双向流动的过程中,技术创新中介平台对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本文阐述了技术创新平台的内涵、构成要素及商业模式,并对比分析了国外商业化技术创新平台的典型案例。
技术创新(中介)平台概念
关于技术中介平台的说法很多,仅国内就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校企合作创新平台、区域创新平台、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群知识创新平台、产业基础技术创新平台、虚拟企业创新平台、协同创新中心等,但无论平台(中心、中介)前面的定语如何改变,其核心是平台,工作对象是技术,而且这个平台通常意味着一个组织的架构。
国外学者Rosenberg(1982)首先提出了知识平台的思想。他认为知识首先在各自专业的领域产生和积累,当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交叉碰撞时,就会产生出新的知识,这些新知识就代表了一个新的平台。Baldwin 和 Clark(1997)总结了产品平台的三个特征即模块化结构、产品界面和产品标准,丰富了创新平台的内涵。国外较早提出“创新平台”的概念出现在1999年美国竞争力报告《走向全球:美国创新新形式》,把创新平台的概念定义为创新基础设施、创新人才和研究成果等要素的可获得性,具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规、会计、资本等条件,以及能使创新主体收回其投资的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保护。 Malerba等(2002)在对知识和技术、行为者和网络以及制度这三个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個产业创新系统包括企业、其他参与者、网络、需求、制度、知识基础和技术特性等创新要素,这个观点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平台的概念,但是蕴含了创新平台的理念。
国内学者李春文(1997)提出了具有跨组织的技术协同与提供服务特征的平台概念,他认为这类平台是一个“集人类当前尽可能的全部知识为一体的、合理组织的、表述和谐的、动态生长的、多维结构的、由巨大的电子信息数据库实现的一个知识集成系统”。任学锋等(1998)提出企业应建立自己的产品平台战略,应对竞争对手,提升企业竞争力。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讨论各种技术创新合作平台,如研发创新平台、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以及创新服务平台等。总体来看,技术创新平台按照其服务性质可以分为公益性、半公益性与商业性,公益性主要针对公共技术建立的一级平台,政府在构建与运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商业性主要是针对独特技术建立的二级专有平台,企业是其中的主角,并具有赢利性,但大量技术合作平台兼具公益与商业特性,仅有少数平台具有较为鲜明的商业性。
为此,本研究将相关的概念也按照公益性程度划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公益性技术创新平台因其政府主导的性质,相关研究要早于其他两种类型的技术合作平台,并在随后的相关研究中逐渐增加了在不同产业中的应用。吴国林(2005)较早提出平台内的要素,比如知识、信息、技术、人才、政策具有共享性。因此,技术平台有可能跨越行政区域限制,为更大范围的创新活动提供自主创新资源的配置和管理(叶春阳等,2007),或者成为区域创新网络的连接点(郑小碧等2011),或者提供综合性的创新服务(王雪原,2015)。不过,公益性技术平台的载体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官产学研中金”等组织的相互合作(余忠等,2010),或者在现代网络技术推动下,构建虚拟企业创新平台(马仁钊等,2007),但都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二是半公益性技术创新平台除了具有上述公益性特点,同时还提供具有商业收益的技术服务,最终兼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新组织形态(马艳秋,2009)。这种平台的参与主体通常在政府和技术研发机构之外,还可能包括金融机构(风投)、技术中介(刘国亮等2008)等的“校企合作创新平台”,或者针对特定集群区域成立的集群知识创新平台(陆立军等,2008)。刘钒等(2014)对于协同创新平台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划分,其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性公共服务平台三种在公益性的基础上带有一定的商业属性。在技术服务类型上,这类平台提供的包含了产业基础技术、产业共性技术以及专有技术创新转化等全系列的服务(古志文,2016)。三是商业性技术创新平台的研究相对较少。王水莲和李宝山(2009)提出技术平台应该有公司型创新平台并以营利为目的,这在龚丽敏等(2012)的研究中得到证实,比如绍兴浙纺院提供的技术服务几乎都是商业化运作的。
技术创新中介平台的要素构成
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分析,技术创新平台是一个从“三螺旋”(许强等2010)到“四螺旋”(吴琨等2014),再到“六螺旋”(王艳等2015)的发展过程。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要素组合的双层平台构成结构。在这个平台结构中,外围层包含政府、金融机构、服务中介和大数据支撑四方参与者;核心层包括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三方参与者。核心层包含了技术的主要来源(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企业研发部门)和技术的主要使用者(企业);假设技术与市场信息完全对称,在核心层的三方参与下,从技术产生-技术使用-再升级完全可以实现。在现实的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普遍存在,这使得外围层的中介发挥必要的辅助作用,实现从技术产出到产业化的对接。我们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外围层的角色和实现手段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技术流动与交易过程中的中介辅助角色将会更加隐形化、全时化。
政府。现阶段政府在技术服务平台中常承担主导作用,对平台给予资金扶持,提供指导,同时从宏观层面进行监管,联系各方要素来推动平台的发展。当政府在平台中处于主导地位时,平台的技术、功能会体现出一定的公益性,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提供占有较高的比例。但纵观国内外类似平台的发展历程,随着平台逐渐商业化(许强等2010),政府正在从核心角色逐渐退居辅助角色。
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辅助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进行运转,往往提供资本金融市场的相关信息(潘威伟等2009),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金融机构将提供更为多样化的功能。
大数据。大数据在平台应用中正成为一种趋势,比如大数据构建物流网行业中的协同创新平台、利用云计算支持的科技管理创新平台等。 这类的网络协同创新平台起到了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协同与提升作用,在平台的运行中大数据支撑显得日益重要。
服务中介。作为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外围辅助手段之一,中介平台在早期以项目与服务为纽带,以研发联盟的形式进行运行;或起到沟通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协作。随着中介平台不断地发展与完善,技术创新中介网络平台逐渐具备了信息、设备、人力资源、科技研发资源、投融资等功能,以满足从需求到试模检测的技术要求。未来该角色将会被大数据及其应用弱化,但是其服务的内容将会进一步优化。
企业。企业作为平台中技术的主要使用者,对平台整体的功能目标以及社会溢出效应产生影响,这是技术平台成立运行的初衷和归宿。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微企业,技术的需求与不断升级伴随其运营的始终。企业因规模与自身技术能力差异而对技术平台表现出不同的依赖性。
高校及科研机构。作为平台的核心要素,高校与科研机构是提供技术的主体,这两大主体的任务首先是提供研发的知识和技术,进而交由平台进行技术扩散、创新、创意衍生等。高校与科研机构提供的技术是支撑平台的重要力量,同时在参与平台的技术互动中,高校及科研机构也会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
技术创新中介平台商业模式
当前针对商业化技术创新中介平台研究得很少,其原因在于现有的技术中介平台大多以政府主导或支持下建立的,利用政府扶持资金或者政策倾斜作为运作基础,缺少生存竞爭压力。即使在民营经济非常活跃的江浙地区,类似创新平台的运作也是混合式的,即政府投资或推动协调投资,企业进行管理运作,政府监督评估效果。比如,龚丽敏等(2012)在对比织里和绍兴两个产业集群创新平台时发现,当产业集群的规模、多样性、开放度都比较高的情况下,其创新平台更多倾向采用混合式的组织形式,即政府参与投资建立创新平台,管理采用企业化运作,具有一定的赢利需求和动机。王宇露等(2016)提出了4种技术创新平台的运行模式,比较接近商业模式的探讨,不过主要关注于共性技术。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主导主体、技术来源、资金来源以及运行机制4个方面来区分不同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由此提出三种商业模式的类型,即公益性模式、半商业化模式与全商业化模式。
公益性模式的主体是政府,或者是政府委托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技术来源也来自这些主体;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大学里的教师工资和项目经费等;参与者遵守政府制定的共享及准入机制,平台为共性技术的需求者提供中介服务。
半商业化模式的主体通常是具有政府授权背景的企业,自身有生存要求,但无竞争赢利压力。技术来源于参与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资金一部分来自政府拨款,通常表现为前期基础硬件设施的投入,比如办公地点、设备等,另一部分运营资金需要平台自身通过提供技术知识服务获得。
全商业化模式主体是企业,出于商业需求而参照市场机制建立。技术来源比较多元化,有些来自于企业本身,有些来自开放创新端,还有些来自独立的第三方;技术需求方是平台的参与者,也可能是平台以外的其他方。资金来自于运营收入,有盈利的需求。平台的运行机制是靠各参与方之间的合作协议建立的。一般情况下,企业间的技术联盟具有这种特点,比如欧洲最大的独立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就是采用的这种模式。
技术创新平台商业模式案例
结合上面商业模式分析,本研究选择两个纯粹商业化模式的案例进行介绍,希望为国内的相关技术平台发展提供参考,如表1所示。
InnoCentive。InnoCentive成立于2001年,为工程师、科学家、学生以及专业人士提供相互协作的机会,主要为研发企业寻求创新解决方案,从创始初期就成为了开放式创新的一个全球网络社区。由于InnoCentive是通过在线开放式创新平台进行运营的,因此任何人都可以为创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提出有关创新问题的需求,但是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的一方与提出创新问题的一方相互并不了解。在这个平台上,寻求创新方案的机构有大型企业,也有政府部门和非盈利机构。寻求创新解决方案的一方首先提出研发方面的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提交到InnoCentive网站上,这些创新的问题一旦在创新平台上发布,就会被近200国家的25万多名方案的提供者看到。根据创新问题的复杂程度,被选中的解决方案会得到五千到一百万美元的奖金。这些创新问题会按照行业进行分类,相关的问题界定、截至日期以及现金奖励都会通过邮件直接发给不同行业的人士。
InnoCentive还提供了两个附加的服务:一项服务叫“开放式创新快速采用方法和实践”(简称ONRAMP),即通过把专业服务和技术资源结合起来,帮助需求方把创新方案快速实施;另一项服务叫“开放式创新引导”,它首先帮助客户创建一个基于网络的创新问题解决的协作社区,通过提供多种专业技术支持,使企业跨出迈向开放式创新的第一步。在积累更多的经验后,InnoCentive就会帮助企业把内部的创新问题转移到其全球研发创新的平台上。到现在为止,InnoCentive的平台已经发布了1000多个创新问题,收到了1万9千多个解决方案,其中有685项方案获得了奖励,总金额超过5百万美元(2012年的数据)。
IdeaConnection。IdeaConnection是一家位于加拿大的公司,成立于2007年。IdeaConnection为大型和小型公司的创新问题提供服务,它可以为这些公司联系到世界上最有创意和创新能力的专家,通过开展合作以解决创新的问题。它所涉及的领域包括纳米技术、虚拟现实、生物化学、市场营销以及社会科学等。专家们通过与IdeaConnection的虚拟“创意空间”合作为企业解决问题。IdeaConnection建立了一个技术出售和需求的数据库,列在名单中的名字是保密的,但是有兴趣的公司可以和他们直接联系,IdeaConnection可以确保专家开展精准而有效的工作。
为了解决好创新的问题,IdeaConnection都会精心挑选与问题相关的专业人员组成专家团队,通常由客户来评估决定方案的价值。只有在收到可接受的解决方案并把知识产权转移给客户后才会付款,这样就可以减少他们的风险。客户的身份、问题的详细情况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都会保密,甚至专家和助手们都不知道客户的身份。每一项技术需求都会发给全球的8万多个合作伙伴和专家,这些人与初创公司、大学实验室、 私人实验室和专利律师有着广泛的联系。此外,IdeaConnection还为区域性、全国性或世界性的创新比赛提供奖品。
参考文献:
1.Rosenberg,N.“Learning by Using”in N.Rosenberg,Inside the Black Box.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2.王宇露,黄平,单蒙蒙.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双层运作体系对分布式创新的影响机理——基于创新网络的视角[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6,28(3)
3.Baldwin C Y,Clar K B.Managing in an age of modularit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7,75(5)
4.李春文.建立科学平台 促进科学发展(一)——背景、概念及可行性初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4)
5.任学锋,苗立志.高技术企业产品平台战略及其管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8(9)
6.吴国林.区域技术创新平台研究——大涌红木家具专业镇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
7.叶春阳,刘.基于高新区的自主创新平台构建路径研究[J].特区经济,2007(8)
8.郑小碧,陆立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视阈下的区域创新平台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8)
9.王雪原,李天娇,刘娜.基于企业需求与协同演化的区域创新平台支持策略[J].中国科技论坛,2015(2)
10.余忠,石德金,邓燕雯,赛长来,林伟明.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的构建机理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6)
11.马仁钊,翟运开.虚拟企业创新平台的运行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12)
12.马艳秋.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學博士学位论文,2009
13.陆立军,郑小碧.区域创新平台的企业参与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8(2)
14.刘钒,李光.湖北省协同创新平台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1)
15.古志文.群落生态学视角下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与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7)
16.王水莲,李宝山.关于科技园区创新平台机制的系统思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1)
17.龚丽敏,江诗松,魏江.产业集群创新平台的治理模式与战略定位:基于浙江两个产业集群的比较案例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2,15(2)
18.许强,杨艳.公共科技创新平台运行机理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12)
19.吴琨,沈忠芹.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研究——基于四螺旋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3)
20.王艳,纪志成.基于大数据的物联网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