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通颗粒在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后的应用效果

2019-03-14 08:11孟昕珂孙建飞陈学峰
广西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引流术胆总管胆汁

孟昕珂 孙建飞 郭 辉 陈学峰

(1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咸阳市 712046,电子邮箱:439012285@qq.com;2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一科,咸阳市 712000)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也称急性重症胆管炎,是急性胆管炎的严重阶段,病情发展较快,容易继发感染性休克,如果不及时治疗,易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病死率高达13.7%[1]。胆总管结石引起的胆道梗阻是AOSC的常见病因,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是临床最常用的术式,但该术式创伤较大,容易对患者肝功能产生影响[2]。中医治疗胆道疾病经验丰富,本研究采用胆通颗粒治疗胆总管结石并发AOSC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后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胆总管结石并发AOSC患者,均行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在发病5 h~3 d内入院接受治疗,临床症状以发热、腹痛为主,少数伴皮肤及巩膜黄疸。经询问病史、查体、影像学、检验学等检查结果均符合胆总管结石并发AOSC诊断标准[3]。排除合并胆系肿瘤、严重心肺功能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45.95±2.76)岁,病程(14.12±1.37)d,手术时间(140.20±7.15)min;对照组男18例,女18例,平均年龄(46.79±2.92)岁,病程(15.32±1.21)d,手术时间(140.60±9.86)min。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术后均给予抗感染、护肝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第2天开始加用胆通颗粒(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制剂中心生产,陕20100031HZ)治疗,成分:柴胡、郁金、金钱草、黄芩、大黄、木香、青皮、枳壳、糖粉、糊精制,10 g/包,1包/次,3次/d,口服,共服用12 d。

1.3 临床疗效及判定标准[4]两组均于术后第14天评价临床疗效。无效: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仍未改善,腹痛症状频繁出现,影响生活及工作;好转: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基本好转,偶有腹痛或右上腹不适症状,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显效:与治疗前比较,无任何临床腹痛腹胀情况出现,能正常生活及工作。总有效率=(好转+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1)炎症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及术后第7天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2)肝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第7天、术后第12天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ALT水平。(3)胆汁引流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7~12天的胆汁引流量。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7,P=0.72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1 d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天,两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x±s)

2.3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6.174,P组间=0.046;F组间=4.823,P组间=0.041;F组间=7.345,P组间=0.014),两组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ALT水平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F时间=236.295,P时间<0.001;F时间=193.858,P时间<0.001;F时间=143.427,P时间<0.001),分组与时间均无交互效应(F交互=0.394,P交互=0.600;F交互=1.009,P交互=0.361;F交互=0.366,P交互=0.564);其中观察组术后第7天总胆红素及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第12天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术后胆汁引流量比较 观察组术后第7~12天胆汁引流量为(431.4±102.4)ml/d,多于对照组的(287.3±92.3)ml/d(t=3.056,P=0.012)。

3 讨 论

胆囊结石在外科疾病中的发病率为7%~10%,合并胆道结石的概率为10%~15%[5]。因胆道梗阻导致的胆管内压力增高,胆汁堆积,可刺激肝内小胆管及周围的肝实质细胞从而引发肝脏炎性改变,易导致肝脏的永久性损伤。多年来,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一直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标准术式,其能够有效解除梗阻,控制胆总管感染。而术后长期留置T管导致的胆汁外流,对自身消化系统影响较大。因此,早期拔除T管对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认为,肝胆互为表里同源,经脉相互络属,肝之精气化生胆汁,肝脏疏泄功能可影响胆汁代谢、化生[6]。肝胆与脾胃同属中焦,能够促进脾胃调畅一身气机,而胆石症在临床表现中当属中医“黄疸”范畴。“胆通颗粒”为我院长期使用的院内制剂,对胆道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组方来源于《金匮要略》中的大柴胡汤加减组成,旨在疏肝利胆排石、清热祛湿退黄。青皮、金钱草共为君药,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现代医学认为金钱草具有促进胆汁分泌,松弛Oddi括约肌,减少离体胆囊平滑肌条收缩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利胆退黄[7]。臣药选用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清热解毒,黄芩水提物、醇提物及黄芩苷能抑制血清胆红素的含量而保肝利胆[8]。枳壳可抑制Oddi括约肌兴奋,减少胆汁流出的阻力;大黄能促进胆汁分泌,并使胆汁中胆红素和胆汁酸含量增加,共为佐药[9]。木香可减轻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效应,降低胆道平滑肌紧张性,减少平滑肌痉挛,控制胆绞痛,从而达到行气止痛的效能[10]。因此,胆通颗粒具有疏肝利胆,清热祛湿,止痛退黄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7天两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说明胆通颗粒具有良好的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的功效。肝酶水平是评价肝功能的关键指标之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ALT水平升高,提示肝功能受损[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第7天总胆红素及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第7天、第12天直接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说明胆通颗粒具有保护肝功能的功效。长期留置T管易引起胆道逆行性感染[12],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第7~12天胆汁引流量多于对照组(P<0.05),说明胆通颗粒更有利于T管引流术后患者胆汁通畅引流,并有利于早期拔除T管,避免长期留置导致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胆通颗粒治疗胆总管结石并发AOSC行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后患者,可增加胆汁引流量,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引流术胆总管胆汁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唐映梅:带你认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