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辉
(安徽工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陶艺”一词在我国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世界陶艺的发展而被大众所了解[1]。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改名为清华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以及广东产瓷区的一些高校是最早一批陶瓷教育的实践者及推动者,之后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陶艺课程,推动着我国陶艺事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美术生比例的不断增加,一些地方院校为了扩大生源,相应地增加了一些艺术专业,其中陶艺作为美术教育的一门课程,已成了院校招生的一种手段。但由于非产瓷区师资力量缺乏,学校对此专业了解不足、重视不够,在教学上没有明确目标,课程过后不能看到较好成果,很难发挥好非产瓷区陶艺课程开展的价值[2]。
针对此类现象,笔者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结合个人教学感悟,探究改进和完善非产瓷区陶艺课程的教学策略。
非产瓷区指的是除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山东淄博、广东佛山、江苏宜兴、福建泉州等全国著名的陶瓷产区以外的地区。近年来,陶瓷教育的开发、普及在我国已形成广泛的共识,越来越多的综合性高校开设了陶艺课程,其中就包括很多非产瓷区的高校。但非产瓷区没有便利的陶瓷资源,师资和教学条件相对一般,因而陶瓷课程的开设不能照搬其他产瓷地区的模式[3]。
在非产瓷区陶艺课程的教学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首先,在师资配备、教学条件和制作陶瓷的便利程度上无法和产瓷区相提并论。非产瓷区师资力量薄弱,一般综合院校非陶艺专业开设这门课程可能只有一个陶艺教师,除了担任一些课务,还要负责陶瓷工作室的管理工作,相对分散了教师的部分精力。硬件设施方面也不够完善,工作室教学设备审批、耗材采购、设备维修等需要逐级申报审核,工作较为繁琐及困难,一些必用设备不能及时供用会严重影响教学运行的效率。在陶瓷材料的选择上也面临着很大的局限性,比如一些釉料、黏土、工具等要从产瓷基地运输过来。 其次,高校引入陶艺课程多是作为专业选修课,开设时间过短,大多数非产瓷区学生都是初次学习陶艺,一次课程结束后可能再也没有机会接触。实践时间过短,不能很好地掌握材料语言,很难有好的创作。陶瓷艺术的学习要从基础开始,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材料也是一个熟悉、探索再到创造的一个过程。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短时间内可能无法探索到陶瓷的魅力,急于求成也就无法烧制一件有价值的作品,从而丧失了学习兴趣。
在陶艺教学中,教师要秉承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限制学生的思维,给他们多一些尊重与鼓励,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到陶艺学习中去。在陶艺创作方面,要以学生的个性及兴趣点为前提,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比如在陶艺创作的成型方法上,有些学生喜欢泥片成型的创作方式,有些喜欢捏塑成型,有些学生喜欢模具成型,有些同学则喜欢综合以上几种方式来创作,那么教师就可以据此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比产瓷区,非产瓷区没有浓厚的陶瓷艺术氛围,学生想要学好这门课,也只能多去收集与自己创作方式相近的一些资料、作品、案例,反复琢磨、研究、与教师探讨,以此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学生从兴趣出发,就会得到最大的收获。教师对待学生也要一视同仁,要和他们多交流,不能让有些同学感觉被忽略了。同时,学生也要保持一个积极学习的心态,有问题及时找教师沟通,因为非产瓷区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初次接触陶瓷,对材料属性的不了解会导致实践过程中遇到较多的问题,及时询问教师可能会避免陶瓷创作中的一些失败。
教师在讲解陶瓷知识的过程中,要转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由单向的陶瓷理论灌输变为师生间的互动,比如在讲到一些陶瓷的基本知识或历史时,可以轮流提问。因为问题不难,学生回答正确后,也会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打破沉默枯燥的课堂氛围。“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陶艺教学发展中起到了积极性作用,它使得学生受到充分的尊重与鼓励,从而使得师生关系融洽,更加有利于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形成。
陶艺课程讲究的是动手能力,要看出学生的学习水平,真正的落脚点还是在学生的作品上面。有时候一个知识点,教师在理论教学中讲十次,也不及学生动手一次学得深刻。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自由度去尝试,告诉学生不要怕失败。经验就是在一次次尝试中、一次次失败中总结得来的,虽然有时教训惨痛,但也弥足珍贵。有时从失败中可以领悟到一些新的东西,或是技能上的,或是灵感上的。
在刚开始实践时,有些同学看到黏土就莫名兴奋、跃跃欲试,脑海中关于作品最终的形态没有太多的规划,只是自由发挥、随意的塑造,结果无法完成一件像样的作品。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就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在强调学生动手实践的同时,也要帮他们把握好大的方向。非产瓷区的学生在学习资源上有很多不足,他们学习陶瓷的渠道只有从教师、书籍、网络等几个方面,而产瓷区的同学就处在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上,除了学校里学到的知识,生活中他们还可以从周围的陶瓷匠人、师傅那里学到很多技能。所以说非产瓷区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很重要,课程教学中在一些技术关键点上,要做好示范,让学生掌握好必要的制作工序。这样学生才能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更能放心大胆地实践。注重学生实践不是完全放手,而是像放风筝一样,有根线牵引着,才能不迷失方向[4]。
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领悟到自己哪里出现了问题,哪里还需要改进。为了更好地促进非产瓷区陶瓷教育的发展,教师必须要有实践意识,因为非产瓷地区资源有限,学生要想学好陶瓷艺术课下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断尝试、不断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排学生去往产瓷基地考察能大大提高陶艺课程的教学效果。在产瓷基地学生可以感受到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氛围,作坊式的教学模式,亲临现场的体验会让他们很快掌握一些新的技能,同时也能增加他们学习陶艺的兴趣,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一般学校为了安全起见,陶艺室只配备电窑炉,烧成效果单一。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学生就会了解到汽窑、柴窑、坑烧、乐烧等多种烧制方式,也会亲眼见识到每一种烧制方式所呈现的陶艺效果。此外,通过产瓷基地的考察,还能学习到一些传统的陶瓷工艺,根据地域的不同,所了解到的陶瓷文化也不同,也算是对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一份传承和发扬。
实习基地的一个好处在于所有的行业分工明确,遍地都是优秀的技术工人,到处都是行家里手。浓厚的陶瓷艺术氛围加上便利的烧制条件,令每个陶瓷艺人都为之向往,更重要的是为初学者解决了后顾之忧。
笔者认为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陶瓷理论知识与基本的操作经验后,去往产瓷基地实践可大大开阔他们在陶瓷艺术之路的眼界。
高校的陶瓷教育不仅要重视基础学习,还要关注学生与整个社会环境的融合。教育的核心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自主思考的能力以及塑造创新性精神,使学生勤于思索,在学习、生活中寻找乐趣[5]。尊重学生自身的兴趣、价值、需求、动机是高校教育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学校要为现代陶瓷教育创造一个开放的、互动的、良好的艺术氛围,让学生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在一门陶艺课程结束后,集中一些优秀作品,为学生策划一次展览或开办创意集市,让学生的付出得以回报,会大大增加他们学习的成就感。创意集市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陶瓷艺术并参与进来。我们可以通过创意集市的方式让高校之间增加密切的联系,一个高校艺术活动的开展可以引发多个高校的参与,长此以往,各校艺术展览和学术交流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多,同时也为学生铸造了一个完善自主交流的平台。创意集市可以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模式,线上可以把好的陶艺作品拍照并上传网上交易平台,通过学生之间的转发获得消费者的关注。线下可以按照固定的时间、地点,自发的申请摊位来销售作品,可以是不同高校、不同艺术专业之间的参与,这样还可以丰富集市的资源、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在保证作品质量的前提下,长期进行下去也可以形成一种文化影响。
在非产瓷区陶艺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社会及学校资源,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本,注重实践;在教学模式上实行多元化,除了课堂,网络、书籍,采用实习基地学习或考察方式来增加学习效率;在重视陶艺基础学习外,注重与社会实践相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