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红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1100)
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西藏一直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在14片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中贫困发生率排列第三[1]。面对严峻的贫困形势和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移民成为解决西藏贫困现象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移民与移民工程的实施改变了移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使移民原有生计模式发生了改变。笔者对察隅县扎拉村生态移民实地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从搬迁移民生计类型、土地利用情况、人力资本等方面,探讨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以期通过扶贫搬迁的典型案例分析,为民族贫困地区特别是西藏的扶贫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属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过渡的藏东南高山峡谷区,受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及青藏高原高压系统的影响,气候呈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到温带、寒温带和寒带气候垂直变化。地貌类型有高原、峡谷、山地、雪山、草甸等,地质条件极其不稳定,易发生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总体气候条件较好,温和多雨,日照充沛。
调查区域扎拉村是全察隅县最大的村庄,也是由多民族共同组建的村庄,村民主要包括藏民、汉民、彝民、缅民等;全村共有192户742人,其中原住民49户178人,其余人口大多是政府同村庄原住民协商后,搬迁安置的该县其他地区的生态移民及搬迁来的缅民等。此次调研主要对察隅县集中搬迁至扎拉村的23户82位古拉乡沙玉村村民(原有的生产、生活资料毁于洪灾)进行调研分析。
1.1搬迁前后自然条件状况古拉乡境内平均海拔3 500 m,迁至扎拉村的23户沙玉村村民原地处海拔4 000 m以上,经济以农牧业为主,作物一年一熟。气候类型为寒温带,降水量较多且季节分布不均衡,每年4—9月为雨季,一年中大雪封山的时间占半数。村落山高谷深、交通闭塞,到县城需骑马换车,约1 d时间。主要地貌类型为高原、峡谷、雪山、草甸,生态脆弱,易受山地灾害威胁,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村庄基础设施毁损严重,给当地村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生产生活条件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善。
搬迁后的扎拉村平均海拔2 300 m,亚热带气候,主要地貌类型为森林、峡谷、山地,曲桑河流经村庄,作物一年两熟,村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离察隅县城约11 km,201省道经过该村,交通较为便利,是宜居且便于从事非农活动的地点,从根本上改变移民的贫困面貌成为了可能。
搬迁户的原居住地属于深山峡谷地带,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频发,交通不便。搬迁后的扎拉村整体环境较为平坦,属于山区河谷地带,地质条件比之前的深山峡谷地带稳定,移民居住和生产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沙玉村居民搬迁至扎拉村后对自然条件满意度达100%。
1.2搬迁前后生计状况搬迁前,由地理、交通及气候因素影响,居住地缺少修建房屋的林木资源,建设砖瓦房屋更加困难,因此村民的住宿条件极差。村庄一年中大雪封山的时间占半数,冬季的取暖问题一直是每个村民生活的老大难问题。此外村民外出困难,到县里约花费1 d的时间,因此大多数村民很少外出,村民的生计结构以务农为主,还通过采集虫草等藏药材来获取一定报酬,生活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生计类型单一,没有多种经营,劳务输出几乎没有。
自2003年起,察隅县政府经过调研并征求贫困户同意后将其从察隅县古拉乡沙玉村搬迁到了竹瓦根镇扎拉村,并为他们修建了安居房(混凝土结构),配套了相关家畜圈舍及种植产业。扎拉村有大量的原始森林,通过周边林地的修剪枝条就可以解决冬季取暖问题,林下资源丰富,且可耕地一年两熟,产量较原住地显著提高。搬迁后的村民主要经济来源除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外,还有外出打工,采集天麻、松茸、木耳、灵芝等多种林下资源和国家政策性补贴。新的居住地离县城较近,生计类型多样化,人人都可以到县城进行生活资料的买卖,青壮年外出务工和从事其他非农行业的机会和频率增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经济收入逐年攀升。
在察隅县开始实行生态移民政策后,竹瓦根镇扎拉村被纳入西藏“整村推进”扶贫行列。经过多年的建设,移民生产生活已经逐步稳定,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增产增收的基础得到了夯实。移民搬迁到新的扎拉村以后,生计模式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大多是有积极调整的方面。扎拉村生态移民在可持续发展中也面临着困境,这些困境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2.1耕地面积减少,分配不均,经营粗糙,林地资源利用不合理扎拉村耕地主要呈带状分布在曲桑河河两岸阶地上,新建的扎拉村延201省道约10 km,由扎拉组、永孜拉卡、扎给组、阿森组、公安基地组成,共192户,是在原扎拉村(即现在的扎拉组,共49户178人)的地方建立的,全村超3/4的住户由察瓦龙、古拉、日东片区等地近年生态移民搬迁而来,居民居住的房屋则是建立在以前的耕地上,导致本就不多的耕地减少,其中人均耕地降低到600 m2,乱建乱圈现象严重。
集中连片贫困区农民长期从事的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没有掌握设施农业、喷灌农业、滴管农业等先进农业生产耕作技术及劳动技能[2],居民对自己耕作的土地投入很少劳力进行土地优化,精细种植,大多数家庭对耕地中的石块不进行处理,即使种植作物后,很少进行锄地等农事活动,导致耕地的产出水平较低。尽管搬迁后村民对耕地利用程度逐年增强,但农户对土地的物资和劳力投入缺乏动力,土地垦殖率较低,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成为了首要任务。地少、人多、农作物产量低是扎拉村移民面临的现实状况。
扎拉村林地面积约占全村总面积的75%,且多为未开发的原始森林,林下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尤其是村民对森林中各种药材、可食用菌类利用较少。受制于复杂的地形和落后的交通条件,20世纪在交通便利的山坡和近村地区的林木被过度采伐,造成部分采伐迹地;偏远地区的林地基本未利用,林木老化和自然死亡、腐烂严重[3]。为防止乱砍滥伐现象,有效保护环境和林地资源,地方政府禁止私砍滥伐森林,但是依然有村民进行偷伐活动,导致交通较好的地段森林被过度砍伐。村民对林地的利用主要是解决燃料问题、修建房屋以及采集少量的林下资源等方面,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利用。林地未得到有效利用,主要是由于森林中交通不便,不能对部分过熟林进行砍伐利用,另外,村民对很多林下药材不认识以及进出森林存在巨大的风险。
2.2移民人力资本匮乏,生计转型能力低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其中质量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扎拉村的生态移民由于自然、地理、经济、历史、语言等多方面的原因,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劳动力文化水平低、致富技能水平低。被调查的沙玉村移民中,在搬迁前仅有4人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与读写(其中2人是在服兵役期间识字)。察隅县近5年期间才有大量的修路、修房等需工工作,2003年搬迁至扎拉到目前,中年移民占劳动力的50%以上,且年龄偏大,受自身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的影响,其外出打工受到了限制,人力资本的提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直接制约了其对于新生产技能和外界信息的掌握能力,阻碍了其就业转型能力,生计转型适应能力低,而脆弱性极高。
2.3移民经济基础薄弱,资金投入能力低资金是生态移民生产生活能否可持续的最根本保障。搬迁后,各级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增加,如察隅县计划2016年搬迁156户800余人,搬迁设施建设标准:主体住房144.2 m2/户,伙房43.2 m2/户,围墙46.5 m/户,排污管道、文化室等公共设施。但地方财力薄弱,公共投入满足不了多数农牧区扶贫开发的需要[5]。
搬迁前沙玉村村民主要是通过广种薄收及家畜养殖的方式维持生活,与外界信息及物质交换较少,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状态。搬迁后,居住地较之前的住所交通方便,信息流通快,需投入到住房、日常食品等必要事项的支出增多。但移民后的耕地面积少,土地收益较低,除了少量的农业收入外,对从事非农活动来增加经济收入的依赖度增高。由于科学知识及工作技能的缺乏,年龄偏大及交流问题,从而限制了其对于新技能和创业的人力和财力投入。移民后在总收入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移民户的可支配收入将不断缩减,其生计水平也可能会不断下降[6],而在非农活动中获得的报酬较少,使改善居住条件、修建更多的家畜圈舍、外出学习技术等愿景由于得不到资金投入而不能快速实现,后续产业发展难以得到保障,形成收入低与资金投入低的非良性循环,降低其生计转型能力。
2.4部分移民致富信心与愿景不足,导致移民之间贫富差距大与大部分民族贫困地区一样,相对封闭的环境和落后的文化教育状况使扎拉村移民文化素质和基础技能较低。在调查中发现,移民贫富分化现象严重。移民对于国家政府给予的帮助怀有感恩之心,并且树立脱贫的信心,时常外出打工,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技术培训,并将学到的技术投入到实际工作中,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且投入大量的劳力和金钱改善经营的耕地、工作条件及下一代的教育质量。另一部分移民致富信心与愿景不足,移民本身受教育的程度和意愿较低,对后代的教育培养不够重视,不愿意外出务工,也不愿意对自己的耕地投入更多,传统“等、靠、要”的思想和酗酒、赌博等不良消费习惯制约了移民自我发展的意识,因此生活得不到较大的改善。
2.5交通不便,与外界物资交流困难扎拉村地貌类型多样,生长季节热量水平高,太阳辐射强度大,光、温、水配合比较好,小气候资源丰富,林地面积大,林下资源丰富,除木耳、松茸,青冈菌、大脚菇等食用菌外,还有虫草、天麻、灵芝、贝母、三七、党参等野生药材。扎拉村离县城和林芝市区距离远,与外界物资交流困难。村庄虽然有201省道通过,但是要去林芝市需要10 h以上(2016年以前,由于通麦大桥及部分隧道没有建好,需要14 h以上),到云南需要更多时间。
由于村民缺乏收集、加工和处理价格的意识和能力,农作物等主要靠销售一小部分到县城,药材等主要依靠商贩到村里收购,从而获得较少的报酬,这也是大部分村民不愿意去采集林下资源,并将自己的农产品出售的主要原因。
移民的可持续发展是移民活动实施的根本目的,要实现这一目标,使移民脱贫奔小康,需从根本上解决移民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民族贫困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3.1增加土地投入与产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土地和传统的农业活动长期以来都是移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长期以来,受本民族传统思想和非科学的传统习惯影响,移民缺乏自我发展意识,对土地投入的动力不足,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土地垦殖率较低。扎拉村属于河谷地带,耕地距村寨近,改土培肥方便,土壤养分供求状况较好,但因搬迁人口增多、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能够分配给移民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要提高土地产出,需对土地利用效率的要求更高。
为改变耕作现状,提高农牧民土地产出,国家通过多种途径,投入了大量资金来解决该问题,如在适宜修建温室的村修建温室大棚,就扎拉村而言,在2011年修建了65栋复合墙体型温室大棚,每栋300 m2。为了改变、引导村民温室种植的积极性,察隅县人民政府到目前为止,4次组织村民开展蔬菜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技术等实用技能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已有293人次。另外,西藏自治区从2011年开始开展“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在驻村单位的帮助下,2015年温室大棚饮水灌溉工程的建成可有效解决扎拉村温室大棚灌水难的问题,可使该村65户298名村民人均增收6 150余元。同时,驻村单位可为扎拉村提供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质资源,争取适合所在村的项目,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结合所在村土地资源实际状况,引导移民和村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主动增加土地投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收益的可持续性。
3.2支持农业合作社发展,大力进行农村电子商务新平台与物流网络建设,拓展销售渠道是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快捷途径民族地区现实的发展路径一定是重视特色产业[7],在脱贫的道路上,可以大力支持农产品、土特产合作社发展,为更好地支持农村电子商务新平台与物流网络发展,拓展销售渠道是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快捷途径。
对于新建的扎拉村,在察隅县政府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符合林芝实际”发展路子的大力倡导下,积极利用产业扶贫资金,调整扎拉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扎拉村移民的土地垦殖率逐年增加,种植结构渐趋合理。
除丰富的林下资源外,村民自己制作的藏装服饰、酿制的青稞酒、特色农产品,如鸡爪谷、苦荞等都可以为村民带来可观的收益。扶持村民建立农业合作社,在县城和林芝市区设立农产品直销点。政府部门及各驻村工作单位应大力鼓励与培训贫困户参与并从事农村电商及物流活动,各驻村单位要对村庄成立的农产品合作社、农牧产品进行标准化设计与包装,并对网络售卖等相关工作进行监督和支持。通过农村电子商务新平台,利用发达完善的信息技术对农产品销售渠道予以拓展,销售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才能力保移民收益得到直接和显著提升,从而提高村民对农、牧、副业投入的积极性,形成可持续良性循环。
3.3政府部门鼓励支持生态移民及其他民族贫困地区人员改变生活现状“扶贫首先必须扶志。所谓扶志,就是扶精神,扶志气,让群众树立脱贫的信心,看到致富的希望。”在大量的生态移民中,对于响应国家政策,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积极改变自己生活现状的村民,政府要积极支持与鼓励。但是对于常年不思进取,安于贫困现状,并且自以为荣的村民,应给予相应的惩罚。对于民族贫困地区的生态移民,应引导其改变非科学的传统观念和传统习惯。被调查移民中,扎拉村移民普遍存在固步自封、坐等救济的思想,再加上其收入水平较低,缺乏储蓄意识,大部分收入被投入到日常消费及宗教活动中,导致其对土地投入动力不足,缺乏主动创造财富的意识和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反贫困中西藏各阶层普通公民政治自觉意识的培育是人的素质中最重要的提升, 比物质贫困的改善意义更为巨大[8],应逐步破除移民群众普遍存在的“等、靠、要”思想和非科学的传统习惯,引导移民改变观念、解放思想,增强其自我发展意识,从根本上打破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禁锢。
3.4加强人力资本培育,促进就业转移,提高移民生计转型途径和能力是民族贫困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3.4.1加强民族贫困地区生态移民文化及技能培训。投资与提高人的素质,能够显著地提升贫困人口的经济前景和福利[9],提高移民生计转型能力,降低其生计脆弱性程度。在文字语言、信息技术、法律常识、社会礼仪等方面对移民中成年劳动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基础培训,从移民生活现状调查中可以清晰地发现,生活水平提高最多的住户就是因为户主在服兵役期间,学习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够很好地了解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对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后代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有很好的愿景,对移民生计多样化能快速接受。通过加强基础教育和技术技能的培训,使移民加快就业转型,更好地融入广阔的就业环境。
3.4.2加强民族贫困地区生态移民的生活生产技能培训。可以对移民提供诸如驾驶技术、养殖技术、特色产品加工技术、少数民族特色手工技术等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将扎拉村丰富的优质农产品资源作为重点发展培育对象,实现农产品生产和经营规模化、产业化,从而促进就业转移,提高移民的经济收入。
3.4.3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措施[10]。西藏是全国首先实现从学前到高中15年免费教育的地区,要全面推进基础教育发展,重视移民子女的基础教育培养问题,增加移民子女的受教育意愿,尽可能使所有适龄学生接受更好的、符合西藏实际特点的教育,使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