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素质提升研究

2019-03-14 10:44刘秀芳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立德素质价值观

刘秀芳

(蚌埠医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1]立德树人具有新的时代内涵,即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代表,要具备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担当意识等。高校通过课程体系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等措施,不断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者、实现中国梦强大生力军。

1 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

立德树人思想由来已久,《礼记·大学》写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强调德才并重,以德为先;注重修身养性,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新时代,立德树人被赋予新的内涵。

1.1 立德树人要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我国教育有着光辉的历程,党领导人民从最初的创建和发展新民主主义教育,到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教育,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之路,最为根本的是坚持了正确的办学方向。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

1.2 立德树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引领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引领。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高校的鲜亮底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这个主力军的教育和培养,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引导。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引领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

1.3 立德树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实行“三全育人”,取得丰硕成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工程,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3]

1.4 立德树人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强则国强。百年大计,需要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将全过程参与实现“两个一百年”,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使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最终目标是教育广大高校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努力使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与中国科技大学学生座谈时强调: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希望同学们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2.1 思想政治素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4]

2.2 专业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专业素质是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质,大学生既要具备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又要具备相关的实践和动手能力。比如临床医学专业的大学生,既要具备人体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理论知识,又要通过人体形态学实验、医学机能学实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等掌握相关的实践知识和技能。

2.3 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人格、气质、修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文学教育、艺术教育、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自然科学教育等,达到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比如医学类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素养。[5]

2.4 创新精神和担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新时代大学生肩负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正确认识责任和使命,要有创新精神和担当意识,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

3 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素质提升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把立德树人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一个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家国情怀、牢固的文化自信、坚定的人民立场等等。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提升大学生的素质。

3.1 改革课程体系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和发展,以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升级,相应的课程体系需要改革。

(1)课程体系改革提升大学生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为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教育部、科技部等13 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注重电子控制、软件设计、现代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以及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的使用,积极推进大学生专业素质提升,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2)课程体系改革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抓手。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重视“思政课程”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思政实践教学和思政教育基地建设,全方位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3)课程体系改革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和身体素质。在课程体系中设置语言与文学模块、哲学与思维模块、艺术与审美模块、创新创业模块、运动体育模块等模块课程,开设《演讲与口才》《唐宋诗词欣赏》《中外影视作品欣赏》《体育舞蹈》《太极拳》《跆拳道》等选修课程,通过此类课程的教学与学习,陶冶情操、培养兴趣、激发灵感、强身健体,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提升。

3.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6]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抓住第一课堂这个主渠道。利用课堂教学的集中优势,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的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激励大学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做到坚守和践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日常行为准则。

(2)利用第二课堂和实践教育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建设第二课堂育人阵地,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全国性大学生竞赛活动为牵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融合;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学生社团和实践教育基地为依托,组织“校园歌手大赛”、“高雅艺术进校园”、“社科专家进校园”、“三下乡”等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的互动和协调育人机制,发挥实践教育基地的学校和社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各类活动中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团队精神和个人意志品质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融入其中,通过活动和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3)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新时代,我们的教育对象为00 后大学生,互联网、信息化快速发展。要顺应新时代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变化,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活起来,推动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加强各类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校园BBS 等新媒体建设,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做实、做细,促使当代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提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大学生整体素质。

3.3 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机制

“三全育人”与“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求高度契合,都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7]因此,构建“三全育人”机制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

(1)强化队伍建设,落实全员育人。坚持师以育德,抓住思政教师这个关键。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和水平。育人者要先受教育,思政教师要坚持“四个相统一”,对标“四有”好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深厚的理论素养赢得学生。其次,在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注重思政管理队伍建设。高校要配齐配强年级主任、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立完善的选拔、培养、管理、激励机制,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全体教职员工都是“育人者”,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等长效机制。

(2)健全培养体系,推进全过程育人。构建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人才培养体系,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新生入学教育,不仅要进行专业方面的教育,更要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习阶段,课程体系要肩负起思政教育的责任,积极推进思政课程教育,将“课程思政”理念贯彻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之中,让思政课程和各类课程同为立德树人服务。毕业阶段,通过就业指导、毕业教育等,引导大学生不忘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为中国梦奋斗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

(3)构建联动机制,实现全方位育人。从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到网上网下,实现立德树人全覆盖,做到育人无处不在。构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协调育人机制,充分发挥第一课堂集中稳定性和第二课堂灵活多样性;完善创新创业课、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课程和活动,优化实践实习基地,推进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达到校内外合力育人的效果;搭建包括全国高校思政网、易班、新闻客户端、微信微博等在内的网络思政工作格局,打造有吸引力、丰富的网络教育阵地,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促进网上网下育人同向而行。

总之,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素质提升既是高校的责任,也是广大青年学子的责任。当代大学生要抓住人生黄金期,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大任,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脚踏实地筑牢专业知识,提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综合素质,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立德素质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