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研究

2019-03-14 10:44甘如美江姚可可
关键词:黄山遗传文化遗产

甘如美江,毛 钰,姚可可

(安徽工业大学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作为徽州文化的发源地,黄山市现存的非遗涉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手工技艺等。但古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要依赖口传面授,许多非遗濒临失传。目前黄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分析与研究,缺少从项目传承人角度来阐述文化传承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与发展的展望。因此,通过与文化传承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乃至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基地进行实地探访来分析文化传承的现状与发展是行之有效的。本文通过与黄山地区4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人”)的深度访谈以及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下简称“非遗项目”)传承基地的走访,从多维度分析非遗项目传承所面临的困境,并归纳总结出其未来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非遗传承面临的困境

(一)非遗项目淡出百姓生活,缺少社会关注

黄山市现存的非遗项目涉及诸多民间艺术门类,这些非遗项目皆为文学艺术领域的瑰宝,但与百姓的日常生活联系日渐疏远。市场经济体制下,快节奏的生活催生商业化产业的发展,文化艺术产业更像是一份“快餐”,人们来不及细细品味就丢弃了。作为国粹“京剧”的重要来源,黄山地区的徽剧曾一度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但随时代发展而演变出众多的休闲娱乐活动,使得传统戏曲徽剧不得不面对受众锐减,观众热情不高的窘境。还有一些非遗项目应用和传承与寻常百姓的生活很少有交集,得到的社会关注度自然不会高。比如歙县的徽墨制作与歙砚打造技艺,二者虽贵为“文房四宝”之列,但在现代社会保留更多的是其所具有的艺术性。如安徽省徽剧非遗传承人江贤琴老师说:“我们在黄山地区的演出已经很少了,很多观众不太听得懂我们唱的曲子,受众比较少,来的观众也没什么热情。”

(二)非遗产品成为旅游业的附属,自身优势不足

黄山地区是古徽州的主要发源地,文化旅游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诸多非遗产品正是依托旅游产业带动消费的。屯溪区的屯溪老街就有很多售卖歙砚和徽墨的商铺,吸引前来旅游的游客驻足观赏。游客们更多关注的是商品的外观而非其文化内涵,这样的文化传承“貌合而神离”。

(三)非遗项目技艺要求较高,传承人数减少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徽州文化传播至今,留下的非遗项目对于传承人的艺术功底与文化修养都有较高要求,项目技艺的习得不是一蹴而就的,年轻一代很难耐得住性子潜心学习技艺。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其中感受科技生活带来的便利,对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练习并对艺术功底有较高要求的传统技艺自然不愿选择。而老一辈的传承人年岁较高的居多,即将面临退休,却很难找到接班人,传承人数的不断减少是非遗项目继续传承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高级工艺美术师、安徽省非遗传承人胡秋生老师说:“学习歙砚雕刻得有一定的美术功底,而且要花大量的时间在这上面琢磨。我雕刻这么多年了,你看我这手都变形了,两根手指无法合拢了。”

(四)非遗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管理乱象

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非遗产品的传承与产业化发展也毋庸置疑要搭乘这辆快车。商业化模式下非遗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是在所难免的,但因此所带来的对于非遗项目名声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老字号工坊留存至今的数量在不断减少,民间小作坊趁势挤入市场抢占商机,却因缺少行业标准的约束而造成市场乱象,损害部分消费者的权益。比如屯溪老街售卖徽墨的商家不下十家,纷纷打着老胡开文墨厂的名号,消费者很难明辨真伪,利益受损的也不在少数,这无疑也是对非遗项目徽墨制作技艺的抹黑。

二、非遗传承的发展建议

(一)建立健全专有的传承机制

非遗文化是一种“草根文化”,其发端与成长都是在民间,直到2006年4月联合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生效,中国作为缔约国开始了它的非遗保护之行,非遗也由此进入国家视野,得到了社会意识形态的认可和重视。黄山地区的非遗传承多为口传面授,因此专有传承机制的设立将对非遗传承有很大程度的助推作用。地区政府主动联系当地非遗传承人,了解非遗项目现况,帮助有关传承人设立传承机制,使非遗项目的传承规范化统一化。传承机制的设立一方面有益于保护非遗项目,降低非遗项目濒临失传的风险,另一方面也能激发专家学者或是民众了解学习的热情,促进非遗传承不断向前发展。

(二)增强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自信

非遗传承人是历史的解说者,也是文明的传递者,他们肩负文化传承的使命。但现实生活与文化艺术发展面临的困境却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自信,不少传承人因此放弃非遗项目另寻出路。因而通过完善非遗传承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府资助和保护力度来增强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自信不失为非遗传承的一颗“定心丸”。

(三)丰富非遗项目与民众接触形式

非遗项目虽根植于民间,却随时代发展而淡出百姓的生活圈子,但非遗传承也必须依托民众来进行文化传播,缺少受众的文化传承只能是一个空壳。因此,《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4号)便提出: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各类文化资源,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培育青少年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1]。民众有更多形式接触了解非遗文化,民族文化自信才能不断加强,传承之路也能越走越远。

(四)走精品旅游线路,不丢非遗之魂

黄山市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借旅游的“春风”吹拂非遗传承的“幼苗”也是文化传承的有效举措,但随之带来的非遗产品市场的乱象却是文化传承的悲哀。“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游客给予的好口碑既是对旅游业的最好宣传也是非遗传承的成功之处。应建立行业标准,为非遗产品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增强游客的旅游文化体验,打响黄山旅游与非遗传承的名牌。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一笔宝贵财产,它的保护与传承是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步骤。尽管当前非遗传承面临诸多困境,但国家也加大了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力度,相应法律法规也在持续完善。黄山市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城,保护与传承之责必然是政府工作的核心,人民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也将助推非遗传承越走越远。

(一)着力培养新一代非遗文化传承人

人是文化的载体,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的传承是非遗传承人当下的工作重点之一。目前在黄山市政府的支持下,很多非遗传承人将非物质文化艺术带进中小学,定期表演,在增加学生艺术修为的同时努力发展新一代接班人。伴随着非遗文化传播范围的扩大,所带来的影响力与认同度也不断地吸引着年轻一代爱好者为此努力奋斗。

(二)顺应时代潮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非遗文化是人类发展的见证,中华文明的结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开始追求“手工”的艺术,当下“手工”已不再是小农经济时期人们谋生的手段,而是成为一种艺术追求。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非遗已成为灵动的艺术形式与文化载体。在非遗塑模重组的过程中,新元素不断融入,它将在人类不断拓展的思维领域里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传承新的璨烂文化。

(三)文化自信,助力非遗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标记,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树立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坚定普及并传承好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自信,是当代青年的职责所在,也是使命担当。通过对黄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访谈,听到余音绕梁的徽剧,亲观一方方巧夺天工的歙砚,深感工匠精神的专注与坚持,是他们一代代身体力行,穷尽一生以此践行并传承着百余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黄山遗传文化遗产
非遗传承
与文化遗产相遇
黄山日落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登江阴黄山要塞》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黄山冬之恋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