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珺鲍建生
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数学教育学报》1992—2017年的文献分析
陆 珺1,2,鲍建生1,2
(1.华东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上海 200241;2.上海市核心数学与实践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1)
《数学教育学报》在1992—2017年间共刊发207篇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相关文章.其呈现的主要特点有:各年发文情况差异较大;合作研究偏少;超过一半的作者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绝大多数作者有相关实践经历;研究队伍中缺乏以职前数学教师教育为主要研究方向且有突出成果的研究者;研究工作中不乏几位重量级学者的参与;所涉及的10种研究方法与10类研究内容分布得很不均衡.后继研究中应注意反思研究内容、更新研究视角与重视研究方法.
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研究;《数学教育学报》;内容分析法;文献研究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7年末,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和14门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版,并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教育部教材局对各地和学校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评价标准提出的具体要求指出:“课程实施涉及人员、资金和设备多方面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师资队伍建设.”[1]2018开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坚持兴国必先强师,深刻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2]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是先导性、关键性、基础性工作[3].迈入“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的新时代,教师教育的重要性得以从战略高度获得充分认识与肯定.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将“启动教师教育振兴计划,推动教师教育在历史交汇期实现全面振兴”列为2018年工作要点之一[4].王定华司长认为,“当前,教师教育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师范生的生源质量在下降,教师培养层次还不高,教师教育模式仍需创新,教师教育课程还需改进,教师培养质量与中小学一线的期盼存在差距”[3].据此,不难预计职前教师教育将成为教师教育振兴计划的核心关注区.因此,按师范生主修学科、日后任教学段等对已有研究作一较长时间跨度的回顾梳理,在把握其发展轨迹的同时管窥实践工作的成败得失,并为新时代教师教育发展洞见一二,这于教师教育工作者而言是富有意义且较为迫切的任务.
布拉德福定律表明,每一学科或专业的文献,在科技期刊群中的分布,总是相对集中在少数专业期刊中,同时又高度分散在数量庞大的相关专业与相邻专业的期刊中.专业核心区期刊,种数不多,但该学科文献载文率高,信息量大,与该学科关系密切,大多是反映了该学科的前沿问题,学术价值高[5].《数学教育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于1992年12月创刊,代表着中国数学教育研究最高层次学术刊物的问世[6],26载春秋里始终积聚着专业研究领域的高水平成果.因此,考察国内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研究的历史脉络与发展图景,以刊载于《学报》的所有关涉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的研究性文章为研究对象,应是可靠的数据来源.
研究对象的属性决定了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文献研究法的适用性,即通过搜集、鉴别、整理、研究文献而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加之文献时间跨度较大,数量丰富,内容分析法便不容错过,即将非定量的文献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依据数据对文献内容作出定量分析和关于事实的判断和推论.因此,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与文献研究法分析文献的年代分布、作者情况、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4个维度,可以兼顾量的统计与质的分析,由此希冀较有说服力的结论.
首先,借助“读秀学术搜索”中《学报》文献的完整性及其按年归类的便利性,以浏览标题和摘要的方式人工筛选出所有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相关文献,为尽可能避免遗漏,相隔一个月后以同样方式进行二次筛选.然后,逐一粗读所有文献,一方面过滤掉浏览时难以识别的貌似相关实则无关之文,如若干讨论在职数学教师教育的文章;另一方面剔除大量只有教学措施和例题评说而未联系学生特征或谈及专业性质的教改文章,以及部分只呈现研究结果而不给出任何对策的调查研究型文章.总之,即便标题冠以“师专”“高师”等词眼,只要没有落脚于人的培养,均不在入选之列.另外,因《学报》早年已明确“把自己定位在中学(初、高中)和师范院校基础课教育教学上”[7],涉及职前小学数学教师教育的文章只零星见诸于近10年《学报》之中,其另有它刊作为发表的主渠道,所以这里只将研究目光投注于职前中学数学教师群体.二轮筛选和一轮粗读之后,按年份、期号和页码先后顺序对保留的207篇文献予以编码以方便查找与统计.接着,以编码后的新顺序进行二次粗读,按设定的内容分析框架记录作者情况、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并标记某些典型特征.最后,在完成第一轮数据采集基础上确定41篇精读文献,即约有20%的文献被纳入文献研究范畴.
3.1.1 发文篇数分布
26年正是呱呱坠地的婴孩长成栋梁之才所需光阴.经统计,《学报》的研究性文献总产量是2 937篇(书评、公告、读后感、会议发言、会议纪要、缅怀性文章等一律不计),其中207篇职前数学教师教育文献占比约7%,年均发文7.96篇.由发文篇数分布的折线图(如图1)不难发现,各年发文量变化较大,极差达19,是年均发文量的两倍多.从创刊起至1998年(恰是前13年的中点位置)峰值出现,基本呈增长趋势,其中明显的增长发力点位于1994年.1998年之后研究成果在波动中逐渐衰微,可能受研究兴趣转移和《学报》栏目增多的双重影响所致.经数度核查,2005年被确认为研究成果的断点之年,彼时可谓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研究的冰期.后13年的篇数变化相对平缓,2008和2009年出现两个高产数据之后繁华不再,直至最后跌落至3篇.
图1 发文篇数分布
3.1.2 发文比例分布
如同平均数在表示数据集中趋势时存在局限性,往往需要众数、中位数、方差等多个统计量一同给出解释,《学报》的扩大版面、增加页码以及单篇字数要求等变化,使得发文篇数分布不足以全面刻画其26年来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研究成果的纵向变化,因此有必要再统计各年发文量在年载量中的占比(如图2).经统计,年均发文占比为7.13%,各年发文占比变化较大,极差同样是均值的两倍多.这说明研究群体对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研究的兴趣和投入起伏较大,而非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有意思的是,基于两幅图像颇高的相似度,可以猜想研究兴趣和投入程度基本主导了其成果的产出,即研究成果的多寡基本由内因驱动,较少受到外因影响.如在1995和2008年《学报》两次扩刊之时,年发文量都有小幅提升,但同一时期的发文比例也处于缓缓增长之中.另外,后13年发文比例的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前13年,这亦相当吻合发文量变化的总趋势.
图2 发文比值分布
3.2.1 合作情况
统计发现207篇文献中有109篇为独作,超过总数的一半,在98篇合作文献中有近三分之二属于校内合作,约三分之一来自跨校合作(如表1),说明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研究以个人独立研究为主,合作多见于同事或师生合作,处于比较封闭的小圈子之中.外在合作关系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研究尚缺乏校际和地区间的对话与共事.
表1 合作情况统计
3.2.2 第一作者区域分布
统计所有文献第一作者所在行政区域(如表2),共涉及中国大陆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文献产量从19篇到1篇不等.另有大陆少数欠发达地区没有研究成果.将表2结果按东、中、西部三大地理区域进行划分,得到表3,可见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贡献了过半的成果,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成果数量接近,西部地区略高.这与另两项《学报》载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对《学报》2008—2010年473篇研究性文章进行计量学分析,由“第一作者地区统计”数据可得东、中、西部的成果贡献率分别是58.99%、15.43%和24.52%[8];对《学报》2009—2013年的755篇学术论文进行分析,据“作者区域分布”表可知来自东、中、西部的文献占比各为58.54%、16.16%和23.31%[9].但略有不同的是,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出自东部地区的文献占比低于上述两组数据中的近60%,且中部和西部地区间的成果产出更加均衡.由此看来,相较于信息技术、数学建模等时代性、技术性较强的研究方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许因同样欠发达的教育水平,导致广大数学教育研究者的注意指向多少被现实条件和需要所左右.
表2 第一作者行政区划分布
表3 第一作者地理区划分布
3.2.3 第一作者身份
统计207人次的第一作者身份(如表4),发现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研究几乎被高校教师所垄断,且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师专、师院、师大或综合性大学师范专业的从事一线职前数学教师教学或管理人员.据此推断,包括数学学科在内的职前教师教育研究,其与研究者个人的实践经历之间具有强烈的共生性,实践经历的缺失可能影响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捕捉,恐怕也易导致研究结论难以落地.
表4 第一作者地理区划分布
3.2.4 高产作者
统计207人次的第一作者发文量,筛选出发文3篇及以上的6位高产第一作者,并梳理发文时间与研究内容(如表5).这里分析两个问题,一是高产作者在整个数学教育研究中的活跃度,二是其研究工作的连贯性.
鉴于《学报》20余年的学术声望,第一个问题仍借助该刊予以考察.在“读秀学术搜索”的《学报》文献库中,分别键入6位作者姓名后选择“在结果中搜索”,得到6位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学术性文章各有14篇、32篇、13篇、11篇、3篇和3篇,只有后两位作者未在《学报》发表其它文章,前4位作者各自的非职前数学教师教育文章篇数分别为10篇、29篇、10篇和8篇.这于个人而言是一笔丰富的研究成果,可见多数高产第一作者积极投身数学教育研究,兴趣广泛.然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研究队伍中缺乏以职前数学教师教育为主要研究方向且有突出成果的研究者.
表5 高产第一作者发文情况统计
再分析6位高产第一作者的发文时间与研究内容.李渺和王传利的发文时间相对集中,研究内容都是学生层面的问题,关注点比较聚焦,看来两位研究者抓住感兴趣的问题投入了持续的研究,获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果.王林全的发文时间跨度也较小,并且对数学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培养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思考.相比之下,另外3位高产第一作者的发文时间跨度大,持续研究的热情有所欠缺.总体而言,6位高产第一作者的发文情况间接印证了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研究尚未跻身于数学教育研究的主阵地.
3.2.5 几位重量级作者
令人瞩目的是,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研究不乏几位重量级学者的参与.
中国首批18个博士学位获得者之一于秀源教授,身为数论专家和一线教师,曾联系中学数学竞赛和教学实际,撰文[10]分析高师数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出若干建议.之后,他又探讨如何在高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制题能力,即设制新的数学题目的能力,认为相对于强调解题能力,更应该强调制题能力.制题比解题需要更多的综合能力,既有助于提高未来教师的数学素质,又可作为检验培养质量的考察因素.但制题能力的培养难以集中于某一门课程,它应该贯穿于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之中[11].这些观点无疑是立意深远的.譬如当下正在中学教研中兴起的说题活动,其评价项目所包含的对命题立意、能力水平和考查知识点的说明等,便与制题能力密切相关.然而遗憾的是,制题能力在数学教师教育中一直备受冷落.
张奠宙先生在数学教育界德高望重,他曾于世纪之交提出关于高师数学系改革的若干设想,指出高等师范教育的目标是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知识系统有两种形态: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师范大学的教学在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学术形态之后,还必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教育形态;师范性是先进性和基础性的统一,不能被曲解为“向下看”的基础性;数学系的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少而精的基础课,广而约的专业课,多样化的选修课,高质量的教育课[12]……种种见识至今读来仍是振聋发聩.
郑毓信教授是数学哲学和数学教育哲学研究的标杆人物,是在《学报》上介绍境外数学教师教育的第一人,开启了对数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探讨.其第二篇文章[13],在吸收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培养经验的基础上,为内地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出培养应以理论学习为重点,着眼于知识的拓宽,强调专业知识的必要重组;研究方法要由唯一强调定量分析转为重视定性分析,由“心理学研究模式”逐步转向“人类学研究模式”等观点.最近的文章[14],则以数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改革为背景,论述命题工作所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应当如何以考试来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其对时代特征的洞察,对研究方向的引领,以及敏锐独到的学术眼光与高屋建瓴的学术思维,实在令人折服.
统计207篇文献各自所用研究方法(如表6),若所用方法不止一种,以主要方法为计,问卷、测试和访谈归为调查研究.统计发现理论思辨的运用频率最高,经验总结次之,调查研究位居第三,此3种方法的占比总和高达87.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余7种方法各自的占比无一高过5%,尤其是处于末3位的实验研究、叙事研究和田野考察.这与他人研究[15]发现的思辨研究是中国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质性和混合研究比例很小等结果一致(归入调查研究的访谈法是质性研究的一种,但其运用亦是个别现象).
表6 研究方法分布
占比前3位的研究方法中,前两者属于思辨研究方法,后者为实证研究方法的常见形式.为综合考察思辨与实证两类科学研究方法运用的纵向变化,进一步求得各年理论思辨文献量与经验总结文献量之和在年发文量中的占比,与同年调查研究文献量在年发文量中的占比作比较,生成图3.该柱状图直观呈现了思辨与实证在26年间的一番角力.在除2009、2011和2014年外的其它所有年份,思辨研究的运用均多过实证研究,且基本呈压倒性态势,但是随着年份增长,两个比值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因此整体看来,思辨研究正在衰落,实证研究则有悄然兴起的迹象,说明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研究顺应了教育研究大环境中树立科学精神,倡导实证研究的号召.
图3 理论思辨/经验总结与调查研究的比值分布
此外,案例研究、个案研究、叙事研究和实验研究等出现较晚,尤其叙事研究和实验研究不过是2017年才有的个别研究,表明职前数学教师教育多元化研究取向的出现有些滞后.但是结合现今学术界对质性研究和混合研究的推崇,不妨大胆预测上述几类质性研究和实验研究方法,或许将如星星之火般成为未来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研究方法的主流.
3.4.1 内容分析之结果
如2.2中所述,在二次粗读时逐篇记录研究内容,之后进行整体性研读和提炼,将研究内容归纳为3个层面,共13类,最后按编码逐年统计各类内容的发文量(如表7).由结果可知,整体性课程设置等综合性改革方案最受研究者青睐,其发文量在文献总量中占比近三分之一,其它12类内容的发文量与之相比都颇为悬殊.按统计结果可笼统分为3个数量层级.第1层级是发文65篇的整体性课程设置等内容;第2层级的发文量在15~36篇之间,包括教法课/数学教学论、其它师范特色课程、数学专业课程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从教能力5类内容;第3层级的发文量在10篇以下,涵盖其余7类内容.由此传达出如下讯息:其一,研究者可能比较擅长从大局着眼考虑问题,使得第一层级内容的研究出现了扎堆现象,其中尤以1998—2000年连续3年的“高产”最为突出,但实际上这种“擅长”多少阻滞了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其二,从较有年代感的第二层级的5类研究内容来看,传统话题不一定在时代进程中遭遇冷落,但较难引发研究热情;其三,从第三层级的部分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实践性课程远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尽管实际上无人否认其在教师教育中的重要性;虽然探讨研究生培养和教师资格考试的文章只是少数,但从其发文时间来看,表现出明显的政策导向性.这一点从第一层级内容的3年“高产”和两篇关注免费师范生的文献时间中也能窥见端倪.
表7 研究内容分布
3.4.2 文献研究之述评
(1)整体性课程设置.
出自《学报》首期的一篇文章[16]比较了日、俄、中3国高师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国内高师数学专业和综合性大学数学专业的课程异同,呼吁必须加大教育门类课程的比重与精简数学课程的门数.这一观点基本是后继研究者的共识.如有文[17]将开设现代数学教育文献选读、数学教育研究与写作列为1至3年内的近期设想,而将3至5年内的长远设想规划为增加具有强烈师范特征的数学类课程、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数学教育研究课程;有文[18]指出让师范生盲目学习大量近现代数学的做法实为高师数学专业的先天不足.更多的研究者立足全局对课程设置进行了通盘考虑.如有文[19]认为高师课程设计的难点是要处理好专业性与综合性、学术性与师范性、科学性与人文性、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理论课与实践课等几组关系,而在有限的学时下,靠简单增加课程门数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寻求在教学上具有高附加值,能体现综合效应,在功能上能做到上下贯通、左右融会的课程,使其成为整个课程结构的有力支撑点;有文[20]认为应以“主修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模块”的模式取代“专业数学+教育学+心理学+数学教学论”的混合模式.时代更迭与政策出台在赋予研究者更多使命的同时拓宽了其研究视野.与此同时,课程设置必然牵一发而动全身地影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等.如有文[21]将20世纪末的高师数学教育状况归结为“一个下降”(进校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下降)、“一个提高”(社会对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适应性的要求提高)和“一个不足”(教学和教学改革方面投入不足),基于现实设计了关于教学改革的“分阶段分流”方案;有文[22]结合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为独立定向型教育学科、师范院校和开放型教师教育3种不同培养模式提供了多种课改方案.
(2)教法课/数学教学论.
纵观该内容26年的研究,增加教法课的课时是其一以贯之的主张.这大概是源于众多研究者对理想与现实间差距的清醒认识.曾有学者[23]对百余所本、专科院校的数学教学法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在分析情况与猜想原因的基础上指出该课程的教学地位只能加强,不可削弱.然而事实似乎与之背道而驰,之后20年内该课程的课时基本处于深受挤压的状态.2009年之前,聚焦教法课的研究基本都属经验总结,鲜有理论思辨与创新.2009年之后有一些理论研究问世.如有文[24]以诠释学理论、建构主义、现代图示理论为指导,探讨多元理论下“数学教学论”的课堂教学策略,包括基于“专题”的一般教学知识教学策略,基于“主题”的特定教学知识教学策略和基于“试教”的数学教学知识教学策略;还有探讨几种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应用.此外,同期还出现了一些教材研究.如有文[25]构想数学教学论的教材体系,认为应包含数学教学价值篇、理论篇、实践篇3个板块,后两个板块又各包含4个部分;有文[26]对美国同类教材作了介绍,得出对中国数学教师教育的若干启示.
(3)教育实习.
《学报》中的教育实习专项研究始见于1997年,止于2011年,也就是说在最初和最近的5-6年间都无人问津.从非常有限的几篇文章[27-29]来看,一致的观点是增加实习时间,实行全程实习.该观点或由实践检验了成效,或通过考察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比较发达国家的教育实习模式而得出.另有文[30]对教育实习的教学成绩评定作了改革尝试.然而在今天看来,从定性到定性的“改革”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未触及任何观念层面的变革.还有文[31]较合时宜地阐述了如何构建“顶岗实习支教”的实践模式.
(4)其它师范特色课程.
研究者在该部分阐述较多的是微格教学、数学方法论与解题研究、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这3门课程的开设或教材建设,另有个别研究论及数学学习心理学、高中数学选修课专题研究、数学教育个案分析、论文选读等课程.近期研究不乏新意.如有文[32]利用“经验之塔”理论指导数学方法论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文[33]探索如何将“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中学数学教学设计课程之中.
(5)数学专业课程.
从年代分布看,2000年之前的发文量占比超60%,说明研究者对该内容的研究热情早已大为减退.涉及课程有解析几何、高等几何、初等数论、数学分析、初等数学研究、数学建模等,不一而足,后期还有3篇阐述数学双语教学的文章.此类研究的字里行间基本是“师范性”“实践性”“现代数学与初等数学的脱节”“高观点”“学科间的交叉渗透”“高初结合”等高频词汇或表达,其中最具概括性、思想性的是“高观点”一说.早年的一篇文章[34]就对此作了深刻剖析.研究者认为提出“高观点”的起因是高师学生普遍存在的“双重遗忘”现象,即当他们是大学新生时在高等数学学习中很快忘了中学的知识,从教之后,又很快坠入相沿成习的教学方法中,所受的大学训练至多成为一种愉快的回忆,所以应注意“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融合,数学各个部分的融合”,这就是用高观点来认识、讨论初等数学.如今二十多年过去,“双重遗忘”现象是否有所改观?恐怕结果仍是不容乐观.
(6)毕业论文写作.
该内容属于研究的冷门,鲜有研究者关注.有文[35]从3届学生中随机抽取80篇本科毕业论文,从选题、行文、修改、写作认识等方面进行分析;另两文[36-37]都对选题情况作了统计,分析其变化原因.研究之少与实际教学中毕业论文所受重视程度远不及其它课程的情况一致,尽管其学分很多.事实上,教研能力是教师的一项必备能力,当前许多中小学都在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所以是否应在该课程的教学和研究上多下点功夫是值得考虑的.
(7)研究生培养.
随着研究生扩招与教师招聘门槛的提高,相当数量的数学教育专业研究生日后将成为中小学数学教师,所以将研究生培养亦视为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研究内容的一个分支.除3.2.5中提及的郑毓信教授的两篇文章外,另有数项相关研究.譬如有对指导硕士生论文写作和答辩的系统总结[38-39],有对国内15所师范大学的15个数学教育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的调研[40]等.但是,此类研究发文量少,年代分散,由前二十余年的现象或许可推测其在短期内仍将维持现状.
(8)知识基础.
该内容研究活跃于近10年,牵涉主题较多,有数学素养、数学理解、MPCK、实践性知识、某一数学主题的内容知识和教学内容知识等,所用研究方法也较为丰富,案例研究、个案研究、比较研究、文献研究等均有涉及.如有文[41]基于师范生个人生活史分析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策略;有文[42]比较了22组中美职前数学教师培养计划中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从中发现两国职前数学教师的理想知识范围和内容;有文[43]介绍IEA的一项数学教师教育与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中对职前教师知识的研究,总结其教师知识的结构并选取样题进行分析.
(9)从教能力.
该内容研究始于1996年,但在2002—2006年间出现明显的断层,其余年份基本保持1-2年发表1篇的产出效率,其所受关注度与被认识的重要性似乎不相匹配.当然其中仍然不乏一些很有意义的研究.如有文[44]将同伴指导这一易被忽视的资源运用到教学实习中以促进职前教师的教学水平发展;有文[45]分析范式案例、课堂教学录像案例、现场案例在培养师范生教学评价能力中的不同作用;有文[46]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高师数学教学技能训练系统.
(10)信念与态度.
该内容研究兴起于近7至8年,已关注到师范生的数学观、数学学习观、课程观、教学信念、教学设计信念、对教师身份的理解等,所用方法以调查研究居多,其中又以访谈法最为普遍,另有个别理论思辨和个案研究.学习经历、学教资源和所处文化环境共同作用于师范生信念与态度的群体共性与个体差异,因此诸如选取6所部属师范大学数学专业两个年级的免费师范生,对其学习动力进行定量分析,此类研究[47]是较有意义的.
(11)综合素质.
该内容的后4项研究分布于2009—2012年间,发文量之少与时间之集中给人以昙花一现之感,其中3篇是样本量较大的调查研究,如调查师范生的专业化程度、数学专业素质、数学素养现状等.较为突出的是另一项比较研究[48],其以具体课例为载体,从教育学科知识、任务设计、教学行为3个方面比较实习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特质,得出对教师教育的若干启示.
(12)高师数学教育研究.
有文[49]认为高师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有一些问题并未得以很好地解决.如不同层次学校,在培养规格上有哪些具体不同的要求?作为学科的数学分支与作为高师数学教育的课程有什么不同?……随即提出高师数学教育研究的3条原则与7个方面的选题.此类视角在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研究中极为稀缺,因此该文称得上是一枝独秀.
(13)教师资格考试.
自2015年推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之后,该内容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线.除3.2.5中介绍的郑毓信教授的一篇文章外,另有研究者[50]从内容维度和层次水平划分两方面构建了案例分析题的考查框架,为考试与指导学生答题提出了思考和建议.还有研究者[51]分析了数学科目的考试目标要求、试题特点、考生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评情况.在国内以考促教的惯性驱使下,此类研究或许将渐入佳境.
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的哪些问题更值得研究?这需要明辨慎思.当前,数学教育研究者应抓住政策扶持的大好契机做些具有现实意义的、力所能及的研究.譬如,中国职前教师教育中实践性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历来薄弱,与教师教育水平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课时安排、指导力度、评价方法都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应加强对实践性课程的研究.再如,对于提高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职前师资水平,不能只寄希望于“免费教育师范生”政策,地方高校和民族师院是高等教育地方化、民族化、大众化的生力军,结合区域文化,开发特色资源以提升培育水平,是另一种形式的教育先行、造福一方.又如,国内师范专业招生时不作单科成绩的要求,再加扩招和调剂的影响,部分地方高校数学专业常出现录取学生中高考数学不及格人数过半的怪象,这给专业教学造成相当大的被动,更从根源上减损了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的质量.因而,关于职前数学教师的准入门槛,也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
作为一个颇具历史的研究方向,职前数学教师教育自然存在不少优良传统,但是研究者切不可一味地承袭老旧思路,或追随主流意识,而应尝试变换视角看待问题,力争推陈出新.如目前着眼于学生层面的多数研究,其实就存在受观念束缚的现象.在分析师范生的知识基础或从教能力时,往往突出“量化”或“定等”,这是用对于“胜任与否”的判断取代关于“发展与否”的考量.而培养“人师”的教育,为何不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采用发展性评价呢?再是培养方案的设计,基本以全程化培养为框架,产出“合格”准教师为目标,而不为中途转行作任何预设.然而,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教师,更有很多人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学习后方有清晰的认知.那么,创设灵活恰当的方式去关照部分学生可能的去留抉择就是必要的了.还有,当研究目光被教师资格考试所吸引时,可以“分心”思考下国内对非师范生群体“只考不育”的教师资格制度是否合理.拓宽教师来源固然可取,但对于是否受过教师教育专业训练不作硬性规定,这本身是对教师专业性的否定.若承认这一点,则可以站在完善教师资格制度的立场上做些研究.
在缺乏科学传统的国内教育研究大环境下,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研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方法意识薄弱的弊病,要提高研究水平尚需重视研究方法.一方面,抛开前期文献不谈,后1/3时间内仍有大量思辨类文章,其中很多仅以经验材料作为论据,其说服力是值得商榷的;另一方面,量化研究中往往缺乏对问卷的信效度的检验,测试项目中有重复设计.因此,促进研究方法的规范化是为其一.再看目前的定性研究,其中叙事研究、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等基于教学实践的研究范式使用率很低,而定量研究虽然逐渐获得重视,但基本只停留于简单统计和相关性描述,数据分析方法还很浅显.所以,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是为其二.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答记者问[EB/OL]. (2018-01-16)[2018-01-28].http://www.moe.edu.cn/jyb_xwfb/s271/201801/t20180116_324661.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 (2018-01-20)[2018-01-28].http://www.gov.cn/xinwen/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3] 王定华.用奋进之笔谱写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新篇章[J].教育科学研究,2018(2):5-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18年工作要点[EB/OL].(2018-01-22)[2018-01-29]. http://www.moe.edu.cn/s78/A10/A10_gggs/A10_sjhj/201801/t20180124_325390.html.
[5] 李振华.数字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17-18.
[6] 苏帆.从《数学教育学报》看数学教育研究现状[J].数学教育学报,1997,6(3):21-23.
[7] 张国杰.《数学教育学报》欢迎什么样的稿件[J].数学教育学报,1996,5(1):64-65,85.
[8] 陈勤,田鹏.《数学教育学报》2008—2010年文献计量学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4):47-50.
[9] 俞宏毓.中国数学教育研究现状分析——基于《数学教育学报》载文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5,24(4):96-99.
[10] 于秀源.对高师数论课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J].数学教育学报,1996,5(1):82-85.
[11] 于秀源.注意培养学生制题能力[J].数学教育学报,1998,7(2):54-57.
[12] 张奠宙.高师数学系改革的若干设想[J].数学教育学报,1999,8(1):1-2.
[13] 郑毓信.努力提高我国数学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水准[J].数学教育学报,2003,12(1):7-11.
[14] 郑毓信.从教师资格考试到教师专业成长[J].数学教育学报,2015,24(6):7-12.
[15] 姚计海,王喜雪.近十年来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J].教育研究,2013,34(3):20-24,73.
[16] 雪家雄,鲁又文,彭悦.中外大学数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1992,1(1):27-33.
[17] 王光明.关于数学教育学科课程设置的一些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1997,6(4):16-19.
[18] 陈跃.高师数学专业的先天不足[J].数学教育学报,1999,8(1):68-71.
[19] 黄翔.面向新世纪的高师数学教育改革[J].数学教育学报,1999,8(3):10-14.
[20] 胡典顺.新政策背景下高师数学教育课程改革探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6):78-81.
[21] 姚林.关于高师数学教育的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1998,7(4):77-81.
[22] 王延文,崔宏.数学教师专业化与课程改革[J].数学教育学报,2003,12(2):78-82.
[23] 章士藻.试论中学数学教学法的课程设置与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1998,7(2):27-30.
[24] 李静.多元理论下的高师《数学教学论》课堂教学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9,18(5):94-98.
[25] 刘耀斌.关于数学教学论教材建设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9,18(6):81-84.
[26] 吕世虎,高丽.美国《中学数学教与学》教材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数学教师教育的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2):90-93.
[27] 李燕杰,李晓东,宋士波,等.改革教育实习,加速合格数学教师的培养[J].数学教育学报,1997,6(1):78-81.
[28] 杨渭清.PDS学校与高师数学系教育实习模式探微[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3):81-83.
[29] 武江红.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数学教育实习改革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1):89-92.
[30] 赵临龙.教育实习教学成绩评定的改革尝试[J].数学教育学报,1997,6(1):82-84.
[31] 张生春.高师数学专业教育实践体系探索[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5):100-102.
[32] 张映姜.“经验之塔”与体验性网络课程——数学方法论课程的实践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3,22(3):73-76.
[33] 叶立军,斯海霞,唐笑敏.“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中学数学教学设计》课程建设及实践[J].数学教育学报,2016,25(6):76-79.
[34] 陈文立,曾崇燊.关于高师数学中的“双重遗忘”问题及改革设想[J].数学教育学报,1995,4(2):63-66.
[35] 张定强.高师数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1):39-41.
[36] 李开慧.关于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引起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1):93-95.
[37] 李连兵,张萍.关于数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构成变化的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4):87-90.
[38] 王林全.指导硕士生数学教育论文写作的实践与认识[J].数学教育学报,2004,13(2):67-69.
[39] 王林全.指导数学教育硕士生学位论文答辩之我见[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1):7-10.
[40] 朱一心,王赫南,何朋,等.国内部分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研究生培养方案调研[J].数学教育学报,2016,25(6):66-75.
[41] 王传利,张占亮.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从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个人生活史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4,23(3):30-34.
[42] 尚晓青,ANN. FARRELL,陈晓端,等.中美职前数学教师理想知识的比较研究——基于培养方案的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5,24(4):13-18.
[43] 姚一玲,方业成,孔企平.基于TEDS-M的职前数学教师知识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6,25(2):55-58.
[44] 周仕荣.运用同伴指导提高师范生的学教能力[J].数学教育学报,2007,16(4):96-98.
[45] 祝宝满,廖云儿.培养数学师范生的教学评价能力与案例的作用[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1):95-98.
[46] 刘幸东,张占亮,王兴志.高师数学教学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4):91-95.
[47] 张淑梅,保佳,王睿.免费数学师范生学习动力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9,18(6):49-53.
[48] 胡典顺,徐汉文,李倩.实习教师和专家教师教学特质比较——以“圆的方程”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09,18(3):70-73.
[49] 郑隆炘.试论高师数学教育研究的原则与选题[J].数学教育学报,1996,5(1):59-63.
[50] 郭玉峰,陈晨,王尚志.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之“案例分析题”研究:含义、步骤及框架[J].数学教育学报,2015,24(6):13-17.
[51] 赵轩.注重能力考查推动专业化建设——中学数学教师资格考试目标要求和试题特点及测评情况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6,25(6):7-9.
Review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 for Mathematics Pre-service Teachers——Based on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offrom 1992 to 2017
LU Jun1, 2, BAO Jian-sheng1, 2
(1. 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2.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Pure Mathematics and Mathematical Practice, Shanghai 200241, China)
There were two hundred and seven articles related to the education for mathematics pre-service teachers infrom 1992 to 2017 in all. The main features were as follows: the situations of publishing articles varied greatly each year; fewer cooperations were existed; more than half of the authors came from economically developed regions; most authors had relevant practical experiences; now the research team lacked the researchers who view the education for mathematics pre-service teachers as the main research direction and had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there was no lack of heavyweight scholars taking part in the research work;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en research methods and ten research contents which were involved are very uneven. The follow-up research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reflecting on the research content, updating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research method.
research on education for mathematics pre-service teachers;; content analysis;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2018–08–28
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数学教育教学研究基地2016年度重点项目——数学教师的实践知能和教师专业发展者的现状调查(16048/002);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课题——核心数学与实践(13dz2260400)
陆珺(1984—),女,江苏苏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G655
A
1004–9894(2019)01–0061–08
陆珺,鲍建生.职前数学教师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数学教育学报》1992—2017年的文献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1):61-68.
[责任编校:张楠、陈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