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文常常遇到重复字。姓名印中的重复字如“张蕾蕾”“王明明”“赵平平”“戴秀秀”等,词语印中的重复字如“文质彬彬”“我为人人”“陈陈相因”“喜气洋洋”等。还有一种间接性重复字如“歌吹沸天”,其中“吹”字之“欠”字部,重复前者歌之“欠”字部;“木棉花开”,其中“棉”字之“木”字旁,重复前者“木”字;“御史大夫”,其中“大”与“夫”古时同,故“大夫”两字可视为重复字。重复字有时很难在印面上布白,弄不好会影响整体质量与品位,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可以借用“二点”来表示重复字。这“二点”可写成横向方式:“=”(实际上一般都写成二短横)。但根据需要,也可垂直向下写成两短竖。而清代篆刻家谈其征刻《努力加餐饭》印,却有三个“=”,这又是为什么呢?
《努力加餐饭》清.谈其征
《努力加餐饭》的“努”字下方有一个“力”字部首,此部首右边两短小的横画,则代表了“力”字。在“力”字部首的下方,即“口”字部首的左方,又有两短小的横画,此二点则又代表了一个“力”字,与右边口字部组合成“加”字。在印章的左下角还有二点,注意它的上方是“餐”字下方的“食”字部首,因此两个短小的横画应代表“食”,与右边的“反”字部首组合成“饭”字。这样的文字布局应当说很有趣味,也很奇妙,是上文所述,属间接性重复字借用法。这样,《努力加餐饭》印就有三个“=”。但这方印整体刀法显得僵硬呆板,毛头糙尾,无圆润浑朴之感,或为其信手之作。篆刻家朱简曾批评此为“缪印”,格调不高。
谈其征(生卒年不祥),字维仲,号种树老人,江苏镇江人,清代篆刻家。其为笪重光的表叔,久居江苏镇江华山,为当时的篆刻高手。他亦刻过诸多优秀的白文印、朱文印作品,光润工致,章法平稳,方圆相济,气势夺人,印面上线条纵横自如、舒展流畅、屈伸有度、神采飞扬。章法布白不紧不散,极为透气。刀法以冲刀为主,辅以切刀,峻利果断,效果非常明显。尤其十分注重顾盼呼应,印文的线条苍劲浑厚,不露锋芒,含蓄内敛,从汉印中来又有自己的面貌。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像《努力加餐饭》这样粗率之作毕竟少数。但此印亦有可观之处。三处省略或借用的偏旁布局合理,巧妙生动,合乎汉印规范。妙而得之,可遇不可求。
《繇(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乔大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