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与文艺复兴艺术中宗教精神的比较研究

2019-03-13 03:27沙一萱
青年文学家 2019年5期
关键词:晚明文艺复兴艺术史

摘 要: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思想文化变革,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但在人们开始追逐世俗乐趣,天主教的神权地位饱受抨击之时,宗教精神仍在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中占据极大地位。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明王朝亦经历着重大的思想变革。作为主流思想的儒学不断向内收敛,佛、道文化也极大地影响着社会各阶层的思维方式和文艺生活。宗教精神在两处思想文化变革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艺术和社会历史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文艺复兴;晚明;宗教精神;艺术史

作者简介:沙一萱,女,现就读于江苏省徐州一中高三一班,2017年赴美国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参加高中生学术交流,2018年入选南大《飞越计划》。

[中图分类号]:B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1

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发展无疑是重要的一环。而作为文艺复兴中心思想的人文主义精神,并不是像广大学者认为的一样,同基督教会分庭抗礼,相互对立。同时,佛教在缓慢发展中于晚明隆万年间实现复兴,佛家思想在明王朝各阶级文艺生活中也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表达。中国晚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巅峰时期同处在一个相近的历史范围之内,两者宗教的艺术表达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着差别。本文试图通过对上述异同的比较,加深对其成因、艺术成就和历史影响的理解。

1.文艺复兴的宗教艺术

在中世纪前期的欧洲,宗教必需品满足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基本需求。相对而言,在包括教俗两界的社会上层,圣象、神龛、男女圣徒彩绘雕塑等等伴随着人们的生活起居。14世纪以来,基督教精神历经几世纪的沉淀,已成为欧洲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贯穿整个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题材一直在杰出的艺术作品中占压倒性优势。

1.1成因

从艺术品订单的来源分析,宗教题材作品的需求主要来自教皇,各教会与修道院,及部分富裕的个人。自11世纪开始,即意大利城市兴起的时期,在普通信徒中掀起了布道传教的热潮。圣方济各会等自发产生的布道团体在教会的支持下日益兴盛,也直接导致了触手可及的圣像、圣物迅速取代难以领会的繁冗 神学概念,成为信徒大众顶礼膜拜的对象。而对罗马教廷而言,教皇正像真正的世俗君主一样,不断试图加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以至罗马教会将目光转向了利于宣扬教会权威的、内心外展的感性艺术品。具有极高欣赏价值的宗教作品对其不仅是提高、彰显社会地位的工具,也是可以代代传承的文化遗产。从而导致了宗教艺术品需求的扩大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1.2艺术特色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艺术形象,少了让人畏惧的距离感,更加人性化、世俗化。包贯穿绘画、雕塑、建筑等多个方面,艺术家们对传统题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加入个人情感表达,将宗教象征主义倾向和新时期艺术的现实主义特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透视技巧不断发展,营造了更为可信的立体形象。对颜色、线条、光影的不断学习,营造了更生动和诗意化的人物與环境。解剖学开始发展,更是使人体描绘超过了备受推崇的古希腊、罗马的高度,塑造了兼顾美感和真实的人体形象。

2.晚明时期的宗教艺术

明朝中央总体实行兼容并包的宗教政策。儒、道、佛三教鼎立,民间宗教日益兴盛,著名的基督教传教士陆续登上历史舞台,形成了繁荣的宗教局面。但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社会生活愈发耽于享乐的晚明,此前一直沉寂的佛教却实现了复兴。佛教之面目焕然一新,也涌现出了大量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文艺作品。

2.1成因

晚明隆万年间,道教已失去宋元时期的地位。而儒家思想在各色宗教的熏陶中出现的帝王及中央高层笃信佛法,又因穆、神宗易位之际,佛教成为执政者争夺政权的棋子,为其中兴创作了条件。而僧侣们为改变明朝前中期佛教的僵化局面,汲于弘法传教,游走于士大夫之间,交游相好,赠酬文墨,顺应了宗教世俗化的趋势,创作了大量影响深远的书画诗文。而许多士人也一改“狂禅”风行时期对佛教的否定态度,而试图在拜金、享乐主义日益风行的社会中寻找宁静的精神家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宗教艺术的发展。

2.2艺术特色

由于佛教复兴,晚明文艺界审美体系和创作素材的积累方面均出现了变化。就诗歌而言,诗歌体式格律和流派诗风并未出现太大的转变,但佛典的运用开始增多,佛教符号意象亦频繁出现。对绘画来说,“虚”、“不全”、“拙”、“淡”等审美概念频繁出现,飘渺 朦胧的山水画本和清空悠远之类诗歌交织,成为文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典范。而对绘画内涵和神韵的注重,也使中国画的创作与审美水准达至巅峰。书法作品评价中“雁渡长空,影沈秋水”之词,更是吸取了禅宗“动静相济,虚实相生”的概念,将禅化审美进一步放大,使之成为书画主流的价值体系而为后世所推崇。

结论:

文艺复兴时期和晚明均出现社会思潮的变革,提倡追求现世享乐和解放天性,城市生活繁荣,促进了宗教生活的普遍化和大众化。在极大推动文化领域发展的同时,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宗教神圣性和深刻性的减弱。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作品是基督教虔诚信仰的人性化表达,实现人性和神性的统一。晚明的宗教作品则是通过“入世”而“出世”,是借宗教之名对内心的诗意化表达,是广大文人对浮躁纷乱世界中净土的追寻。

参考文献:

[1]王启元.晚明僧侣的政治生活、世俗交游及其文学表现[D].上海:复旦大学,2012.

[2]李艳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圣像画艺术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3]刘新利,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信仰与财富转移[N]深圳大学学报,2017.03.

猜你喜欢
晚明文艺复兴艺术史
纸的艺术史
毛扎扎艺术史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下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上
中国当代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试论虞山诗派对晚明吴中诗风的继承与发展
浅谈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间的关联
心沐光影次第绽放
对沈士充的研究文献综述
宋代尚意与晚明尚奇书学思想的探析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