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孙大雨对《离骚》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2019-03-13 10:31王莹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期
关键词:离骚英译文化

摘 要:《楚辞》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中的《离骚》更是整部《楚辞》的集大成者。除了背景介绍,孙大雨的英译版本大量篇幅是注释,使用丰富的注释传达原作的思想和情感。

关键词:离骚;孙大雨;文化;英译

作者简介:王莹(1983-),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武汉纺织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翻译美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0-01

《离骚》气魄宏大、抒怀悠远、想象丰富、辞藻瑰丽,是屈原所有楚辞作品中艺术成就极高的篇章。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运用大量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丽奇幻的神境,表达了政治抱负和实际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和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而在翻译这些极具文化深度的词语时,容易在原作和目标读者直接产生理解的壁垒。

本文通过细读孙大雨对于植物名和地名的翻译,可以看出注释能帮助推倒文化的壁垒,达到表达屈原情感和传播中国古典文化的效果[1]。

1、植物名的翻译

《离骚》通篇反复出现各种植物名称,这是诗人对于自身品格,对国家和人们的情感以及政治上苦闷的比喻表达。例如: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孙大雨译为:At morn, I pluck magnolia sprays on the big knoll; Before dusk falls, I pick herb evergreen of thisle. [2]

在这句中,“木兰”是典型的中国植物名。如果仅仅译为“mountain grass”[3],这显然是不准确的,也没有传达出木兰一词的文化内涵;“宿莽”一词,孙大雨不仅保留了每个植物的名称,还在注释中介绍了每种植物的外形,以及翻译的根据。其实对植物的外形、属性和特点进行描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这些特点,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善恶美丑的倾向。在这条注释的最后,孙大雨写道:“what he picked and collected,were fall fragrant and durable things, just as his ways of life were all fidelity, goodness and permanence.” (Sun, 2007: 474)。也就是说,作者是通过植物展现出来的精神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2、地名的翻译

屈原在政治上受到排挤,数次被贬谪或被流放,漂泊的生活是他到过很多地方,这些地名也体现在他的诗歌中。但也有一些地方并不真实存在,屈原用神话故事和传说中的地名在表现他的流放生活。当然,诗人也赋予了这些地名文化内涵。例如: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孙译:Setting forth early at morn from Tsoung-ngou Mountains, Late afternoon I reach the mid cliffs of Quen-lung; I wish to loiter at these carved Heavens Gates a little,But the Sun has teth away, the sky turning dun. [2]

在本段中,苍梧、县圃和灵琐均为地面。其中,苍梧和县圃是真实存在的,灵琐是存在于传说中的地名。苍梧是九嶷山所在地,传说的古代明君舜的埋葬地。孙大雨选择音译加注的方法为Tsoung-ngou Mountains,后再在注释补充到:Tsoung-ngou Mountains or Nine-Doubt Mounts (九嶷山)are located half in the wilds or on the plain of Tsoung-ngou(苍梧之野)and half in Lingling (零陵)in the south-east of todays Ningyuan County (寧远县),Hunan Province and Emperor Shun(舜帝)was buried there where there was a temple to his memory. (2007: 491)。孙大雨是用音译加注释的方法来翻译真实存在的地名的。因此,在翻译地名的时候,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对等翻译,更重要的是意义的表达。屈原在诗作《离骚》中常常通过植物名或者地名在表达自己对于古代明君和清明政治的向往。

3、总结

《离骚》主题深刻、语言晦涩、情感丰沛,在翻译过程中难免出现文化缺失现象。孙大雨不仅具有诗人充沛而细腻的情感,也具有一名优秀译者的所需的深厚中西文化学养[4]。在英译《离骚》过程中,不管是音译、直译或者意译,孙大雨都附上详实的注释对翻译中会出现的文化缺失进行补偿,并时刻不忘译出原作中试图表达的对于真、善、美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金开诚,《楚辞》讲话.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孙大雨,英译屈原诗选.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许渊冲,楚辞.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9.

[4]严晓江,孙大雨《屈原诗选英译》的翻译特色[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科版),第6期,第12卷,2013年12月.

猜你喜欢
离骚英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谁远谁近?
《离骚》中的象喻手法及创作范式
解读《离骚》中屈原的思想斗争和心路历程
神性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