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快乐是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精神状态。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是人生的普遍要求。本文从《论语》出发,探寻孔子所追求的快乐,孔子将修身、交友、立志作为获得人生快乐的途径。孔子说的快乐是超于物质的精神的快乐,再对比现代社会人们对快乐的追求,从中我们获得一些启示,使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去获得真正的快乐。
关键词:孔子;快乐;现实;物质
作者简介:邓朝岚(1996.3-),女,汉族,四川米易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秘书学2015级学生,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是汉语言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01
快乐是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平和,满足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持续的愉快心情。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生的普遍要求,本文从《论语》出发,探寻孔子所追求的快乐,孔子将修身、交友、立志作为获得人生快乐的途径。孔子说的快乐是超于物质的精神快乐,他所追寻的是长久的快乐,再对比现代社会人们的追求的快乐,从中我们知道我们应该怎样做,怎样去获得真正的快乐。于丹在《论语心得》中说过:“《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而“乐”字在《论语》中出现 46 次之多,其中有关快乐的记录有 14 条。可见,“乐”是孔子常常提及的一个范畴。那么孔子在《论语》中追求的是什么样的快乐呢?他乐的是什么呢?我们在这个时代应该怎样追求快乐?
一、安贫修身的快乐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浮云。”(《论语·述而》)孔子的快乐与物质生活和本身境遇无关,他可以吃粗粮,喝生水,弯着胳膊当作枕头。不正当的财富和官位,就像浮游在天上的云彩一般。把物质财富当作天际浮云一般。就是这样安于贫穷,内心自足,不为利益熏心,就会有长足的快乐。但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人沉迷于对名利的渴望,对物质的追求。人们认为的快乐就是对于自己欲望的满足,但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因此人们得不到长久的快乐。孔子告诉我们真正的快乐是正确看待富贵与贫贱,顺境与逆境,超脱物质与名利的诱惑。就像人们常说的“孔颜之乐”一次孔子夸赞他的弟子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孔颜之乐一种超凡脱俗、怡然自得、蕴藏于生命深处且具有高度自省意识的精神愉悦。精神层面的快乐,做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儒家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神秘快乐。颜回之所以能在物质条件简陋的情况下不改其乐,是因为他能调节对待外在物质条件的态度。物质的匮乏,并不影响快乐的程度,精神上的快乐才会更加持久和满足。所以那些为了优越的物质生活而不择手段的人,他们不会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他们把“天际浮云”看作追寻的目标,怪不得他们会陷入痛苦,倍感压力。
二、交友的快乐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相聚,来相见面,来相聊天,也不快乐?朋友相聚谈心,会让高兴的事更高兴。孟子说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真正的友谊是让人感到精神层次的快乐,而在这发展迅速的社会中,交友变得困难,我们每天都会遇见很多人,但想要交真正的朋友,却是十分困难。生活的压力、工作的焦虑、成功的渴望,都在催生人们的焦虑,都使我们感到孤独,没有交心的朋友可以倾述,可以分享自己的高兴和喜悦。所以孔子说交有益的友,谈彼此的心,真正的友谊是感到快乐并且温暖,所以交友也是一种快乐
三、立志山水的快乐
子曰:“智者乐山,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聪明的人喜欢水,仁爱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动,仁爱的人安静。聪明的人常快乐,仁爱的人活久长。”山水之乐,第一层意思是人性出于自然,自然之美反映在人心之中。感受天人合一,美善合一,这是忘我的快乐,超然于物质之外。乐山、乐水,回归自然,去除社会的各种浮躁,使人恢复被社会损伤的心,达到心境的快乐。回归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每一次灵魂的跳动,现在许多都市人一直都忙于追求物质的生活,但每逢假期,各个旅游景点人数爆满,想要去看风景的人看到的是巍巍大山下,一望无际的人头,挤都挤不过来,哪里还有欣赏山水的心。第二层意思是寄情立志于山水,是感受山的博大和坚强,感受水的柔和与宽广,使我们的性格也像山一样坚强、像水一样包容,立志做个顶天立地的人,有梦想也是一种快乐
李泽厚《论语今读》中也说“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是‘樂感文化快乐的根本在心而不在境。”这就意味着快乐是人人可以获得,时时可以实现的东西,但关键的问题在于是人们是否具备获得快乐的修养和心境。其次,快乐是学有所得和生活的体验。这就意味着人生之乐的获得源自修身、交友、立志。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都证明,那些立志于精神快乐的人所享受的人生之乐,远远较普通人持久,而现代人的生活,对快乐的追求在物不在心,对于财富的追逐,对名利的渴望,升职加薪,升官发财,太多物质的东西使人们越来越感到快乐的缺失,甚至欲望扰乱内心产生焦虑。所以孔子对快乐的追求,立足于生活,体现了对单纯追求物质欲望的鄙视,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快乐,将快乐赋予特定的审美内涵和具体行为,有利于人们人生境界的提升,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三联书店,2004.
[2]安德义·论语解读[M].中华书局2008.
[3]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孔子的快乐观及其当代价值李金泽(南京农业大学 政治学院,江苏南京21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