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复述方法的创新探索

2019-03-13 13:24孔祥华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2期
关键词:创新探索小学语文

孔祥华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复述方法的创新探索,其促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展开教学引导,通过改换文本体裁、变换复述人称、改变作品风格、创设复述情境、演绎再现文本等,让学生经历更多的复述训练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语文;复述方法;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4-0058-02

小学语文教学中,复述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法。学生面对复述任务时,常常表现出一定的畏难情绪,这是因为复述训练力度不够,缺少复述方法造成的。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复述机会,并传授一些复述的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复述操作能力。

一、改换体裁,提升復述操作难度

小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固定的,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复述时,不能要求他们归纳文本主要内容,更不能让他们运用原文进行“背书式”复述,而是要给出具体的要求,以提升复述训练的价值度。而改变文本体裁,让学生展开创造性复述,极大地提升了操作难度,具有较强的挑战性。学生对这样的复述任务会表现出一定的畏难情绪,教师需要给出具体的指导,如果有必要,不妨给学生做出示范操作,让学生有学习的榜样。

复述设计时,教师需要对文本的体裁特点进行必要的介绍,让学生有章可循。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渔歌子》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解读文本内容,理清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意思,然后布置复述任务:用散文的形式展开复述,将主要内容讲述出来,特别注意情境的复述要生动。学生同桌之间相互结合进行校正训练,课堂复述气氛浓烈起来。课堂展示时,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有的这样复述:“在西塞山前,到处是青青的草木,有一行白鹭在盘旋飞翔。小河里漂着许多桃花瓣,水底下,肥硕的鳜鱼四处游荡。田野小路上,河边大石头上,有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人。虽然天下着细雨,但这些人都不打算回家……”教师对学生的复述表现给出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矫正的方法。

教师让学生用现代散文的形式复述古诗词,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认知体验。古诗词内容不多,情节也比较简单,因为有了前期的梳理学习,为复述做好了铺垫,确保了复述操作的顺利展开。改换体裁的复述设计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力基础有一定了解,小学生对文本体裁认知甚少,教师需要给出必要的介绍,不可对学生提出过高要求。

二、变换人称,精选复述展开视角

变换文本人称,这也是比较有创意的复述设计。课文内容大多是以第三人称展开的,教师不妨将其改换成第一人称,让学生以见证者的身份出现,这样,复述难度将有所增加,复述趣味性也会有所提升。第一人称复述课文时,学生往往会忘记自己的身份,很容易出现情节混乱的现象,教师不妨让学生先复述一个片段,以降低复述的难度。在复述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多进行小组展示,让他们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训练,这对提升他们的复述水平有重要帮助。

让学生变换人称进行复述,其操作具有创造性,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给出更多的准备时间,让学生适应新角色。如教学《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学生以第一人称来讲述事情的经过,学生有些为难了,不知该选哪个角色。教师给出具体设计:以小组为单位,组长根据师徒四人进行角色分配,选择一个人物,选定第一人称展开复述,如以孙悟空角色进行复述,就要站在孙悟空的角度来讲述。学生明确复述人称之后,都感觉比较新鲜,纷纷展开复述尝试。教师深入学生群体当中,对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给出必要的技术指导。经过一番集体操作,课堂复述活动正式开始,学生的复述引发了阵阵轰动,课堂内充满了欢声笑语。

为增加学生的训练机会,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复述操作,并且选择具体身份以第一人称来讲述,大大增加了操作难度,也有效提升了复述的趣味性。学生参与复述的热情高涨,训练效果自然值得期待。

三、改变风格,塑造复述展示品质

改变作品表述风格展开复述训练,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教师要对作品风格进行到位解读,并适时给出示范操作,或者发动学生展开自行探索,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归纳,明确操作方向。所谓作品风格,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上。有生动的,也有平实的;有严肃的,也有活泼的;有端庄的,也有诙谐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风格切换,这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表达品质。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文章,富有哲理性。教师在设计复述任务时,让学生在故事结束时,以问题的形式进行展示,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学生拿到任务后,对事件内容进行梳理,对思考问题展开多元设计,最终形成统一意见。有学生在讲述完基本情节之后这样设疑:“大家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最大的麦穗,是不是老师在骗弟子呢?如果没有骗弟子,为什么他们都没有找到最大的麦穗呢?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悟出什么样的道理呢?我们平时生活中是不是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学生问题不断抛出,自然引发了课堂热议。很多学生都能够从具体问题中展开思考,对文本阐述的道理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教师让学生改变文本风格,将道理阐述改成思考质疑,为学生提供了思考视角。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归纳设计时,需要先理清文本要义,对故事所折射出的基本道理有个深刻的认知。这种复述设计,无疑是让学生展开“倒逼式”的学习思考,促使学生对文本道理产生更丰富的认知体验。学生复述课文时习惯讲述故事情节,这里用问题来展示文本内涵,属于崭新的学习体验,对学生学习思维形成的冲力也会更强一些。

四、创设情境,体味复述情感呈现

教师在学生展开复述时,可以对复述情境进行个性化设计,这能为学生的成功复述提供一定的助力。学生对课堂演绎活动有特殊情结,教师若能适时设计和发动,学生就会在角色饰演的过程中完成文本内涵的梳理,形成学习认知体系。

《螳螂捕蝉》一课具有较强的故事性,而且涉及角色不多,非常适合展开课堂演绎活动。教师针对文本内容实际,为学生准备了演绎式复述训练任务:同桌两个人展开合作学习,一人饰演吴王,一人饰演少年,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将人物对话内容进行创编,两个人在班级内展开演绎活动,看哪一个小组的表现更出彩。学生听说要在班级内进行课堂演绎活动,都积极展开训练。教师对人物的个性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角色之中。课堂演绎开始后,学生陆续登场,展开演绎,学习气氛被推向了高潮。因为教师引导比较到位,学生对人物的个性化展示也比较到位。有的学生甚至还增加了一些台词、动作和表情,对人物进行了更形象的刻画,课堂互动呈现和谐性。教师组织学生对课堂演绎活动情况进行点评,学生学习思维快速启动,课堂教学逐渐进入佳境。

教师为学生布设了课堂演绎活动,成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利用特定角色展示文本内容,其感知体验是鲜活的。教师组织学生对课堂演绎活动展开现场评价,给学生带来了更多激励和触动,课堂促学效果显著。创设特定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复述展示过程中形成崭新的体验感知,这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初衷,经过实践检验,课堂教学获得了圆满成功。

总之,教师利用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复述课文,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的阅读操作能力,对全面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促进作用。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创新探索小学语文
基于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新探索
新常态下人事档案的创新管理探索
三年制专科美术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
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