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摘 要]在构建分数概念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因而临时创建了中间概念单位“1”。单位“1”的引进确实让分数的概念更容易被接受,也更有说服力,但也带来了新问题,究竟何为单位“1”?单位“1”与自然数“1”有什么关系?教材未做详尽解释,学生即使翻遍参考书,也没有解开疑问。
[关键词]单位“1”;自然数“1”;度量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2-0091-01
学生认为把一些物体的集合视为一个整体,就是单位“1”,而整体中的最小个体,就是自然数“1”。换言之,需要平均分配时,被分配的对象就是单位“1”,计数时是自然数“1”。例如,把12瓶啤酒视为一个被平均分配的整体时,这12瓶啤酒就是单位“1”,其中每一瓶啤酒就用自然数“1”表示。
一、回溯数的概念
传统的解释看似详细,实则是没有科学地区分单位“1”与自然数“1”,只是用生活情境比喻,如每3个水蜜桃为一堆,有4堆,那么3个水蜜桃既可以构成整体单位“1”,又可以构成自然数“1”(4堆中的1堆),此时单位“1”和自然数“1”就没有差别。既然两者的意义接近,那么教学分数时,为何要说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而不能说把自然数“1”平均分成若干份?很多人弄不明白单位“1”与自然数“1”的异同,也就無法正确认识分数的意义,自然理不清分数与整数的关系。
教学分数时,应怎样自然地从整数过渡到分数?如何将二者统一起来?这是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考虑的问题。然而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分数观,就要认清“何为单位‘1?何为自然数‘1?二者的关系是什么?”等问题。
二、从度量角度区分
人类因为度量、计量、测量的需要,发明了数,从这一本质出发,就能将整数和分数统一起来,统一起来后的整数和分数融为一体,学生便能自然投入分数的学习。因为度量要确立统一标准,即要规制度量单位,而这个度量单位就是单位“1”,又因为度量单位的制定具有随意性,所以单位“1”不一定是单个不可拆分的物体,它可以是一个群体或单件的物体。由于用单位“1”度量时,有时测得的次数或倍数为整数,此时结果正好用次数记录;有时测得的次数或倍数不为整数,这时就要重新测定剩余部分的大小,剩余部分不够一个单位“1”,于是只能寻求体量更小的度量单位来度量和计数。这种为剩余部分专设的新单位“1”,就是分数。
例如,将1米设为度量单位“1”,度量一根跳绳,测了5次后,还剩余一截短绳,怎样记录这根跳绳的全长?此时,只能将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一份的长度(0.1米)作为新的较小度量单位,来测量剩余部分。假如对剩余绳长又量了4次再无剩余,重新度量的这4次就是全新的计数方式,记录为0.4米;加上前面的5次测量结果,跳绳的全长为5.4米。
又如,分装20枚硬币,每6枚硬币装一筒,能装几筒?题意是把6枚硬币看作一个度量单位来量(装),看能量(装)几次?我们知道20÷6=3(筒)……2(枚),即量3次(装3筒)后余2枚硬币。把剩余的2枚硬币以“筒”为单位度量,此时需要把原度量单位“1”(即6枚硬币)平均分成6份,用其中的1份([16]筒即1枚硬币)重新度量剩下的2枚硬币,恰好度量2次。二次度量的2次换作原度量单位,记录为[26]次,也就是[26]筒,所以合并两次度量结果为3[26]筒。
由上述题目不难看出,分数实际上是用较小度量单位测得的数据折算成较大度量单位计数。故整数和分数可以互化互通。若是用较大度量单位测得的数据折算成较小度量单位,分数就变成整数。
三、此“1”时,彼“1”时
经上述分析可知,单位“1”与自然数“1”的异同有以下几点。(1)单位“1”是一个抽象的人为设定的标准,而自然数“1”是不可分割的最低度量次数。(2)单位“1”可以在度量前规定,而自然数“1”则是度量时实际发生的次数。(3)单位“1”是度量前的静态规划,而自然数“1”是在度量、数数时的动态生成。(4)单位“1”属于量,而自然数“1”属于数。(5)两者是客观与主观、单位与数字的关系,与整体或个体、等分或不等分没有必然联系。
总之,单位“1”是一个量,是可以分割为下一级单位的,而自然数“1”是一个数,是不可分割的。单位“1”与自然数“1”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只要明确了单位“1”和自然数“1”的联系与区别,学习数的知识时就能顺利从整数过渡到分数,整数和分数就能有机统一了。
(责编 黄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