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构建的研究

2019-03-12 04:52李万鹰李珊
理论观察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

李万鹰 李珊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11 — 0043 — 04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构建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来自网络的信息良莠不齐,这就需要大学生这种青年群体提高警惕,学会正确辨别和对待来自互联网的各种信息,同时,提高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度。

(一)网络的发展及影响

随着校园网的发展,应用电脑以及网络进行数字化学习的新的学习模式正在形成,这种转变也使得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逐渐增强。互联网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习内容的丰富性。网络内容的丰富性和便捷性,使高校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能够了解到更多感兴趣的知识,包括自己本专业的知识或者其他的课外知识,有利于他们进一步提升自己。目前,高校都普遍开设了网课,学生们可以通过网上选课来进行学习,这种新的模式不仅延长了学习时间,而且使得学习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课堂内容。另一方面,是学习方式的多样性。网络的兴起与出现改变了原来传统课堂的讲授形式,学生们不再只拘泥于学习课堂知识,在课后,学生们也能够登陆相应的网站学习感兴趣的知识。高校还通过网络与图书馆内的书籍信息进行了对接,学生们可以直接通过登陆网上图书馆来进行查找资料或进行阅读,给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种做法,打破了以往图书馆纸质化的阅读模式,不仅节省了去图书馆亲自查找资料的時间,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这同时也表明传统的阅读方式正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被新型的网络阅读方式逐步取代。

(二)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迫切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是二者发展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新时期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大学生是当今中国使用互联网最广泛的群体,也是最大的受益群体,网络早已成为他们学习和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他们的辨别能力还处在有待提高的阶段,所以很容易被有害信息误导,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这样不仅会阻碍自身发展,而且会对社会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因而,将网络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在新时期全方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我们应该全面加强在高等校园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在学校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宣传党的新思想,运用网络为学习和生活提供积极向上的思想,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高校大学生塑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观念。

(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处在成长并不断完善的阶段,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跟上社会主流步伐加快发展,也就是说,要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其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实现其载体的现代化。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把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既突显时代特色,又体现了在网络的帮助下,当今社会的整体发展态势。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信息的传播有其特有的优势,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人们与网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网络不再是那个“神秘的世界”,所以,通过网络的传播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是十分可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在运行的过程当中可以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独特优势,以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吸引他们,从而能够使他们潜移默化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增强了其影响力。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其利弊。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实际运行不理想

构建这一载体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高校传统的教学观念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运用网络载体之间的新旧碰撞;该载体是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传播技术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现代化的产物,是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新事物。但是,任何新旧交替的过程都是不容易的,由于它的出现,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高度信息化以及具有开放性和便捷性等特点的网络载体的出现,使大学生接受教育的途径和渠道越来越广,而且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特别是在学校中,教学方式与受教方式发生了转变。“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很多高校教师仅仅把这种载体当成教学的辅助的手段和工具来使用,仍旧停留在用多媒体手段代替粉笔黑板、单向的展示教学内容。教学观念方面,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面前,依然存在观念跟不上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变化的情况,仍然以“权威”、“导师”为中心的角色出发,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教材为中心”,采用知识传授、说理说教等单向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没有正视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认知方式、信息接受渠道、交往模式等方面的深刻变迁,使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远离大学生的实际,对大学生产生出的新的思想和问题无法应对,大学生从网络中获得的对其思想观念有影响的信息内容,远远超出了高校思想教育所要求的内容,教育者施加的思想政治教育随时面临大学生在网络影响下被冲刷得一干二净的尴尬,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变得越加脆弱。”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网络载体的优势认识还不够清晰,对新载体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存在不良信息

网络载体也承载着互联网上存在着的大量不良信息,仅仅依靠当前的法律法规还不能对网民行为进行完全规范,上网者总是在网络世界中过分的表现自己或者隐藏自己,因此会产生一些道德问题。网络的开放自由性,超出了政府和学校的可控制范围,使大学生有了更多的接受和发布信息的主动权,因此,高校在构建这一载体时,还存在着很多隐患。来自网上的信息参差不齐,目前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载体的监督和管理力度还不够到位,因而对于大学生在接受来自互联网的各类信息时,难以及时的进行监控和管理,同时也缺乏一种严密的机制对网上的信息进行及时的甄别、分析和管理,所以不能及时的对那些不良的信息进行删除或者阻止其传播。

(三)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弱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或者其他的一些教育活动的时候,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当代大学生这种青年群体中,普遍存在着对于各种信息包括来自网络的各种不良信息或有害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弱,这一问题是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内的所有人在从事相关的教育活动时都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受教育者的思维能力和觉悟不是短期内就能够得以提升,这是一个长期的由外化变为内化的过程,所以,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學生能够耳濡目染的接受并增强对于信息的辨别能力。高校生虽然已经成年,并且接受了高等教育,但是他们在思维方面还未完全成熟,还处于可塑阶段;而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他们能够正确辨别信息的能力较弱,当代学生中一些思想觉悟不高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其他国家的价值观念影响,从而产生一些错误的观点。关于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等因素,都导致了学校在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学生在上网时的道德素质十分重要,通过在道德方面对他们进行加强,给他们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面对网络上充斥的各种信息时能够正确的进行辨别和选择。

三、高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策略

要想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合理运用网络知识,按照“积极引导,加强管理”的原则,积极寻求正确的管理方法,尽快完善这一载体的构建工作,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提高高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重视度

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需要重视互联网这块新阵地。因此,以网络为载体,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各项内容,还要秉承与时俱进的原则,紧跟时代步伐,宣传新时期新思想;再者,建好相应的专题网站,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学生们在浏览相应网站时,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提高重视度,形成进步的思想觉悟,实现对其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运行的规章制度

网络的虚拟性,以及人们可以在这一空间匿名表达、平等参与,暴露了将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所具有的弊端啊,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调整和变革以往的方法,积极主动的适应该载体的发展形式,把握其运用和发展的规律,制定相应的规则,使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发挥更大作用。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规律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思想、信息、情感双向交流、交互作用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是互动的活动,所以在构建载体时要关注这一点,帮助主体和客体建立和谐的互动关系。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扮演组织者的角色,居于主动的地位,受教育者是这个过程的参与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中,如果缺少两者中的任何一方,这一活动就没办法继续开展;只有当两者同处于这一活动中并且及时互动,双方才能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因而,高校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时,要注重规定教育主体和客体双方的互动,不能以“教育者为中心”,否则将没办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2.网上网下相互呼应

在运用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时,要重视网上与网下相互呼应。大学生在运用网络的过程中,思想方面出现的问题,大多数与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有关。如果他们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思想问题就难以彻底消除。所以,要处理学生们在网上出现的思想缺陷,前提是解决好他们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通过在网上了解他们的一些想法和烦恼,然后在实际生活中,针对这些问题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解决他们现实中出现的一系列思想问题,这样才会有效解决他们在网络上存在的这一方面的问题,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标。

3.德治和法治相结合

规范网络载体的运用,必须把道德和法律相结合应用。网络立德侧重于通过道德教育来影响学生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他们能在网络世界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网络立法则侧重于利用国家的强制力,对一些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网络行为加以制裁。所以,我们应该把这两者结合运用,这就要求,一方面,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他们自觉地遵守网络世界的规则,对于在网络上进行的一些违反网络道德但还没有构成违法行为的问题,就应该用道德的标准来约束他们,同时,应该建立网络道德公约,通过道德协议的形式提升他们的自觉性;另一方面,相关的网络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完善网络立法的相关工作,道德毕竟是软约束,只是借助主体的自觉性,而对于一些自制力差和自觉性较弱的人,只有通过运用法律的手段才能够更有效的规范上网者的言行;针对一些网上违法乱纪的行为,应该运用法律的手段进行惩罚。

(三)构建网络化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高等学校要建立相应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体现新时期时代精神的网页。在校园网络平台上,要对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进行严格把控,把一些消极的,负面的信息剔除出去,把一些包含先进文化的信息引进来;要统筹规划,针对校园网络中的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各个学生社团的网页、各个学院官网等网络资源中,进行有效充分的利用,设立关于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栏目,尽可能的使这一项工作实现全网覆盖。

(四)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专业师资队伍

当下构建这一载体,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一批既精通网络技术并能熟练运用这一技术的人才,同时又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储备的人才,即培养专业的教育者。所以,通过网络进行思政教育与在网下开展这一教育大不相同,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通过“网络育人”,达到高校的教育目的。而在这个信息时代,想要胜任这种复杂的教育管理工作,就必须成为一名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有效的落实,只有拥有了充分的网络知识与技能的储备,才能够通过网络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才能够使高校的教育工作完全落实。

(五)提高大学生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素质

“信息素质是在各种信息交叉渗透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中,人们所应具备的信息处理实际技能和对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和利用的能力。”〔〕提高网络信息素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在网络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均涉及道德方面,所以高校要重视加强大学生在网上的德育工作。道德教育不具有强制性,是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力,人们一旦具有这种观念、形成具备这种良好品质的素质,是运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一步。我们应该把那些外在的规章制度内化为每个参与者的内心道德信念,把外在的法律规范转化为内心的道德自律,这样才能使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真正发挥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的事物,研究这一载体的构建,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从理论层面讲,该载体的诞生是这一学科成长的需要,也是促进相关理论发展的需要;从实践层面讲,通过研究这一载体的构建,是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的迫切需要。随着网络技术与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带着新时代的新思想进入了岗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网络产生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在未来一定可以更好地结合,网络对于它的影响作用也就越来越明显,思想政治教育也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陈天柱.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运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周利青.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创新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2008:21.

〔3〕秦双梅.网络载体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5.

〔4〕孙兆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运行现状及建设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5〕张青青.“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优化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7.

〔6〕孔好为.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的问题和对策〔J〕.科教导刊,2010,(08):145~146.

〔7〕孙大志.构建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2):5~6.

〔8〕马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构建与管理〔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2007,(01):122~124.

〔9〕宁云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构建〔J〕.法治与社会,2016,(06):223~224.

〔10〕江萍.关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之研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2:211~212.

〔11〕李泽虹.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策略的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12):365~366.

〔12〕孙长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研究及其评价与展望〔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0(02):48~51.

〔13〕陈俊.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张 港〕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全面依法治国环境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