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心声:让学生食堂“美”起来

2019-03-12 22:39王欣阳
中小学管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用餐食堂美育

王欣阳

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食堂不仅是满足学生生理需要的单一的“吃饭的地方”,也是具有一定美育功能、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所在。但目前有些学校的学生食堂存在着空间局促、布局杂乱、光线冰冷、声音嘈杂等种种不理想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其美育功能的发挥,影响了学生对校园生活的审美体验。作为在校用餐十余年的学生,笔者和同学们对此有许多切身体验和感受,希望我们的想法能引起老师们对此问题的关注、重视和解决。

一、调研设计:多渠道了解学生食堂环境现状

食堂的美育功能主要体现在用餐的环境上。环境包含外在的物质环境和内在的心理环境。物质环境包括空间、色彩、光线、声音、装饰、卫生等;心理环境包括舒适感、愉悦感、放松感等能够让人产生审美体验的心理感觉。为了解当前中学学生食堂在环境方面的具体情况,笔者从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展开调研。

除了运用文献研究法外,笔者还通过实地观察、拍照、测量等方式,对北京市A中学的学生食堂进行了研究,并对北京五所中学从初一到高三年级的学生发放了网上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学生食堂就餐环境重要性、学生满意度,以及食堂的光照、噪声、空间布局、空间大小等,共获取有效问卷196份。此外,笔者还对A中学相关人员进行了访谈,包括高二年级学生27人,校长、食堂主管、总务主任、德育主任各1人。

二、问题呈现:对当前食堂就餐环境满意的学生不足一成

学生食堂如果能为学生提供温馨、舒适、雅致、富有情调的环境,就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在问卷调查中,有99%的学生认为食堂环境重要,还有约88%的学生认为学生食堂环境的改善可以增加自己对学校的热爱和美好回忆,但仅有9%的学生对当前的食堂就餐环境感到满意,说明食堂环境仍有极大的改善空间。具体来说,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 空间狭小妨碍学生个人空间和人际交往

环境心理学认为,社会环境包含宏观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主要是满足公共性需求,体现在人际交往上,可以增进彼此间信息、思想、情感的沟通;体现在空间环境中,主要是对交往空间的需求。微观层面主要是满足个人空间的需求。个人空间是环绕在个人身体四周的区域,当他人入侵时会引起不舒服的感觉。

调研结果显示,空间狭小是目前学生食堂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如笔者对A中学学生食堂的研究发现,该食堂用餐面积约为500平方米,共计560个座位,但要满足初三到高三共四个年级889名学生的用餐。为此,学校只能采取每两个年级一起错峰用餐的措施。由于食堂空间狭小,导致排队者与用餐者距离很近,会互相侵犯到彼此的个人空间;加之与周围陌生同学距离太近,学生们也不愿意在餐桌上与同学进行更加放松的交谈。在问卷调研中,有87%的学生认为学生食堂空间大小会影响他们用餐时的食欲和心情。此外,食堂座位间距离的狭窄,还导致用餐者起身进出十分不便,甚至可能造成餐盘中的剩余菜汤倾洒,引起不必要的卫生问题和同学间纠纷。

2. 布局单一导致学生用餐舒适感降低

有学者认为,如果空间的划分和餐桌椅的布局相辅相成,便可产生审美体验,达到美育功能,并能带来积极的心理影响。如果在只有单一空间布局的餐厅里就餐,那么就会感到非常单调乏味。

笔者观察发现:A中学学生食堂中采用桌椅连体设计,不仅造成用餐者进出不便,而且无法满足学生用餐的舒适感需求。此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83%的学生认为学生食堂的空间布局会影响他们用餐时的食欲和心情。因此,在回答问卷第13题“你对于学生食堂有何建议(环境方面)?”时,有学生表示希望“椅子可以换成自由活动的……最好不要大横排”。此外,笔者通过观察还发现,如果学生食堂的装饰物放置不当,不仅会使学生食堂缺乏美感,还会令空间显得更加狭小,使人产生压迫感。如A中学学生食堂空间本来就低矮狭小,结果装饰了很大的彩色拉花,这样不仅没有产生美感,反而让人感到更加低矮、压迫。

3. 光线昏暗、色彩单一影响学生用餐心情

从美学观点看,对光的巧妙运用,能提升室内装饰的审美效果,同时也对人的心理和情绪产生一定影响。如强烈的、微弱的或分布不均的照明会使人的眼睛感到疲劳,造成精神不愉快,注意力不集中,從而降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实际教育环境中常采用混合照明,即自然照明和人工照明相结合,学生食堂通常采用人工照明。如笔者观察发现,A中学学生食堂采用的是冷色光,且光线昏暗,隐性地影响学生用餐的心情和食欲。

此外,色彩也能影响人的情绪,如果运用得好,则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使学生得到审美满足;如果运用不当,则往往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学生食堂环境设计中要讲究色彩的合理运用。如笔者曾看到国内某小学的学生食堂色彩单调,桌椅为金属色,使人产生冰冷之感;墙壁、天花板均为白色,让人不禁联想到医院或是工厂车间,而不是温馨的就餐环境。这样的用餐环境会间接影响学生的心情,导致其食欲下降。

4. 噪声超标、卫生欠佳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的《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规定,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五种类型,每种类型均对应不同的功能区域,并有具体的噪声限值,从0类到4类限值依次提升(详见表1)。

据笔者观察分析,目前学生食堂的噪声来源大致有两种:一是学生聊天说话的声音,二是工作人员或学生清理餐余物时不锈钢餐盘相互碰撞或与垃圾桶碰撞的声音。笔者在A中学学生食堂的测试结果显示,该食堂噪音基本分布均匀,在学生聊天声音较大的排队区、不锈钢餐盘碰撞的排队区和学生用餐区噪声相差不大,均在70~80dB(A)的区间内(此数据用手机软件“分贝计”而非专业仪器测量,仅供参考)。虽然学校属于1类声环境功能区,食堂属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但食堂噪声值均已超过这两类环境的噪声限值,因此可能会对学生的情绪甚至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因食堂噪声而影响食欲和心情的学生占比约为45%。可见,学生食堂的噪声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除了噪音问题,环境整洁卫生也是美育的一部分,它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狀态,也会影响学生的审美体验。如笔者通过对问卷第13题:“你对于学生食堂有何建议(环境方面)?”的69条有效答案分析发现,有26人提到了卫生问题,其中包括桌面未能及时清理、地面因菜汤滴洒而变黏或变滑和食堂内的空气质量等。这些卫生问题都影响到了学生们在食堂的就餐心情和审美体验。

三、对策建议:软硬联动,全面提升学生食堂美育功能

对于当前学生食堂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这一方面源于学校中人多、地少、资金有限等客观因素,另一方面也与学校相关领导在主观上不重视有关,如他们只关注到食品安全、用餐秩序等问题,却未对发挥学生食堂的美育或其他综合性功能有过设想。为此,笔者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1. 变换食堂空间形态,兼顾学生“公”“私”需求

有研究表明,若将某个单一空间重新设计,用一些实体来围合或分隔,设计或划分出多种形态的就餐空间,并加以巧妙组合,人置身其中将会感到有趣和惬意。如果实体遮挡了视线,无法看到相邻空间,此时的空间特征侧重于围合,可以增加私密性和领域感;如果视线能够越过或透过围合空间的实体看到周围空间,这种空间特征就是渗透,可以使空间富有层次感,趣味性增强,私密性减弱。[1]

笔者认为,学生食堂空间布局在满足公共空间的同时,还应该通过一定的围合、变换,营造一定的个人空间,以利于学生间的交流。若要增加食堂的美育功能,学生食堂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要求,其空间形态应该多样化,[2]设计具有渗透和围合相组合的空间特征,使学生在多样的就餐空间内满足更多元的需求,如在隔间内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等。

2. 科学进行“光”“色”搭配,提升学生审美体验

学生食堂照明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照明分配要合理。如果其中一个地方特别亮,而周围很暗,就会额外增加用餐者的视觉负担。二是照明应以接近日光、色调柔和的暖色调为佳,这样的灯光有助于增加学生的食欲。如在回答问卷第5题“你认为什么样的光线能促进你的食欲?”时,有85%的学生选择明亮的暖色调光线,说明学生的实际体验与笔者的推测和文献调查结果相符。

研究显示,颜色不仅会影响人的情绪,而且会影响人的空间知觉。不同的颜色会使人产生空间前进或后退的知觉,人们常把某些色彩称为“前进色”,把某些色彩称为“后退色”。前进色(如棕色)往往会使人产生空间缩小的感觉;而后退色(如蓝色)则会使人产生空间扩大的感觉。[3]色彩的这种特性已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人们认为天花板太低,有压抑感,就会采用“后退色”,从而感觉到它更高一些。像A中学的半地下式学生食堂空间高度较低,就建议采用“后退色”粉刷天花板,以从视觉上来扩大空间。此外,学生食堂还需要重视绿化,这样既有益于学生的健康,又有利于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精神,获得美的愉悦。在问卷调查中,就有学生针对食堂环境问题的改进,提出了“增加绿色植物”的建议。

3. 营造和谐用餐氛围,培养学生就餐礼仪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就餐礼仪,学生食堂也承载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提高学生个人修养的功能。如在回答“如果食堂噪声减小,同学就餐时保持低音量交谈或不说话,你认为能否培养学生的就餐礼仪?”时,约有46%的学生认为可以,有48%的学生持否定态度。

考虑到实际情况,学生在午休时需要休息放松,聊天说话无法避免。因此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在学生用餐时播放一些柔和的背景音乐以减小学生说话的音量,减缓他们的用餐速度,营造和谐愉快的用餐氛围。长此以往,便能够形成一种文明而独具学校特色的校风,并使学生养成受益终身的就餐习惯和礼仪。

4. 丰富审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创造美是审美活动的最高成果,也是美的归宿和美育的最终目的。丰富的审美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增强其对学校的认同感。为此,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对学生食堂进行审美创造。例如:组织学生参与饮食文化主题的涂鸦食堂墙壁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给菜肴取诗意菜名的比赛,或是组织有音乐才艺的学生在学生食堂进行才艺展示。若有条件,学校还可以安排体验“美器”的课程,让学生自主研究、设计和制作各式餐具以搭配各类菜肴。此外,学生食堂还可以配备电视,播放美食纪录片,或通过学生社团录制和播放学生自己的美食制作、美食科普等节目,以增强学生对饮食文化的兴趣和对美食的审美体验。

(注:本文作者系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翱翔计划”2018年人文社科类学员;本文是“翱翔计划”研究成果之一,指导教师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周岚、北京市第十四中学教师金彬)

参考文献:

[1][2] 刘元,魏昕,朱滨丹. 创新高校餐饮建筑室内设计 为师生提供人性化就餐环境[J]. 高校后勤研究,2012,(1).

[3] 白芳.室内设计中色彩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7).

猜你喜欢
用餐食堂美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文明用餐,拒绝浪费
肉,回锅里了
用餐时间
美育教师
谁更恐怖等
高校食堂的奇葩菜
食堂定律
Taking Meals(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