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蕤
此文系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勤助科研项目的结项成果(批准号:KY2017YB061)
【摘 要】 为了解大学生睡眠质量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学生睡眠质量提供科学参考,本文的调查研究以362名陕西师范大学学生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运用SPSS13.0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存在入睡时间相对较晚,熬夜次数多等问题。并且心理状态、不同学科专业、家人的作息、宿舍环境等因素与学生的睡眠质量存在相关。笔者建议应该针对其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睡眠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对策建议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睡眠问题渐渐凸显。睡眠占据人们生命活动三分之一的时间,对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心理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是评价健康水平的标准之一。有研究显示,大学生群体中有睡眠障碍的同学比例在13.93%-42.90%。[1] [2]大学生睡眠质量令人堪忧,学生群体睡眠质量有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3]郭真等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存在相对严重的睡眠问题。[4] 王小丹等基于海南省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学生的睡眠质量不容乐观,影响因素有行为、环境、生理、心理等方面。[5]大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其睡眠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因此笔者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调查陕西师范大学学生的睡眠情况,切实掌握该校学生的睡眠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睡眠问题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睡眠质量。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
2017年6月-2017年9月,项目组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陕西师范大学抽取362份样本。在剔除有漏答等问题的一些废卷之后,获得有效问卷345份,有效回收率为95.3%。在有效问卷中,女生问卷200份,男生145份;大一学生88份,大二学生88份,大三学生97份,大四学生72份;社会学类学生118份,科学类学生178份,艺术类学生49份。
2、调查工具、统计分析方法与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自主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日常作息时间、学生睡眠状态、家人睡眠状态和休息时周围环境等维度的问题。
此次调查运用SPSS13.0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录入和查错以及基本的统计分析。采用频数、交叉表、方差分析等分析方法对陕西师范大学学生的睡眠问题及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数据分析。以此方法描述了大学生睡眠的基本状况,提出了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睡眠问题,分析了大学生睡眠的相关因素,并且为改善大学生睡眠質量提出了建议。(这一部分不属于分析方法。)
二、大学生睡眠现状描述
1、大学生整体睡眠质量状况
在本次调查中,项目组以入睡时间、入睡耗时、失眠频次和一周内的熬夜次数为参考指标对睡眠质量进行评定(5-19分,分数越少睡眠质量越高),结果显示,学生睡眠质量的中位数和平均数为10和10.5,睡眠质量绘制的统计图形为单峰右偏态,可知学生的整体睡眠质量一般。
2、大学生睡眠质量参考指标的分别测量
以入睡时间、入睡耗时、失眠频次和一周内的熬夜次数为参考指标,对陕西师范大学学生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定,以下为各项指标分别测量的结果。
(1)入睡时间。已有研究发现,作息时间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入睡时间是作息规律的重要表现。因此研究学生的入睡时间很有必要。[6]
调查发现,学生入睡时间集中在22:30-0:00,这个时段的比例占53.3%;36.9%的同学在0:00-02:00期间入睡;2%的同学入睡时间在02:00之后;7.5%的同学在22:30之前入睡。结果显示学生的总体入睡时间较晚,陕西师范大学学生存在入睡时间较晚的问题。
(2)入睡耗时。入睡耗时即需睡时间,是评价一个人睡眠质量的重要指标,[7]因此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生的入睡耗时是必要的。
70.1%的同学入睡耗时在半小时以内,22.5%的同学需要半小时至一小时的入睡耗时,7.2%的同学需要1小时以上才能进入睡眠状态。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同学入睡耗时较短,处于正常范围,少部分同学存在入睡耗时过长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3)失眠现象。失眠指睡眠的时间或者质量不满足,已有研究发现失眠的临床发病率较高,并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该现象更加频发。[8]因此将失眠作为一项参考指标,对学生的睡眠质量进行考察。
调查发现45.4%的同学偶尔失眠,32.4%的同学很少失眠,11.8%的同学几乎没有失眠现象。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占比10.3%,常常失眠。分析结果发现,陕西师范大学的同学大部分的失眠频次在正常范围,少部分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失眠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4)熬夜现象。熬夜和睡眠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对立状态。并且有调查发现熬夜和睡眠质量共同对身体产生作用。[9]因此将熬夜作为测量睡眠质量的又一指标。
对学生熬夜现象的测量结果显示,22%的同学几乎没有熬夜现象,24.9%的同学存在轻微熬夜现象,53%的同学熬夜现象比较严重。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学生的平均熬夜现象较为严重,校方和学生自身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三、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
1、睡眠质量与学科专业、运动和心理状态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通过对理工类和艺体类学生睡眠质量进行两独立样本的参数检验,显示双侧检验显著值为0.021,并且社科类和理工类、艺体类和社科类学生的睡眠质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以认为理工类学生和艺体类学生的睡眠质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
运动对人的体力恢复和心理情绪的调节都有很重要的作用,[10]因此考察运动与睡眠的相关关系。通过方差分析,将有不同运动习惯学生的睡眠质量进行多重比较检验。结果发现睡眠质量和运动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经常锻炼的同学和没有锻炼习惯的同学睡眠质量间的显著值为0.027,均值差为1.12。并且发现一直有运动习惯和间断运动的同学、没有运动习惯和有间断运动习惯同学之间的睡眠质量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可以认为坚持锻炼的同学较没有锻炼习惯的同学睡眠质量好。
学生的心理状态差异和睡眠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将心理状态好和心理状态不好的同学的睡眠质量进行两独立样本的参数检验,显示的双侧检验显著值为0.038,可以认为心理状态积极的同学的睡眠质量高于心理状态消极的同学(P<0.05)。
2、家庭睡眠习惯、睡前活动、失眠原因、白天活动和熬夜均影响学生的睡眠质量
通过交叉表分析,家人的入睡时间和学生的入睡时间呈正相关。家人的入睡时间越早,学生的入睡时间也相对较早。但学生的入睡时间普遍晚于家人的入睡时间。由此可知,家庭睡眠习惯和学生的睡眠习惯存在相关。
通过交叉表分析和频数分析,睡前浏览网页和手机的同学所占比例为80.6%,这一比例在入睡时间晚的学生中尤其大,达到65.5%。入睡晚和睡前浏览网页存在一定相关,该现象应引起重视。
通过频数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不清楚自己的失眠原因,并且不明失眠原因的同学失眠情况最严重,达到65.4%。次要失眠的原因是周围环境不利于睡眠,为27.3%。最后,睡眠质量还受到感情和家庭问题的影响。针对这种现象应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心理疏导,帮助其正确认识失眠问题。
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相互影响。由前文可知心理状态影响睡眠质量,因此探究白天活动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具有一定意义,因为其间接影响睡眠质量。心理状态较为积极的同学白天努力学习的比例为73.6%%,明显大于心理状态相对消极的同学,其占比为44.4%。而心理状态较为消极的同学白天浏览手机和上网的比例为77.8%明显大于心理状态相对积极的同学,占比为39.9%。因此白天活动和睡眠的相关不可小觑。
调查发现:常常熬夜的同学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受影响的程度不大,有的甚至更好,发生这种情况占到经常熬夜人数的62.2%,这就使得常常熬夜的同学对熬夜的危害没有足够的重视,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种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1、学校介入改善学生睡眠质量的必要性
笔者对学生“是否希望学校帮助改善睡眠”的态度和“是否需要外力介入改善睡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且对学校参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57.1%的同学希望学校采取措施帮助睡眠。这说明学生对外力介入改善睡眠是比较需要的,学校采取措施帮助睡眠可以得到大部分学生的支持。从主观上来看,分析学生对作息规律调整的意愿,96.5%的同学都在不同程度上希望减少熬夜。学校等外力参与睡眠符合学生的主观愿望,因此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减少熬夜会得到同学的认可和支持。
学生对“学校帮助改善睡眠质量”的建议主要为定时断网、熄灯,学生对学校定点断电、断网的措施比较支持,占比达46.5%。由前文调查结果可知,晚睡同学玩手机的比例最大,为65.5%。并且追剧、看电影为熬夜现象严重同学熬夜的主要活动。若能断电、断网则会帮助其减少此类行为的发生。
2、学校应关注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心理疏导
本次调查显示,因人际关系失眠的同学占10.8%。在調查“白天的主要活动”这一题目时,理工科学生忙于人际交往的学生占比为27.5%,人文社科类和艺术类学生占比分别为23.1%和24.5%。因此,学校有必要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改善学生的睡眠质量。另外,在失眠原因中,男生较女生更易受到周围环境和感情问题的影响,占比26.2%和18.4%,而女生为20%和7.9%。女生较之男生更易受家庭问题的影响,占比17.4%,而男生为14.2%。因此,应分别关怀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状况。再次,宿舍环境会影响学生睡眠,22.5%的学生认为宿舍内同学间的相互监督会带来理想的睡眠效果并且愿意采取该方式改善自己的睡眠质量。因此,创建良好的宿舍文化对提高学生的睡眠质量将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家庭应参与帮助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
此次调查发现,61.4%的同学放假时,睡眠时间和作息规律会发生变化,无论是否更规律,都表明同学在作息方面的自制力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外力的介入加以纠正。
家庭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力量,家庭在培养学生的合理作息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次调查显示,家人的入睡时间和学生的入睡时间呈正相关,家庭的睡眠规律和学生的睡眠规律存在相关。大学生虽然在外求学,但仍然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因此,家庭越早参与,学生睡眠质量的提升会越明显。
4、大学生应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
由前文的调查结果可知,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有着相关关系,白天活动间接影响学生的睡眠质量,并且白天充分利用时间学习工作的同学睡眠质量相对于沉迷电子产品的同学来说好。因此提高学生白天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帮助改善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具体建议为增加学生的在校活动种类、丰富其在校生活,干预减少其电子产品的使用。
5、大学生应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合理作息时间
调查显示,经常锻炼的同学和没有锻炼习惯的同学睡眠质量比较的显著值为0.027,在认为这两种不同运动习惯同学的睡眠质量存在差异(P<0.05),睡眠质量和运动习惯存在相关关系,经常锻炼的同学较没有锻炼习惯的同学睡眠质量好。因此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应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体育课程的设置,平时多举办体育方面的活动和赛事,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从调查显示的睡眠时间来看,学生的总体入睡时间较晚,作息不规律。因此学生自身、学校和家庭等应注重通过不同的方式改变现有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作息规律,改善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等.学生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4)148-150.
[2] 李燕芬,李延杰,邹宇华等.广东药学院373名大学生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分析 [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6)649-650.
[3] 林荣茂,严由伟,唐向东.近15年中国青少年学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调查结果的元分析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1)839-844.
[4] 郭真,胡欣培,尹晶晶,李燕.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6(2)176-179.
[5] 王小丹,郭玉燕,李巧,相振宇,高允锁,陈用成.海南省3所高校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J].中国学校卫生,2014.11(11)1675-1679.
[6] 邹枝玲, 黄希庭, 杨勋, 廖婷婷.大学生睡眠质量与睡眠卫生意识现状 [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32.3.
[7] 张林,刁娟.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5).
[8] 裴清华,唐启盛,李侠,郑琴,朱晨军,聂哓伟.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个性特征及生活质量的研究 [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3.29.3.
[9] 佚名.熬夜或睡眠不足更易使人发胖 [J].中国食品学报,2011(3).
[10] 张江南,肖飒,徐祥峰.睡眠与运动 [J].湖北体育科技,2001.6.20.2.
【作者简介】
李 蕤(1997—)女,河北承德人,陕西师范大学社会学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