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患者营养风险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

2019-03-12 08:16:34王玉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次数支气管抗生素

赵 明, 王玉彩

(山东省齐河县人民医院, 山东 德州, 251100)

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持久性扩张,主要有囊性纤维化性和非囊性纤维化性支气管扩张症2种类型,该疾病主要引起患者反复咳嗽、咳痰、咯血和下呼吸道感染[1]。支气管扩张症作为呼吸科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长期反复发作不仅影响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还可引起缓慢的肺外改变,患者常伴有肌肉功能减退、运动能力下降、心血管系统改变[2]、食欲减退等潜在风险[3]。由于目前针对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手段比较局限,因此患者自身因素的差异严重影响着疾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4], 营养功能状态可能是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重要的自身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针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营养功能状态与疾病预后的相关研究[5]主要集中在体质量指数(BMI)方面,而关于潜在营养风险与该疾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研究还比较鲜见。目前对于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筛查主要工具是2002版营养风险评分(NSR2002)量表[6], 该量表从营养状况受损度、疾病严重程度、年龄分层等3个方面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因此在评估患者营养状态方面较BMI更加全面。本研究探讨不同营养风险状态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及疾病年急性加重次数的相关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呼吸科2016年10月—2017年3月经胸部高分辨CT(HRCT)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70例,依据NSR2002评分量表进行筛选,分别纳入A组(NSR≥3分,n=35)与B组(NSR<3分,n=35)。所有纳入患者均符合2012年版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7], 并排除合并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等呼吸系统疾病者,以及合并肿瘤、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者。A组平均年龄为(60.1±9.97)岁,男20例,女15例; B组平均年龄为(58.5±6.74)岁,男18例,女17例。所有纳入对象自出院起每月随访1次,共计12个月,记录每例随访患者疾病再次急性加重情况。

1.2 研究方法

记录本院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入院时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初次吸烟时间,戒烟者需记录末次吸烟时间、吸烟期间吸烟量(支/d)、初次发病时间。收集每例患者自入院日起前1年内因支气管扩张症住院次数和抗生素使用时间,以获得日均抗生素使用时间。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记录各研究对象呼吸困难评分,等级越高提示呼吸困难越严重。入院时采用德国耶格MasterSreen肺功能分析仪收集患者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深吸气量,采用丹麦雷度ABL800血气分析仪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收集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aO2)。治疗前经静脉采血送检,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研究对象C反应蛋白含量,上述指标的检测均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每例患者入院时均保存有效联系方式。自出院日起每月随访1次,记录被随访者是否发生原有支气管扩张症再次急性发作,随访时间总计为12个月,记录各研究对象年疾病急性发作次数。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进行录入及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或率的形式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前先行Levene检验是否满足方差齐性,否则采用t检验及非参数检验; 两组间计数资料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超过1个格子数理论频数小于5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检验; 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年急性加重次数的相关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2组年龄、病程、吸烟史、吸烟量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因营养风险评分表中包含明显的BMI评分差异,故未将BMI作为一般资料进行评价。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2组临床资料比较

本研究2组临床观察指标均为连续性计量资料,经统计学检验提示上述指标均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2组年急性加重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mMRC、CRP、FVC、深吸气量、p(O2)、SaO2等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提示高营养风险者具有更加不利的临床指标特征,需要更长时间的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 2组FEV1%、p(CO2)无显著差异(P>0.05), 见表2。

表2 2组临床资料比较

mMRC: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 CRP: C反应蛋白; FVC: 用力肺活量; FEV1%: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p(O2): 动脉血氧分压;p(C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SaO2: 血氧饱和度。

与B组比较, *P<0.05。

2.3 急性加重次数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表3 急性加重次数影响因素的多因素线性回归

3 讨 论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原发病灶反复感染易导致病情逐渐进展,原发疾病感染时需要使用大量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有研究[8]表明难治性病原菌的存在将直接影响患者支气管扩张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病情逐渐进展会影响患者各系统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疾病的预后[9]。本研究发现,高营养风险患者临床指标较低营养风险患者不佳,年疾病急性加重次数较多,需要更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

既往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营养状态与肺功能的关系主要集中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有研究[10]提示COPD患者FEV1%与FEV1/FVC、BMI呈正相关,本研究提示高营养风险评分组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量明显低于低营养风险评分组,与既往研究[11]结果相似,可能与营养不良时患者呼吸肌容易疲劳,感染严重时患者需要消耗更多能量而导致肺功能减低有关。有研究[12]提出“COPD-支气管扩张”重叠症的定义,虽然重点在于如何对两种疾病进行鉴别,但最终肺功能指标理论上应趋于一致。本研究由于样本量的局限性,研究结果未提示2组患者在阻塞性通气障碍中存在差异,后续研究可增大样本量加以验证。本研究提示2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中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存在差异,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通气功能受损将会间接影响患者血液氧合程度。既往研究[13]表明,支气管扩张症伴有高碳酸血症的患者生存率降低,并且易与COPD混合发病,这可能与严重感染时患者痰液排出不畅导致气道阻塞有关。本研究结果未提示2组二氧化碳分压存在差异,可能与2组病原学和排痰效果无差异有关。

相关研究[14]表明,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外周血CRP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尤其在营养不良状态下表现更加明显。本研究提示2组CRP存在显著差异,一方面表明2组疾病严重程度的差异,另一方面也提示营养不良患者炎性指标反应更加敏感,可能与营养不良时患者自身蛋白需求增加、更易受感染性因素攻击有关。

本研究结果发现,病程、抗生素使用时间、mMRC评分、NSR评分是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年疾病急性加重次数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研究[15]认为支气管扩张可作为COPD的一个并发症,综合各因素将会导致患者出现继发的免疫缺陷,最终疾病发展为难以控制的程度。总之,NSR评分较高患者常需要更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年疾病加重次数也随之增加,肺功能、血气分析、CRP等常规临床指标较轻度营养风险者更加不利,病程、抗生素使用时间、mMRC评分、NSR评分等可作为评价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猜你喜欢
次数支气管抗生素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04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商用汽车(2021年4期)2021-10-13 07:16:02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3:34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抗生素的故事
学生天地(2020年14期)2020-08-25 09:20:56
依据“次数”求概率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童年重负:“被摄入”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