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大学 孔祥文 姚莹
ERP系统主要是将管理作为关键的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是ERP环境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遇到的相关问题,要借助ERP工具不断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在ERP环境下,企业可以有效弥补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局限性,可以为内部控制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以及物质保障。ERP系统可以帮助民营企业更好适应现如今的发展环境,提高企业的监督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信息时代下实现数据共享,不仅可以为企业经营节省人力资源,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新时期下,企业内部控制涵盖了控制活动、风险评估、内部监督等多个方面,其主要目的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ERP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要妥善处理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ERP系统的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是在专业管理制度的要求下,有效监管、防范风险,借助整体创建过程控制体系、流程手段、描述关键控制点,将生产经营业务过程中产生的管理规范直观表达出来。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要遵循的根本方针就是内部控制原则。它主要涵盖了重要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制衡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分别是:控制活动、内部环境、信息沟通、风险评估、内部监督[1]。
ERP的全称是企业资源规划,这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主要作用是将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ERP可以使企业经营效益达到最大化,可以有效进行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库存管理、财务控制等。内部控制理论,可以让企业在不耗费人力、财力的前提条件下,科学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深化了内部控制的检查、纠正、预防等作用。内部控制的目标,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全部内容基本包含在内,ERP信息系统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经营目标。内部控制与ERP信息系统,相互渗透,不断完善,如果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改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2]。
1.2.1 ERP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在ERP环境下,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所有业务内容均可在系统操作过程中进行,涵盖了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等方方面面。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的全面性原则有明确规定:内部控制可以贯穿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比如监督、决策、执行等,可以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实时监控。民营企业可以在生产、销售、供货等各个工作流程,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进行全面控制,真正将财务处理与业务处理有机结合起来。ERP系统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只认程序,不认人;只认命令,不认权”,这就打破了传统家族管理的局限性。
1.2.2 实施ERP系统的重要性因素
民营企业在实施ERP系统之前,需要全面调研企业管理的真实情况,筛选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型,依照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经营特点,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流程,真正实施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方案。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重点业务内容以及存在较高风险的项目,采取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尽最大可能规避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3]。
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应用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以家族企业管理为主。随着家族企业的不断发展,在管理观念、经营状况、发展方向方面,倾向于企业业主个人思想以及能力的表现。除此之外,民营企业业主与其亲属,在企业内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利益团体,这对企业内部管理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安全隐患。网络安全隐患,制约着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ERP系统涉及到企业的大量信息与数据,若遭受到病毒的侵害,会产生系统瘫痪、信息外泄等问题,对企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4]。
在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过程中,内部环境尚且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对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内部控制的相关体系不够完善,有的企业没有建立起配套的内部监控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不仅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进程。ERP系统与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有很大不同,如今若还采用传统的业务管理模式,就会与时代的发展要求相脱节,难以真正实现ERP系统的价值。因此,在信息时代下,企业要重新建构经营流程,充分发挥ERP系统的重要作用。
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的企业内部监督机构不够完善,有的企业没有设置相关的内部监督体系,这显然不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的民营企业虽然设置了相关的内部监督机构,但是形同虚设,并没有真正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严重阻碍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与此同时,家族式的企业管理模式,对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有一定限制,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执行力有不良的影响,间接损害了企业经营的长远利益。ERP系统下,对员工实时跟踪管理,要求员工严格遵循企业的规章制度开展相关工作,有些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会有抵触情绪,工作积极性不高,认为自己的工作任务量相较之前有所增加,这种抵触心理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经营流程设计[5]。
ERP环境下,如果系统安全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有很大可能会导致企业信息外泄,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要认真落实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工作。在系统研发初级阶段,要认真分析系统有可能会出现的漏洞,对系统研发进行实施监督。除此之外,企业应该与时俱进,对ERP系统进行及时更新与维护,做好员工信息安全教育工作,定期组织企业员工进行网络安全的相关培训,及时对数据进行备份,确保ERP系统的安全性。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要在业务流程、机构设置、治理结构等方面形成有效监督制约,还要注重企业运营效率。借助ERP系统中的权限设置,可以重新划分公司的职责权限,真正实现内部控制的作用与价值[6]。
流程设计,又称为流程再造,牵涉到的因素比较复杂。流程设计的健全性,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因此,在流程设计的过程中要运用最适用的方法,确保企业的日常经营不受影响,真正实现企业运行的基本目标。第一,在流程再造过程中,要有效梳理ERP系统下的相关业务流程,合理评估流程,整体分析流程的设计情况,尽可能规避经营风险。第二,要对ERP系统下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全面了解内部控制环境以及ERP系统环境,多维度进行综合分析,深入研究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做好应对策略。第三,要严格识别关键控制点,认真遵循企业的相关流程情况,仔细核查实施岗位设计的健全性,确保关键控制点梳理的有效性。第四,要严格明确岗位权限,根据市场发展的相关要求,科学设置岗位权限,确保各个岗位之间可以相互制约,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第五,要及时明确内部控制的实施方法,认真依照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发展情况,充分了解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筛选最佳方案,真正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全面发展[7]。
ERP环境下,要想确保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就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财务人员的重要性,企业要定期组织相关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深化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了解程度,深化对ERP系统的了解程度,深化财务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以及财务风险意识,不断创新操作模式,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建立健全合理的奖惩和评价制度,是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的重要基础[8]。如果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不去纠正工作中出现的错误,或者没有得到合理的工作报酬,将会不利于构建企业整体的工作氛围,工作人员也会出现消极逃避或者盲目自信。所以,奖罚制度的设置要严明公正且科学合理。同时,企业要创建健全的激励以及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进行有效监督管理,确保企业员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真正落实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机制[9]。除此之外,由于风险是不断变化的,之前制定的措施方案可能会不太适用于当下出现的风险。因此,应及时地调整可行性方案,为了发现隐藏的风险,及时对财务风险管理进行考评。ERP环境下企业经营内部控制,可以起到发现风险与规避风险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契机。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要及时创新工作模式,打破传统模式的局限性,充分认识到ERP系统的重要性,真正发挥ERP系统的作用与价值,为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ERP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要妥善处理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ERP系统的作用。民营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要清楚认识到 ERP对内部控制的深远影响,着重分析ERP系统环境下企业经营内部控制的优势以及有效性,分析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根据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真正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推动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