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媛媛 刘杨
(1.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7)
(2.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陕西西安 710119)
本文是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基于PISA视野的初中生生物学科素养的测评研究”(课题编号为2017CBY005)、2017年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陕西省初中生物学教育质量测评的研究”(编号为SGH17H024)和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课题“中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测评研究”(课题编号为2018-05-012-BZPK01)的研究成果。
2018年陕西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是标准参照性质的考试,其目的并非甄别学生,而是旨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就达到评价标准的程度,并收集、整理、分析考试信息,为教育系统的决策提供事实依据,最终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下面基于对生物学试卷及考试信息的分析,总结出试题的分布特点、考查能力层次、质量特征和命题特点,以供教学参考。
整个试卷分Ⅰ卷、Ⅱ卷两部分,共36道试题,总计100分。其中,Ⅰ卷为30道选择题,每题分值2分,共60分;Ⅱ卷为6道非选择题,每个填空分值1分,共40分。整个试卷考查的知识涵盖了高中生物学3个必修模块,考查力度较大的三个章节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15分)、遗传因子的发现(11分)、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1分)。
试题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和《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命制,整体难度(难度系数为0.6277)较之于2017年(难度系数0.5959)明显降低。考查的能力层次主要有:识记(A)、理解(B)、简单运用(C)、综合运用(D)。其中,对理解和简单运用两个能力层次的考查力度最大,所占比例之和约80%。
Ⅰ卷信度系数为0.955 4,Ⅱ卷信度系数为0.925 9,可以说明该套试题能够科学地测评考生的学业成就,测评结果具有很高的可信性。
Ⅰ卷难度系数为0.676,可见选择题整体较简单。纵观每一道选择题的难度系数,从0.38至0.96不等,其中第5题最难(难度系数为0.38),第30题最简单(难度系数为0.96)。Ⅱ卷难度(难度系数为0.61)比2017年(难度系数为0.46)明显降低,31~36题的难度系数分别为0.63、0.60、0.73、0.55、0.61和0.53。
Ⅰ卷区分度为0.451,Ⅱ卷区分度分别为0.57、0.58、0.56、0.67、0.59和0.45,说明该试卷的鉴别力度很大,能够有效地区分开学生的层次。
《课标》强调,“评价应关注学生对生物学大概念的理解和融会贯通”。2018年试题考点与《课标》中的大概念相吻合,难度合理,无偏题、怪题,未涉及边缘知识、碎片化知识。例如,2018年试题通过“细胞学说”“蛋白质”“细胞膜”等重要概念考查了必修1中的大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基因突变”“人类遗传病”“染色体变异”等重要概念考查了必修2中的大概念“由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通过“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群落演替”等重要概念考查了必修3中的大概念“不同种群的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形成动态的生物群落”。
《课标》建议“试题素材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真实问题情境组织命题”。2018年试题的情境设计凸显出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人口增长、环境保护、国家政策等话题。以生活实际作为命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题目包括:选择题第8、15、19、23、24、25、27、30题,非选择题32、36题。
【例1】(第30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建设“美丽中国”。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是 ( )
①低碳出行,减少汽车使用
②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③减少煤炭使用,开发新能源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⑤在农田中大量使用杀虫剂
⑥大量捕杀对人类有害的动物,从而降低危害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⑥
解析:低碳出行、减少煤炭使用等行为有利于CO2的减排,有助于改善大气环境;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有利于增加物种丰富度,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大量使用杀虫剂一方面容易使作物残留农药,另一方面杀害农田中的动物破坏了生态平衡;大量捕杀对人类有害的动物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破坏生态平衡;所以①②③④措施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参考答案:B。
图表试题隐藏着大量的生物学信息,考生对图像的识别分析能力直接能反映其对知识点是否真正掌握。2018年试题注重测评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涉及的图表类型有曲线图、示意图、概念图、遗传图,共9图。其中,3幅图源于教材,6幅图源于教材改编。题目包括选择题第8、11、21、26题和非选择题31、32、33、34、35题。图表类型试题的设计有助于学生提高推理、建模能力,形成科学思维。
【例2】(第11题)图1为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动物细胞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图1 正在进行分裂的动物细胞模式图
A.甲、乙、丙都来自于同一个动物体
B.甲细胞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C.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都能参与受精作用
D.丙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
解析:甲细胞为雄性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乙细胞为雌性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移向细胞两极,形成极体与卵细胞,只有卵细胞才能参与受精作用。丙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
参考答案:B。
2018年试题存在些许不足:
(1)部分试题缺乏情境设计。如第10题题干表述“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第24题题干表述“生长素是人们认识最早的植物激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2)“在学业成就测验中,选择题应多采用肯定形式的表述方式。”然而,2018年试题中绝大多数选择题题干陈述为否定形式。如第1、2、3、7、9、10、12、13、15、18、19、22、23、24、25、26、28、29题题干表述为“错误的是”。
(3)实验相关的试题较少。整套试卷仅有12题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3、33题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相关实验进行了考查。这与《课标》倡导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相悖。
(4)部分试题选项表述太绝对,强化学生的猜测参数。如第12题C选项表述“艾弗里实验已经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实验完全没有必要”。
《课标》是生物学课程改革的指南,是教材编写、教学设计、学业评价的依据,明确了学生应达到的素养水平。近年来,学业水平考试更加注重考查《课标》所要求的生物学大概念、科学能力、科学思维以及社会责任。所以,教师应以《课标》为准绳,充分解读生物学大概念,将其与教材的知识载体进行结合,构建学生形成生命观念的概念进阶路径,并且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学习,逐渐提升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实验的操作与反思、数据的建模与交流等能力。
教师将科学和日常熟悉的情景及日常运用的物体相联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课标》同样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特别关注我国和学校所在地区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所以,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以生活实际为背景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建构概念、获取能力、形成社会责任素养。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体验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养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与能力,同样有利于学生自如地完成学业水平测试。
图表题型在学业水平测试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并且图表主要源于教材或教材改编。所以,教师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强化学生读图识表的练习。平时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或教材改编的图表为案例,培养学生建模和解读模型的能力,训练学生将图表与生物学知识相互转换的能力。备考期间,教师应设置专门的课时,对生物学中涉及的图表试题进行分类别的精讲精练,引导学生甄别图表中的关键点,挖掘隐藏的生物学知识,提高解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