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吉柿”的审美情趣

2019-03-12 08:22
江苏陶瓷 2019年6期
关键词:紫砂壶紫砂柿子

范 敏

(宜兴214221)

江南水乡宜兴自古以来就是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人文史话、源远流长之地,有着“中国陶都、陶醉天下”的美誉。 独特的紫砂艺术经过数百年的漫长发展和薪火相传,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甚至世界艺术之林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紫砂壶充分利用了紫砂泥可塑性强的特性,在紫砂艺人妙手生花之中变幻着无穷无尽的造型和姿态,又融合了文人雅士诗书画印等等艺术形式,呈现出了别具一格的审美情趣。 这些作品来源于普通的生活实践,从大自然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和题材,把创作者热爱自然、扎根自然、表现自然的精神和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造型各异的紫砂作品都饱含着作者对于自然情趣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捏塑自然形态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让后来的人可以解读、可以品味、可以学习,从而真正了解这些紫砂艺人在匠心的背后, 还有着怎样的自我思考和审美情趣,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这些紫砂艺人中的典型代表之一是清代康熙年间花器名家陈鸣远,是我们宜兴本土的紫砂大家,他用一颗文人的心来重新感悟、体会、塑造紫砂,所做的关于紫砂艺术的工作基本都是开创性的。 他第一次采用所谓的筋囊工艺, 把仿生壶的概念在自己的作品上表达出来; 第一次把诗书画的装饰用于紫砂壶体,并把章印等元素也装饰其上,使紫砂壶更加具有浓浓的文人雅韵; 第一次开创了除紫砂壶外的其他紫砂书房文玩摆件,比如竹筒、笔洗、砚台等等的文房用品,也用紫砂的艺术形式加以表现出来,这些壮举都促进了紫砂文化的发展、 丰富了紫砂文化的内涵,为后来的紫砂艺术创作打开了新的思路,提供了新的参考,可谓是开天辟地的紫砂革命。 如他的代表作“南瓜壶”,这把取材于大自然的紫砂作品以南瓜的元素创作设计造型,壶身铭文书法高古、刻绘老辣,颇具汉唐风骨,充分的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意境和情趣,每每观之,如同和先贤对话、和高士求教,都会让人有新的思想感受萌发,新的创作灵感涌现,新的表达方式产生,收益颇多、活学活用。

紫砂壶 “吉柿”(见图1)取材于大自然中的柿子造型,并对自然本身具象的柿子进行了自己重新的思考理解、抽象剥离、元素整合的创作设计,使作品在形似的基础上更显露出了个人的审美情趣, 是一把工艺精湛、格调高雅、人文情怀浓郁的佳作。 壶身筋囊纹的工艺勾勒出柿子圆圆微扁的造型特征, 筋纹简洁清晰、阴阳凹凸,壶口平整,壶盖与壶身严丝合缝地扣在一起,壶钮的柿子梗形象逼真、小巧可爱,壶嘴和壶把的设计也灵动雅致,与壶身和谐相融。 上面的铭文刻绘字体雄健秀丽、 用刀熟练精到, 一气呵成、 气韵流畅, 整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自然田园野趣。

柿子树在我们中国种植历史悠久, 由于其外形圆圆鼓鼓,而且是金黄色泽,尽显团圆富贵之意,因此柿子谐音有“事事如意”之意,常常被古代的王公贵族、达官贵人种植在庭院之中,以其形状为原型制作的器物和装饰品也是他们的心爱之物。 在市井民间和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柿子含糖量高,经过晾干可以储存很久,成为耐饥的一种食材,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要准备柿子,作为接待亲朋好友和小孩的必备果品。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柿子的美好寓意被更加地充分利用和宣传起来, 各种以柿子为灵感造型的工艺品层出不穷。 这把“吉柿”紫砂壶就是在临摹学习古壶的过程中突然得到启发,加之作者本来就性情淡雅、仰慕贤人、心通古人,醉心于山水、钟情于自然,喜好文学诗词、书法绘画等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 经常从古代文人的艺术作品中汲取养分,领悟到了古人“天人合一、安静闲适”的心灵空间的真谛, 使得作者许多的作品经常以自然万物各种题材为创作来源, 表达出了个人内心深沉的情感、较高的修养、独特的个性,把作品中所蕴含的审美情趣彻彻底底地表现了出来, 也让品茗玩壶之人沉浸于紫砂艺术营造的恬静适美的氛围之中,暂时抛却忙忙碌碌的工作和奔波, 找到生活的情趣和心灵的归宿。

图1 吉柿壶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紫砂艺术作品可以看作是一件件普通的紫砂器, 或许仅仅是用来喝茶、把玩、观赏的器物,但是经过这几百年来无数紫砂艺人用一双双勤劳的双手、 一颗热忱的心给其注入了灵魂,引起了器与人的和谐共鸣,于是这些普通的器物也登上了大雅之堂,引起了藏家的重视,拍卖出了极高的价格。 其实,正是这些紫砂器物背后的紫砂艺人,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力,展示出了我们中国人经过几千年传统艺术所熏陶出来的审美情趣,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猜你喜欢
紫砂壶紫砂柿子
留一些柿子在树上
甜柿子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无相
山里的柿子红了
刘少白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来自柿子的烦恼
购买紫砂壶4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