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洁清
摘要:
提问在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为了避免无效提问,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双向提问的方法,注重学生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向老师和同学提问,重视学生的差异,关注双向提问的过程,有效评价,并鼓励学生就数学问题延伸提问,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生活中的数学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不断提高。
关键词:
双向提问 提高数学学科素养
双向提问是指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时促发学生思考并向同学和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促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课堂上,通过双向提问,以达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其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规律,提高学生数学的学科素养。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实践、探索,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学校是一所新校,新教师比较多,在实际教学中,一些经验不足的同事对课堂提问缺乏深刻的认识,导致课堂提问过多过滥,不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问题既无聊又无效,导致学生听不明白,甚至失去学习兴趣,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师,我着力研究课堂提问的方法和技巧,特别重视师生和生生间的双向提问,营造轻松有趣,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发展数学思维,激发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并通过课堂展示为新同事提供示范,带动本校的数学教研科研发展。我从以下几点浅谈双向提问的方法。
一、重视生活体验,创设双向提问的情景,突破重难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学点,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双向提问情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从而轻松突破重难点。
我喜欢从学生的学情、生活实际和心理发展规律出发,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成实际生活中的情景,捉住教学重难点,为学生创设双向提问的切入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三年级《笔算除法》这一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这样的除法算式。其中,让学生明白竖式计算时“十位上的余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在一起再进行计算”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很多学生因不能理解这一点而导致计算不准确。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在教 “52÷2”这道题时给他们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妈妈有52元钱,如果想把这52元平均分哥哥和弟弟作为零花钱,每人能分到多少钱?”问题提出后,我让同桌之间用互相提问的方法来考考对方怎么计算,学生立刻炸开了锅,他们用已经学过的知识七嘴八舌地向同伴提出自己的问题:“把50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多少钱?”
“25元”
“余下的两元每人分得多少钱?”
“1元。”
“合起来每人共分得多少钱?”
“26元”。
我立刻肯定了他们的做法,但他们大多数都是用拆数的方法来处理的。于是,我从十位上的5入手,一边板书一边对他们进行引导:“十位上的5表示有几个10元?”
学生马上回答道:“有5个10元。”
我又问道:“这5张10元平均分给2人,每人能得几张10元?”
“两张”,学生高呼道。
“商应该写在哪?”我问道。
“应该写在十位上。”
有学生已经按耐不住了,大声提问道:“那剩下的10元该怎么办呢?”
“难道把它撕开,每人一半?”有学生若有所思地说。
大家哈哈地笑了起来:“撕开了怎么能用呢?”
我接着问:“那该怎么办呢?你能帮他想想办法吗?”
這时有学生说:“可以把一张10元换成10张1元啊!”
我继续问:“换成10个1元后还要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道:“和个位上剩下的2元组成12元再除,12除以2商得6,每人还能分6元。”
“对了,那6应该写在哪里呢?”
“6应该写在个位上。”
“你们真聪明了!可是我又遇到了一道难题,你们能帮忙解决吗?”
学生们群情汹涌,跃跃欲试。
于是,我又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周筱过生日,想要在班上开一个生日派对,她准备买3盒巧克力回来与同学分享,需要75元,你帮她算一算每盒巧克力多少钱?”
我让学生用刚才互相提问回答的方式,小组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很快就把问题解答出来了。由于数学问题的情景贴近生活实际,学生的兴趣浓厚,进行除法竖式计算时,十位上的余数要与个位加起来再除的难题,通过双向提问与回答的方式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而且,他们还发现了在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数学问题,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思考和解答。创设双向提问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自主探究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促进了数学学科素养的形成。
二、尊重差异,关注双向提问的过程,促进思维发展
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是有差异的,这使得他们学习的快慢和程度是不一致的,作为老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双向提问的过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个性化发展。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有一些比较浅的题目,对于优秀生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有提问的意识,并且能提出问题,就已经相当难得了,当学困生提出简单的问题时,我会让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他提出的问题,使学困生也能在提问与回答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优秀的学生,我会让他们在简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想法,发现规律,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