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备教手记

2019-03-11 09:22方仁艳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2期
关键词:陈子昂平仄天地

方仁艳

不管教了几遍的课文,每次上课之前,尤其是公开课,总需要再次研读,查阅大量资料,才能有底气走上讲台。《登幽州台歌》的备课过程亦是如此。

一、解读教材

(一)素读课文,初步印象

初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那种豪迈大气的格局,激动忧愤的情感,直撞人心,这磅礴的气势里为何透着悲怆,也句句引发疑问。

读第一句“前不见古人”,顿觉扑面而来的是诗人在张望,既是“古人”,又如何能“见”?那么他要见什么人呢?“后不见来者”第二句紧承第一句仍然在寻找。为何在“前”“后”去“见”“古人”和“来者”,当下呢?第三句不写找寻了,转而俯仰天地,“念天地之悠悠”,内心感叹空间阔大苍茫,诗人在这样的背景里凸显得格外微弱渺小。最后一句结语为“独怆然而涕下!”这是起承转合中“合”的一句,通过“独”,似乎诗人在绵长的时间长河中找不到一个知音,只剩自己孤独一人;还好像看到在广袤的宇宙空间里寂寥无物,唯有独自伤心落泪。而这种永恒与短暂、阔大与渺小的对比是每个生命个体常常感觉到的,这就是共鸣点吧,大约打动人心的力量来自于生命个体与宇宙时空的关系,来自于人类普遍的孤独感。

读诗的疑问是,什么原因让诗人“见”“前”“见”“后”不见当下,具体为何事感情如此浓烈,诗歌仅仅是因为直抒胸臆而动人吗?我们要真正读懂一位作者,需要把他放进他所在的时代,放进文学史中去读。

(二)知人论世,解读文本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沿着孟子的这句话去找寻陈子昂其人其事,于是提炼出了以下信息。

1.查找陈子昂其人其诗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人。集文韬武略于一身,有记载他从小“奇杰过人”“驰侠使气”,轻财好施,慷慨任侠。第一次从家乡来到京城科举不第时,曾摔琴觅知音,“一日之内,声华溢都”,一副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气概,给后人留下大唐豪侠才子的一段佳话。他24岁考取进士,是一个积极入世并力图施展抱负的人,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则天重视。他直言敢谏,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万岁通天元年(696),他35岁时,契丹叛军攻陷营州。武则天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以右拾遗任武攸宜帐下参谋,随军出征。因武攸宜“轻易无将略”,导致“前军败,举军震恐”。陈子昂挺身而出,请缨愿率“万人为前驱”,迎击契丹。武攸宜认为他纸上谈兵予以拒绝。几天后武攸宜一败再败,陈子昂再次请战,激怒了武攸宜,被降为军曹。陈子昂壮志难酬,忧心重重地登上蓟北楼,“感昔乐生、燕昭之事”,愤然写下了《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歌。“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他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更体现了他的积极入世、对家国的历史责任感。《登幽州台歌》正是这一时期所作。38岁他辞官回到故乡,被奸人所害,41岁冤死狱中。

陈子昂的诗歌主张,见于他的《修竹篇序》,他写道“汉魏风骨,晋宋莫传”,他提出了两个口号,一个是“兴寄”,一个是“风骨”。“兴寄”就是要有政治寄托,“风骨”也就是建安风骨。他的诗歌也践行了这一主张。其《感遇诗》的中心主题是建功立业,也就是“修竹”式的寄托,以及理想受阻时的慷慨不平之气,如其中的诗句“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蓬蒿”“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等等。《登幽州台歌》亦然。

学界认为陈子昂“作为盛唐诗坛的先驱,也是盛唐气象与建安风骨之间的桥梁”(林庚语),这一特点在《登幽州台歌》一诗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动人心魄的诗篇,它鼓舞了人们的事业心,增强了突破现状的豪迈气质,一种追求理想的热情……它乃是陈子昂在诗歌史上给人们最深刻最难以磨灭的印象。……实际上陈子昂在这里所揭开的正是盛唐的序幕。”

这首诗里那种慷慨的激情,“充沛饱满的情绪”,鲜明而又开朗的情感,“青春的旋律,无限的展望,就是盛唐诗歌普遍的特征”。

查阅相关资料,还看到名家对《登幽州台歌》有差不多一致的看法。

《名家注评全唐诗》摘录如下评点:

杨慎《升庵诗话》:其辞简古,有汉魏之风,而文集不载。

黄周星《唐诗快》: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

另外,沈德潜《唐诗别裁》:余于登高时,每有今古茫茫之感,古人先已言之。

王夫之《唐诗评选》:子昂以亢爽凌人,乃其怀来,气不充体,则亦酸寒中壮夫耳……以神行而不以机牵,摇荡古今,岂但其太言之赫赫哉!

林庚《唐诗综论》:它的确是作用于想象的,而且轮廓是不确定的,而且又的确是崇高的完美的;并在客观上给人们以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和激情生动的力量。……这篇名作仿佛是通过寂寞无边茫茫不尽的整个宇宙直接要与那时空对话。

这些评点也道出了《登幽州台歌》有建安风骨,大唐气象,诗中有“寄托”,读来气势雄浑,苍凉悲壮。陈子昂开创了大唐气象,后来集中体现在李白等人的诗歌中。

“中国文人的孤独感更多的是发自对人生的感触,而不是对赎罪的无望。中国人的孤独感虽也有对社会的不满和反抗,但同时又总滞留着时明时暗的对功利的追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那么一心想要达济天下的陈子昂,在不被理解、且遭降级的当时,登上幽州台,他是怎样抒写自己的情怀呢?

2.读懂《登幽州台歌》中的密码

诗歌一发声就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仄音较多,读来语气急促,有抑郁不平之感。“前”无燕昭王那样吸纳贤才的君王,“后”无法遇到重用有才之士的主君,而自己人生有限,時间易逝啊。这两句把时间空间化、具象化了,“前”“后”深邃悠远的时间轴上,诗人在中间显得个体生命是如此的短暂且微不足道,对比之下,那种时不我待的孤独悲凉之情更为浓重。这也就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种时空表现形式——时空转换。

既然“前”“后”均不见,那么他见到的是什么?是武攸宜对战争的错误决策和对自己的打压,与自己积极入世的理想形成无法解开的矛盾冲突,这是无法遇见明主的苦闷。用王阳明先生的话说“心外无物”,诗人登上黄金台,眼里的所有人、景、物,全部隐去,诗中只有“心象”。“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两句又用仄音开头,尤其是最后一句所有实词都是仄音,那浓重的悲凉被仄音渲染得浓墨重彩。然每句中各辅一虚字,似乎诗人在曼声长叹,眼前那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情感,那种空有一身“文武艺”却无法“货与帝王家”的感叹就这样发出来了。这里舍去一切衬托和铺垫,广袤无垠的天地之间,只有诗人一人站在似乎高高的黄金台上,那种渺小、孤独、无助及愤愤不平就这样凸显出来了。诗歌中古与今、天地与个人的对比形成了巨大张力,在时间的绵长深邃、天地的空阔辽远,与人生的短暂渺小的对比中,诗人自感生不逢时、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一腔悲愤自然和泪而下。读到这里,我们也顿感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个人是那样的渺小,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个人是那样的弱小和无奈。这,就是共鸣,就是我们被感动的原因。

诗中未写登高所见之景,乃直抒心中所感之情,诗句里古今相形、时空转换中形成对比。在对比中强烈地表达了诗人那种时不我待、孤独无助、寂寞悲愤的感情。这种情正是诗人热爱生命、积极进取的体现,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低沉可怜完全不同,这,就是大唐气象。

诗歌就是这样表现出了诗人“那样寂寞地独自登高望远,瞬间感到天地无穷,人生有限”。他的“孤独悲怆是嗟生、叹逝和忧世的交织,既有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苦闷;光阴飞逝、功业无成的焦灼;也有不满时局的愤懑;忧国忧民的痛彻”。

(三)关联前后,用好教材

再看教材,《登幽州台歌》是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最后一篇课文《诗五首》中的第一首。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哲理之思”“单元提示”里指出,本单元课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彩,带给我们启迪”。学习这个单元,要“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其所选课文有散文、外国诗歌与古代诗歌。两篇散文《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主要学习写景抒情及托物言志,在品味文中有表现力的语言时,对作者寄托在字里行间的情思有自己的判断和体会,能理解作者之“志”。这两篇课文一为讲读课,一为自读课,两课还可以对比阅读。对于文中的精美段落,如《紫藤萝瀑布》的第2段、第6段要读出情感,能背诵更好。《外国诗二首》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用哲理性的语言重在表明面对逆境时的心态,《未选择的路》用形象的描述主要表现人生道路上选择的问题,可以比较两首诗内容、写法上的异同。而《古代诗歌五首》重在积累、感悟和运用。尤其是每一首中的哲理句、名句,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运用,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运用。这一课的课前预习要求有两个:“围绕古诗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注意节奏和韵律,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那么,查找资料知人论世是学生需要自主完成也是他们能做到的,从节奏和韵律的角度来体会诗人的情感,是要教会学生的。

本课诗词五首中,《登幽州台歌》与《登飞来峰》同为登高之作,有共同点和不同之处,适合学生对比阅读。

二、教学设计

(一)依据学情及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方面已有一定的经验,会按照语感和意义读出诗歌的节奏,但在诗的平仄方面涉及不多。这首诗刚好多用仄音表达抑郁之情,所以可以结合课前预习提示——“注意节奏和韵律,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用读好平仄的方法初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读好平仄的原则是“平低仄高,平长仄短”。

七年级的学生会很熟练地查找关于诗人及其创作背景的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诗歌。课堂上更重要的是熏陶和感染,体会诗情,受到启迪,丰富自己的积淀,在以后的人生际遇里能和诗心意相通,得到共鸣和慰藉。再结合教材内容,把这首诗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定为:

1.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诗人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有自己的了解;

2.通过反复朗读,能初步感知诗人情感;

3.通过品析联想,能对诗中的哲理有自己的感悟。

教学重点是反复朗读,感知诗情。教学难点是“联想说话”,感悟哲理。

(二)依据目标及解读提取教学资源

1.知人论世背景铺垫的资料。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四川人,唐代文学家。24岁考取进士,是一个有政治见识并积极参与政治、力图施展抱负的人,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则天重视。他直言敢谏,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叛军攻陷营州。武则天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以参谋身份随军出征。次年兵败,陈子昂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征战期间,诗人登上蓟北楼,想到古代燕昭王高筑黄金台吸纳贤才的往事,比照自己,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诗篇。”(参考余映潮老师的整理)

我国自古以来,文人常有“登高赋怀”之举,例如学生已经学过的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登鹳雀楼》(王之涣)等。文人登高望远,是因为远处有朋友、有亲人、有故园、有理想。陈子昂所登的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当年,燕昭王因此招来了乐毅、邹衍、郭隗等人才。

2.诗歌节奏及平仄的朗读资料。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

(仄)(平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朗读时关注平(四声中的平声)仄(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按照“平低仄高,平长仄短”的原则进行,体会诗人的复杂心情。

3.诗歌艺术手法知识资料。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时空转换法,古今的时间概念在这里变成前后的空间距离,这里将时间空间化、具象化了,最终实现时空的交融合一,凸显出时间深远悠长,生命短暂而微不足道。也是在古今的对比中凸显人生短暂。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念”字写出诗人所写为心象,所谓心象,即对象不在面前时,我们的头脑中浮现出的形象。“古人”“来者”即心象。诗人舍去了眼前现实的一切景物人物,舍去一切衬托铺垫,“独”体现出了广袤的宇宙中只有高高的黄金台上孤独的诗人一人而已,这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形象。

诗中的对比:前两句中前与后、古人与来者形成对比,在时间的对比中突出自我的孤独不遇。后两句“悠悠”“天地”和诗人的“独”,天地的广袤和个人的渺小形成对比。整首诗中,纵向的历史大潮中时间的流逝,与横向“悠悠”“天地”的亘古不变形成动静对比,在对比中再现深邃辽远的意境。天地时间不言,与诗人“怆然而涕下”形成静与动的对比,在对比中突出诗人报国无望的悲愤孤独之情。这种对比,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构成了诗歌的张力,形成了强烈的感情。

(三)教学流程

1.资料铺垫,导入新课。

(1)检查预习,请同学们交流各自课前查找到的诗人生平的相关资料。

(2)老师提炼学生资料并出示两则,提醒学生补充课本上的注释,做笔记。

材料一: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四川人,唐代文学家。

材料二:陈子昂24岁考取进士,是一个想积极参与政治并力图施展抱负的人,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则天重视。他直言敢谏,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最后一次冤死狱中。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设计这一环节的原因: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对理解诗歌、把握诗人情感有重要的作用。另外,我校的图书馆藏书较多,信息课上查找相关信息也很方便,完成这一活动,学生其实学会了一种学习方法。在课堂实施中,老师可综合同学们的信息,精选其中对理解诗歌最有作用的重要信息,去粗取精加以强调,便于学生学习。这就是课前学习资料铺垫的过程,利于后面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是为知人论世,走近诗人。

过渡:文人常有“登高赋怀”之举,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登高望远,因为“远处”有亲人,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里“强欲登高去”思念故园,王之涣在《登鹳雀楼》看到“远方”有理想。那么,陈子昂登高望远,他的远方有什么?

2.组织活动,学习新课。

学习活动一:朗读感知

(1)各自朗读,齐声背诵,并默写诗歌(两人上黑板默写,其他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2)根据诗歌平仄读出音调和语气。原则:平低仄高,平长仄短。

师生合作标注诗歌平仄,示范朗读后请学生按照“平长仄短,平低仄高”的原则朗读、感受。提醒学生注意三四两句中虚字的处理。学生据诗歌平仄读出音调和语气,读后用一个词谈谈初步感受,老师点评小结。

小结:诗中的平仄、虚字能把该强调的地方凸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奔放的语言,抑郁的情感,苍凉的意境。

设计理由:因为只有四句诗,加上课前查找资料,学生很容易背诵默写。教师可据默写的实际生成教学资源,如“怆然”的“怆”可能写错,最后一个标点符号是感叹号等。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能根据意义和语感读好诗的节奏了。在此基础上,这一首要求读好平仄。本诗,一二句仄音很多,读来语气急促,有抑郁不平之感。三四两句仄音开头,中间各辅一虚字,似乎诗人“在曼声长叹”,眼前那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情感,那种空有一身“文武艺”却无法“货与帝王家”的无可奈何就这样发出来了。平长仄短,能读出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朗读活动这样设计,学生能感受到诗人那种悲愤的情感,感受到那苍凉的意境。是为用朗读感知诗情。

过渡:诗人为何有这种抑郁悲愤之情呢?

学习活动二:理解体会

1.共享资料,理解“独”的含义。

(1)学生交流写作背景资料,教师提炼学生资料中的关键信息。材料三: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叛军攻陷营州。武则天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随军出征。次年兵败,陈子昂向武攸宜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材料四:征战期间,诗人登上蓟北楼,想到古代燕昭王高筑黄金台吸纳贤才的往事,比照自己,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诗篇(两则材料均摘自余映潮老师的资料整理)。

(2)结合背景资料,说说自己对诗中的“独”的理解。学生思考发言,教师点评小结,学生做笔记。

“独”,是“前”“后”“不见”时难遇贤主的孤独,是天地空阔人生的孤独,是诗人自身的境况——壮志难酬、孤独悲伤,而且也是人类的生存境况——时空永恒无限而人生短暂孤独。“诗歌不仅抒写了诗人具体的个人的孤独感,而且抒写了人类普遍存在的共性的孤独感”。

设计理由:因为背景资料的引入,学生易于理解诗中关键词“独”。有了这一步的理解,下一个环节——体贴诗人内心活动就水到渠成了。

2.运用“对诗写话”的形式,体贴诗人的心情。

(1)教师示范,学生归纳方法。

示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诗人啊,你登高望远,视通万里,思接古今。你一定在想:战国时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的历史事迹多么令人钦慕。但是,那样的前代贤君已经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自己又等不到见面。在“前”“后”连接起来的绵长时间与你自己有限生命的对比中,我读出了你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时不我待、壮志难酬的悲愤孤独之情。

方法归纳:诗人啊+诗句内容+诗句手法+诗人心情

(2)学生学写关于第三四句的“对诗写话”,写完后小组交流,并全班交流。

示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詩人啊,当你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亘古悠远,你一定在想自身如一芥尘埃般微渺,生命短促而功业未就。在天地的广袤无边与你自己个体的渺小的对比中,我读出了你内心深处一种深广无边不可诉说的孤独无助而又无可奈何。此时你怎能不悲从中来,怆然泪下呢!

小结:运用联想,能帮助我们体贴诗人的内心,领会诗中传达出的人与天地宇宙的关系,领会诗歌的哲理。

设计理由:这个学习活动就是用联想写话来贴近诗人的内心,学生活动用写来表现。前面主要是说、读,这一环节是写。第二人称且用呼告的形式,很容易走进诗人的内心。写,若有难度。那就降低难度——教师示范写第一二句,有了示范,学生能从中找出方法,可以就三四句写作了。此为品析联想,贴近诗心。

过渡:这首诗中那种饱满的情绪、积极进取的精神正是大唐气象的特征,陈子昂开创了大唐气象,以后的代表有王维、李白等。这首诗语言苍劲奔放,境界苍凉开阔。在时间绵长和人生短促,宇宙无穷与个人渺小的对比中,抒发了自己生不逢时、时不我待、壮志难酬的悲愤孤独之情。这是生命的悲剧,也是人生的悲剧。

3.教师深情朗诵引导词,男女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总结学法:用知人论世来遇见诗人;用反复朗读来感知诗情;用品析联想来贴近诗心。诗,就是诗人在某一具体情境中自己内心的体现。这些诗穿越千古来和我们相遇,与我们产生共鸣,给我们以智慧、启迪与慰藉。

布置作业: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自学本课另一首登高诗作——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猜你喜欢
陈子昂平仄天地
陈子昂:有实力,也要有机会
陈子昂毁琴成名
怀才不遇陈子昂
陈子昂摔琴传诗
春天的马蹄声
会员天地
“逾”与“愈”不同
交友天地
律诗平仄格式的构成与推导
会员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