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微课设计

2019-03-11 09:50张汝博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实心球动作微课

微课选题分析

投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又是锻炼身体、增强力量的一种手段。投掷是田径运动的比赛项目。投掷教材包括投掷能力和投掷技术教材。发展投掷能力是初中投掷教学的主要目标,但必须通过发展速度力量和掌握合理的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本节微课选自《体育与健康》九年级全一册第2章第三节,是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第一次课,适合初中学生及喜欢上肢锻炼的群体。

微课设计思路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然后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再从旁指导,最后进行复习巩固。然而,教师很难顾及到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学生遇到一些难度动作时,得不到及时纠正与指导,下个环节就跟不上进度,从而使体育技术的学习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推翻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课上听讲、课下完成作业的固定流程,借助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工具,学生在课前利用微课进行自学,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互动讨论和多样化练习,实现知识内化,并在课后进行反馈、评价、提高。

本节微课通过教师本人出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各种分镜头将完整动作分解为不同的分解动作,通过各种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节微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体育教学的支撑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在实践课中释放更多时间让学生练习,提高学生的练习密度,更好地掌握投掷实心球技术。

微课设计过程

1.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投掷运动的锻炼价值,了解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项目,基本掌握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基本技术。

2.教学重难点

用力顺序和出手角度,全身协调用力。

3.微课脚本设计

片头导入:通过教师完整的分解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九个分解动作是通过Photoshop的抠图功能和PPT的渐变动画来实现的,以此开始这节微课的学习。

锻炼价值:锻炼价值部分明确了实心球的锻炼价值和意义,以及主要锻炼的肌肉部位,让学生正确认识到体育活动的价值,不仅把实心球当成一项考试项目,更是生活中一项长期锻炼的项目。

准备部分:在体育运动中不管什么项目,为了避免受伤,在运动前都要进行充分的热身准备。针对学生不了解实心球运动如何热身的情况,准备部分用摄像机录制了几种实心球的专项准备活动,同时对应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第二个任务:通过观看视频,学会实心球的专项准备活动。

学习部分:学习部分对应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第三个任务: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双手前抛实心球的技术动作。首先通过动画演示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完整分解动作,然后将完整分解动作分成四部分来学习:持球动作的讲解通过PPT和视频相结合,利用画中画的效果,既有静态演示又有动态演示;通过理论讲解和教师示范,让学生能够很快地掌握预摆动作;通过慢动作回放以及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到上课时示范动作展示不到的用力动作的细节;缓冲动作的动画和近镜头的视频也是上课时所没有的。这些都体现了微课的优势,既有动画又有慢动作和近镜头,这些技术能够让学生更加快速和深入地掌握实心球的技术动作。

练习部分:练习部分包括练习前的注意事项和学生练习的视频。注意事项主要是提醒学生练习的时候注意安全,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家里先进行自主练习了。练习视频一般是选择上一年级学生的风采展示,每次授课之后我都会用手机录制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展示视频,供下一届学生学习。

微课制作过程

第一部分:收集制作视频的各种器材。这一部分看似简单,但却是整个微课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为了使微课的效果趋于完美,我根据剧本的需要选取了以下器材:拍摄器材有录像机、手机、三角支架,视频制作器材为笔记本电脑,声音采集设备为音箱、话筒,制作软件有Camtasia Studio、Photoshop、PPT,体育器材为实心球。

第二部分:制作合成录屏时需要的PPT课件及图片素材(教师本人出镜)。整个微课都是以PPT为基础来完成的,其制作过程又分为收集资料、中期制作、更改PPT动画效果、后期合成整理。根据分镜头脚本和文学脚本选取近景和操场拍摄。教师现场声音饱满,吐字清楚,动作优雅大方,语言运用恰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所有镜头都是在学校操场上完成,教师本人出镜,同时还原课堂场景。这些视频素材是构成本节微课的关键内容。

第三部分:编辑整合录制好的各种素材。使用专业的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进行微课制作。对制作好的PPT素材、图片和拍摄的视频进行录屏和编辑。为了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我对视频的画风、色调、动态画面都提前考虑周全。最后,我增加了视频效果,添加了字幕。微课初成之后,我循环地播放进行纠错调整,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微课的教学应用效果及反思

1.教学应用效果

我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上侧重练习。课前,我将微课发送到学生的班级QQ群,然后发布群公告布置“实心球”自主学习任务单:①从班级QQ群下载微课视频。②通过观看视频,学会实心球的专项准备活动。③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双手前抛实心球的技术动作。④根据微课视频,自己在家练习双手前抛实心球。课堂上,先进行专项准备活动,然后进行课始检测,让每位学生都抛一次实心球,检测学生在家中自主学习的完成情况,然后根据不规范的动作进行解疑答惑。我根据学生的展示结果进行分组练习,最后按小组进行成果展示。

传统的教学是在课堂上,教师示范,学生练习。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是教师通过对技术动作进行了精心设计的微课,先让学生课前在家中进行自主学习,在互动平台与教師探讨重难点,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在课堂上听多练少的情况,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对动作的表面认识到深化理解的转变。这样,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不用花过多时间去讲解示范,而是把精力放在查漏补缺、答疑解惑、巩固提高上。学生可以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氛围中巩固和提升技术动作。另外,微课中大量的动画和视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对体育教学的支撑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在实践课中释放更多时间让学生练习,提高学生的练习密度,更好地掌握投掷实心球技术。

2.反思

微课制作最主要、最耗时间的是微课教学设计,这关系到整个微课录制的流程。在本节微课录制的最开始,受传统教学的影响,结构设计不是很流畅,内容也比较多,给人以拖沓的感觉,导致到录制的时候还在修改。今后在录制微课前,我一定要先敲定设计方案再进行录制,制作出更加精良的微课作品。

点 评

为了响应国家有关教育信息化战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大家关注的热点大都在数、理、化、语文、英语等课程上。如何把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体育类型的课程中?如何设计与制作一节体育题材的微课?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白塔镇中心学校的张汝博老师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雙手头上前抛实心球》是初中体育课中的一节示范性微课。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深入研究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以及对教学过程的分解。本节微课为了更好地诠释关于学习实心球的要点,教学设计做了如下安排:其一,认识投掷运动的锻炼价值;其二,了解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这个项目;其三,基本掌握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基本动作要领;其四,学生自主练习。

微课要在短短的5分钟左右时间里,把这几个问题都要讲清楚,还要把教学过程一一呈现出来,这真的需要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张老师在这节微课的教学设计环节,做到了思维逻辑清晰,并且选择了真人出镜,拍摄后期做了分体动作,让每一个步骤都清晰明了,为体育类型的微课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这种呈现方式可以快速有效地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每一个关于此项运动的动作,加深学生的记忆。教师的教学部分,张老师的示范动作规范,微课把教师的连续动作分解为九张定格图片,依次播放,让学生把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动作要领看得清清楚楚。动作分解都很好,照片处理得也不错。学生的练习部分,有几位学生真实地参与拍摄,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在学习体育中一些专业知识时候的心理负担。

教学设计不足之处和建议如下:抛投物体的距离和两个因素有关(初始速度和初始角度),教师在这方面讲解得不够。即使抛球的初始速度非常快,如果抛球的初始角度不合适,也投不远,可以结合物理课中的抛物运动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把实心球抛得更远。学生练习时,是否可以故意安排某位学生的不规范动作,然后定格,由教师分析动作要领并纠正不规范的动作,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关于拍摄部分,建议多机位、多角度拍摄,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教师投掷实心球的示范动作。

视频的不足之处和建议如下:体育类型的微课一般都是在户外拍摄,最大的问题是声音。户外的噪声很难避免,因此建议后期重新配音。背景音建议选择多种背景音切换,体育课程有时候难免会枯燥,可以增加一些特色音效,以此烘托这节微课的承接起伏。

猜你喜欢
实心球动作微课
《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教案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下一个动作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实心球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四元素登上元素周期表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