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红军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绍兴 312000)
高职院校在发展前期,为走出一条与本科院校不一样的应用型道路,便以“双师型”教师与之匹配,最为关注教师企业实践经验的积累,注重“师傅”型师资的引进和培养,教师的学位起点一般有硕士学位即可。而这种实践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似乎是“反高学历”的,认为“高学历”教师的学术型取向未必适应高职院校的实践性情境,甚至有将高职院校拖回本科同质化办学的忧虑[1]。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本质规定性是“职业性”,但其层次性特征中的“高等性”依然是绕不开的基本属性[2]。表征“高等性”,就需有“高层次”的师资力量来匹配。
博士教师是高等学校优质师资的“标配”,但作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是否有必要招聘引进博士教师,并未达成共识;退一步讲,高职院校即使应该招聘博士教师,但是否具备对博士教师的吸引力,尚需打个问号。在十年前,一所高职院校能够得到博士的青睐,那也大概可以成为新闻了。然而在高职院校发展的新形势中,博士教师群体悄然崛起已成事实。这一点,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引进中,专任教师基本上以博士招聘为主可窥一斑。这里以全国百所示范校、骨干校(在国家“双高”校名单未正式公布前,依然以示范、骨干校为分析对象)为主的国内优质高职院校的角度,考察高职院校博士教师分布现状。
目前官方唯一对全国高职院校博士分布情况有统计的是教育部每年组织的人才培养质量状态数据统计,这一数据完整而且权威。笔者通过“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上登出的全国1 327 所高职院校2017年的质量年报,逐一搜集涉及到的博士教师人数。在质量年报中,各校在博士教师人数的表示上,通常在“专任教师”的结构分析内容中出现,有的以“博士学位”,有的以“博士研究生学历”,有的直接表述为“专任教师中博士有多少”,或者“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多少”等方式表述,一般此类陈述都是表示目前已经拿到博士学位或具备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人数,一概纳入有效数据源。对于表述为“博士(包括在读)”,因无法清晰辨别已获博士学位/学历教师人数,则不纳入统计范畴;或“某年引进博士多少人,多少博士在读”等方式的,因是阶段性数据,也不纳入统计范畴。
为了确保质量年报搜集数据的准确性,再以高职院校官网搜集的数据做佐证。因2017年质量年报的数据截止时间是2016年,而网页搜集的数据一般是最新的(2017年底至2018年年初),两个数据不在同一时间截点。因此网页搜集到的博士教师人数仅做比对和验证用,而不构成新的统计数据源。即当出现质量年报中没有博士教师人数,而学校主页中列明的,也不作为本次的数据分析源,以保持数据分析的统一性。
以下从100 所国家示范校、100 所国家骨干校两个方面统计分析,目的在于透视全国优质高职院校博士教师分布的基本状况。
在原100 所现98 所国家示范校中①,有51 所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年度质量报告(2017)》中列明博士教师人数,数据可获得性达到了52%,说明作为国家高职教育领头羊的国家示范校,已经开始意识到拥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师资队伍的重要性。从获得的51所国家示范校的博士教师人数分布来看,呈现以下几个突出的特征:
一是博士教师规模总体处于低值区间。51所国家示范校的校均博士教师人数为21人,如果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62人的数据刨去,其他50所国家示范校的校均博士教师人数迅速降低到16 人。在51所国家示范校中,博士教师超过30 人的为11 所,占比21.6%;在20~29人和10~19人两个分布区间的各有7 所,各占比14%;大多数院校在第四个区间:低于10 人,总计26 所,占比高达51%(图1)。说明,至少从博士教师的储备情况来看,国家示范校尚未成为“标杆”,这就为一般高职院校的后来居上提供了可能。
图1 51所国家示范校的博士人数分布区间
二是有“高峰”无“高原”现象。即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262 名博士教师人数,与其他国家示范校拉开了巨大的差距。处于第一梯队的博士教师人数超过30名的另外10所国家示范校中,无一校超过100 名,最多的也仅是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76 名,其他几所基本在30~40 人规模上徘徊(表1)。可见,从总体情况看,除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这座“高峰”,其他国家示范校只构成了零星的“丘陵”,尚未形成成片的“高原”。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这座“高峰”的博士教师人数目前已经达到了349名(截止2017 年底),占其专任教师的比例将近30%,这一规模与比例基本上与本科院校持平。
三是在博士教师人数的分布形成了区域“鸿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区域划分依据,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由原来的“三大板块”变为“四大板块”,即从原来的东部、中部、西部三区传统划分方式,调整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其中东部包括10省市: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包括6 省市: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包括12 省市: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东北包括3 省市: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从四个区域的统计情况来看(表2),东部地区在校均拥有博士人数上与中部、西部和东北部拉开了巨大的差距,东部地区的校均数为34.3 人,比中、西、东北三区域的校均总和(27.8人)还要多。不过,在东、中、东北再到西部的传统下降曲线上,出现了一点差异,即西部地区仅次于东部地区,却高于东北和中部,中部地区以校均6.8人垫底。
表1 51所国家示范校博士教师人数分布
表2 国家示范校的东中西部博士教师人数分布统计
在原100 所现99 所国家骨干校中②,有33 所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年度质量报告(2017)》中列明博士教师人数,数据可获得性仅有1/3,相比国家示范校足足少了20个百分点。可见在国家骨干校层面,博士教师群体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获得的33 所国家骨干校的博士教师人数分布来看,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深圳高职再次一枝独秀。作为经济特区的两所国家级高职院校,在国家示范校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262 名博士教师独占鳌头;在国家骨干校中,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230 名博士教师遥遥领先。而排名第二的仍然是来自广东的高职院校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不过只有54名,仅是排名第一的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23%(表3)。同时,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博士教师总人数虽然比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要少32人,但其博士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却高达44.4%,远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30%,这也是一项全国之冠,这一比例甚至要高于大部分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
表3 33 所国家骨干校博士教师人数分布
二是博士教师总体规模偏小。33所国家骨干校的校均博士教师人数为17.8人,比国家示范校校均少3.2 人;如果除去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这一高峰,其他32所国家骨干校的校均博士教师人数仅有11.2 人,校均数净降6.6 人。在33 所国家骨干校中,博士教师超过30 人的为4 所,占比12%;在20~29 人的有3 所,占比9%;在10~19 人的有4所,占比14%;超过2/3 的国家骨干校博士教师人数停留在第四个区间:低于10 人,总计22 所(图2)。这一点说明国家骨干校在博士人才储备上不仅与国家示范校有一定的差距,即使相对于一般性高职院校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图2 33所国家骨干校的博士人数分布区间
三是地区分布上的东部“长板”。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区域的统计情况来看(表4),与国家示范校类似,东部地区在校均拥有博士人数上与中部、西部和东北部拉开了巨大的差距,东部地区的校均数为26.9人,约为中、西、东北三区域的校均总和(13.5人)的2倍。同时,也出现了西部地区的校均人数超过了中部、东北地区的现象,不过这可能与数据获取率不高导致的数据失真有关。
表4 国家骨干校博士教师人数的地区分布统计
在国家双高校尚未正式出台之前,国家示范校、骨干校代表着中国高职教育当前的最高发展水平。因此,通过国家示范、骨干校的博士教师分布情况的分析,也能大致看出当前高职院校的高水平师资力量的储备情况。从对51 所国家示范校、33所国家骨干校博士教师的统计结果来看:一是在高职院校层面,开始大量引进、培养博士教师已是趋势,博士教师在高职优质师资队伍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可期的。二是从总体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博士教师规模偏小,在学校专任教师中的比例较少。即使是在国家优质、骨干校这个层面,拥有100 名博士规模的高职院校依然是凤毛麟角。三是在博士教师分布上的贫富差距明显。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博士规模已经突破了200名大关,占其专任教师的比例已经达到了30%~40%,基本上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持平;但大量的国家示范、骨干校依然停留在个位数层面。在区域分布上同样存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显著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对博士的吸引力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从趋势来看,高职院校不再是博士教师的“绝缘体”,高职院校在引进和培养博士教师方面的努力将会进一步扩大。如此,博士教师群体将会成为中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主流[3]。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要避免出现“重数量轻专业、重引进轻培养、重业务轻素质、重待遇轻考核”等问题[4],让量变产生质变,如何用好这一支已成规模的高层次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在人才战略布局上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是博士人才储备着眼于学校的未来发展。储备什么样的博士,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博士教师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需要学校从战略角度认真做好人才盘点、梳理现在的师资队伍结构,搞清楚哪些岗位、哪些专业需要博士教师支撑。至少从专业建设角度来说,用博士教师来加固传统专业并不可取,而需将眼光放在将来可能的新专业布局及其老专业的新方向改造上。二是科研平台的搭建仍是发挥博士教师作用的“刚需”。撇开高职院校能否搞科研不谈,既然引进博士层次的人才,就应该发挥其科研特长。所以说,科研平台是让博士教师发挥作用的“标配”。不过与其搭好平台让博士教师发挥作用,还不如让博士引进来后去创造和争取有级别的科研平台,这对博士教师也是一种激励。三是教学场所也可让博士教师大展拳脚。如果引进的博士与普通教师一样,只是用来上课,确实可惜;但仅仅局限于将博士教师放在科研工作上,也有违初衷。其实,高职院校的教学场所本身就是个发挥博士教师作用的潜力场。如当前本科院校奉行的“新工科建设”,其实思路来源于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实践型人才培养[5]。高职院校的专业因对市场的极度敏感性,而天然地带有创新发展的取向。譬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提出的“新技术应用”概念,既是对“新工科建设”在高职阶段的调适性应用,更是根植于高职特性的未来教育变革方向[6]。高职新专业的开设和传统专业的改造基本上伴随着新技术、新产业的出现,而博士人才因为站在科研的尖端,他们对新事物的出现具有天然的敏感性,这一批人才是最能适应新专业开发的师资。而如何让新技术应用在高职教育领域得以实现,就是博士教师应该大展拳脚的地方。
注释:
①原为100所,其中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升格为本科院校。
②原为100所,其中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已经升格为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