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绣娘的当代传奇

2019-03-10 13:51柯玲
上海采风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演出服东华大学织锦

柯玲

石柳莎,东华大学第二期非遗研修班的学员,苗族刺绣传承人。我是在夜色中与石柳莎见的第一面。那日赶到凯里苗侗风情园时天色已晚,同事联系后过了一会儿,随着高跟鞋“滴笃滴笃”声,夜色中走出一位发髻高耸、头顶大花的时尚苗家女子,一见面就与老师抱在了一起。其声干脆,其笑爽朗,她的出现一下子让夜晚变得活力四射、光彩照人!同事说,莎莎当初是非遗研修班上公认的“开心果”,只要有她在,班上就会笑声不断,正能量满满。

我曾以为东华大学“传统刺绣创意设计”研修班的学员都是绣娘,直到遇见集刺绣和花棍传人于一身的王万菊时,方才醒悟到民俗本身具有模糊的文化团块性,作为传承主体的人完全可能身兼数“职”。石柳莎公司叫“贵州嫘祖苗艺手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我的疑问脱口而出:“你不是刺绣传承人吗?怎么叫嫘祖?”“老师,我还是苗布纺织技艺传承人哦。织布工艺可比刺绣难得多,会的人很少,不像刺绣,是个人都可以绣几针!”这丫头说话如此直接真不怕得罪人!“哦,谁起的店名?挺有文化嘛,敢叫‘嫘祖,霸气啊!”嫘祖乃中华民族的“先蚕”圣母,与炎帝、黄帝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为人文始祖。石柳莎信手一指:“老公起的!嫘祖是他老乡,河南驻马店西平的。”这时才发现石柳莎身后站着一位敦墩实实的年轻后生。后生憨笑不语,这店名对他来说或许除了寄托自己对家乡的一分思念,更有一分作为西平人的骄傲吧!

不难理解,石柳莎最愿意让我们看的首先是织锦。她拿起一块不起眼的黑色织锦,说是她奶奶留下的,随即侃侃而谈,给我们讲起织锦纹路和图案所包含的神话传说故事、花卉图案的寓意、历史地理的标记,原来一块富丽堂皇的织锦之中,纵横交错的一针一线、一丝一缕都是我们民族的记忆和历史!我直觉那不是一块布,而是一本线装书!“实在太漂亮,也太有意思了!”大家赞不绝口,石柳莎却说:“漂亮是漂亮,就是太费时间了!通常织一片就得一个月,一天只能织鸡蛋大小的一块。而且会织的人太少了!”

“有市场吗?”我担心地问。如此的慢工细活与当代的生活节奏太不相配。但石柳莎肯定地回答说“有!”原来当地风俗,女孩儿出嫁时人人必须有一套盛装,但会织的人越来越少。不会织只好买,再贵也得买!一片织锦差不多得3000元,前后两片就要6000元。一套盛装的价格可想而知了!看来得感谢贵州曾经的“地无三里平”,大山隔绝了现代文明的喧闹,却珍藏了前人的智慧和手艺!也保全了如此优雅和富丽的民俗。不过,那晚的苗侗风情园尤为让我惊异的还不是织锦,而是交织在锦绣作品之中的石柳莎那些传奇故事。

除了织布刺绣,石柳莎有点空闲时最喜欢做的是画画儿,桌上的本子都是她的画册,里面都是她信手所画的各种花卉、动物,其中大多已经是刺绣纹样。于是我们开始赏画,大家又是赞不绝口。“你几岁开始学画的?”我问道。回答竟是:“不知道!很小,看外婆、妈妈她们刺绣的时候就用小棍在地上画,也用烧火的火叉画过。画花画草,画瓜画藤,也画鸟画树画蝴蝶,画我看到的一切。画好了,用脚擦一遍,再画新的,开心得很,哈哈哈!”讲起画画,石柳莎又开始滔滔不绝:“老师,最好玩的是在牛身上画画儿。夏天为了躲避牛虻叮咬,牛會到烂泥塘中打个滚(幼时也见过,那种泥塘我们那儿叫‘汪塘),牛的身体外面就像涂了一层厚厚的保护霜。而我就用一根小棍在牛肚子画画儿。哈哈哈!”“现在画得这么好,后来又专门跟老师学过吧?”“没有!没老师。我出生在台江施洞农村,根本没有学画画儿的条件!不过,说到画画儿,我真的遇到过一位老师。”于是,石柳莎眉开眼笑地给我们讲了她的一次“奇遇”——

石柳莎是嫘祖公司的董事长,也是个好媳妇!有一次婆婆生病住院一连四十多天,石柳莎每日精心陪护。石柳莎在医院的空闲时间全部用在了画画上,无论是在过道还是在病室里,一有空就伏在床头画画,天天如此。来来往往的人流中,有一位女士对石柳莎很是关注。有一天,她对莎莎说:“姑娘,你的心好静啊!看着你这么宁静地作画,好像病痛不知不觉就减轻了,你在照顾你的母亲?”“哦,是我婆婆。她有点中风,治好了就回去。”“你这么孝顺,你的婆婆一定会好的!”那人翘起了大拇哥。

到婆婆出院时,石柳莎已画了满满一本,整整100幅!那位女士又来了,告诉莎莎她是个老师,想买石柳莎的画。“你开个价吧?”“啊?!这个还能卖?多不好意思啊!画着玩的你要就送给你呗!”“那绝对不行!我出9900元怎么样?”“太多了!3000元好了!”石柳莎的第一本画作就这样成交了!我问她报价的标准,她直接回答,“差不多我打工一个多月挣的钱!哈哈哈!”这个故事并未结束,后来石柳莎带职校的学生去参加比赛,现场有位评委看到她高兴地喊:“姑娘,你不认识我了?我买过你的画哦!”原来她是贵州民族大学的潘老师。潘老师告诉石柳莎,她的画册很宝贵,没有任何学院气息,遵从自然和天性,她常用作教材。那天两人算是正式认识,潘老师现在还常常在微信里提醒石柳莎:“千万别丢了画画哦!”

作为一个从教有年的老教师,听完石柳莎的故事,我是惊愕、深思、感叹不已!“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这用来形容石柳莎的艺术天赋恰如其分。更好奇有着这样艺术天分的非遗传承人通过东华大学的研修会有何变化呢?“老师,去东华学习,收获老大啦!”石柳莎的高声回答令我们禁不住一起开怀大笑:“说说呗!”石柳莎捧出一沓荣誉证书,那是她回来后的各种获奖,一一说与我们听。“老师,去一趟东华首先我个人气质发生了变化。一场走秀不仅让我有了自信,更让我知道在场合上举手投足一定要有范儿,要这样不能那样。”石柳莎一边说一边挺胸收腹,面带微笑,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捧腹大笑。“当然,影响更大的是东华教我学会了设计、搭配。要是有一天,用我自己的布做我自己设计的时装,缀上我自己的刺绣,那就太棒了!”石柳莎讲这些的时候满脸憧憬神采奕奕,实在可爱极了!说着说着石柳莎突然停住了:“啊!老师,相信吗?回来后我真设计过一件时装。”“天哪?!莎莎你要给我们多少惊奇呀!”于是,又一个传奇故事和石柳莎的设计处女作登场了。

“布衣族歌王小吴健是我‘弟弟,我们在一次歌会上认识,一直姐弟相称。”吴健是90后歌手,因参加中央电视台一档节目而获封“布依族歌王”。吴健看到石柳莎的布织得好,请求“姐”给他做件演出服。禁不住“弟弟”的恳求,石柳莎应承了下来。石柳莎考虑舞台上的布衣歌王应该既传统又时尚,这时候,想起了东华的陈老师,想起东华大学的“一朝结缘,终生互助”的承诺,于是请陈老师多发些时装图片。陈教授有点意外:“丫头,你准备干什么?”“我要为我弟弟做一件演出服!”陈老师很高兴,干脆给她发了一个时尚设计APP。于是石柳莎大胆剪裁,用自己织的苗布剪出一条肥腿裤子和一件背心。身着一身白色苗布的吴健确实显得气质高洁不凡,但石柳莎觉得仅仅一身白色简直有点像穿“孝衣”。如何将苗布时尚地呈现呢?石柳莎先将店里几块不同颜色的苗布边角料缝到裤腿上,又在吴健的肩上做了一个苗布“蓑衣”,再在其腰间编一排流苏,接着就是前后心的刺绣、盘扣,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设计、制作,一针一线一丝不苟,吴健穿上“姐姐”亲手缝制的演出服激动异常,摆出各种姿势拍照。更有趣的是随后的几场大型演出都是好评如潮,圈粉无数!紧接着,吴健的这套“行头”也火了——石柳莎也同样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捧,不断有人想买。吴健直言:“这是我姐亲手做的,不卖!”石柳莎得知后说“再有人想买就卖了吧,卖了姐再给你做一套!”吴健还是有点不舍:“姐,你缺钱花吗?俺给你钱!”石柳莎断然说:“姐可不花你的钱!”后来这件衣服据说被一位国际友人收藏,售价八万元!石柳莎一听高兴坏了!“哇,那么值钱!”

石柳莎声情并茂的讲述令我神往:为她能独立设计时装而高兴,更被她和吴健之间那份萍水相逢却清澈如许的姐弟情义所深深打动。这套演出服白色为底,蓝色点缀,意境高雅,腰间飘逸的流苏、胸前艳丽的刺绣又使其平添了几分鲜活。首次领略了当设计师的快乐与成就感的石柳莎喃喃自语:“等到更多的人掌握了织布技艺,我就专门学做设计师。我们店里好多东西不是卖的,它们都在等一位有着独特眼光的设计师出现,然后把它们变成一件件艺术品!”说罢哈哈大笑!看着这个善良而又孝顺、爽朗而又热心的当代织女绣娘,我在心里默念:加油,石柳莎!锦绣前程为期不远,老师相信你!东华支持你!

猜你喜欢
演出服东华大学织锦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西兰卡普:土家族的织锦与史诗
传承
两个大忙人
提升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路径研究
神奇的东方艺术之花
妈妈是个蜘蛛侠
小白兔
毛毛虫要演节目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