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三重维度

2019-03-10 13:51王永贵张立鹏
社会科学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时代内涵新时代

王永贵 张立鹏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基于国情、社情、世情发生新变化的重大政治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行的指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需从理论传承的厚度、时代内涵的深度和世界视野的高度三重维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命题溯源、划分之匙和理念遵循,突显了理论传承的厚度;新时代的“历史标识”、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的“强国方略”,赋予了时代内涵的深度;新时代“理论引领”和“中国方案”现代化道路的普遍效应,明晰了世界视野的高度。

〔关键词〕 新时代;理论传承;时代内涵;世界视野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9)01-0008-0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独特的命题和战略判断,要科学把握和正确审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既是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关于“发展新阶段”论断的拓展和推进,也是对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所做的重大政治论断。“阶段论”注重“纵向”发展维度考量,而“新时代论”既有“纵向”发展阶段的历史交替演进,也有“横向”发展主题、发展目标、发展方案和发展效应等交互作用的整体性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基于世情、国情、社情新变化而做出的科学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论基础,深刻把握此命题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该进程由无数不同且相互关联的发展阶段有机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绝非各种偶然现象的堆积,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界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论传承的演进脉络、时代内涵的显著标识和放眼世界的普遍效应提供了理论武器,既有利于科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又有效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新时代的命题溯源、划分之匙和理念遵循:突显理论传承的厚度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3〕,但“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根植于中华大地且被赋予了鲜明时代特质,绝非“静止在场”的僵化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并非主观臆想之物,而是对当代中国社会所处发展方位的理论概括,是宏大的顶层叙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论体系的承前启后和继往开来,“不仅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以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为基础贯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自身命题溯源、时代划分标识和发展理念遵循的追问突显了理论传承的厚度。

1.新时代的命题溯源确证自身“科学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绝非空穴来风之词,须有前置的预设,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证实前置预设的科学性,才有新时代理路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绝非任人随意命名和“梳妆打扮”的名词,而是一个科学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孕育于中国大地、引领时代潮流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逻辑理路,需将其置身于具体的历史进程中加以把握。列宁告诫我们:“在社会科学问题上有一种最可靠的方法,……那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7〕因此,需从历史的视角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演进理路,从历史发展的逻辑把握其本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可追溯至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尤其是其主张的“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点燃了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火花。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历经千难万险的艰辛探索,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經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8〕,毛泽东应被视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先行者。邓小平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旗帜,打破“两个凡是”思想枷锁,抗拒“老路”,拒绝“邪路”,探索并走出了“新路”。邓小平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9〕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创性话语,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初阶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局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三大层面突破了诸多理论禁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全面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传”到“承”的话语转换,既是实践对理论检验的重大判定,也蕴含对面临的形势和条件的科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既区别于列宁所处的“战争与革命”为基本特征的时代,也有别于邓小平论断的“和平与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并赋予鲜明中国特质的时代,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和拓展的时代,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恪守”和调整的时代。从“7·26”重要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发展新阶段”推进至十八届七中全会“新的历史起点”再定格于十九大的“发展新时代”,突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命题的科学性和理论传承的深厚性。

2.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划分时代提供理论之匙。应答时代发展的追问和划分时代的标准应从现实的社会物质生产之中寻找,物质资料的生产水平仍是界定所处时代最显著的标识。如马克思所言:“这种差别不是我们为每个时代划定的,而是每一个时代本身在既存的各种不同的因素之间划定的,而且不是根据概念而是在物质生活冲突的影响下划定的。”〔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经40年深厚积淀,生产力“供给”層面,由“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化为“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生产”;人民“需求”层面,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生产“供给”层面和人民“需求”层面的双重转化突显了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又表征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明确指出,判断时代是否发生变革需从客观物质生活矛盾中探寻,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社会基本矛盾冲突中解释。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矛盾的源头,规定并制约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表现方式,社会主要矛盾则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现实体现。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是时代发生变革的根本动力和显著标识,是时代变迁的根本划分尺度。中国共产党人以全新视野深化规律自觉的认知,精准把握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这一科学论断。从理论逻辑看,是马克思主义矛盾论在实践中的科学运用,把握住了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非固化不变,而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规律;从历史逻辑看,从党的八大将国内社会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到十一届六中全会进一步表述为“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新主要矛盾”论,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继承和历史展开;从现实逻辑看,“物质文化需要”更侧重满足温饱,新时代强调“美好生活需要”则立足于更高层次需求,非常契合“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时代主题,既强调发展的层次性,又注重共建共享发展。

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论断,应在变与不变的话语逻辑转换之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11〕,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从现实国情看,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没有变,但其内涵却不断演化发展。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不断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集合体”。从发展的区间形态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时空持续性和广延性的交替;从发展内涵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把握基本国情的不变,应始终牢记发展才是硬道理,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厘清基本国情内涵的新变化,则应有新理念和新举措引领发展,从而更好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行。

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价值向度的指示器。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鲜明立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秉承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核心要义。“人民中心论”的价值向度,科学地解答了新时代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的关键问题,既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知,又不断推进我党永葆青春活力。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指向,站在人民立场看问题、做决策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人在任何历史时期,“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既是党的事业蓬勃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其运用唯物史观方法论和整体性思维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局得出的科学论断。唯物史观揭示人类社会是不断运动变化且紧密联系和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置于人类社会浩瀚历史的宏篇叙事中,它并非断裂化、碎片化地呈现,而是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原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向度和“精准定位”,须“坚持整体性思维和整体性治理,才能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协同意识、政治意识、看齐意识,防止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当下不见未来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局部性治理和碎片化治理”〔15〕,应达成共识和凝聚力量共画“同心圆”,不断推进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整体性思维把握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和理论遵循,在理论上回应了历史活动主体的内在需要,是关注主体发展诉求的恰切之道。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体现合理性和正当性,但在差异性社会语境下又表现为过程的动态性和状态的差异性。正视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现状,需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审视,这既是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自信,又是科学的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将拓展至物质、文化、社会、政治和生态等诸多层面的整体性需要。但也存在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社会成员在获取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和生态权益等方面必将存在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向度注重共享发展、协同发展,将逐步消除现实不平等并走向事实平等,最终走向发展“大同”。

二、新时代的“历史标识”“历史使命”和“强国方略”:赋予时代内涵的深度

以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时代方位和发展逻辑,我们即将迈入“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正经历从繁荣富裕走向日益强盛的历史跃迁。“强起来”是进入新时代最显著的“历史标识”,“强起来”的时代方位衍生出不断前行的“历史使命”并推生出新时代“强国方略”。“强起来”的新时代是不懈奋斗和大有所为的时代。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既是新时代民心所向的强国富民梦,更是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在“四个伟大”同向贯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构起新时代“强国方略”。“强起来”的“历史标识”、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新时代“强国方略”赋予了新时代深刻的内涵,从标识、使命、战略维度确证了新时代深厚的历史内涵。

1.“强起来”是进入新时代最显著的“历史标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伟大的历史跃迁,表明社会主义旗帜在中华大地高高飘扬,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越走越宽广。相对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得已而为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则开启了另一番景象和画卷。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中华民族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性和前瞻性徐徐拉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帷幕,迎来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新征程。“新时期”走向“新时代”的生动写照,表明生长、发展的“新时期”正走向成熟、强大的“新时代”。如果“新时期”是以贫穷为起点,是从贫穷走向富裕的过程,“新时代”则是站在“新时期”历史根基上,从富裕走向强大且整体上实现真正“富强”的过程。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目标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标识”。在新时代精神的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演奏出振聋发聩的时代音符,取得了倍数级发展成就,堪称世界发展奇迹。但是,任何时代成就的跃迁都有其历史传承性。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6〕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17〕因此,独特的文化、历史和国情规定了新时代内含着独特的发展逻辑和厚重的历史理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强起来”的时代方位需从三重逻辑界厘。其一,“强起来”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内在的逻辑传承。中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跃迁,折射出新中国成立以来近70年的伟大探索历程,三者之间存在深厚的历史关联。站起来是“根”,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国大地,国家富强只能停留在精神虚空之中;没有前后两个30年的艰辛探索,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国家强起来将难以达成。其二,强起来包括国家硬实力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中国强起来不仅是物质财富总量、军事实力等硬实力的增长,更需要软实力的增长。当今中国以更快的速度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积极参与和介入全球治理问题的决策,彰显了国家“硬实力”,也突显了国家“软实力”。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国家综合国力“既包括硬实力的斗争,也包括软实力的较量。”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强起来是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成就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带领人民持续奋斗取得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18〕我们党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目标指向,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切实把奋斗精神贯彻到“四个伟大”进程中,从而形成了竞相奋斗、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

2.伟大梦想是新时代一以贯之的“歷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性成就的取得,对社会经济变革产生了历史性影响。最显著的影响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这种转化赋予了新时代奋斗目标更深刻的时代内涵,开启了时代新征程,迎来新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是历史阶段性和继承性的统一,奋斗目标呈现出历史承接性和连续性。站在新时代更高的历史起点,十九大报告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细化为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和三大奋斗目标的顶层规划,体现了整体思维的全局性和战略谋划的前瞻性。运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审视战略安排,新时代奋斗目标遵循了事物永恒发展的哲学思维,把握了“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一科学规律。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勾勒出一幅相互联系、交替前行的美好画卷,书写了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的新篇章。

伟大梦想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价值目标和历史使命,并非孤立的独立体,它同伟大斗争、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构建起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19〕“四个伟大”孕育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和“靠谁引领发展”的关键问题,树立起实现“历史使命”的引领性旗帜,使全党和全国人民聚集在这面旗帜下勠力同心、奋勇前行。

新时代因承载“伟大梦想”而具有开拓性的时代蕴意。“伟大梦想”符合全民族的普遍利益和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凝聚了党心民意。新时代的开启,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使命”绝非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完成,需通过伟大斗争“攻坚克难”和“刮骨疗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国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20〕新的历史条件下伟大斗争呈现出崭新的内容和复杂的态势,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复杂多变、挑战严峻。这事关旗帜、道路和国家政治命运,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话语权,需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智慧和辩证方略在复杂艰巨的斗争中提升本领,夺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胜利。同时,实现伟大梦想需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四个伟大”相互贯通并同向发力,不断改善党内政治生态并增强党内凝聚力,使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政治定力,成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顺利推进的最大政治保证。

3.“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时代“强国方略”。新时代“历史使命”的实现,是大国走向强国的历史逻辑呈现。新时代“强国方略”不能机械照搬改革开放之初“摸着石子过河”的实践方法,更需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强调顶层设计并非彻底放弃摸着石子过河的改革方法,否定改革开放中的实践创新,而要更加注重顶层制度设计和实践创新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强”起来的时代定位,召唤科学的“强国方略”为其掌舵定航。“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响应了时代的召唤,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准导航,避免新时代伟大复兴之梦成为“水中花”。古语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五位一体”总布局不是简单的累计,而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五位一体”总布局作为有机整体,并非固化不变的模板和范式,而是开放且不断发展的体系。从“两个文明”到“五位一体”的演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作为有机系统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不断从外部环境中获取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各种要素。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晰了“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并非简单词汇意义上增加“美丽”一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现代化强国目标绝非是在词汇语意上“五对五”的简单对接,而是理论导向与实践自觉的无缝对接,从方法论上契合了理论引领与实践自觉的完美统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逻辑展开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强国之路的方法之维。“四个全面”作为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具有浓郁的整体性思维。“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全面”,都在民族复兴中起到关键作用,都具有重大意义。〔21〕习近平总书记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其亦为强国之路“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两者的理论起点和目标导向高度契合。全面建成小康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和根基。全面深化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打破利益藩篱,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成为实现民族复兴、强国之路的“关键一招”。全面依法治国以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目标,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方针,确保社会主义事业长治久安,是实现民族复兴、强国之路的“关键环节”。全面从严治党强调落实主体责任并强化党内政治生态,很好地回应了关于执政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的追问。新时代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特色,汇聚了党心民意,使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实现民族复兴、强国之路的“关键密钥”。

三、新时代“理论引领”和“中国方案”现代化道路的普遍效应:明晰世界视野的高度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哪里来”的理论追问回答了自身科学“出场”,历史方位“处在哪里”厘清了自身现实“在场”,而“到哪里去”则明晰了自身完美“归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归场”,表明科学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在中国大地焕发出巨大生机活力,为世界社会主義提供了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发展方案。同时,新时代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气派的成功道路,又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现代化道路。

1.置于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引领”的普遍效应。从科学社会主义170年的历史发展谱系审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同中国社会发展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根植于中国大地实践逻辑的理论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23〕新时代的开启及历史性成就的获取,从实践逻辑确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密钥”,不是依靠颂经固本的教条,而是依靠理论与实践的同向共进。

从时空图谱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真经”和“良药”,为中国社会发展开启了康庄大道。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面临重大危机而陷入低潮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彰显出勃勃生机。历史和事实证明,苏东剧变绝非马克思主义“失语”和“失灵”,更非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失效”,而是因为在具体实践中背离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并未演绎为西方世界宣扬的“历史终结”,反而经历了一次“凤凰涅槃”式跃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呼唤自身发展时代的到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引领”的最新版本。从理论引领的空间转换看,科学社会主义从“‘世界走向中国进程正在翻转为‘中国走向世界,从世界科学社会主义救中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科学社会主义高扬的旗帜。”〔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形态的重新建构,是从自省走向自觉,进而走向自信的发展进程,是照亮世界科学社会主义前行的领航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引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自身特殊意义走向世界普遍意义的叙述逻辑。以往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和意义,更多圈定于中国实际的特殊性探索,而规限了普遍性意义探讨的可能性。基于“输出革命”模式的教训和自身发展道路仍在摸索前行,我们始终强调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自身实际问题,不主张、不鼓励其他国家照搬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取得显著的历史成就,积累了深厚的理论根基,筑牢了探讨“中国道路”普遍意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面临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犹如当代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浓缩的横断面。诸如生态问题、新型工业化问题和现代化道路选择等,中国求解作答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普遍性意义上探索和作答过程。中国在求解作答中,积累丰富的实践素材和经验,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凝练和总结,将实践的特殊性上升为理论的普遍性,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2.“中国方案”现代化道路的普遍效应。历经改革开放40年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面貌,而且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现代化之路。“这是一条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现代化道路。”〔25〕“中国方案”的现代化道路,既摆脱了对西方国家现代化道路的“路径依赖”,又开拓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方案选择的多样性,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人类解放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书写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发展、谋幸福的现实写照。从道路选择的特殊性视角探析,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的三重独特性叠加注定了中国现代化道路将深深镌刻上中国元素和中国风格,机械“复制”和简单“嫁接”绝难获得中国式成功。“中国方案”现代化道路的供选,需同借鉴国家的具体国情有机对接,做到知社情、达民意,才能找到符合自身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从普遍性意义视角审视,中国的现代化方案打破了“现代化唯一有效的方式就是西方化”资本逻辑的发展道路,走出了一条非西化的成功发展道路。中国的现代化方案是针对全球普遍面临的“整体性危机”,提供全新选择、后发内生的现代化方案,承载了更多的历史厚重感、理论现实感和时代方位感。“中国方案”的现代化道路倡导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引领现代化,解决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难题。新时代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现代化,可避免重蹈“中等收入陷阱”和“塔西佗陷阱”的覆辙。同时,“中国方案”现代化道路的提出,在国内以达成最大公约数凝聚社会共识。放置于世界视野,我们绝非西方霸权主义者的恣意妄为和盲目自负的“模式输出”,“中国不搞方案输出,也不强求别的国家采纳中国方案,只是提供一个选择。”〔26〕从话语表述的语境,我们更强调发展中国家自身对方案选择的“认同”。

“中国方案”的现代化道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寻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为理论支点,寻求全球场域的普遍性意义。一方面秉承“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准则。倡导正确的利义观,着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化中国梦为发展梦,化同甘共苦的发展梦为勠力同心的同心圆。另一方面,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是放眼全球、胸怀世界的忠恕之道、仁义之道,是“对不断深化的经济全球化态势和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的主动和自觉回应,是执政理念、执政思维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跃迁,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和当代中国国家建设与治理有机‘嫁接的典范。”〔27〕中国的全球治理方案以“善治”为伦理导向,区别于“西方中心论”的治理方案,是倡导国际社会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协商共进、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

时代呼唤理论创新,“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28〕只有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肩负历史的责任和时代的使命,才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的壮丽篇章!

〔参考文献〕

〔1〕〔11〕〔14〕〔2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8.

〔3〕〔10〕〔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7,574,12.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6.

〔5〕张雷声.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2).

〔6〕赵智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15.

〔7〕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3.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19.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8.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

〔15〕方世南.论治国理政思想的唯物史观基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7).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0-471.

〔17〕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光明日报,2013-08-21.

〔18〕习近平.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2-15.

〔19〕韩庆祥,陈曙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论阐释〔J〕.中国社会科学,2018(1).

〔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22.

〔21〕朱炳元.“四个全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内涵〔J〕.红旗文稿,2017(6).

〔23〕习近平.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N〕.人民日报,2013-01-06.

〔24〕任平.新时代 新思想 新境界——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出场方式〔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8(1).

〔25〕秦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5).

〔26〕王思林.中国道路、方案的形成、逻辑及时代价值〔J〕.浙江社会科学,2018(2).

〔27〕王永贵,史献芝.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向度——学习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新理念新思想的重要论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12).

(责任编辑:陈 果)

猜你喜欢
时代内涵新时代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挖掘爱国主义的内涵
论儒家“自强不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魏晋风流的时代内涵分析
论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