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2019-03-09 03:23邹志友陶中一梁冬松陈发杰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国防教育民族地区教学改革

邹志友 陶中一 梁冬松 陈发杰

【摘 要】本文分析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论述“一元三维四体”的国防教育新思路、“面授+网络教学+研讨”的课程设置模式、多样化教学模式等改革措施,总结国防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效果体现在大学生国防意识有较大提高、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有较大突破、线上课程教学措施科学有效、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稳步提升。

【关键词】民族地区  高校  国防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C-0046-03

国防教育是以增强国防观念和履行国防义务为目的,以教育为手段的一种国家意志的活动。高校国防教育,是国防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经过探索实践,结合广西民族地区的特点和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的规律,对国防教育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教学内容得到了优化,教学评价更加科学,教学队伍得到了锻造。2019年军事理论课新大纲的出台,是高校国防教育研究的重点,必须加强学习研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如何结合专业課程加强国防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国防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新要求,是当前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国防精神、提高大学生国防教育意识的教学活动,目的是提高大学生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的责任意识。提高国防教育的实效性是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教学的生命线,是课程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及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通知精神及要求,紧紧围绕时代主题和形势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国防教育的实效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已经成为新时代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国防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步入新时代,国防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围绕“四个回归”教育理念,与专业课程相融合开展教学设计,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技能。

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改革,关键看实效。要结合广西高校学生特点及民族地区的形势变化和教学目标要求,在突出开放性、动态性、区域性特点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以提高国防教育的实效性。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国防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增强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使广大学生及时了解军事前沿动态,及时掌握国防知识,树立国防意识。

二、国防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探索“一元三维四体”的国防教育新思路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已不能完全适应国防建设和教学目标的需求,要积极探索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路径,不断提高国防教育的有效性。本文探索提出“一元三维四体”的教育教学路径,具体见图1。具体应坚持以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遵循,以现有的法律和制度为依据,结合实际,研究指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明确军队、地方及学校在国防教育中各自的职责,发挥三者应有的作用。根据新大纲要求,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借助地方及军队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拓展教学队伍,优化教学评价,实现新时代广西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改革目标。

(二)探索“面授+网络教学+研讨”的课程设置模式

国防教育课总计36学时,合理有效进行课程设置,是保证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关键。要积极探索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采取面授课程和线上课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即“面授+网络教学+研讨”的课程设置新模式。理论性强的内容以面授为主,紧紧把握民族地区特点,借助地区国防教育资源,如革命历史遗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增加面授课程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抽象的、不容易表达的内容,如武器装备、信息化战争等内容,则采用影像及动画的形式,采取“视频教学+研讨”的课程设置方式,通过建设网络平台,搭建学习框架,充实网络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及时答疑解惑,开展研讨交流,加强过程监督,从而达到学习军事知识的目标。

(三)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

1.“指导思想+问题+课题+专题→教育教学体系”教学模式。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出研究问题,开展课题研究,进行专题研究,形成教育教学体系,即探索提出“指导思想+问题+课题+专题→教育教学体系”的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积极整合地方国防教育资源,遵循教学规律和要求,遵循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规律,实现国防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大学生国防教育的获得感。采用“微”教学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着重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围绕军事理论课大纲内容加强课题和专题研究,解决“如何学”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强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规范教学评价,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体系。

2.“国防教育+”混合式立体教学模式。国防教育课具有系统性、全面性,既有军事训练,又有军事理论,还有爱国主义教育,探索“军事训练+军事理论+国防知识讲座”混合式立体教学模式,能全方位地传授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一是军事理论教学在时间上与军事训练相互融合,军事训练期间,结合不同的专业安排任课教师全程参与,跟踪管理,保证军事技能与军事理论的有效衔接,同时也保证达到“三全育人”的根本要求,提升教学效果。二是在军训及理论教学中融入国防知识讲座,邀请军队、地方及各方面专家学者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教育过程中融入军队专业教育,不仅传授专业的国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严格按照军队院校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保证良好坐姿、服装统一等,既保证课堂纪律,营造军事理论课氛围,还用军事素养让学生体验军人的日常养成,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军旅文化。

3.国防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教学模式。目前,国防教育课专职教师大多是在校内选拔有一定条件的兼职教师担任,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为了保证教师的专业知识与国防知识能有效结合,国防教育课教师选聘过程中要注重专业结构和教师的经历,在面授课程时要能够根据专业特点有计划地安排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要把所学专业知识充分融入国防教育课程中,进一步拓展国防教育课的广度和深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地质学专业要突出国家资源保障在国防建设中的作用,讲清楚军事高技术涉及的矿产资源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在军事地形学、军事地形图的识别等方面,地学专业、测绘类专业教师要发挥专业优势,把国防教育课的内容讲细、讲透,让学生学懂、学通。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计划,注重国防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兼容性、相通性,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与国防知识相互渗透,逐步形成综合国防观念,提高国防意识。

三、国防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效果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通过对国防教育教学进行改革探索,在教学内容、模式、方法、评价上都有了较大的突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大學生国防意识有较大提高

为实现对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案例、启发式、讨论式、问答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将课堂的要点、难点应用于实践,应用于案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题组在校内进行问卷调查,在2402份调查问卷中,93.81%的学生表示不仅意志力得到锻炼,军事技能得到提高,国防意识也有较大提高。在是否有参军意愿的调查中,有34.76%的学生表示愿意,义无反顾;有35.83%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军,但是对自身的身体表示担心;有23.07%的学生很犹豫,还需要考虑。因为存在家庭、自身身体原因或者对人生规划不确定等因素,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是能理解的,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主流意识是好的,国防意识有较大的提高,所以国防教育的效果是明显的,国防教育的措施和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有较大突破

经过探索,在学校网络平台的总框架下,根据教学大纲进行32课时的网络课程建设,完成教学大纲、网上学习导学信息、教案的编制及组建在线测试7个试卷库,完成视频学习库,共上传教学视频75个,共计1400分钟。完成在线测试题库共2000题,包括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判断题等题型。设置在线答疑讨论、互动等教学环节,内容丰富,质量好,突出了军事理论前沿知识。对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人性化设计,编制操作指南,方便学生学习,设置有趣的互动环节、测试竞赛等,千方百计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形成“我要学”的良好氛围,达到提高国防意识和军事技能的最终目标。

(三)线上课程教学措施科学有效

在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师具体管理实施方面有新突破。首先,信息传导及时有效。利用网络建立了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平台,保证了信息的畅通,学习的沟通有了便捷渠道。其次,网上学习与面授融通有效。课程的设置上,保证了教师能有效地对学生线上学习进行动态和全方位监管,同时,学生也能通过面授课程在课堂上就线上学习的问题向老师进行反馈。最后,大数据考核机制有效。借助网络学习大数据统计学生学习情况,多方面的数据显示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客观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师教学能力稳步提升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一元三维四体”为主要研究和探索内容,坚持以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遵循,军队、地方和学校共商共享,搭建平台,互利共赢,改革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进一步锻造教学队伍。

一是借助外部资源,提升教学能力。积极与地方部队达成共建单位,开展合作,共同发展,借助部队优势资源进行教师培训,邀请部队教员适时参与学校国防教育,通过国防教育知识讲座、参与国防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等措施,加强学校与部队的互动和交流,切实发挥各自优势,助推大学生国防教育。同时,结合地方国防教育基地有利条件,搭建校地合作平台,定期开展业务交流,实现资源共商共享,形成有效机制,从整体框架和制度上保证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是拓展助教渠道,提升教学能力。发挥退役大学生在学校国防教育工作中的作用,选拔一批优秀的退役大学生作为助理教员,参与到国防教育的实践教学中,形成互通互学、共同提高的好局面。这既发挥了退役大学生的作用,又拓展了国防教育课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国防知识的兴趣和信心,在“如何教”和“怎样学”的实践探索中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国防教育水平。

三是借助竞赛平台,提升教学能力。积极组织开展校内军事理论课讲课比赛,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由自治区教育厅、广西军区战备建设局等部门组织的军事理论课教学竞赛。通过竞赛激发教师“赶帮超”的教学热情,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区内外教师相互交流学习,拓宽教学思路,掌握更多教学技巧,从而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对于规范军事理论课的授课内容,加强国防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国防教育教师理论水平和授课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和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础教育。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搞好大学生国防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尤为重要,特别是作为民族地区,更应该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军事技能。高校应与时俱进,持续推进国防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多措并举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魏子森.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6

[2]何红娟,王汉奇,陈雷,等.高职环境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探索——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18(12)

[3]王进.《军事理论》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课程思政”视角下[J].学理论,2018(11)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国防教育民族地区教学改革
当前国际形势下高校国防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面临困境与突围路径
高校军事理论课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旅游产业助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美术毕业作品展对民族地区高校就业率提升的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