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欧亚学院体育课程现状进行分析。发现: 移动互联网在欧亚学院体育课以软件使用的方式得到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应多开发高校体育教学软件,建立高校体育教学数据库,从而提高体育课程质量。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体育课程教学 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2(c)-0171-02
1 研究对象
本文以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欧亚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以欧亚学院2000名学生和25名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分析法
通过图书馆及网络查找相关文献,并进行阅读、归类、分析,了解目前国内外学者在体育教学信息化等方面的研究,结合西安高校体育课开展现状,找到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2.2 调查问卷法
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教师进行调查及访谈,了解目前高校体育课程信息化现状与教学改革环境。
2.3 实地访谈法
选取西安市部分有代表性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体育课情况和效果,结合欧亚学院体育课预约机制与俱乐部改革实践,论证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推进的可能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欧亚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3.1.1 移动互联网在体育课堂上的使用情况
通过对欧亚学院体育教师及部分学生访谈,欧亚学院体育课主要在考勤、技能、考核和作业等方面使用移动互联网完成。体育课在室外进行,要解决教学遇到的问题,又不浪费时间带学生到多媒体教室,使用智能手机通过互联网实施体育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1.2 课外体育与移动互联网的联动情况
通过调查,欧亚学院将学生使用运动软件情况纳入考核,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也主要是使用运动软件监测自身的运动情况;使用互联网进行技能学习的学生1453人,占73.27%;使用互联网够买运动装备的有932人;33.9%的人选择了其他,主要通过互联网观看体育赛事等。目前,学生拥有的手机和电脑为课余体育和移动互联网联动提供了硬件支持,这样的联动提高了学生课外体育参与度。
3.1.3 互联网与体育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在高校体育课堂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欧亚学院25位体育教师调查,所有体育教师均了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说明,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欧亚学院体育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翻转课堂实施步骤为:教师在课前制作微视频,将学习内容精简融入;课后,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学生通过网络观看,为保证学习质量,教师在教学视频后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解决;课上,教师对教学视频内容简单回顾,并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内容。对于学习中的困惑,教师组织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后进行成果展示与评价。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提升了教师能力,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
3.2 移动互联网对于欧亚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的影响
3.2.1 移动互联网对于欧亚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的有利影响
(1)有利于体育课堂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傳统体育课以班级授课为主,优点在于教师主导、学生间可以相互学习,但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为学生提供课前教学视频等多渠道学习,课中也充满了信息化、多样化,更加丰富了体育课堂教学手段。
移动互联网是教与学的重要纽带,能够将抽象的体育理论转换成直观的教学视频,教师也可选择优质的教学资源满足教学所需,更好地制定符合教学大纲的最佳教案。根据教学效果反馈,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课前准备,对教学方式进行合理调整。目前,欧亚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因移动互联网的存在有了很大的改变。
(2)有利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对欧亚学院学生获取体育知识方式的调查,学生选择移动互联网获得体育知识越来越普遍。学生认为:体育课堂时间有限不能满足对体育知识的需求。因此,多数学生选择移动互联网获取需要的体育知识。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学习时间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课堂学习,他们不仅可以在网络上学习各技术要领,也可以学习急救、保健等理论知识。学习的时间、空间和方式得到了无限放大,有了更多自主学习选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了体育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3)有利于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体育课中应用,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运动技能需要通过多次实践来完成,传统体育课堂的时间有限,教师面对学生较多,学生练习时间相对较少,移动互联网将技能制作成视频供学生反复观看,并将重难点呈现,能够保障学生反复练习技能,掌握技能,教师将讲授放在课下进行,在满足学生随时学习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4)有利于学生的因材施教。
传统体育教学为单向灌输模式。移动互联网背景,高校的体育教学打破这种单向模式,使得学生参与形式多样化,也不局限于课堂上的学习。互联网背景下,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课程的授课者,也是学生练习体育运动技能的指导者和策划者。利用移动互联网对于每位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测,实时帮助,了解并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提供适宜的练习方法,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
3.2.2 移动互联网对于欧亚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的不利影响
(1)教学环境被打破。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学习环境由课堂向随时随地的线上学习转变,使学生学习体育技能变得抽象化,缺少了对器械类运动项目实地接触,也缺少了教师的准确指导;学生的线上学习缺少了师生间的沟通,也缺少了师生间的情感培养。
(2) 学生在学习容易出现分心。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线上的学习环境相对开放,容易受到体育教学以外内容的干扰,例如:网络游戏、社交视频等,学生在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学习不能保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不能专注于体育知识学习。
4 结论
(1)移动互联网在欧亚学院的体育课以软件使用的方式都得到充分利用;此背景下,欧亚学院的体育课程主要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存在。
(2)移动互联网有利于欧亚学院在体育课程教学上实现教学方式多元化、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因材施教。
(3)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应多开发体育教学或教学辅助软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建立高校体育教学数据库,从而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红.“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研究设计[J].体育世界,2018,11(785):5-6.
[2] 吕世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分析[J].体育前沿,2018,8(11):1-3.
[3] 陶昌勇.“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高教与成才研究,2016,9(493):25.
[4] 王宁.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
[5] 黄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