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党建工作只有融入学校的中心工作,党对学校的领导才能落到实处,党的建设才有生命力。要明确学院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始终以党建为保证,将党建工作有机融入学院发展大局,切实发挥党建工作的服务职能和保障作用。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党建;创新
一、应用型大学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党建工作队伍建设不完善
党建工作者是开展应用型大学党建工作的一線人员,党建工作者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应用型大学党建工作的成效。目前应用型大学的党建工作主要由部分行政人员、专任教师或辅导员兼任。这些人员被日常事务性工作占去大量时间,难以兼顾党建工作。学生党组织建设力度不够,党建工作缺少更有力的抓手和工作载体。部分党建工作者身兼数职,对党务工作不熟悉,工作程序不够规范,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应用型大学党务工作的开展。
(二)对于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力度不够
对于党员发展,大多数应用型大学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程序,包括入党申请书和思想汇报的撰写、党课的培训和和考核等,但这些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党员对于党的理论知识的需求。尤其是广大学生党员,目前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不足,理论储备不够等明显问题。对他们要坚持经常性教育、正面教育、警示教育和实践教育等多种学习教育手段,并使之常态化。
二、创造性地推进应用型大学党建工作
(一)党建要积极面向广大学生开展工作
面对新时代下应用型大学发展的特殊性,师生思想活跃,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性表现更为明显。这种思想和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和多样性,使学院主导性的思想教育增加难度,弘扬主旋律的活动实效性有时被削弱。因此,要在全体学生中加强道德教育。同时,在育人目标上,要注重成才与入党目标的有机统一。
应用型大学党建要紧紧围绕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围绕“养成教育”、“成才教育”、“学生非专业能力素质培养”、“创新创业”、“实训教育”等理念精心构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基础平台;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发展平台;以创新创业为推力的动力平台;以社会实践为途径的成才平台。
(二)加强党建工作者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
加强对党的干部和党的组织的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包括完善教职工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探索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制度、完善党员干部工作制度。
建立对教职工党员同志的考评制度和激励制度,对党员平时受教育情况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情况进行考评,并根据考评的情况确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建立学生党支部工作制度、完善组织生活会制度。建设特邀党建组织员队伍。高校党委及其党组织系统是学校党建工作的主渠道,聘请关工委老同志参与学校党建工作,担任特邀党建组织员,积极协助组织部门和各级党组织做好学生党建工作,为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建言献策,从而形成合力,群体互动,以保证大学生新党员的发展质量。
(三)加强制度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完善支部党员大会会议制度;支部委员会会议制度;党小组会议制度;党课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等各项制度。习主席指出:“党内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党员干部只有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反复锻炼,才能坚强党性、百炼成钢。”党内生活包括党内政治生活、组织生活、民主生活等党内日常活动。对于广大党员来讲,严格党内生活,最基本最经常最大量的是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提高党内组织生活质量。
严格党组织生活,首先是严格党建工作者和广大党员同志的党组织生活,完善党内生活制度,提高党员队伍的思想觉悟。尤其是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成为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素质强的基层党建工作者队伍。利用好辅导员与学生的天然联系,做好学生基层党支部的建设。
结合“养成教育”理念,在严格的组织生活中,培养较高的思想觉悟和实践水平。身先示范,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而严格党组织生活,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运用多种教育手段,为大学生党建工作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加强大学生党支部管理队伍建设;调整学生基层党组织的规模,探索“支部建在班上”“支部建在公寓”的新形式;创造性地开展学生党支部活动;完善学生党员发展和建设体系,发挥党支部的模范带头作用。[1]
(四)以党建带团建
党团一条线,围绕党建做好团建。要利用好发挥好学院团委在党建工作中的作用,同时以党建带团建,使党建团建形成合力,切实保障好全员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党团组织的有机结合;党团阵地建设有机结合;党团活动的有机结合;党团组织创新的有机结合。
1.以党建带团建,落实好党建对团建的指导作用。
首先,团的组织建设必须以党的组织建设为依托。科学、合理、灵活地设置团的机构,重点加强团组织的班子建设,增强团组织的活力。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发挥团组织在党联系青年学生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其次,以党的思政工作优势,强化团的思想建设。要充分发挥党校、团校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对团员青年的培训。要充分发挥党、团支部的组织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团的活动要服从党政中作中心,符合青年的身心特点及内在发展需求,以活动培养青年、教育青年、服务青年。
再次,以党建工作制度创新,促进团建工作方法探索。不断推动团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进程。
最后,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团的作风建设。重点培养团干部,从而促进团的队伍建设。队伍建设与作风建设相结合。
2.以团建促党建。在团建工作中切实发挥好对党建的支撑作用。
首先,抓好日常性工作。在学生中举办焦点、热点问题论坛,时事沙龙和专题讲座等日常性活动,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这些问题,澄清模糊认识,从而有力地提高他们的理论政策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学院内形成良好的思想氛围。
其次,落實好教育实效。选择良好的教育时机,结合当前热点问题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调研,为职能部门建言献策,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主题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如围绕“九一八”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包括演讲比赛、红歌传唱、党建知识竞答、红色经典朗诵晚会、征文评比、书画摄影比赛、文艺晚会、走访老共产党员、走访革命纪念地、宣讲党的光辉历程,演出红色话剧等,形成关于党的文化宣扬和学习的系列活动,反复巩固教育成果。
(五)拓宽党建工作阵地
创新是时代赋予高校党建工作的使命,更是应用型大学做好党建工作的客观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应用型大学党建工作。思想理论建设创新是前提;制度创新是关键;方式方法创新是活力源泉。
拓宽党建工作阵地,创新党建工作载体,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需要。“传统媒体无论在规模、结构还是在功能上,都存在明显不足与缺陷,如对党和政府的依赖大,传播渠道窄,针对性不强,效果不好,资金来源比较单一等,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需求,表现出一种低效益的不适应状态”。[2]
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日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积极抢占网上制高点,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要努力建设一批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受学生欢迎的主流网站,积极引导网上舆论,使互联网成为党建工作的新载体。创建“微党课”体系。“微党课”是以微博为载体,基于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等新媒体所形成的一种新的党课模式。这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智能手机以及微博的特点,通过主动适应大学生群体的审美趣味和心理需求,可以成为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平台。
(六)着力推进高校师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
发挥好思想政治课的主阵地作用。占领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高地,增强高校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时效性。深化党员分类教育管理活动。加强党员管理,因人施教,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类型的党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增强党员教育的实效性。创新党员教育活动载体,丰富党员学习培训形式,注重互动和引导。
参考文献:
[1]杨晓慧.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初探[J]高校党建,2006,(12)?
[2]周小华,等.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马克思主义传播[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P15?
[3]“微党课”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优势与意义,贺丽?陈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474期,2014.02.P40?
[4]周卫群.高校新时期党建工作探索与实践[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5]施永红,赵鹏.论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煤炭高等教育,2008(11).
作者简介:王娅(1987—),女,汉,四川阆中人,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