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重庆江津白沙古镇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

2019-03-08 02:50朱亮
西部论丛 2019年4期
关键词:旅游开发对策

朱亮

摘 要:重庆江津白沙古镇是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四大文化区”之一,2010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8年江津区政府与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总投资五十亿元的旅游项目,打造以抗战文化为中心,以旅游发展为载体的旅游开发计划,将白沙古镇建设成为全国最具特色的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本文探究白沙古镇历史文化对旅游开发的保护现状与问题,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开发提出一些解决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白沙古镇;旅游开发;对策

一、引言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辽阔的面积,先民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灿烂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建筑艺术等寶贵的历史遗产,记录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和风土人情。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许多历史文化名镇在建设中不注重历史建筑的科学保护,导致历史古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些古镇甚至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二、白沙古镇历史和价值特色

位于重庆西部的白沙古镇,是长江上游第一个国家级深水良港,扼川东、黔北咽喉要道,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江津地区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中心。白沙古镇自古以来,商贾云集、市井繁荣、名胜古迹众多,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1]。

(一)白沙古镇历史悠久。根据出土文物考证,在东汉末年这个地区就形成了人口稠密的村庄。宋代《元丰九域志》中记载了白沙的地名,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随后,元、明、清均在此设立建制镇,造就白沙古镇规模宏大传统风貌连续的历史街区。迄今仍保留着一批古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古迹有:桓侯宫、紫云宫、川主庙、聚奎书院、白屋书院、“川东第一大礼堂”鹤年堂等,这使古镇拥有丰富的文化气息和深厚的历史沉淀[2]。

(二)白沙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特色。白沙古镇因独特的历史文化,保存了大量的历史建筑遗迹和文物,历史街区具有明显的巴渝民居山地建筑特色,充分展现了巴渝文明的匠心独运,有着较高的科学、文化价值。

三、白沙古镇的保护现状和开发问题

(一)历史建筑日益衰败。白沙古镇的建筑虽然经过局部修缮,但因历史久远,许多木制构建的房屋已经损坏甚至坍塌、残毁,其他建筑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

城市化建设,导致古镇的保护工作相对停止,在保护区的外围新建了许多现代建筑,破坏了古镇的历史文化氛围。古镇中存在大量的自建房,与传统的建筑风格格格不入,断裂了古镇的时代延续感。

(二)完善基础设施,保护传统居民的利益。1.目前白沙古镇传统街巷共有十三条,街道狭窄、曲折蜿蜒,核心区主要以穿斗木质结构和砖木结构建筑为主。老街房屋建筑密集,基础设施陈旧损坏,线路老化、缺乏消防栓、灭火器等防火设施,给古镇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2.由于历史建筑的缘故,古镇原有开放式的卫生设施,无法满足现代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居民自行改造下水通道现象普遍,造成排泄物直接与雨污合流,渗入长江,污染水源。3.古镇保护与白沙镇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在合理保护古镇居民习俗的基础上,还应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维系古镇开发与原住民生活的切身利益,妥善处理旧房拆迁补偿,住户重新安置等敏感问题。

(三)旅游开发面临较大压力。重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众多,仅仅白沙古镇周边就有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塘河古镇、中山古镇、福宝古镇、松溉古镇)。这些古镇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开发程度已初具规模,配套基本完备。而白沙古镇的旅游开发滞后,旅游产品缺乏深度,未形成规模。住宿条件也普遍比较落后,旅游开发面临较大压力,所以很少有旅行社正式将白沙古镇纳入旅游线路。

四、白沙古镇旅游开发的对策

(一)打造核心旅游文化带。利用国立中央图书馆旧址、军政部第二陆军医院、第二十六仓库白沙堆积所旧址、卞小吾旧居、夏仲实旧居、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旧址等19处抗战文化遗址,打造白沙古镇核心游览带。

尘封多年的抗战遗迹是白沙古镇独有的旅游资源,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将抗战遗迹打造成培养爱国情怀的旅游景点。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可以实现白沙古镇向世界展示独特文化魅力以及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双赢局面。

(二)确立明确的产业定位。政府首先要树立旅游产业观念,把旅游产业作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科学合理的运用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引导旅游业的经营行为,壮大产业链,促进产业联动,充分发挥各行各业的优势,相互协调、配合,促使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对白沙古镇进行充分的保护,深入剖析古镇的历史,挖掘历史文化的核心,继续在空间上延续和开发核心文化。在保护古镇整体历史文化的同时,还需保护古镇的传统布局,保证古迹的完整性。因考虑外界条件和社会经济的侵蚀,当地政府需要制定合理可行的保护措施,阻止古镇的老化。在不破坏原有古镇风貌的基础上,推进核心区改造工作,安装现代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为旅客提供满意的居住条件[4]。

(四)恢复古镇原有的历史风貌。古镇保护区和白沙镇有着极为密切的文化联系,在统筹建设白沙古镇传统历史街区时,不能单方面考虑其中的环境因素,还须以客观现实展现真实历史的环境和空间关系,否则容易造成双方在建设过程中的相互重复和资源浪费,导致降低了空间魅力和历史文化气息。所以,在保护和发展的规划上,需要树立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统一进行开发的理念,明确两者之间的互补关系,保持古镇空间环境的整体性和历史文化的地域性。

五、总结

古镇的保护和开发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城市建设者参考文化历史背景进行古镇的规划建设,结合政府的合理决策,推行城镇建设的有序开发。白沙古镇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应当积极引导和开发,使白沙古镇的历史文化内涵得以传承与延续。

参考文献:

[1]邹启朋.重庆古镇空间环境演变与保护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

[2]杜莉莉.白沙古镇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探讨[J].绿色科技,2016(21):125-126+129.

猜你喜欢
旅游开发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金华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
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分析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