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兆华 吕娜
摘 要:21世纪是人才资源竞争的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逐步呈现出信息化与无形化的特征,现代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的各项管理中日益重要。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将大幅度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将步入电子化,如网络化的招聘和面试、交互式的网络化培训、基于网络的360度绩效考核、为员工提供自助服务等。而且,人力资源市场趋向“无形化”,互联网成为重要的人才市场形式。
关键词:信息时代;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一)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相对的落后。电力企业由于体制机制的约束和限制,虽然体制改革在逐步推进中,但是现有的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体系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就使得总体管理能力和水平较低,难以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的需求,无论从短期工作目标还是长远战略规划的实施实践工作中来看,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都存在很多漏洞,使得电力企业也难以适应当前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也就长期形成了人事管理水平普遍落后的情况。
(二)对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了解不够透彻。电力企业管理部门中的很多管理人员还并没有认识到管理理念创新和改革对于工作本身的积极促进性作用。尤其是在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下,一些管理人员对于接受新事物和新理念的理解、适应能力较差,很难从以往的管理理念束缚中挣脱出来,在开展人力资源的实际管理工作中,还是秉持着传统的思想理念,没有将信息化体系下的管理理念认真贯彻融入到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和管理工作当中。
二、信息化技术在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优化知识型人才管理。由于现代电力企业生产越来越接近于知识密集型,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以及新的工作对劳动者的要求也有所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发展越来越依靠脑力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对知识的依赖使得企业组织中产生了一种新的员工群体——知识型员工,可以说知识型员工对电力企业的价值就在于他们对企业的贡献是一种创新性的贡献,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和竞争的保障。因此,电力企业应注重优化知识型员工管理,要根据员工的自身特点,采取全新的管理策略,采用支持和协调的方式给予知识型员工自由发展空间,允许员工自主决定任务,鼓励知识型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工作,这样不仅能够加强企业内部人员的沟通以及企业的凝聚力,而且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电力企业需要对知识型员工实行宽松式管理,不能使其处于制度束缚下被动工作。
(二)创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是以企业组织为导向,通过动态协同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活动,确保电力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并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创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发挥该项工作的战略性、契合性、系统性与目标导向性。其中,战略性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强调以人为本、目标管理与权变管理,注重运用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和方法;契合性包括内部契合与外部契合;系统性则是以系统论的观点审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目标导向性”强调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规划制定都是围绕实现电力企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
(三)构建企业组织与员工的新模式。在信息时代,电力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新模式是以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为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电力企业要建立这种双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必须以新的思维对待员工,通过提供令员工满意的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来吸纳、留住、激励和开发所需要的人才,和员工构建共同的愿景,实现价值分享,并不断提供人力资本增值服务。
(四)运用信息化平台。做好人力资源工作分析对于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来讲,工作分析(JobAnalysis)是最基本的工具,它提供了关于工作本身的内容、要求以及有关的信息。只有在进行工作分析的前提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如人力资源计划、招聘与选择、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价、薪酬福利管理等各项工作才能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分析的结果是形成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简而言之,工作分析就是确定某一工作的任务和性质是什么,以及具备哪些技能和经验的人适合从事这一工作。工作说明书主要指明了工作的内容是什么,工作规范则明确了雇用什么样的人来完成这一工作。除此之外,企业组织应该利用信息化平台将工作分析的四步程序相融合,指導员工对工作进行全面评价。第一步,电力企业借助大数据平台让员工进入积极准备阶段,自行了解情况、确定样本、建立关系、组成工作小组,适当指导员工确定工作分析信息的用途;组成由“人事专员”、“职能主管”和“人力资源总监”参加的工作小组来收集工作分析信息,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料,如组织结构图、工作流程图、岗位责任制、工作日记等对工作的主要任务、主要职责、工作流程等进行分析总结;确定调查和分析对象的样本,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分析。第二步,企业可以指导员工在工作中自觉进入调查阶段,编制各种调查问卷和调查提纲,观察信息化平台中所呈现的现场、环境和工作流程,记录关键事件,调查工作中使用的机器、工具和设备,收集工作的特征及需要的信息。第三步,已进入了分析阶段,全体员工一起审核、整理获得的各种信息,创造性地分析、发现相关工作的关键成分,归纳工作分析的必须材料与要素,并将这些信息要素输入到课件中用来完善情景模拟教学的资料。第四步,属于完成阶段,这是工作分析的最后阶段,此时,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指导员工们根据所得信息草拟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将草拟的工作说明书和课件中的说明书以及实践工作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再次调查研究;然后,对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进行修正,并将其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工作中,对工作分析活动进行总结评估,将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存档,并保存于数据系统中,为今后的工作分析提供经验和信息基础。
三、结论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内部对于信息化要求也不断提升。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综合多方面的条件,分析和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际的工作现状,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玲.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创新[J].科技视界,2017(36):156+147.
[2]周彦楠.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创新[J].中外企业家,2017(27):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