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

2019-03-08 03:17隋斐雪
西部论丛 2019年8期
关键词:培育机制企业家精神供给侧改革

隋斐雪

摘 要:通过结合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行经济结构转型的时代背景以及供给侧结构改革对企业的提出的转型升级的要求,说明企业面对时代变革时需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来引领和支撑企业顺应时代的要求进行变革和升级,以实现企业更好的发展。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的企业家精神缺失的原因,指出我国依然缺乏企业家精神以及在培育企业家精神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就此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 企业成长 供给侧改革 培育机制

一、引言

当前在我国,市场经济正蓬勃发展,新的企业不断建立,企业家的作用与地位与作用得到认可和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成为时代潮流,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以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渐向以知识为主导的创新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习总书记指出市场的活力主要来源于企业家,来源于企业家精神,我国的供给侧改革进程要想顺利进行必然离不开企业家的支持,需要企业家精神的支撑。

二、我国企业家精神缺失原因分析

(一) 传统文化的消极方面

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体系博大,不可否认其中优秀的部分对企业家精神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但同时也有糟粕部分对企业家精神产生了不利影响。比如儒家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和重义轻利观,一方面中庸之道排斥了竞争思想,另一方面重义轻利观抑制了人们追求财富的心理[1]。这些传统文化的消极方面妨碍了我国企业家精神的健康成长。

(二) 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排斥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生成

在改革开放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忽视了市场的客观规律,实行的都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生产与分配都受到严格限制,一方面企业没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另一方面,也没有公平竞争的自由市场,束缚了企业家精神的产生和发展。在这种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企业家的作用被无视,企业家精神也就无从发展。

(三) 各项制度缺失与不完善

在我国企业发展的现阶段,有很多的企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经营管理体制落后的现象。在我国有许多企业由于制度的落后,众多企业内部还存在部门冗繁问题,甚至责任主体混乱现象严重,很多部门的职能不能正常发挥,严重的影响到了我国企业总体发展水平。

三、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创新精神是企业成长的根本

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有效的整合配置企业的各种内外部资源来推动企业的良好运行,实现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在快速发展的经济时代,企业只有依靠不断地创新才能保住现有的市场地位或扩大开辟出更大的市场,创新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法宝,是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

(二)冒险精神是企业成长的源泉

企业家的经营是企业家发现市场需求,而努力集合手中现有的资源进行创新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获得利润的活动。经营者进行创新结果不外乎两种,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机遇与风险总是并存的,就看经营者是否有冒险精神和承担风险的魄力。冒险精神是企业不断成长的源泉,真正的企业家绝对不会因为害怕创新的失败而放弃机会,企业家只有具备冒险精神才敢去开辟新的市场,开发新的产品,应用新的技术等[2] [3]。

(三)合作精神是企业成长的精华

合作是联合行动的一种方式。在市场经济中,竞争与合作是企业间关系的最佳写照。企业间竞争求的是生存,企业间合作求的发展,企业要想取得发展离不开合作,合作就是将资源集中起来,然后充分发挥各家的长处利用好集合的资源,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实现企业间的共赢。任何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要善于利用企业外部的资源,集合更多的资源共同应对不断增加的竞争成本和共同抵御市场竞争压力。

四、培育与发展企业家精神的策略

(一) 创造适宜企业家精神形成的文化环境

改变人们的观念是创造适宜企业家精神形成的文化环境的前提。改变观念首先鉴别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培育企业家精神的糟粕部分然后加以剔除,可以通过宣扬新思想新观念改变人们轻商的陈旧观念,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企业家的地位与作用。所以在当代企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重视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和弘扬,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的氛围,从社会整体上提升中国的创造力,使中国的经济获得长足进步

(二) 建立公平规范的市场

要激发市场活力,就要放好该放的权,营造好该营造好的环境,制定好该制定的规则,帮助企业家真正发挥好他们的企业家精神。我国处在改革的重要关口,要真正让企业家发挥好企业家精神,政府首先应转变思想,注重支持和培育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其次政府应切实履行简政放权,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职责范围,营造好公平的市场环境。。

(三) 创造并完善制度支持

企业必须以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重要的就是要依法明确企业的产权关系,才能调动企业经营者经营好企业的积极性。另外我国工业化进程起步晚,因此不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制度,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真正使企业找到适合自身發展的经营管理制度。

(四) 企业家自身的修炼

在企业内部,企业家应当以身作则,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企业价值观,并将这种企业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内化到企业每个员工的心中。而且企业家必须要与员工之间建立起良性的沟通渠道,并根据需求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满足员工发展需求的体制机制。在企业外部,企业家必须要有与市场环境相适应的经营思想与企业发展战略。市场就是一个检验站,只有真正富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能竞争中生存下来,才能促进企业家精神的提高。

五、结论

要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首先必须转变人们轻商观念,努力营造尊重企业家的社会氛围和适宜形成企业家精神的文化环境;其次要建立公平规范的市场,政府要切实落实简政放权,加强政府的服务职能,进一步释放出市场和企业的活力;再次企业要积极促进制度创新,激发和保持企业内部的活力,学校和企业也应重视知识的力量,加强学习机制的建立,共同努力培育和弘扬好企业家精神。

参考文献

[1] 张雯雯.儒家思想对企业家精神建构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 张玉梅.企业成长需要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评《企业家精神与领导艺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 (3):155-156.

[3] 王炫.企业家精神对中小企业成长的作用[D].山东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培育机制企业家精神供给侧改革
时代赋予企业家应有慈善情怀
基于企业家精神视角的农民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英模文化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企业家精神和创始人关系文献综述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技术哲学语境下德鲁克制度创新思想及启示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
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