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平 李如潇
摘 要:企业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体,既承担着技术自主开发和商业化运用重任,又要肩负技术追赶主体的责任;国企民企因具有独一无二的先天优势、不可复制的强大特点和与生俱来的中国标签,责无旁贷的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微观主角;其资源整合与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化解发展难题,实现逆境突围,助力经济腾飞的关键。国企民企的创新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对国企民企资源整合与创新发展内在关系全方位的深化研究,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现实特点与国企民企资源禀赋的实际状况,围绕“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结合党的“十九大”重要战略部署,从不同层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与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资源整合 创新发展
一、引言
纵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全局,产能过剩形势严峻,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经济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中原有问题日益凸显,新问题层出不穷,经济下行压力激增,挑战之严峻程度前所未有。与此同时,国家高度关注,相应政策陆续出台,各大战略东风正劲,转型升级之机遇千载难逢。值此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战略发展关键时期,执国企民企资源整合之笔,书创新发展新篇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创新是落实“十三五”发展蓝图的必要支撑。以国企民企资源整合为依托,把握政策机遇,提升企业创新发展水平;而高层次的创新又能推动国企民企资源更高效的整合,进而加速供给侧改革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这也是提高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态势下,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特点与国企民企资源禀赋的实际状况,结合 “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与党的“十九大”重要战略部署,探求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国企民企资源整合与创新发展的最佳路径,对于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进而推动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关于企业资源的分类、识别与整合研究
资源整合的概念是资源整合理论的核心内容,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作了界定。在企业资源分类及识别方面,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1984)年提出的“企业的资源基础论”将企业资源划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周寄中(1999)按照财力、人力、物力、信息将资源分为四个方面;利希滕施泰因(Lichtenstein)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对新创企业的资源识别和获取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企业在创新阶段所依赖的关键资源,检验了短期内资源转换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在企业资源整合方面,格林、哈特以及哈勒(Greene,Hart,Haller,2001),将新创企业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归纳为集中、吸引、整合、转化资源四部分;饶扬德(2006)认为资源整合是一个对资源选择、汲取、激活、有机融合的过程,并对原有的资源体系进行重构,摒弃无价值的资源,以形成新的核心资源体系。可见,国内外对企业资源划分、识别、整合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以创新为目的及相关程度,对企业资源进行清晰的分类和全面的概括,实现国企民企资源高效的整合,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关于企业资源整合与创新发展内在关系的研究
企业创新发展是指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通过引入新产品、采用新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原料的新来源、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1912)而获得超额利润的行为。熊彼特之后,经济学家在发展创新理论的过程中把创新区分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企业资源整合与创新发展关系的研究方面,郭斌、谢企华(2008)分析了资源冗余、资源柔性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王志敏(2008)归纳出基于冗余资源进行技术创新的研发资源供给模式的两种类型,并重点分析了不同模式下企业创新发展的主要特征。党梦秋、任政、李余生(2010)通过竞争优势的获得论证了资源基础与企业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但是,少见有学者对二者之间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全面清晰地描叙,因此揭示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构建其耦合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
三、创新视角下国企民企资源分类、识别与主要整合模式
(一)创新视角下的国企民企资源划分与识别
按照与企业创新发展相关程度的高低划分企业资源层次结构的维度,可将企业资源划分为物质资源,制度资源,知识资源和文化资源四个维度。
国企民企的物质资源包括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存在结构匹配与利用的问题。首先,物力资源的获取方式多种多样,以企业创新设备为例,既可以租赁,也可以购买,还可以通过联盟企业等获得使用权。其次,物力资源的布局要合理,在追求效率的同时要兼顾设备之间的协调与兼容,同时还要和公司的创新战略相匹配。企业财力资源也包括很多种,有自有资金、风险投入资金、银行贷款以及项目研发资金等,不同来源渠道资金的可获得性、风险、成本也不同。因此,国企民企在资源整合过程中,需全面考察创新风险,合理调整资金结构。此外,企业创新发展还需要具有风险意识及战略思维,财力的投入不能仅仅局限于当前的创新任务,还需要考虑到风险备用金及发展储备金。
制度资源和文化资源是国企民企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企业的不同部门之间对创新的认知与感受各不相同,这就容易造成部门工作不协调,创新资源难以得到充分挖掘与调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损耗增加,从而降低创新效率。因此,企业应当建立创新文化,在公司范围内推广,统一工作人员的价值取向。同时,建立并完善企业制度,各项制度之间应相互匹配与互补,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企业只有具备了完善的制度与创新文化,实现人员对文化的认同及制度之间的协调互补,才能实现企业资源的高效配置。
国企民企的知识资源主要包括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国企民企的信息资源是企业在信息活动中逐步积累起来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通过对国企民企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科学管理,能够实现社会整体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宏观战略目标。国企民企的技术资源不仅包括企业自身拥有的核心技术,还包括相应的辅助技术以及专利发明等。企业已拥有的核心技术资源决定了企业在现阶段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优势地位,而企业申请中的发明专利以及后备研发技术成果则进一步决定的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关键所在,因此,三者间应保持合理的比例。作为企业技术资源和知识资源的载体,国企民企的人力资源包括了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体力、智力、人际关系以及知识经验等内容的总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既要发挥核心领导层的骨干效应和经验优势,也要充分发挥年轻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努力实现企业人力資源的研发能力互补和知识结构互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和竞争优势。
(二)国企民企资源整合的主要模式
国企民企资源整合是企业对其原有的价值创造过程进行再造,为企业注入新资源或利用改造旧资源增值方式,达到持续扩大盈利,获得竞争优势的过程。首先,国企民企资源整合过程的逻辑起点在于明确资源的属性类别,即能够为企业带来何种价值;其次,明确资源整合的原则,即整合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的标准;再次,识别和汲取资源,发现并汲取需要进行整合的资源,以企业资源整合的预定目标为导向,选择最佳的资源整合方式;最后,对整合后的资源进行激活和融合,使之与企业的运营模式相契合,并与其它资源相辅相成,共同助力企业的创新发展。如图1所示:
按照国企民企整合资源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纵向整合模式,横向整合模式和平台式整合三种模式。纵向整合是处于同一价值链上的两个或者多个企业联合在一起所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合力整合产业价值链资源,强调的是企业要找准定位,发挥比较优势,相互协调,共同创造价值链的最大化价值。横向整合是对于价值链中的某一个环节,准确识别需利用资源类别、数量以及如何组合这些资源才能最有效的组成该环节,努力提高本环节的效用和经济价值。平台式资源整合是将企业作为一个平台,在此基础上整合供应方、需求方乃至第三方的资源,以降低其交易成本,提高平台参与者的收益,平台企业也因此获利。相对于平台式资源整合而言,纵向整合与横向整合的整合范围偏小,效率偏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纵向整合与横向整合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平台式资源整合成为大势所趋。
四、国企民企资源整合与创新发展内在互动耦合机制
国企民企资源整合与创新发展内在耦合机制涉及到国企民企资源整合对企业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国企民企创新行为对企业资源高级整合的作用机制,以及国企民企资源共享对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三者有机组成,三种机制首尾相连,共同推进“国企民企资源有效的整合→促进企业创新水平提高→形成企业更高层次的资源整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能力升级→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这一良性循环逻辑链条的实现。
(一)国企民企资源整合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机理
1.国企民企企业资源整合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路径。首先,通过國企民企物质资源整合能够实现企业内部与企业间资源的合理整合能够转变决策者运营理念,增强企业决策者技术创新意识,通过共享优势资源,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创新体系,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与能力,提升产品的个性化与差异化程度,赢得市场竞争优势,从而有效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其次,通过国企民企间制度资源整合能够规范企业的经营决策,改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实现企业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运营,从而促进企业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最后,通过国企民企间知识资源整合能够企业内部构建一个完整的量化与质化的核心知识系统,通过无形资源在企业间与企业内部的获取、创造、整合、存档与创新形成一个首尾相连的组织智慧循环,便于企业充分利用智慧资本,提升企业软实力,从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水平。
2.国企民企资源整合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路径。企业的创新能力根植于企业的资源整合过程当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会在二者之间的资源整合过程中形成。一方面,作为企业资源整合过程的起点,国企民企内部资源识别与获取是二者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资源识别过程是资源整合过程的起点,对企业动态创新能力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只用通过对自身和对方关键资源准确、系统、全方位的掌握和了解,并通过某种交易成本相对较低的途径获取,才能构建形成创新能力的资源支撑。另一方面,作为企业资源整合的关键环节,国企民企资源的配置与融合是企业创新能力形成的核心。企业在从外部获取资源之后,需要经过合理的分配,并将其配置到企业当中利用效率最高的环节和人员,才能充分发挥资源最大的价值,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此同时,外部资源与企业的内部资源不能只是单纯地简单配置和嫁接,必须经过二者之间的深度融合和有机统一,最终达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效果,才能使企业逐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二)企业创新发展对国企民资资源整合的作用机制
企业创新发展对国企民企资源整合的作用机制是构建国企民企资源整合与创新发展内在耦合机制的中间桥梁,当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更高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活动时,这也会促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更高层次资源整合模式的形成。随着企业创新发展的持续进行,更高水平的动态创新能力要求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间的资源整合从偶然间断性的、基于所有权的企业间资源整合,向连续不断的、基于使用权的企业间资源整合转变。
第一,通过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够使企业更准确地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化、竞争者的动态以及产品和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企业据此更快制定新的经营战略和管理战略,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环境洞察力与预测力,进而增强企业的环境感知能力。第二,通过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够使企业合理的甄别、配置与激活企业的内外部资源、新旧资源、个体与组织资源以及横向与纵向资源,提升企业对已获取资源的配置能力与整合能力,进而促进企业协调整合能力的提升。第三,通过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够一方面提升企业信息和知识流动机制以及职责归属等组织协调问题的规则和程序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能够使企业保持与外部网络实时的信息交换,有利于创新思想的快速产生,每一位员工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平台进行资源配置,激发了员工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企业的组织柔韧能力。综上,通过国企民企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制度创新等各项创新行为的推进,能够实现企业动态能力的全面提高。而企业动态能力的提高对国企民企更高层次的资源整合同样具有正向激励效应。因此,以动态能力作为中间媒介,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够实现国企民企更高层次的资源整合。
五、相关对策建议
(一)宏观层面
1.深化体制改革,明确政府职能。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府应一方面加快落实国有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另一方面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引导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二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企民企是创新驱动战略的主力军,政府应全力支持国企民企的创新行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府的简政放权,全面简化、调整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审批步骤,将改革结果公示大众。同时,改革政府绩效管理体系,设置公正科学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并设立相关部门严格监管,实时监督政府绩效水平。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制度性供给。政府应建立完善的产权制度,维护产权所有者在经济上独立自主的地位,保障产权归属清晰,流转通畅,最终实现互惠,避免增加不公平的负外部性,达到激励国企民企资源整合的目的。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国企民企资源整合与创新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政府工作人员应坚持依法行政,切实维护法律的权威,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另一方面,还应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资源整合与创新发展提供制度保证。政府应加强对公众发布信息的网络平台建设,及时反映国企民企的经济状况,展示国企民企资源整合的效率。
3.加大相关政策扶植力度,构建良好外部环境。首先,加快建设金融服务平台。将现有的政府性基金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进行放大,达到政府基金的引领作用,积极吸引民间资本,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投入力度。其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与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结合,探索投贷联动、债贷结合等融资模式,鼓励民间资本依法设立互联网金融机构等创新方式,支持广大中小民营企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最后,营造有利于国企民企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为使国企民企能够在市場竞争中得到良性激励,政府必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完善相关产业监管制度,保护合法经营的企业,打击违法行为,达到市场竞争激励企业创新的根本作用。
(二)微观层面
1.把握政策机遇,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随着“一带一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多项重大战略的实施,我国新一轮开放与创新发展战略布局逐渐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东北和内陆地区进一步延伸,全国范围内的产业转型升级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三五”计划开局时期和努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临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发展的转型等重大机遇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要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把创新驱动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迫切需要不断提高我国国企民企把握政策机遇的水平。
2.明晰产权,深化企业改革,形成与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良性互动机制。要实现国企民企资源整合与创新发展,必须明晰产权,彻底解决国企民企在资源整合和创新发展中出现的各种产权问题。首先,必须要明确产权改革的具体操作程序及方法,在产权的度量方式以及对参与产权改革的投资主体和决策部门等方面制定规范性要求。其次,在以股权置换、项目合作、改组改制、并购重组以及合作上市等多种形式实现国企民企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过程中,通过规范政府职责和防止政府对国企经营层面的过度干预等相关措施来明晰国企产权。最后,要突破原有投资方式上的局限性并努力实现产权交易方式上的重新定位及多样化创新,克服实物交易因在时间、空间上受到的诸多限制。此外,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也恰恰赋予了国企民企资源整合与创新发展的良好机遇。一方面,国企民企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促进产业集群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整体就业水平,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企民企还应充分利用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成果,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优惠的政策支持,实现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在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与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良好互动机制,进而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推动国企民企的高速发展。
3.构建大企业主导型产业链创新网络,实现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借助于国企民企间资源的优化整合的具体形式,以技术研发能力强的大企业作为主要驱动力,进一步加强与之相配套的中小型零部件供应商间合作,塑造以大企业为主导的完整的国内价值链体系,进而有效地促使产业链创新能力的稳步提高,并以此为基础推动价值链体系高端嵌入到全球的价值链体系。首先,政府应向已具备向产业链高端攀升潜能的大型企业开展全面系统的评估认证工作,通过补贴、项目补助等多样化的政策重点帮扶具备相应资格的目标企业。其次,产业链内部的各类型企业还应加强交流,通力合作,在国内外市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并在相互竞合的基础上吸纳并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逐步实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力求“全产业链”嵌入高端全球价值链的愿望尽快达成,进一步达到国企民企资源有效整合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到有效实施的最终目标。
4.树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引进理念,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获取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包括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个方面,国企民企应从两方面同时着手,齐头并进。一方面,企业的领导者要善于挖掘具备创新思维的人才,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培养。另一方面,国企民企也要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引进,破除用人为亲的思想,大力引进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管理人才。鉴于创新型人才的特殊性,国企民企应采取更为灵活的激励分配方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刘力钢.大企业成长战略与竞争力[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2]左学金,程杭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治理:国际比较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谢伯阳.民企参与国企改组改造的四种形式[J].当代经济,2003(08).
[4]郑明友.产权理论与产权市场研究——基于我国产权市场的分析[D].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2008.
[5]齐平,王子扶,陈俊龙.交易成本、禀赋效应与国有股权转让定价——兼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思路[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36(05).
[6]刘泉红.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载体深化国企改革[J].前线,2014(02).
[7]厉以宁.民企、国企如何双赢[N].人民政协报,2013—10—18.
[8]周德文.国企民企共生共荣展现经济活力[N].中国工商报,2013—02—08.
[9]齐平,李彦锦.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融合发展的制度环境构建研究[J].经济纵横,2016(02).
[10]陈小洪.融合:国企和民企关系的重要趋势[J].国企,2011(11).
[11]蔡继荣.企业间双赢商业模式的理论解析[J].改革与战略,2012(06).
[12]李士梅,张倩.国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基础条件与创新路径[J].江汉论坛,2013(12).
[13]Peter Norlan.“China and Global Business Revolution”,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J]. 2002(26).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供给侧改革视阈下国企民企资源整合与创新行为研究”(项目编号:16BJY064)阶段性成果〕
〔齐平、李如潇(通讯作者),吉林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