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演唱中咬字与吐字的思考

2019-03-08 02:15雷鹏伟
戏剧之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思考

雷鹏伟

【摘 要】民族声乐是以我国传统的戏曲、说唱以及民歌为基础,融入了西方歌剧理论而形成的歌唱艺术,吐字和咬字是其演唱的重要技巧,歌唱者通过科学而正确的吐字咬字,表达自身情感和歌曲意境,进而提升演唱效果。本文主要针对民族声乐演唱中咬字与吐字进行分析,希望起到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咬字与吐字;思考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9)01-0076-01

民族声乐演唱以民族语言为基础,将声情和字腔融为一体,是一种形体和声音结合的表演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声乐演唱在继承了我国曲艺文化精髓的同时,还借鉴了西方美声唱法,但是无论其演唱风格如何转变,语言文字都是演唱的基础,其在歌唱艺术中占据关键地位,对歌唱者的吐字和咬字技巧具有较高的要求,只有运用正确的技巧,歌唱者才能传递歌曲的意境、情绪和情感,让歌声走进听众内心,产生心灵和情感的共鸣。

一、民族声乐的主要特点

(一)具备个性。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族声乐具有多元化的风格,在咬字吐字和口音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声乐充满了个性,例如北方口音大气高远;南方口音温婉柔美;西北口音豪放粗犷等。不同类型的语言特点决定了民族声乐的多元化风格。

(二)唱腔优美。唱腔是民族声乐的关键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语言是声乐演唱的基础和根本,唱腔是对语言的润色和加工而形成的特殊发音效果,当前,我国很多著名的演唱者,都在音乐中融入了传统戏剧,在为声乐增添亮点的同时,也充分突出了民族特色。

(三)意境优美。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意境是汉语特色的重要体现,通过歌词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可以带给听众情景交融的感觉,唤醒听众的情感认知,进而与歌曲产生思想共鸣。[1]

二、民族声乐演唱中咬字与吐字的原则

(一)共鸣。共鸣是咬字和吐字的重要原则,演唱者需要通过发声器官和咬字器官的有效协调,进而产生共鸣效果,并且伴随情绪和节奏的变化,突出其音乐特性。因此,在歌曲演唱中,演唱者要以共鸣为重要原则,合理运用咬字吐字技巧。

(二)连贯。连贯是一首优秀歌曲作品的重要特点,连贯不仅要突出歌曲的整体性,还要在吐字咬字中体现。与众多演唱形式一样,民族声乐演唱除了休止和间隔之外,歌词需要连贯表达,字与字的衔接要做到完整、清晰、连续。

(三)清晰。吐字和咬字清晰是对演唱者的基本要求,通过清晰的咬字吐字,能够让听众听清字音发音和歌词内容,进而掌握歌词意义和内涵,引发情感共鸣。同时,咬字吐字清晰与词义和音准具有直接关系,可以实现声境交融的境界。很多著名的声乐表演艺术家,其每天练习的主要内容就是咬字和吐字清晰。[2]

三、民族声乐演唱的吐字与咬字技巧分析

(一)重咬字头。汉语发音主要由韵母和声母组成,在发音过程中,字头为声母部分,其虽然在整个音节中时值较短,但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演唱者需要重咬字头,准确而清晰的将字音表达出来。同时,在平时的练习中,演唱者要加强对口腔肌肉的训练,确保演唱出字清晰有力,口腔闭拢位置科学准确,善于使用舌头巧劲,让发音更加灵活精准。

(二)圆吐字腹。民族声乐演唱与一般演唱形式不同,其对演唱者的语言发音能力要求较高,强调演唱中要字正腔圆,其中的圆主要体现在字腹发音中。字腹为韵母部分,其在整个音节中时值较长,是演唱者演唱线条和发音连贯的集中体现,演唱者只有将字腹圆润而流畅表达出来,才能提升演唱效果。因此,演唱者在发音中要尽量将字腹扩充打开,吐音要做到圆润,通过灵活调整字腹音腔,表达歌曲的艺术性和情感,促使听众与歌曲产生情感共鸣。

(三)吐字清晰。吐字清晰对民族声乐演唱而言具有不同的意义,演唱者想要做到吐字清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民族声乐演唱要求演唱者要利用发声部位的密切配合,达到“合、撮、齐、开”的发音状态,将音节清晰表达出来;其次,要结合归韵、引腹、出声,合理把握字音,做到歌唱中吐字清晰;最后,吐字和咬字的力度变化要与歌曲风格相契合,在演唱情绪激昂的作品中,咬字要做到干净利落、短促有力,在演唱热烈激情的作品中,要做到出口分明,不能拖泥带水,通过合理的运用吐字咬字技巧,不仅可以确保吐字清晰,还能为歌曲增添内涵和情感。

(四)发音连贯。民族声乐演唱注重以字行腔,其主要是指发音要根据字的调、韵、和声进行咬字吐字,遵循腔随字走、字领腔行的发声规律,在我国地方戏曲艺术中,这一原则体现的更为明显。以字行腔同时也是一种训练方式,演唱者在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练习,可以在舞台中做到行腔圆润、语言优美,带给观众以美的享受。[3]

四、结语

总而言之,民族声乐艺术是我国音乐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将西方美声与中国戏曲唱法充分融合,创造出更具时代感的艺术演唱形式,可以带给人们以良好的情感体验和视听享受。吐字和咬字作为演唱的重要技巧,通過演唱者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让观众听清歌词,更能够促使观众感受民族声乐创设的艺术氛围,加深对歌曲作品的理解,引发情感和思想的共鸣。

参考文献:

[1]王伟,刘莉莉.京剧唱腔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借鉴与应用研究[J].艺术评鉴,2018,(01):81-82.

[2]陈俊衣.民族声乐教学中咬字与吐字探究[J].当代音乐,2017,(13):77-78.

[3]王珊.论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咬字与吐字[J].邢台学院学报,2014,29(01):131-132+135.

猜你喜欢
思考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