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中科 周 伟 王金满 赵中秋 曹银贵 周 妍
长期以来,生态系统改变使得人类福祉和经济发展得到了实质性进展,但其代价是生态系统诸多服务功能的退化、非线性变化风险的增加。辩证分析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地理格局变化是进行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基础,其表现的特征有正负两个方面:数量增长优于质量提升,眼前效果先于长远效益,短期经济收益显著、长远综合效益常被忽略,局部事业比整体事业成效更显著,部门行业管理比系统统筹管理更成熟。这些特征导致影响中国经济地理格局演变的动力机制出现许多偏差。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极大地削减人类后代从生态系统所获取的惠益。要逆转生态系统服务退化的趋势,又要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就必须在政策、机构和实践方面进行一系列重大调整。
论文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以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系统回顾法、实证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和趋势外推法等为研究方法,分析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的缘由、案例、内涵与实现途径,为美丽国土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思想内涵包括:尊重规律科学认知,部门协同形成合力,研发推广系统管理,保护修复层次有序,知识体系对接融合。论文表示:(1)中国地理结构的先天脆弱性、人类经济活动对地球表层的剧烈扰动、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等国情,倒逼中国必须进行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2)举证反思了以往国土空间黑土地、盐碱地、河漫滩、工矿用地、荒漠、河流湖泊、流域等开发利用与保护等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3)提出了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要素层面、认识层面、原理层面、修复层面、管理层面的逻辑关系与思想内涵,以及科学技术有所突破、管理机制形成合力、专业学科内涵得以拓展的实现途径。论文强调:生态系统管理是解决发展与保护之间问题的重要方法论,是破解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过程中生态要素的综合性与管理事权的部门化、生态空间的连续性与区域的政区化、生态工程的长期性与行政管理的届次化三大矛盾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