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王凯荣|文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概括了自然变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即万事万物发展到一定阶段,会遇到瓶颈,原先曾经有利的条件也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时要主动调整、主动变化,在调整和变化中寻求到新的发展路径。
笔者进入纸媒行业工作一年有余,社会上唱衰纸媒的声音从未停止。2018年12月31日,《北京晨报》跟读者说再见了,这份创刊20年的新闻纸,头版左上角的标注永远定格在“第7461 期”。除此之外,《法制晚报》《华商晨报》等数十家报纸也纷纷在年底加入到休刊大潮中,令人扼腕。
《人民日报》在2019 新年伊始的头版《致读者》中宣布改版进行“瘦身”,并实现历史上第一次全彩印。《求是》《法制日报》《北京青年报》等也纷纷宣布改版,这是传媒行业在“隆冬”时节下,顺应新闻传播方式新变化、媒体融合发展新趋势作出的重要调整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也反映出纸媒寻求变革的坚定决心。
笔者发现,“变”是选择继续坚守阵地的纸媒所共有的特点。
“变”,首先要“革故鼎新”,即内容是立足的核心和根本,要专注深度报道和高品质内容。当下,人们快速获取新闻资讯的方式非常快速便捷,曾经的传统媒体日常新闻的采集和刊发优势已不复存在,而原创有独到见解的观点、深度的报道、专业的解读此时就显得弥足珍贵。
“变”同时要“与时偕行”,顺应时代积极打造移动新闻客户端。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是必然,新媒体给传统纸媒带来了冲击,但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数字化和新媒体化是纸媒转型的必要经历。主动拥抱变化,或被变化拥抱,纸媒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了新媒体融合,突破了原有的传播格局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应以互联网媒体为主导进行转型,因为优质内容也需借助新的平台来扩大传播力。
“变”还要更加注重版面设计和优化视觉效果。形象载动信息,现代读者不仅仅满足于新闻本身,而是更加注重阅读体验和整体视觉效果。版面设计不仅是新闻得以传播的表现方式,也是获得读者市场的重要推手,赢得受众才能赢得稳定的市场。
变通而图存一直是从古至今的中国智慧,无论是司马迁著《史记》旨在“通古今之变”,还是王安石变法推崇的“变通”精神,亦或是清末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维新”……可以看出,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笔者作为有色行业中坚守阵地的纸媒一份子,任重而道远。《中国有色金属》杂志会在变革中继续为有色行业传播好声音,讲述好故事,搭建行业交流互动好平台,向全媒体产业转型,坚持提升品牌形象与竞争力,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优质的内容与多样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