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超|文
新年伊始,回望2018。总体来看,行业的基本面稳中向好,成绩令人欣喜,但稳中也有变,喜中也有忧。透过关键词,让我们一起回顾2018年有色金属行业值得关注的大事件。
近年来,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深度调整,贸易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盛行,在对我国出口产品轮番进行双反调查的基础上,大规模上调进口关税,引起行业高度关注。2018年3月8日,特朗普正式签署公告,宣布将对进口铝产品征收10%关税。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对自中国进口500 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清单,其中第一批340 亿美元商品和第二批160 亿美元商品已分别于7月6日和8月23日开始征收。9月24日,美国政府正式对自中国进口的2000 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并表示要将附加关税提高至25%。贸易保护愈演愈烈,自由贸易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就有色金属产业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对产业带来的直接影响,相较于能源化工、机械电子等产业要小。从目前海关数据看,重点产品贸易状况基本正常,一些小品种出口受到较大影响,贸易摩擦影响尚未完全显现。2018年,我国铝材出口量52.3 万吨,同比增长23.4%,增幅还比较大,但这不排除存在企业“抢出口”的因素。同时,贸易摩擦对行业的间接影响比直接影响大得多。一是造成市场信心不足与预期恐慌,对需求与价格冲击较大。二是受下游相关行业出口下降的拖累,导致并引发有色金属消费放缓,间接出口减少,价格下跌。三是中期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如不缓解,势必对有色金属企业的营收和利润形成较大拖累。四是长远来看,贸易摩擦范围继续扩大,造成全球性贸易壁垒,甚至升级到金融及投资,将极大地影响到未来的行业走势。
2018年,以中铝集团与云南省人民政府战略重组云南冶金集团为典型代表,行业新一轮战略调整迈出新步伐。11月13日,双方正式签约,云南省国资委向中国铜业无偿划转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1%股权,标志着涉及千亿元级资产的央地合作拉开大幕,这是一年里有色行业最重大的战略性重组整合,也是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
中铝集团是行业绝对的龙头企业,是全球第二大氧化铝供应商、第三大电解铝供应商、铜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云南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绿色能源大省,云南省国资委直接监管下的云南冶金集团,在水电铝、铅、锌、锗等产业方面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双方业务有很强的互补性。重组完成后,中铝集团将进一步提升在铝板块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同时,通过成功切入铅锌行业,业务覆盖将更加全面,“大有色”格局初步形成。
随着“走出去”战略实施与“一带一路”倡议项目落地,行业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运营,达产达标,不仅提升了我国短缺资源的保障能力,也促进了资源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企业获得境外权益铜资源储量在1 亿吨以上,形成的权益矿山铜产能在180 万吨以上,权益铝土矿资源储量在60 亿吨以上,权益铝土矿产能在3000 万吨以上。
2018年,中铝集团的几内亚博法铝土矿项目和秘鲁铜矿二期项目全面开工,在打造“海外中铝”的征程中,再次取得新的突破;五矿的拉斯邦巴斯项目顺利投产达产,单体矿山铜产量连续两年进入世界前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中国有色集团立足赞比亚,拓展刚果(金),发展运营进入成熟稳定期,未来3~5年,有望新增铜产能50~70 万吨;中金岭南于2018年9月成功收回了全部海外资源投资额,其在多米尼加通过风险探矿,新探明铜、锌资源近200 万吨,相当于再造一个迈蒙矿。魏桥集团“赢联盟”模式示范作用明显,为扩大非洲地区铝土矿资源利用提供了借鉴。洛阳钼业、紫金矿业依靠混合所有制的灵活经营机制,在境外资源并购中抢占先机。华友钴业在刚果(金)投资建设了多个铜钴项目,国内母公司所需的钴原料,近50%由刚果(金)子公司供给。所有这些成绩都彰显着,有色行业“走出去”的步子更大了、步伐更快了、成效更明显了。
2018年,有色金属行业效益下滑明显,特别是进入下半年后,部分前期利润保持增长的小金属品种形势也开始出现转变。全年7904 家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 万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利润总额1644 亿元,同比下降7.7%。效益下降,导致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持续加大,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双双下降。
效益下降原因,有综合经营成本增加的因素。2018年,有色企业百元收入中的成本费用,高达96.6 元,同比增加0.6 元。特别是铝冶炼企业成本,随着煤、电、氧化铝、炭素等原辅材料价格普遍上涨而快速上涨。行业几乎没有利润,运营十分艰难。如果电解铝自备电厂还需新开征过网费、交叉补贴等,将会雪上加霜。同时,由于市场信心不足,下游需求明显下降。房地产、交通运输、电线电缆、发电及输变电设备等产业对有色金属的需求放缓,加工企业无法向下游转移成本,利润大幅下滑。这与过去冶炼企业亏损、加工企业实现利润大幅增加的形势形成鲜明反差。利润下滑的原因也企业环保治理力度加大,治理成本明显增加的因素。譬如,现在各地电解铝企业都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单这一项,不算投资改造,吨铝运行成本就要增加100 多元,全行业每年就要增加40~50 亿元的运行成本。此外,行业利润下降也有高位回调的因素,属于正常调整范畴。
2018年,为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有关部门对固体废物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作了相应调整。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等11 项国家标准,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首次提出“禁止进口固体废物”。12月,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联合印发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的《公告》,将铜废碎料、铝废碎料等8 个品种固体废物从《非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调入《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自2019年7月1日起执行。进口固体废物管理日益趋严。
进口废旧有色金属产品是再生金属企业加工原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部分废旧金属产品缺乏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在流通、再利用的过程中存在污染等问题的可能性,被列入限制进口固体废物的范围在不断扩大,是“资源”还是“洋垃圾”的争论也在不断升级。目前,企业开始寻求其他途径寻找原料,有关部门也在研究制定相应标准,在做好污染防治的大前提下,保障资源再生利用。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功不可没。当前民营企业不论在规模、投资、营收还是利润上,都占据甚至超过半壁江山。虽然过去一段时间,出现了“民营经济离场论”“新公私合营论”等杂音,引起了部分民营企业的不安和焦虑,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1月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一锤定音,有力回答了对民营经济怎么看、怎么发展的问题。总书记的讲话再次重申“两个毫不动摇”、强调“三个没有变”,既是“定海神针”,也是指南针。只有充分发挥好国企、民企的各自优势,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有色金属产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行业企业,特别是行业民营企业遇到的问题困难会比平时多、比平时复杂,2018年,又有几家很有影响、产品特色较为鲜明的大型加工企业出现了资金风险,不得不进行被动重整,给行业敲响了警钟。很多企业还在反映,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依然突出,金融支持有色实体经济仍难以落到实处,各部门和地方相继出台了具体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但政策传导落地还有一个过程,效果还有待时间检验。
2018年已然过去,有波折,有起伏,有亮点,也有不足。新的一年,是新中国成立70 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相信在充满挑战,更充满希望的2019年,又会出现新的关键词,记录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进程,让我们拭目以待。